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自我救赎主题初探
2010-11-16范翠华
“救赎”这个词语起源于《圣经》:“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规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1]救赎是西方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之一。而在中国语境下,尽管我们没有“救赎”这个专门术语,而佛家所倡导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因果循环说实际上与“救赎”所倡导的理念大同小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似乎带有了一种宿命味,它强调命运的不幸与捉弄,把生活的无常定义为一种假说:你的前世或者你今生的所作所为会影响你的今生。因此,今生你所遭受的苦难或获得的幸福是命中注定。这里有了一个道德标准,那个标准便是善恶的选择。这样一种超验的哲学关怀,使人性的堕落、人生的苦难都可以得到救赎:充满大爱地善待一切。《走西口》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主题。
一、田青,徐木匠一一身的受难,心的救赎
作为西北文化的再现之作,《走西口》无疑是一部值得玩味的电视剧。全剧紧紧围绕“田家大院”的少主人田青的一生展开。在他的一生中,历经无数次的劫难,可每次总能逢凶化吉。是什么因素促使凶能化吉?编者在虚构这样的一个故事的时候又是基于什么样的一种文化背景呢?我们熟知的《西游记》中唐僧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终取得真经,而田青的经历却与唐僧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他们置身的语境不同罢了。田青自打一出世,他便遭受了人生的第一劫,昔日辉煌的田家大院穷途末路了,在他两岁的时候,终于由其父田耀祖赌输给了夏三爷。作品一开始便强调其苦难和命运的无常。他是在他姐给人当童养媳的代价中勉强长大,而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诸多的偶合因素使他接受了教育,修习了高深的武艺。这看似不可能的偶合,却正应验了“善有善报”的佛家理念。首先,如果没有田青母亲出于义救下革命党人徐木匠,就不可能有田青的以后;再就是,如果没了他对母亲的误会,也就没有他走西口这件事。当他决定走西口时,他唯一的目的就是重振“田家大院”。而这一走西口,就改变他的人生。还未到达目的地,田青便被拉去做贼,这是他人生的第二劫。在这一劫难中,作品又安排了一个非常偶合的因素让它脱离贼窝,转危为安:曾被他母亲施舍过的李义大哥出面相帮,使他免受无妄之灾。在叙述他到达目的地之后,编者让他遭受了很多的劫难:两次被判入狱,生意几近破产,再次落入强盗手中等等。尽管每一次劫难他的身体备受折磨,几次都差点丧命,而每一次都有偶合的情况出现使他得以转危为安。田青每次的劫后余生都有其深刻的原因:要么是他母亲曾做过善事,要么是田青本人曾无私地帮助过别人,最后,山不转路转,碰巧就能被救。而在每一次苦难与绝望之中,田青所表现出来的豁达与宽容——对出卖他的裘掌柜和瘦猴的原谅,对梁满囤的大度,也正是体现了佛教大爱无边,爱心救赎这个主题。可以说,每一次的苦难都是田青自我救赎的完成。在最后,他渐渐懂得仅以对个人施爱是摆脱不了处处忍让,处处受难的处境,他明白了只有全中国的人们有人去爱,才是自救的唯一道路。他决定卖掉田家大院支持革命,是田青自我救赎的精髓所在。他完成了从物质层面的需求向精神层面的索求的转变。在这里,他舍小我,顾大我,把一生的追求都奉献革命事业而无怨无悔,这正是田青自我救赎的升华。
再看看徐木匠。故事中的他身怀绝技,智识过人。从一个蒙古王爷家的护卫走上革命的道路,而自始至终都为此信念而奉献、奋斗,这又是大爱的佛家伦理体现。是他培养田青成才,又是他引导田青走上解放受苦受难民众的革命道路。于他,救赎的对象不仅仅是自己,更是普天大众。他修改田家大院的祖训也就把对个人的关注上升为对全人类的关注,用民族历史责任感使人民获得重生。
田青走西口的经历就是他个人成长的经历,是他精神的转变历程,是他欲以民族大众的解放为己任,实现人民大众的救赎历程。因此,田青和徐木匠最后的选择,赋予了走西口象征的意义,那就是在终极意义上的对人类的关怀,从而以坚韧的生存态度把自己及大众拯救出苦难,本人认为这应是《走西口》最深切的主题。
二、梁满囤,田耀祖一一对人性的救赎
在电视剧《走西口》中遭观众唾弃的最多角色应是梁满囤,田耀祖。在故事中,他们被塑造成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小人形象。且看田耀祖,年轻时整天游手好闲,嗜赌如命,最后不仅输光了田家财产,气死老娘,连自己的老婆也一起输掉,然又不敢担当责任,一走了之。他被逼走西口,为了谋生,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欺世盗名,整个一痞子形象。然而在故事的最后,他为了救自己的儿子儿媳,奋不顾身,以命相博,最终死在了二当家的手中。这很难定义为恶有恶报,他的死亡和悔恨————(对田青说)“我没有把你赌了”、“我对不起祖上”等等,一声“爹”把他的性命搭进去,从这个意义上讲,田耀祖完成了他人性的救赎。
而梁满囤呢,从一开始他给观众的印象便是爱尿床,调皮捣蛋的坏小子形象。他本不想走西口,是其父硬逼着他去的。他在这个故事中被刻画成一个胆小如鼠,爱占小便宜,背信弃义,睚眦必报的典型小人形象。为了发财,他走捷径,硬是休掉了田丹丹,娶了裘掌柜的女儿裘巧巧,当上上门女婿,令丹丹在绝望中年轻轻就死去。对于他的性格,通过他对关老爷说:“我不像田青那样为这为那,为一大堆,我只为财……”便一目了然。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在故事的结尾为了救田青,抢夺了吴玉昆的资金,被吴玉昆的副官开枪打死,临死之际,他洒脱地说:“告诉田青,我这条命还给丹丹了,我把房产还给他了。他这一辈子都压我一头,临了还是我梁满囤救了他一命,他姐夫就是比他强。”最后含笑死在徐伯伯的怀中。我们姑且不去追问为什么梁满囤要这样做,单就这样的结局,我们与其说是应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循环说,还不如解读为梁满囤是对人性的一种自我救赎。
三、结语
通观整个故事,无论是田青、徐木匠他们遭受的身的苦难,还是梁满囤、田耀祖生命最后一刻的幡然悔悟,这无疑都是对“救赎”主题的一种阐述。在故事中,还有像王南瓜的父亲寄托栖身佛门的赎罪,王南瓜、傻大个对活着的简单诠释,田青妈质朴的“我心中有希望,有念想。”“我知道徐伯伯干的是好事,大事,正事”等等,剧本的焦点由简单的人性救赎上升到了崇高的民族历史责任感,使人们获得重生,这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救赎。
注释
[1]丁建波,丁旭 “信念拯救希望——-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救赎主题”。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2]文章所有引用台词均来自中央一台所播放的电视剧《走西口》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