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斐尔前派代表画家艺术风格多样性研究

2010-11-16周龙

电影评介 2010年4期
关键词:拉斐尔但丁亨特

19世纪中叶的英国主流绘画艺术已经染上过多地依赖惯例和陈规的陋习,而失去对自然和生活的探求。1848年由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三名学生:但丁•伽伯列•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1828—1882),约翰•埃弗雷特•米莱(Johan Everett Millais,1829—1896)与霍尔曼•亨特(Holman Hunt,1827—1910)三人创立的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ism) [1]是对当时英国主流绘画(学院派形式主义)艺术风格的一种革新与反叛运动,其观念是崇尚1508年拉斐尔离开佛罗伦萨以前的作品所具有的真挚率直的艺术风格,推崇文艺复兴早期以及中世纪的文艺精神。在艺术作品的形式方面,他们选择与学派作品相抵触的方面作为突破点,逆向而行,提出要像15世纪初的艺术那样“贴近自然”。然而就拉斐尔前派的全体来说,他们却绝不是绝对地重视自然,他们虽说对自然重视,实际上,却依据自身的理想,去自由地取舍自然,他们的自然不过是技巧问题的一部分,因而他们的创作灵感主要来自但丁等人的文学作品或宗教题材之中,主题多为带有明显的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宗教色彩。这种主题上的回归,也是其革新的不彻底性和与时代发展的一点矛盾,当然这些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关联。

在西方美术史中,不止一次地出现过从古代世界吸取灵感的热潮,而拉斐尔前派的古典主题应该算是欧洲世界对古代的最后一顾。从社会学角度说,拉斐尔前派是十九世纪英国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拉斐尔前派的年轻艺术家面对一个逐渐开始由机器主宰的时代和实利主义的时代,既无法接受,也无力改变,所以转向于怀念早期文艺复兴和中世纪,他们毕生都生活在梦想里,用远离现实和功利的古老传统来滋养他们的梦想。他们对美与艺术的追求贯穿着对实利主义的蔑视,他们的艺术之路是一个由怀旧、浪漫到象征、唯美发展过程。

总体来说,拉斐尔前派还因其在艺术观念上的进步,艺术创作上的积极主张,艺术实践上的突破与创新对于英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近代“古典主义”美术向现代艺术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奠定了拉斐尔前派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地位,成为英国画坛最具影响的画派之一。

事实上,拉斐尔前派在形成之初,并没有明确的宣言和宗旨。他们的纲领只存在于每个成员头脑之中的印象而已,因此艺术风格呈现出多样性。

代表画家的代表作及其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1、福特•马道克斯•布朗(Ford Madox Brown 1821—1893)

尽管福特•马道克斯•布朗(Ford Madox Brown)[2]从来不曾是这个派别的成员,但他可能算是他们的鼓舞者和引导人。他促成了拉斐尔前派所沿用的原则,并且很大程度上影响它的成员。他和拉斐尔前派的成员交往甚密,虽然事实上他从未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但并不妨碍他的作品和他们基本一致,也不可能把他与拉斐尔前派在英国绘画史中分开。

布朗在1852-1865年间,绘制完成了自己代表作《劳动》,画面以一群在一条纵深延展的汉普斯顿大街上掘土的工人修路为主题。虽然只是劳动的一个瞬间,但各种情节充斥着画面,使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劳动》可以说是当时英国社会的真实写照。画家想用这种繁琐和强烈对比构图手段来启发观者思考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民主与自由。画面上有身着礼服的绅士、铲土的工人、打着阳伞的淑女,有捧着鲜花的衣着破烂的人、还有奋力工作的童工、以及悠闲地骑着马的贵族、远景处还有悬挂着广告牌的流动宣传员。

画面在处理手法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与当时的学院派的色调相比,显得更加明亮,有着明显的室外写生的效果。但是对形体的依恋,体现着布朗扎实的素描造型能力,阴影过渡中虽然已经抛弃学院派的程式法,但仍然流露着淡淡的痕迹。整幅画场面宏大,层次丰富,色彩也宁静而抒情,不仅深入地刻画细节,在众多情节的组合上显得密而不乱,使观者不由地赞叹艺术家对画面的把控能力。从整体来说,作为拉斐尔前派的先导者,布朗开创了拉斐尔前派的“忠实于自然”艺术语言,开始面向下层社会,同情劳苦大众,体现出自我的一种情感,以及稍显生涩的象征主义。

2、威廉•霍尔曼•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 1827—1910)

亨特1827年4月生于伦敦, 1844年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开始画家生活。在此时期,亨特从研究前辈大师的作品中获得一种启迪,觉得一个画派的衰落,全在于后继者的盲目跟从,没有从自然提供的雏形事物中探索新的艺术规律。他决定走自己的艺术道路,把眼光直接盯向自然。1847年亨特参观了布朗的画,深受鼓舞,一度拜其为师,1848年与米莱和罗塞蒂一起组织拉斐尔前派后,在理论上他是最忠于这个组织的一人。 但是其作品大部分都具有宗教道德的说教意义。

1853年完成的《道德的觉醒》,从画面看,首先就会为画面主体的女孩那一张迷茫眼神所吸引,抬眼望着上方,空洞的让人感到无比的心痛,与其旁边高兴歌唱,一边弹琴的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冲突让观者产生一种难以平静的矛盾感,从而去探求画面所蕴含的真正的艺术主题。画面的色彩十分丰富,女子身上的白裙,以及白裙角复杂的装饰图案,钢琴的木边的机理,钢琴上的自鸣钟,以及花瓶里紫色的插花,都刻画得细致入微。桌子底下的猫,和猫前边的那只死去的小鸟,墙上华丽的挂毯上的小鸟啄食庄稼的内容,以及壁炉上那一个隐约可见的萎靡女子,都在揭示这是一段不伦的情感,这个女子只是他身边男人的一个玩物,只是镜子中那明媚的阳光可能告知人们还有一个灿烂的空间。这也是拉斐尔前派艺术所要表达的一个主题,寓教于画,激起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

但也有一些其它题材,如1852年完成的这幅《迷途的羊群》,画面上一群绵羊站在悬崖边吃草嬉戏,画面色调柔和,构图细密,而又错落有致,每只小羊的动态神情皆不一致,悬崖边的小草长得十分茂盛,远处湛蓝的海水一直延伸到天边,一种春意盎然,宛同柔和阳光照在身上的感受扑面而至,在这牧歌田园风光的描绘中,呈现出耀眼的色彩。这是典型的拉斐尔前派“忠实于自然”原则的写照。

亨特的造型严谨,刻划入微,色彩把控能力出众,这使得其在油画的表现力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些都是其他拉斐尔前派的成员所不能比拟的。其作品具有理性、秩序之美。在运笔技法上层层罩染,以精致、工细的笔触追求“照片式”的逼真效果。但是其神秘主义和宗教情节过于严重,尽管当时其作品深获好评,但其“古典主义”色彩浓重,主题是回归情节最重的一位。这种倒退的发展,使其在美术史发展历程上的地位深受影响。

3、约翰•埃弗雷特•米莱(John Euerett Millais 1829—1896)

1829年6月8日,米莱出生在南安普敦。12岁进入皇家美术学院,此后又多次获奖,有着“天才”之誉。1847年结识亨特之后,深受影响,决定把亨特最早运用的写生方法作为自己的绘画基础。实际上以自然为基础这一原则,是拉斐尔前派共同遵循的原则。

《盲女》画了一幅雨过天晴的自然美景,青黄色的草地延展到蔚蓝的天边,天空中彩虹高挂,草地上有着飞鸟、牛羊,充满了清新愉快的氛围。盲女与其伙伴依靠在一起,似乎在聆听小伙伴给她描绘着天边彩虹的美景,陷入无限的遐思之中。盲女左手紧紧地拉着伙伴的手,右手拉着身边的小草,似乎通过这些来体味那些她看不到的真实,衣服上的补丁,笨重的鞋子,以及膝盖上的手风琴,都揭示着这是一个穷苦的下层人民。虽然画面有大块的红、黄热烈色调,但那种淡淡的哀伤情调充满了整个画面,甜美的田园风光无法掩盖盲女给观者内心留下的忧郁与哀伤。

米莱的本性与罗塞蒂相比,缺乏后者那种丰富的想象力,与亨特相比,又缺乏亨特那种道德说教的狂热性,但他却将写实的艺术引入了诗一般的境界。米莱的感伤与浪漫情调在1852年的《奥菲利雅》中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作品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名著《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恋人奥菲利亚是残酷的宫廷复仇的牺牲品,她的父亲因参与宫廷阴谋而被哈姆雷特所杀,而她深爱的王子哈姆雷特却又远走他乡。在一连串的打击之下阿,奥菲利亚最终发疯,整天唱着歌游荡在田野之中,呼喊着哈姆雷特,最终落水而死。

画面中是一个平静、超脱的场景,就如同莎士比亚描述的一般,衣服四散展开,奥菲利亚如同美人鱼一般漂浮在水面上,嘴里还哼着古老的歌谣,圣洁的面孔上流露出无忧无虑的快乐以及难以言说的评价。溪边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水中青苔似乎也在缓缓流动,奥菲利亚手中的花环也散开随水漂流,一切都显得宁静而优美,没有一丝濒临死亡的恐惧与压抑,溪边倒垂的发着嫩芽的柳树,以及青翠着装的水草,使得画面的优美气息更加隆重,似乎在说,奥菲利亚终于脱离了这个苦难的世界,飘向自我理想的天国。那极为浪漫而感伤的内容与梦一样的景色中显得更加动人。

米莱的艺术是多产的,但他也是最早脱离拉斐尔前派的艺术特征的。可以说,他曾把“对自然对象的细致描写”作为创作原则,但只是视为一个基础,拉斐尔前派的经历就是他艺术生涯打基础的一个阶段。很快他就成为了拉斐尔前派的反对者。他背弃了室外作画,创作主题也不再是那些严肃的寓意事物,细节也不求精确,代之是一些符合学院派审美情趣的激情场面。晚年被推为皇家美术学院院长。

4、但丁•加布瑞尔•罗塞蒂 (Gabriel Charles Dante Rossetti 1828—1882)

1828年5月12日,罗塞蒂出生于伦敦。孩提时期就沉浸在但丁的诗歌海洋之中,最终选择但丁这个名字,以表示对这个大诗人的崇拜,这些对他艺术生涯发生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其性格难以适应学院生活,使其不能有足够的耐心接受系统的艺术基础训练,这也是其艺术的缺憾之一。由于其文章书写出色,参加拉斐尔前派后,他就成为这一运动的理论代言者。

罗塞蒂先后拜过布朗、亨特为师。其中亨特让其构思带有文学主题的构图,这才使罗塞蒂、亨特、米莱结成了亲密的艺术友谊,共同发起拉斐尔前派运动。

罗塞蒂1950年的《受胎告知》画面甚为简洁,气氛庄重,圣母优雅地坐在床角,眼神中充满着矛盾,天使手持百合站在一边,一只信鸽从窗子外飞入,白色作为画面的主色调使得人物与主题显得圣洁而高雅。这幅画赋予宗教题材以象征性的细节和色彩,可以说充分地展示了拉斐尔前派的审美观念,画面一改学院派的厚重与真实感的塑立,画面充满明亮的色彩,有一点点不符合透视,装饰性和诗意感得到进一步强化。

在展出后所遭遇的舆论抨击中,罗塞蒂还借《萌芽》杂志予以反驳,并提出自己的艺术与文学融合一体的新理论。可是不久随着更大的责难声而至,罗塞蒂一度想放弃绘画,去专心创作可以表达幻想,浮现他对中世纪生活所梦想的一切。此时,他用水彩画了很多这样的题材。总体上来说,罗塞蒂的拉斐尔前派的艺术活动十分短暂,他在1850年以后就更多迷恋于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除了用水彩构思一些画稿,主要是在寻求但丁的诗篇中的中世纪的诗情画意。

罗塞蒂深爱的妻子伊丽莎白•西达尔在1862年因吞食药物过量去世,使得罗塞蒂深受打击,在感情的伤感中创作了以但丁诗歌为内容《贝亚塔•贝亚特利齐》,这应该是罗塞蒂最典型的理想作品之一。

《贝亚塔•贝亚特利齐》这个名字是但丁长诗《新生》里所写的一个作者钟情的女子;但丁九岁与其相遇,十八岁时再次相遇,这个美丽的女子便深深地留在但丁的心中,但不久就嫁给了佛罗伦萨的一个银行家,但二十五岁便郁郁而亡。但丁悲痛欲绝,整理出诗集《新生》,但丁在诗中对其予以理想化,使其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中的一个完美形象。

画面前方一只红色的鸽子叼着一只白色的罂粟花,这是一种明显的颠倒手法,意图生死的颠倒。在贝亚特丽齐的形象后面还有两个隐约可见的形象但丁、爱神。还有一只古代的日冕,上指九点,这是贝亚特丽齐死亡的时间,也是西达尔接近死亡的时间,这里画家把现实与理想进一步融合。整体呈十字形构图,也暗示着——贝亚特丽齐与西达尔都是为爱献身的人。

罗塞蒂的大量后期作品都没有实在的叙事内容,它们仅仅是唤起一种情调、梦想、诗意或另一个世界的联想。而且人物总是头发像一团火样浓密,脖子表现得修长而极具魅力,嘴唇总是厚厚的。

这种非叙事性和唤起某种情调联想和神秘的寓意的手法代表了一种象征主义的特点。象征主义风格在19世纪下半期广泛流传,也可以说是写实主义向印象主义过渡的风格,其创始人正是罗塞蒂。

罗塞蒂、亨特、米莱三人组建了拉斐尔前派,他们都锐意改革,力图寻找绘画的新出路,但是他们又各具特色,难以以一个风格来形容,因此拉斐尔前派的艺术风格应该说具有多样性。

公众开始肯定该协会的艺术意义的去向,有的将其定义为英国美术的未来象征。

实际上拉斐尔前派的出现,为英国艺术摆脱传统加之的沉重负担,从形式主义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是因为已丧失生机的管理和公式开始被怀疑。自然被看作是真实和美的丰富的宝库。画家对自然应持之以恒地从中探求启示和灵感,只要他不是自然主义地模仿,他的作品就能获得生机勃勃的美感。

作为“协会”这一组织活动,拉斐尔前派延续的时间并不长,成立之初还吸收了一些成员,大约三、四年内出现了松散现象。到1854年正式解散,各成员也不再在画布上签署共同的符号,各自自由地去探索个人的艺术风格。米莱斯最早脱离拉斐尔前派,后来还成为了皇家美术学院的院长。亨特则沉迷在宗教题材里,成为19世纪下半叶宗教画的大师。只有罗塞蒂还坚持着拉斐尔前派的立场,但更多地也把兴趣转移到了诗歌上面。拉斐尔前派的部分成员把他们的艺术主张移植到了文学领域,其诗歌创作体现出鲜明的唯美主义特征,并且否认诗歌的道德内容,主张诗歌要达到肉的灵化、灵的肉化,最终进入“灵肉合致”的境界。

注释

[1]一译为先拉斐尔派、或前拉斐尔派、先拉飞注意。

[2][英]J•厄耐斯特•费桑.拉斐尔前派.世界美术,1980年第3期.14页

[1][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陈叔平、周俊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2][英]威廉•冈特.拉斐尔前派的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英]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4]朱伯雄.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

[5]李建群.英国美术史话.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6]赵澧、徐京安.唯美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665

[8]朱伯雄.拉斐尔前派.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9][英]西蒙•威尔逊.罗塞蒂,伯恩-琼斯——象征主义与唯美主义绘画.世界美术,1986年第3期。

[10]张志伟.中国需要感伤惟美主义——由维多利亚时代绘画想到《盲女》在人心中的永恒.艺术评论,2006年第7期。

[11]唐晓琴.谈罗塞蒂的创作原则和风格——〈圣母玛利亚的少女时代〉赏析.滁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12]徐盾.拉斐尔前派绘画中的爱情道德观念.艺海.2007年第1期。

[13]李晓华.论拉斐尔前派运动从绘画到诗歌的延伸.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4][英]贡布里西 .艺术发展史.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

猜你喜欢

拉斐尔但丁亨特
《埃德加·亨特利》中的边疆家园与哥特暴力叙事
佩鲁吉诺&拉斐尔:到佛罗伦萨去吧!
永恒的恬静少年:拉斐尔
换锁
拉斐尔 下
拉斐尔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