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2010-11-11卫韦%%
卫 韦%%
中小企业在 “经济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就天津市实际经济运行而言, 中小企业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 拉动投资、 繁荣市场等方面, 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因而, 研究中小企业发展对天津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对中小企业规模界定, 天津市中小企业是指从业人员在2000人以下, 年销售额在3 亿元以下,资产总额在4 亿元以下的企业。从业人员达93.4 万人, 占全市就业人数的78.1%,其创造的工业总产值为7964.8 亿元, 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66.7%, 利税总额795.7 亿元, 占全市利税总额的74.1%。
2.从经济效益指标来看,中型企业各项效益指标要好于小型企业
2008 年, 天津小型企业利润为121 亿元,中型企业利润额为474 亿元, 小型企业利润只占中型企业利润的1/4。天津小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77.9 亿元,为同期中型企业业务收入的97.6%,为同期大型企业业务收入的88.2%。在利税总额上,小型企业的利税总额为中型企业的35%,为大型企业的74.8%。
3.天津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加快
天津市中小企业信息化近年来发展很快,天津是一个老工业城市,信息化的基础相对较弱, 但是近年来, 天津市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推动和来自各方面的先进思想的影响下,信息化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目前中小企业在财务方面基本都已经采用了信息化的手段, 天津市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对电子商务有较好应用,
天津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1.中小企业在天津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支撑全市经济发展
天津的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扩大就业和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经济指标在全市经济中形成了占60%以上的利税和工业增加值、70%以上的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户数的局面。2008 年, 天津中小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50 家, 占全市工业企业数的99%。 中小工业企业的全部
但对除电子商务外的其他信息化没有太多了解; 二是在财务、 办公自动化、 电子商务方面有些初步应用, 但在其他生产制造、 管理信息化方面没有太深入的应用; 三是生产制造的自动化程度很高, 但管理信息化方面还比较薄弱。
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天津传统型中小企业生产产品单一,创新能力弱,应对市场风险较差
天津中小企业产品单一, 适销对路的产品成为企业生存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都是由于能够生产某一种热销的产品,企业一举获得成功; 相反, 某一产品的滞销,就引起中小企业的衰亡。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大都具有容易模仿的特点,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 受经济危机影响,天津传统中小企业出口大幅度下滑, 产品销量急剧下降,导致库存大量占压。产品销售价格暴跌, 产品销售与利润大幅度下滑。这其中最明显的是天津的纺织行业及其上游行业。
2.天津中小企业融资难
在现有的融资体制下, 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困难, 融资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根据天津市银监局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08 年上半年,对小企业的间接融资中,22 家银行,仅有8 家银行对小企业贷款额呈上升趋势, 且仅有三家银行 (天津银行、天津农业银行和天津市农村合作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达到10 亿以上。这次传统型中小企业受经济危机冲击,产品销路出现问题导致资金流断流, 而银行贷款门槛也抬高了,贷款难度加大, 企业难以获得流动资金贷款。高科技中小企业也出现融资管道狭窄, 融资难度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初创期投资风险大, 主要是靠自源性融资,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 也不易获得风险投资和第三方担保等。因此,融资难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和创业的首要制约因素。 综上看,中小企业风险高、市场差、缺少抵押品成为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主要原因。
3.中小企业素质低、效率差、产业的规模和效率总体不高
相当多的中小企业素质较低、 技术装备落后、 管理水平低、人才匮乏且效益较差。2008 年,天津市中小企业人均工业总产值为85 万元,大型企业人均工业总产值为134万元,中小企业人均主营业务收入81.79 万元,而同期大型企业人均主营业务收入138 万元, 中小企业人均利税额为8.2 万,而同期大型企业人均利税额为12.47 万。这都说明中小企业的资源配置、人员管理水平低于大型企业。
对策建议
1.建议政府引导中小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信息交流平台,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创新,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
中小企业形态多种多样。有些企业独立于大型企业,可以独立开发新产品,有自己的市场;有些是专门为特定的大型企业提供零部件和产品,没有自己独立的产品和市场,在技术上依附于大企业的承包、加工;有些是生产地方传统产品的地方性企业;还有就是从事商业和服务业的中小企业。不管何种企业,产品都要不断升级换代,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那些独立于大型企业,生产与大型企业相互竞争产品的中小企业,时刻面临大企业直接竞争的压力,为了生存,企业必须扩大市场份额,它们不仅要降低成本,而且还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档次,使产品在品质、功能等方面能够跟上领先企业的水平。因而,政府有必要利用现有的中小企业天津服务网,定期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交流会,建立高技术的市场转让机制,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服务平台。
2.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
建议政府以中小企业集群为依托,建立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开发中心,以科技开发中心为核心,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良好的创新体系。引导鼓励中小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合作,提高生存能力。政府应加强对中小企业集群中基础性科研、关键性技术与共性技术研究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援与财政扶持,引导与带动集群中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另外,将中小企业集群嵌入到大型的工业和产业项目建设中去,使中小企业集群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市场能力。
3.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
积极开拓融资渠道, 帮助有市场、 有订单的中小企业获得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维持企业正常运转。 另外,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中小企业由于缺少充足的抵押物品无法从银行获得充足资金,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中小企业。 大力开拓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风险投资渠道,并拓宽风险资本的资金来源。 目前的风险资本其资金数量过少,无法承担中小高科技产业的重任,因此,挖掘和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已刻不容缓。 建议着力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风险投资网络, 鼓励部分工商企业、银行、信托公司、 社会保障基金、 投资基金等参股组建风险投资公司, 允许条件成熟的风险投资公司上市。利用风险投资基金发展有市场潜力、 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支持天津市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发行规模扩大,目前天津中小企业债发行规模为5000 万元,用于支持4 家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 建议市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进一步扩大入选企业数量, 为优质的中小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
4.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且转变金融机构经营理念
天津应在进一步深化企业、金融改革的同时,适时推出新的融资渠道, 完善资本市场结构, 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逐步消除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 “壁垒”,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和辅导体系, 鼓励一批符合产业政策的有成长性、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上市融资机会。同时,要建立多层次的债券市场体系,允许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并允许其在不同层次的债券市场上流通转让, 方便不同类型、 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进行直接融资。 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主要以大型企业作为目标客户,虽然他们下设了中小企业贷款部,但是贷款总额还是很小。 因此, 应成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或中小金融机构, 让其专门为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低利率贷款或融资担保。 综上所述, 通过中小企业自身的完善、 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上的调整,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会得到解决,从而推动天津经济快速、稳定地发展。
5.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一是产业引导,制定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鼓励中小企业采用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强化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示范作用;二是政策引导,实施有利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投资政策,将中小企业信息化作为特别项目来加以扶持;三是资本引导,鼓励企业引入外商和民间投资来推进中小企业内外部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采用最新的信息网络技术;四是体制引导,鼓励企业内部的IT 部门形成一个独立的实体,在企业内部分配上争取与社会上IT 行业人员的收益相持平,留住中小企业内部的IT 人才,吸收外部人才加入到中小企业IT 部门中来;五是服务引导,为充分发挥相关信息和网络服务企业的技术、人才、市场、品牌等优势,本着 “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一致服务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原则,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最新技术和最佳解决方案。
6.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培训,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观念的引导,促使广大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培训。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培训范围,通过全方位的社会化的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使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经理人和员工能够获得培训,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中小企业的服务培训体系要采取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提供专业性强、针对性强的企业培训,帮助企业解决现实中市场定位问题,以及营销、员工关系、执行力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