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60年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研究内容体系及存在的问题

2010-11-09郭文梅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农村体育学校

郭文梅

(周口师范学院公体部,河南周口 466001)

建国60年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研究内容体系及存在的问题

郭文梅

(周口师范学院公体部,河南周口 466001)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建国60年来的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从研究的时间与数量分布、研究的类型与内容体系,以及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评述。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起源于 20世纪 60年代,研究数量直到 80年代才开始迅猛增长。研究的类型包括理论探讨、现状调查、经验总结、对策建议和新闻报道类五大类,且存在着概念界定不够清晰、严谨性和规范性不够、以偏概全现象突出等问题。本研究旨在为新时期更好地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研究内容

建国 60年来,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研究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对中国农村学校体育进行研究,笔者针对当前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相对系统的梳理。

1 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研究的时间与数量走向

对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可以追朔到 20世纪 60年代。据粗略统计,当时仅有 2篇经验总结性的文章,70年代也只有 3篇,80年代以后,对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逐渐增多。下面以 10年为时间段,将各时间段的相关研究进行统计列举 (图 1)。

图1 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研究的时间与数量分布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对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问题的研究从 60年代就已经开始,60、70年代都为数不多,说明那一时期尚未引起人们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视。进入 80年代,也就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加大了对农村学校体育的关注,从研究文献的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此现象。进入 90年代,从研究数量上翻了一倍,这与从 90年代初期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召开“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现场研讨会”树典型、推经验有很大的关系。进入 21世纪,拉开了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的帷幕,这一时期,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也备受关注。总之,研究者对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关注力度是随着国家对其的重视程度而加大的。

2 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研究的类型与内容体系

通过对前人关于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进行梳理,笔者将其大致归纳为理论探讨类、现状调查类、经验总结类、对策建议类和新闻报道类五种类型。各类型研究所占比例如图 2所示。

从图 2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所有类型的研究中,理论探讨占据首位,占 32.18%,其次是现状调查(26.43%)、经验总结(22.99%)等。说明在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实践过程中,研究者也关注到了理论问题研究的跟进,这是值得庆贺的,但目前的理论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位居第二位的现状调查多集中在不同区域甚至是个别县乡的调查,其调查的内容涉及的场地器材、经费投入、师资队伍、教学状况等较多,尤其对器材的达标情况、经费的人均分配、教师的职称学历、教学大纲的执行等情况展开了较多的调查和分析。经验类的研究,给予本研究诸多的启发,同时也为全国推广提供了重要借鉴。还有约占 11.78%的对策建议研究提出了诸多可行的策略值得尝试。总之,尽管各类研究的比例不均衡,但基本上能够从多角度反映出改革开放 30年来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若干问题。

图2 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研究类型分布

2.1 理论探讨类

在对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的众多文献中,有 32.18%的研究是针对发展理论问题的探讨。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如一线教师钱红卫结合农村实际,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体育设施资源开发、教材内容资源开发、自然地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开发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农村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1]。(2)农村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研究,如张淮全在对安徽省农村学校体育课外活动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重视活动形式,轻视活动效果;重视球类项目,轻视其他项目;重视非毕业班,忽视毕业班;重视特长生,忽视后进生;重视男生活动,忽视女生活动;重视活动计划的制定,忽视对管理经验的总结[2]。(3)农村学校体育对农村体育发展的特殊意义研究,如周晓军就学校体育对于现阶段农村体育发展的意义进行了研究,他首先提出了农村体育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农村总体落后的经济水平、城乡传统观念的差异、农村薄弱的科学文化基础、传统的农村体育发展模式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3]。(4)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模式研究,如焦卫宾、周登嵩等人对我国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模式进行构建,从农村学校参与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角度,总结出了农村学校体育多种发展模式并存的结论,并提出了两大模式,即农村学校为当地村民提供体育服务的模式和农村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模式[4]。(5)农村学校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研究,如潘艺在研究西部农村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的问题中提出要建立健全西部农村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行政管理机制、研究管理机制、评价管理机制等[5]。

2.2 现状调查类

农村学校体育从改革开放至今,不但与城市学校的体育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我国不同区域农村的学校体育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性,因此很难用一个区域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状况来类推全国,尤其是我国东、中、西部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又各具特色,因此,本研究重点从东、中、西部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进行梳理,尤其将视角锁定在农村师资力量的调查、开课情况的调查、大纲执行情况的调查,以及教案编写情况的调查作为重中之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西部、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三大方面是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重点。根据目前农村学校发展现状来看,我国西部地区、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三大方面依然是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重点。从区域经济来看,西部农村地区落后于中东部地区,“三缺”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加大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力度是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落后的关键区域。从学段来看,小学尤其是村小各种条件不完备,诸如专职教师明显较低,开课率不高,办学条件较差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小学学校体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从人力资源条件来看,无论是西部还是中东部地区,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学段,均存在师资数量不足的情况,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而西部和农村小学对教师尤其是专职教师的需求会更加强烈。

2.3 经验总结类

经验总结是一线教师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理性归纳,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能够不同程度地给理论研究者带来一些启发,因此,本研究将大约 22.99%的该类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者分别从农村学校体育器材的运用,因地、因材、因时施教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农村学校小场地组织体育活动的技巧,农村学校体育师资不足的缓解方法,提高农村女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探索等方面分别进行了经验总结。孟庆斌、贾利军在体育器材的运用方面积累了一些非常实用的经验,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习惯,鼓励他们自制小沙包、毽子等小型体育器材;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废旧物品,经过改装和加工自制攀爬墙 (木桩、水泥、旧砖头等)、铁索桥(废旧轮胎等)、实心球 (淘汰的篮、排、足球等)、山羊 (废旧的课桌腿等)[6]。同时,通过小件辅助器材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较快地纠正易犯的错误,如在技巧前、后滚翻的练习中,把手帕分别夹在两腿的腘窝处、小腹与两大腿之间,可以纠正双腿分开和团身不紧的问题。这样的积极探索,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学校体育器材的不足问题,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如陕西省南郑县城关镇第二中学的李健老师,就农村学校小场地如何组织体育活动探讨了诸多可行的方法,包括定位法、顺势法、替代法、分组循环法、模拟法、游戏法、竞赛法、实际法等。

2.4 对策建议类

基于当前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不容乐观的状况,一些研究者针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和建设性的意见。就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王明亮等人在对浙江沿海地区农村学校体育资源的调查及对策研究中提出了“支教结对”的方法,以满足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其中“支教下乡”是提高乡镇体育教学水平的一个有效办法。由于城乡学校的体育教学水平存在差异较大,利用城镇优越的教师资源,定期或不定期到农村进行支教和送教下乡活动,以此来带动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结对帮扶”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打破城区和农村、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围墙”,让农村的新教师、年轻教师到城区拜师学艺,并与城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成帮扶对子,从而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更好地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在提高农村学校体育开课率问题上,张爱民在《普及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必须做到“五个突破”》一文中提出:提高农村学校体育课的开课率,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其一,突破体育次要论,强化两个观念(“健康第一”的观念和法制观念);其二,突破无所作为论,确立适宜目标 (先把体育课上起来,再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课外体育活动);其三,突破唯条件论,实行分层管理 (把农村小学的体育分成中心小学、完小和初小三个层次来进行管理);其四,突破优师难留论,落实用人政策;其五,突破物质困难论,坚持两条腿走路 (一条腿是政府支持,另一条腿是自力更生)[7]。除此之外,还有研究针对改善体育场地器材的短缺问题、改革农村学校体育评价问题、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课程资源问题、制定地方性体育教学大纲 (标准)教材问题,以及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进行的研究。

除此之外,还有些研究将关于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会议以新闻题材的形式进行了报道。如全国农村学校体育研讨会在安徽凤阳、北京密云等地召开。有些文章将会议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报道。

3 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泛泛而谈现象较为严重

翻开农村学校体育相关研究文献的时候,看到最多的关键词是“观念陈旧”、“经济落后”、“场地器材缺乏”、“师资力量不足”等,似乎这些关键词成了农村学校体育的代名词。基于此,本研究专门对 36篇农村学校体育研究文献做过统计和梳理。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 20世纪 90年代对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还是 21世纪刚刚过去的几年里对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一个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都在说“领导不重视”、“体育经费不足”、“场地器材缺乏”、“体育师资短缺”等,只是描述的轻重程度的不同,却没有呈现出按照历史的演变严重程度由重到轻的规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1)以上几种现象在广大农村地区长期未得到解决;(2)区域间的差异性从该项研究中未表现出明显的不同;(3)缺乏因素出现几率最高的是“师资缺乏”,占 97.22%,其次是“场地器材缺乏”,占83.33%,位居第三的是“经费不足”,占 52.78%,排在第四位的是认为“领导不重视”,占 44.4%。由此可见,当前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呼声最高的是解决师资问题。

3.2 概念的界定不够清晰

在众多对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问题的研究中,相关概念有界定不清的现象,如“开课率”。在很多调查类的研究中,基本上都会涉及到“开课率”的调查,但是何谓开课率?这个比例取值范围应该是多大?就调查对象而言,是全部调查对象中的凡开设有体育课的 (不管开设几节),还是完全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开设体育课的?就单个调查学校而言,有些年级开设有体育课,而有的年级没有开设体育课 (如初三、高三毕业班),那么,这样的学校是否需要列入到开课率计算当中?当前的研究很多情况下并没有明确的界定,而是笼统地说开课率多少多少。这样的模糊概念几乎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我国或某省 (区、市)等开设体育课的真实情况。如有项研究调查结果表明:“甘肃省河西地区农村学校体育课完全开课率总体为 66.7%,与全国平均水平 87.2%,农村86.1%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一表述的问题在于,总体为 66.7%是个什么概念?是各级各类农村中小学平均值还是它们的总和?是开设有体育课就算数还是按规定节数开设的学校的比例?另外,全国平均水平 87.2%和农村 86.1%这两个数据出自何处?何时的调查结果?这些数据真实吗?可靠吗?类似这样的表述很容易让人产生困惑。

3.3 严谨性和规范性不够

有些研究除了数据本身在引用过程中欠考证,而且自身的研究表述内容和形式也不够严谨和规范。比如有项研究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示出了某省某地区的各级各类农村学校教师是否写教案,以及是否按教案上课的情况反映 (表 1)。

表1 严谨性和规范性不够的研究举例(%)

从该表格的表述形式和数据分布情况来看,存在如下令人感到困惑且不够严谨的地方:首先是第一行第四列和第六列分别有括号“(”和“)”,但是,对应的数值列中却只剩下左侧的“(”,右侧的“)”被遗漏掉了。其次,第二行在所有被调查的教师中,写教案的教师占 53.7%,而后面的是否按教案上课栏中却出现了 58.6%的老师回答是按教案上课。这违背逻辑的调查结果,让人难以相信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按教案上课者超过了写教案的人数比例。第三,与前面的分析类似的调查结果,乡村小学写教案的仅占34.8%,而按教案上课的老师比例却达到了 50%,更让人感到困惑的是村教学点写教案的老师仅占 33.3%,而按教案上课的老师却达到了惊人的比例 100%。从上表所反映出的情况来看,这样的调查结果是经不起认真推敲的,其规范性不说,数据反映出的情况不太客观,由此,类似的研究就难以反映出我们国家当前或一定历史时期农村学校体育的教学现状。

3.4 缺乏明确的调研时间

由于我国农村学校发展的动态性,不同的历史时期,甚至不同的年份学校体育的发展就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无论是开课率、专职教师数量、场地器材情况等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只是变化的大小而已。但是,在大部分的研究中尤其是现状调查类研究,几乎绝大部分都缺乏明确的调研时间,我们看到的是成果发表或出版的时间,因此,调查数据就成了“仅供参考”或“难以参考”的资料。例如,在甘肃河西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中谈到“甘肃河西地区农村学校体育课完全开课率总体为 66.67%,全国平均水平 87.2%,农村 86.1%。”其中这三个比例都未明确调研的时间,因此,这三个数据是否具有可比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更何况开课率也会随着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类似这样的研究表述还有一些,出现几率较多的就是农村人口、农村学校、农村学生等所占的比例问题。如有的研究的表述是“我国 85%的中小学校在农村,75%的中小学生在农村。”[8]有的研究中的表述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有近 3/4的人口,农业人口中青少年的比例约为 1/3。”[9]还有人在研究中谈到的比例是,“在我国近 90万所中小学中,农村学校就有 79.2万所,约占总数的 89%,在 1亿 7000多万中小学生中,农村大约有 1亿 3000万人,约占总人数的74%。”[10]《构建以农村学校为基地的农村体育发展战略思考》中的表述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农业人口占了 9亿,80%的学校和 74%的学生在农村。”《对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几个问题的探讨》一文中说,全国 89万所中小学中,农村的就有 79.2万所,占 89%,在 1亿 7千多万中小学生中,农村的就有 1亿 3千万人,占 77%。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类似不一致的表达。以上多种比例的并存都未明确是何年何月何日的统计结果,因此,这在研究中应该是不严谨的而且是应避免出现的表述方式。3.5 以偏概全的现象突出

从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的诸多文献的梳理过程中,发现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以偏概全。也就是说题目往往定的很大,如《对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研究》在没有副标题限定范围的情况下,研究的却是某个省或某两三个省的调查分析,这不能足以说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还有的是“对某某省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研究”,却实际上是对作者所在区或县的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情况的调查。更有甚者,有项研究实际上是对某个区或县的部分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而题目既不限定调研的实际范围,也不限定在一个相对较大的范围上,而是以诸如“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等命名。以上种种情况,都反映出了“以偏概全”或“定位不准”的现象。这类研究,实际上并没有反映出真实的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状况,也为后续研究带来一定的困惑。

[1]钱红卫.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J].新课程,2007(7): 49-50.

[2]张淮全.浅谈农村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弊病与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4(1):123-124.

[3]周晓军.学校体育对于现阶段农村体育发展意义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07(9):111-114.

[4]焦卫宾,周登嵩.构建我国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模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657-659.

[5]潘 艺.构建西部农村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常规管理机制[J].中国学校体育,2007(7):18-20.

[6]孟庆斌,贾利军.农村学校体育器材的运用[J].体育教学,2007 (4):17.

[7]张爱民,张正元.普及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必须做到“五个突破”[J].中国学校体育,2001(3):7.

[8]雷少华,黄 铎.甘肃河西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现状的调查[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4(4):53-55.

[9]袁则明.对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因素的初探[J].安徽体育科技,2007(4):87-89.

[10]罗普云,韩鹏伟.对我国西北部分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初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4):9-10.

PE Education System and Its Problem s in Rural Areas Since 1949

GUO W enm ei
(PE D epartm ent of Zhoukou N orm al College,Zhoukou466001,He’nan,China)

Through docum ental study and log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of PE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in the post-1949China, the t im e,distribution,type,content and m ajor problem s of PE research have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s in this paper.It show s that the research on PE educaion in rural China appeared in1960s and has sprung up in1980s.It is represented by five m ain types:theoretical study,survey on status quo,learned experience,future suggestions and PE reports.M any problem s have been exposed as w ell,such as defini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PE concepts.The paper is m eant to offer basic data for further study and theoretical reference to the future developm ent of the PE education in rural China.

the rural areas in China;school physical eduction;research content

G80-05

A

1004-0560(2010)05-0016-04

2010-06-11;

2010-08-26

郭文梅(1975-),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学。

责任编辑:刘红霞

◂博士论坛

猜你喜欢

农村体育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新农村 新一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