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正面临史无前例的极端天气事件

2010-11-08刘宝莱

世界知识 2010年21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绿色经济

刘宝莱

今年全球极端天气灾难频发。最近,世界气象组织发表一份公报指出,“我们正面临史无前例的极端天气事件”,其中“包括俄罗斯的高温和森林大火、巴基斯坦的水灾、中国的暴雨和泥石流灾害、格陵兰岛的冰川崩裂以及奥地利的干旱和火灾、美国东部的持续高温等”。美国《华盛顿邮报》指出,“到目前为止,今年是有历史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8月13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显示,“1月到7月的全球平均气温是58.1华氏度。这比前20个世纪的平均气温高了1.22摄氏度,也是自1880年开始有可靠记录以来的最高平均气温”。

上述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世界气象组织认为,目前科学界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是,“明确这些灾难事件的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是否会发生改变”,以便及时应对。如果要探究上述灾难的罪魁祸首,答案只有一个——人类自身。回顾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只有人口不到10亿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全球资源和生态却付出了沉重代价。在此情况下,人类应该警醒,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道德博弈制高点

产业革命长远战略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议题”,不仅是大国竞相博弈的道德制高点,而且是各国致力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长远战略。目前全球约有60个国际组织的活动涉及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总部召开,192个成员国均派代表出席,其中包括9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同年9月底,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新一轮会议在曼谷举行。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会议虽然经历了不少曲折,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最終取得了两项重要成果,一是坚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明确了下一步继续谈判的方向;二是形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在发达国家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行动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并就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透明度问题达成一定共识,为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为未来阶段的谈判提供了政治动力。因此可以说,哥本哈根会议是成功的,也是现阶段所能取得的最好结果,应该得到珍惜,当然它远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在此背景下,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种以知识经济为主导,以生态经济理论为基础,以循环经济为基本功能,以绿色生产力为实现方式,以发展绿色产业为重点,以生态、经济、社会和谐统一为目的的经济发展模式,吹响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号角,成为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值得世界各国为之努力。

补上工业文明的课

走好生态文明的路

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但不是强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增,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能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世界各国的第105位。按照联合国标准,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现象在中国呈现出压缩型、结构性、复合型的特点。尽管中国政府在治理污染方面取得了成效,但包括水、大气、土壤在内的环境污染依然相当严重。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大超过环境承载能力。近几年,中国重大自然灾害不断增加,民众深受其害,经济损失严重。

目前,我国以一年60多亿吨的碳排放位居全球第一,约占全球碳排放的20%。但人均碳排放仅占美英等国的4%。2009年,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指数研究报告显示,“澳大利亚人均碳排放20.58吨,超过美国的19.58吨,成为全球人均碳排放最多的国家;中国年人均排放仅4.6吨,不及澳大利亚和美国的25%,在185个国家里排第44位”。按人均历史碳排放总量计算,“中国为66吨,英美高达1100吨”。

尽管如此,中国政府本着对民族、对人类负责任的态度,从长远发展战略考虑,积极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决不会重复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中国政府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力度。比如1990年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对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中国来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更加艰苦卓绝的努力。为达此目标,笔者建议: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绿色环保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辟专题栏目,形成强大舆论,倡导人人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科学利用自然,同破坏自然的现象做斗争。大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崇尚低碳,坚持节能减排,共同建设我们的绿色美好家园。

第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积极推进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投入,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其次,深入推进低碳和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尽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另外,继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2003年至2008年,森林面积净增205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净增11.23亿立方米。目前人工造林面积达5400万公顷,今后仍需加强。

第三,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目前,农村有3050万户用上沼气,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4900多万吨。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光伏发电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第四,努力解决涉及民生的环境问题。治理江河污染、净化空气、植树造林,解决食品安全等问题,并出台相应法规,使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以增强人民的体质和健康。

第五,更新生产生活理念。低碳、绿色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企业、行业的生产行为,也是民众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要在生产环节降低对碳能源的消耗,在流通环节降低碳资源的污染,在消费环节降低对碳的依赖。另一方面,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弘扬低碳、绿色经济的民众生活新风尚,即要在社会生活层面宣传保护共同家园,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如完善城市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系统,优先发展快速公交、轨道交通、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城市住房建设中以经济和法律手段限制大面积、豪华型住宅的开发等。要在居家生活层面吸引民众广泛参与,如家庭使用节能灯、乘公交车出行、节约水电、控制空调温度、多植树等。要使广大民众养成节能环保的良好生活习惯,践行返璞归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第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在这巨大挑战面前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单独承担起应对气候变化的重任。环境安全问题通常具有跨国、跨地区的特点,影响涉及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等诸多方面。为此,国际社会既要同舟共济,加强协调,重视开展国际和地区合作;也要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考虑,统筹兼治。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中国当一如既往,本着开放和负责任的态度,加强与国际社会就环境、发展、安全等问题开展交流与合作,有效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提高我国发展绿色经济、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绿色经济
绿色低碳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