APP下载

动画短片《Life Diary》:抖线的表演艺术

2010-11-16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米高峰温炳林

电影评介 2010年16期
关键词:线条动画色彩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米高峰 温炳林 汤 啸

动画短片《Life Diary》:抖线的表演艺术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米高峰 温炳林 汤 啸

动画短片《Life Diary》讲述了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主人公长期遭受噪音侵扰,为了摆脱困境而尝试的一系列荒诞离奇的经历。作品以抖动的曲线来造型表意,色彩以纯色为主调辅以灰色调和,个性的视觉效果令人耳目一新。另外,怪诞夸张的人物设定及主人公搞怪离奇的行为动作亦为作品再添光彩,配合荒诞的主题,让人笑而后醒!

动画短片 《Life Diary》 线条 色彩 动画表演

一、始于丢勒与巴克尔的创意灵感触发

在决定做动画短片《Life Diary》之前,剧组已有了另一个主题为爱情写实主义路子的剧本,暂名为《手套》,而且人物设定、画面分镜等均已全部完成。偶然的机会,主创看到了德国绘画大师丢勒(Albrecht Durer)为感谢其兄弟为自己学习艺术作出的巨大牺牲而创作的一双劳动的手,深受震撼!画面以曲线造型,那些蜿蜒的曲线非常生动有力。有人说,“线以曲为美”,动感线条和曲线被视为最生动的线条。如果那些曲线变成动态可视的艺术,那将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再后来,又看到加拿大动画导演巴克尔(Cordell Barker)的《猫回家》。由此,剧组彻底推翻了之前的创意,动画短片《Life Diary》的构思应运而生。从写实到曲线,又由曲线到抖线,整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风格的跨越转变!

《Life Diary》讲述的是一个受到都市噪音污染的现代人,为摆脱失聪困扰而穷尽了各种方法。他甚至不惜搬迁住处,却仍然不能逃脱噪音的魔掌,最后他搬到了山顶居住。然而,没有了干扰的噪音,真空的安静竟使他无法安睡。与此同时,另一个山头也住着一个和主人公一样遭遇的可怜虫!故事情节简单,但又引人深思!与此前的《手套》相比,风格与主题都可以说是两个极端了。当然,作为动画艺术短片,《Life Diary》的确更适合于较小的动画制作团队实施。首先,该片风格性强、故事荒诞。为了突出主题,在场景绘画及色彩搭配方面,就不需在Adobe Photoshop软件中耗时了,而是使用Animo软件直接完成。既减少了工作量,又容易讨巧观众;其次,作品人设怪异、造型简单。抖动的线条运动,则强化了视觉冲击、突显了作品风格。

二、流畅抖线的曲线与冷调高纯的色彩

动画短片《Life Diary》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物身上的线条是一个动态曲线!即使是一个静帧镜头,人物身上的线条也是在运动的。显而易见,这并不简单。同时,为了保证整片的风格统一,原画、动画及场景尽量由同一人来完成,工作量可不轻啊!也正因此,有时画稿的质量不过关也就在所难免,这就需要剧组里其他人再次眷清画稿。线条的抖动,全部是手工一帧一帧绘制出来。线条之间的运动幅度如果太大,则容易产生“晃线”,破坏该片的画面美感;线条之间的运动幅度如果太小,又使得画面呆板、不够生动。只有将绘制的线稿合成转化为可视的动画,经过动检才能发现问题,作出调整与修改。经过反复的试验探索,积累了实践经验,才得以顺利保证抖动线条的制作。

本片的主题是严肃的噪音污染,然而,主人公的行为却是以怪诞的形式展现的。为了更好地配合作品流露的黑色喜剧味道,人物与场景色彩都需要十分讲究才好。不同波长色彩的光信息作用于人的视觉器管,通过视觉神经传入大脑后,经过思维,与以往的记忆及经验产生联想,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剧组拉片了大量类似风格的国外动画短片,并研读了色彩构成方面的相关书籍,最终确定整部动画色彩以高纯度色彩为主色调。剧组首先尝试做出了好几套不同的配色方案,经过样片画面分析,冷色调且以蓝、绿色为基调成为最终的选择。另外,场景的色彩偏灰从而来协调平衡画面中的纯度较高的色彩,使得镜头画面到达了更好的视觉效果。

三、巧妙的转场构思与繁琐的后期制作

由于动画短片《Life Diary》片中没有对白,就不需要画出口型了,而是主要通过人物的肢体语言来表现的。该片的静帧镜头不多,所以剧组后期制作的工作量非常大。中期绘制的大量画稿在Adobe Photoshop软件中处理通过后,在Animo软件中进行上色。Animo软件对线条的要求很严格,有较少一部分的原始画稿的线条扫描后无法在电脑中完全显示,这就需要在上色环节中重新进行描线。手绘动画的后期制作环节,几乎是整天对着电脑不断的机械工作——机械地重复一样的程序!枯燥与劳累是必然的,但是,当每合成制作出来一个镜头时,大家还是会露出欣慰的笑容。毕竟,剧组成员还是比剧中的主人公来的幸运,累了困了还是可以睡个好觉的。

该片中的部分镜头不是逐个去完成的,而是一气呵成绘制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主要为了保证作品更加流畅的技巧转场,这是突显动画短片特点的好办法。这些镜头的巧妙连接,都是剧组成员在画面分镜时,精心构思设计的。前期设计出来的镜头转场经过手绘完成,再在Animo软件中合成。镜头数量多还要一挥而就,制作难度可以想象。在软件中很多镜头模板放在一起,软件中增加了对镜头调整的节点命令,操作人员通过这些命令来调整镜头。当然,这个调整的过程,也是非常难熬的。

四、结语

经过剧组的全体努力,动画短片《Life Diary》终于胜利推出。电影是遗憾的艺术,这句话导演们最爱说,评论家们也常说。动画创作也应该是吧,很多最初的艺术想法总是因为这因为那在作品中不能够完全展示。虽然该片也还有可以完善的空间,但是片中不乏令人惊喜的可圈可点之处。对于动画创作新人们来说,已经实在不易了。

当然,创作的学习意义才是最主要的。有对动画创意与制作的流程的了解,对动画原理的深入研究,对动画制作软件的熟悉。还有就是开阔了的眼界、提高了艺术修养。为了完成本片,剧组主创认真查阅了绘画大师丢勒的生平与作品。再次感受他的作品时,已不再是单纯的欣赏而是去感受、去品味他作品中的每个细节、他作品的曲线之美,从感受静帧艺术到感受可视动态艺术,又研习了一些国外动画大师的优秀艺术短片。真是,在艺术的道路上是学无止境的。

去年,王家卫导演的《东邪西毒》(终极版)再次火热影院。片中一个个看似强大无比的英雄们为了逃避情劫躲进了人烟疏离的大漠,一个个江湖上的古代侠客却展示着都市里的现代人生。动画短片《Life Diary》的主题亦直指现代都市人生存的尴尬与矛盾,或许当有些状况我们无力改变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

[1]米高峰,韦静静.二维手绘动画片《变形记》:看我72变.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J].2008(09):71-72.

[2]路清,齐秀芝,李琦.动画中的表演:奔跑在现实与虚拟间[J].电影评介.2007(17).

[3]米高峰,吴楠.以动画片《驯龙记》试论影视动画表演创作[J].时代文学.2010(16).

10.3969/j.issn.1002-6916.2010.16.020

陕西科技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动画创作中的动画表演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X09-43);陕西科技大学创新教育项目“影视戏剧与动画表演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CX/091-9-08)

米高峰,硕士,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动画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艺术传播、影视语言与动画叙事。温炳林,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影视动画系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影视与新媒体动画。

汤啸,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动画专业,研究方向:影视与新媒体动画。

猜你喜欢

线条动画色彩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神奇的色彩(上)
我是动画迷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