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经济崛起背景下天津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略
2010-11-11梁强李娜王欣
梁 强 李 娜 王 欣
天津市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一)加快发展天津市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创意产业”从本质上讲,是以创意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为运行载体,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 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的, 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 它是以创意为核心, 向大众提供文化、 艺术、 精神、心理、 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创意产业, 是突破资源约束、 实现功能定位、 促进结构升级、 获取高端分工、 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对于优化全市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建设创新型城市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经济发展潜力和文化底蕴为天津创意产业奠定基础
天津滨海新区已经被列入国家战略重点规划,天津进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期。 天津具有巨大经济发展潜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已经具备了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 经过调研发现, 天津市相继建立了具有集聚优势的创意产业园、 创意产业基地, 如以动漫设计与制作为主要方向的市级创意人才培养基地已在河北区启建; 以老工业厂区投资改造而成的意库创意产业园在红桥区启动; 河西区陈塘庄科技创意产业园、西青凌奥创意产业园都已初步形成创意产业集群等。 但是, 天津的创意产业发展的内生力和外推力较小; 创意人员的创意能力和动力不足,创意氛围还有待提高。
(三)中高级创意人才缺失成为制约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自主研发力量的薄弱, 已成为制约这项产业发展的瓶颈。 自主研发与引进产品结构失衡,导致创意产业链条的不合理, 而自主研发力量的薄弱集中体现在中高级创意开发人才的缺失。从目前全市创意人才总体结构看, 一是缺少具有 “原创” 能力设计和规模的创意企业, 缺少具有影响力的创意项目; 二是缺少创意人才, 特别缺少既懂专业业务又有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 因此要坚持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 发挥高等院校对天津经济的服务功能, 培养政治强、 素质高、 业务强的创意产业人才队伍。
发达国家和地区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启示
创意产业人才的匮乏和发展的前景都呼唤高效率地建立起不拘一格的培养选拔重用人才机制。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给予我们良多启示。
(一)英国
英国政府为了解决文化创意产业人缺乏的问题,于1999 年就启动了名为 “创造性的伙伴关系”的文化项目,由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和地区文化主管部门共同负责,制定项目方案,通过创意机构 (电影院、电视工作室、 艺术中心、 历史建筑、 图书馆、 博物馆、网站设计组织等) 与学校合作从事一些长期文化项目,为5 到18 岁的学生和教师提供开发他们创意的机会, 提供时装设计、 电视广播、 互联网、 舞蹈、电视和戏剧的指导和制作等新技能, 从而为创意产业的未来发展造就一大批潜在的产业人才。
(二)中国香港
为培养并激励专业人才投身创意产业, 香港特区各个政府部门都提出了各自关于人力资源和人口政策的策略。 特区政府一方面坚持对教育的投资,积极开发本地人才资源, 通过学士、 副学士学位和证书课程教育, 多渠道多种类培养专门技术和职业从业人员。 同时, 特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厚的人才政策,着力吸纳各方面的外来人才, 保障为香港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人力基础。
(三)新加坡
新加坡培养创意产业人才重视软环境建设和软力量培育。 在全体国民中提出培育创意能力, 将设计、 媒体、 艺术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中; 在著名的大学中设立艺术、 设计和媒体学院, 加强和领域中的顶尖学校的合作; 建立媒体实验室, 鼓励专业人士互相合作并加强和国外专家交流等等。
(四)印度
印度教育本土培养的学生一般都到国外尤其是美国深造,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出现了 “回国潮”,这些 “海归”具有明显的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优势,既熟悉本国的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 又了解海外的文化和社会状况, 掌握着先进的技术、 领导和管理经验,还与国外的大学、 科研机构和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已经成为印度社会和商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印度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提高。
从源头上来说, 创意人才需要教育体制、 教育思想的保障。 着眼社会现代化进程, 发展创意产业应该采用新的体制教育: 一是创新教育, 创意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本领。 二是个性教育, 创意是个性的、 求异求新的。 三是复合式人才教育, 创意产业人才知识思维结构要跨越艺术、 文学、 经济学、哲学等多个学科。 三是实务性教育。 创意产业教育一定要强调实务教学, 突出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和现实针对性, 切忌理论空谈。 要深入剖析创意产业的各个层面, 致力于向学生传授文化生产的特殊规律、 运作过程、 生产技艺, 讲解文化产品经营、 管理及文化组织的具体操作方式与规则等。 还要大量采用案例教学、 活动模拟教学以及加大课外实践。总之,发展创意产业需要建立 “人才第一”的理念,构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吸纳和使用机制, 从而在根本上保障创意产业大发展。
创意产业人才的胜任力特征与素质要求
(一)创意产业人才的胜任力特征模型
本文采用的胜任力定义为: 能将某一工作 (或组织、文化)中绩效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 某领域的知识、 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 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者和一般绩效者的个体特征。 胜任力特征模型 (Competency Model)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总和。
胜任力特征模型通常称为冰山模型 (如图1),将创意产业人才的胜任力特征分为门槛类胜任力、区辨类胜任力与转化类胜任力三个维度。 由于胜任力包含了外显的行为和内隐的动机, 冰山模型水面上的部分被称为门槛类胜任力特征, 是指仅仅保证工作取得成功而界定出的一些最低标准要求, 它与取得更高绩效间没有太大的相关性,如基本的技能、知识等,这些特征易于感知, 但不能将绩效优秀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只是作为胜任者具有的基础素质,通常也称为基准性胜任力特征。 处于水面下面的部分为区辨类胜任力特征与转化类胜任力特征,区辨类胜任力特征是指最有可能将同一职位上的优秀绩效者与一般绩效者区别开来的胜任力素质,如 “主动性”、 “创造性”、 “影响力” 等。 区辨类胜任力特征将表明其个人相关的 “价值” 与个人成长。转化类胜任力特征是指员工普遍都缺乏的那些胜任力素质,如 “动机、努力程度”,一旦这种胜任力特征得到提高改善, 其工作绩效将极大地提高。这两类胜任力特征被统称为鉴别性胜任力特征。
(二)创意产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根据目前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业内专家认为,不同于其他产业人才类别,创意产业人才应具有一些特殊的素质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类别:
1.专业知识素质:深厚的专业功底。创意产业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凭空想象, 创意是在一定的实际基础上产生的,创意产业必须与各专业领域有密切的联系。那么,这就要求创意人才在所在专业领域有深厚的专业背景、 技能, 行业经验丰富, 对所在行业的发展、未来趋势非常了解, 并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一般来讲,只有那些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对所在的专业领域有全面的了解的人, 才有可能成为创意人才,才有可能利用他们创造性的思维为创意产业做出贡献。
2.技能特征素质。 (1)敏锐的洞察力。创新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特点,也是创意产业从业者的生命力所在,而保持创新的重要源泉, 就是不断接受新信息,并能够从这些新的信息中提炼出进行创意所需要的部分。因此,创意人才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新的事物、 信息十分敏感, 善于发现未被挖掘的新领域。 (2)持续的创新能力。创意产业需要的是新颖的思想和理念,需要打破常规去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创意需要人们去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 “标新立异”。一个思维方式保守、知识结构陈旧的人不可能成为引领潮流的先行者, 所以,创意人才必须能够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 不被陈旧的知识结构束缚。 (3)融会贯通的能力。创意产业涵盖十多个门类,各门类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如果能将这些不同的领域衔接起来, 形成一个产业链的话,那么肯定会推动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 这样就需要创意人才们有兼收并蓄的能力, 需要他们善于汲取不同专业的创意元素,与自己所在专业融和,形成独特的风格。 (4)强劲的学习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意也是有时效性的, 创意产业的稳定发展需要不断有新鲜的内容来充实。 因此, 创意人才必须是学习型的,他们必须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掌握前沿的知识,必须善于从最新的行业变动、 知识更新中寻找到创意的灵感, 他们必须通过学习来保证自己总是站在潮流的最前端。
基于官产学研联盟的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表明, 人才培养是一种系统工程,是由教育情境、 教育资源与条件、 教育过程与方式等构成的系统活动。 官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 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 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 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的教育形式。根据产、学、研三个子系统功能耦合的强弱, 主要可以构成官产学研联合、产研联合、 产学联合和学研联合等四种模式 (图2)。
官产学研联盟培养模式是社会需要、 人才成长规律的客观反映,是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在人才培养过程的渗透和综合体现。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达到学校培养与社会需要、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教育过程与教育氛围的协调一致。
(一)基于胜任力特征的培养模式基本要素
1.胜任力。胜任力是这个模式的灵魂,因为模式的所有变化均来自于它不断变化后的新要求。企业首先需要建立不同岗位员工的胜任力模型,同时, 对员工的胜任力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已有的胜任力模型进行比较, 进行胜任力素质评估, 发现员工在哪些能力方面是比较欠缺的,还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根据评估结果, 确定培训课程,培训期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价, 利用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同时对胜任力模型进行修正。
2.政府 (官)。创意产业的成长和繁荣,需要政府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鼓励和扶持政策,政府可以成立专门为创
图2 官产学研联盟教育模式
图3 创意产业人才官产学研联盟培养模式
图1 创意产业人才胜任力特征模型意产业服务的特定机构,比如成立创意产业咨询机构、 中介服务机构, 这样可以促进更多人参与和从事创意产业,同样可以达到培养创意人才的效果。 例如, 由上海市经委牵头,以上海创意产业中心为平台的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服务机构宣告成立并运行,这标志着中国首家依托政府力量、参与推进创意产业发展的机构诞生。
3.学校 (学)。在官产学研联盟的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是组成产学研合作的核心部分,在人才培养中,学校能够为被培养人提供适合的知识结构, 使被培养人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同时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第一, 国际惯例; 第二, 创意人才专业课程体系; 第三, 创意产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要求。这三点本身也是动态的,它们受到企业对创意产业人才应具有的胜任力要求的影响。在不断的变化中, 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也要随之进行调整和更新。
4.企业 (产)。企业是另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创意产业人才的需求是由企业提出的, 那么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企业说了算。企业为被培养人提供职业能力的培养, 使被培养人具有能够胜任创意工作的技能。 企业提供的是实训场地、 实训设备和实训指导, 通过在企业一线的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环节, 使被培养人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培养其创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样企业的职业能力培训也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第一,创意人才能力的要求; 第二, 创意产业人才市场化的要求;第三,创意产业升级改革对创意产业人才能力的要求。这三点受到企业对创意产业人才胜任力的影响,它们也在不断地自我更新。
二是教学内容更新不足.当前教学内容仍以传统教材为主体,着重讲授地图学的基础理论和传统地图制作方法.随着大数据的到来和GIS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地图学教学内容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下地图制图的要求[10],如传统纸质地图制图方法及工艺过程已逐渐被数字制图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所取代.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及时做出更新和调整,引入和补充数字地图的相关理论和制图流程,并将最新的地图制印和工艺流程纳入课堂教学中,为后续实习做好准备.
5.官产学研合作。学校为企业输送具有系统理论知识、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创意产业人才, 企业为学校提供贴近实际的创意产业人才专业技能实践平台; 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校内实训的更新来自于企业提供的信息, 企业和科研机构技术的更新必然会影响学生实训内容的改变、 学校实训设备的更新、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 学校作为一个研究教学单位,它不仅教授学生知识, 同时教师们还会利用自己的科研能力创造或再造企业所需的技术和设备, 为创意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官产学研的各主体最终形成多赢的关系。
(二)官产学研联盟提升创意产业人才胜任力水平
这个培养模式的运转是以创意产业人才胜任力作为方向,以产学结合作为基础,不断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而更新运行的。官产学研合作的内涵是不断丰富的, 合作的层次也是逐步深化的。
1.在官产学研联盟内涵上着重做好三件事情
官产学研联盟内涵包括专业设置, 培养目标, 培养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师的培养与聘任, 教学设施建设,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学生的培养与就业等十分广泛。但对培养高创意产业人才的高职教育,应着重做好三件事情:
(1)参与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企业是人才的接受者,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最有发言权, 由企业人士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为供需双方搭建了一个直接对话的平台, 也是学校联系企业, 政府部门, 教育专家的纽带,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教学计划,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质量标准,实践环节的论证与审定,在专业建设中起着指导,领航,把关的重要作用。
(2) 有效利用企业资源, 加强对毕业实习, 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的组织领导。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技术骨干, 能工巧匠等人力资源是创意人才教育十分宝贵的可利用的社会资源。通过产学研合作,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 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支持帮助学校解决实践教学中的困难。同时学校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作为实习指导老师或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发挥其技能专长, 这将是学校 “双师队伍”的最好补充和不可多得的一支重要力量。
2.在官产学研联盟层次上不断深化和提升
随着校企双方合作关系的发展, 大体要经历初期, 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形成三个不同层次。 (1) 初期:学校到企业参观学习,邀请企业人员到学校作报告, 这是浅层次的合作。 (2)发展期:企业安排学生实习,给予技术指导,优先选用毕业生, 参与教学计划制定, 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等。这是较深层次的合作。 (3)成熟期: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 教材的编写, 承担教学任务,指导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实习实训或顶岗实习;学校利用自己的所长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难题,培训企业职工,参与企业产品设计,技术攻关等。 此时, 学校与企业便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这是深层次的合作。
总之,高等院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培养创意产业人才的质量和学校所具有的科研实力,而人才质量最终要由社会和企业来鉴定。科研成果必须要得到企业的承认才能创造效益。因此,能否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和开发出受企业欢迎的产品,就成为深化和检验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参考资料
1.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6.
2.Florida,Richard.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New York:Basic Books,USA,2002.
3.Arreola,R.Scholarship Re-conceptualized:An Evaluative Perspective.Paper presented at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onvention,April 12,2004.
4.Patrick H.Creativity and Humanity in Education,Speech for the Festival of Vision Berlin-Hong Kong,November 04,2004.
5.金元浦.当代世界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J].创意产业与中国电影,2007(6).
6.李程骅,赵曙明.发达国家创意人才的培养战略及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2006(11).
7.李津,梁强.天津市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5).
8.蔡双立,梁强.创意产业需求诱致性变迁与发展机制研究[J].暨南学报.2007(4).
9.梁强,李津,王欣.创意人才短缺及其激励机制设计[J].职教论坛.2009(2).
10.李一凡.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