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访安徽省委会主委夏涛:情系民生,给力科学发展

2010-11-02团结王倩倩

团结 2010年6期
关键词:安徽省委民革参政议政

《团结》杂志特约记者 王倩倩

专访安徽省委会主委夏涛:情系民生,给力科学发展

《团结》杂志特约记者 王倩倩

2007年5月,茶学科班出身的夏涛高票当选民革安徽省委会主委。几年来,他带领民革安徽省委会在自身建设、参政议政等各项工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功实现了从茶学专家、民革省委会副主委到民革省级组织带头人的角色转变。近日,夏涛主委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团结》特约记者:您是知名的茶学专家,又是高校领导干部、博士生导师,科研任务十分繁重,行政工作千头万绪。同时,作为民革安徽省委会的带头人,您肩上还担负着发展安徽民革事业的重任,请问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您?

夏涛主委:从1979年成为一名农业院校茶学专业的大学生,到担任高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再到2007年挑起民革安徽省委会主委的担子,这是我个人求学、工作的主要轨迹。30余年来,民革安徽省委会的党员人数也从刚恢复活动时的400多名增加到了现在的4000多名,各地基层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回首民革组织和我个人的发展,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个人的发展进步与国家繁荣、民族振兴密不可分,民革党员作用的发挥同样与多党合作事业的蓬勃发展不可分割。当选民革安徽省委会主委后,面对省委会在上届领导带领下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我深感压力很大,唯恐辜负了组织和党员的信任和期盼。但这种压力也给了我迎接挑战,奋勇向前的动力。

在新的发展时期,多党合作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建设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共同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换届以来,我与省委会其他班子成员团结一心,共同把全省民革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富民强国上来,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多党合作制度,这既是重要的政治责任,也是光荣的历史使命。几年来,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省委会工作正步入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其中,全面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创建和谐机关,深入开展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等等,都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也都是出了实效、见了成绩的地方。

《团结》特约记者:在安徽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您代表民革安徽省委会作了 《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的发言,会后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一发言作为委员提案提交全国政协后,引起媒体进一步关注。这是民革安徽省委会参政议政水平的一次成功展示。请问省委会在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方面做了哪些有益尝试?

夏涛主委:省委会一直把参政议政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牢牢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难点问题,密切关注谋发展、促和谐的热点问题,按照民革中央以及中共安徽省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安徽民革组织的实际,努力拓宽新渠道、探索新方法,推动了参政议政工作亮点频现、生机勃发地向前发展。

首先,每年召开一次专题常委会,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一个参政议政选题开展研讨,是省委会近两年的一项尝试。2009年9月民革安徽省委会十一届十次常委会召开后,我们精心提炼成果,撰写了 《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点建议》的调研报告,提交省政协“促进就业”界别民情民智座谈会,被选为大会发言。今年9月底召开的民革安徽省委会十一届十四次常委会上,我们把“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研讨课题,形成了 《推动小城镇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的调研报告。

第二,界别活动是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的亮点之一。例如2008年8月,省政协民革界别委员一行20多人组成调研组,围绕“用足滁州的比较优势,发挥其在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发展中排头兵作用”课题,赴滁州市开展界别活动。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省委会向省政协提交了调研报告。2009年8月中旬,省政协民革界别委员赴阜阳市开展界别活动,就如何贯彻落实好2009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开展调研。调研组在当地召开了座谈会,并到阜阳市古西湖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归来向省政协报送了 《“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第三,省委会把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组织与增强参政议政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履职能力与自身建设的双赢。一方面组织全省民革各级机关干部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中共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多党合作理论,准确把握世情、国情、省情,不断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逐步实现学习型参政党组织建设与参政议政工作机制建设的“无缝接轨”,不断提高践履职能的实际本领。

第四,积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省委会不仅开展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切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参政议政工作,还努力探索建立健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思想引导机制、履行职能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此外,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做好参政议政工作,今年4月初,省委会撤销了原4个专委会,重新设置经济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祖国和平统一促进委员会、妇女和青年工作委员会4个专委会,调整充实了专委会队伍,并于8月底举办了专委会委员培训班,为参政议政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在社情民意工作方面,省委会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4月份,调整充实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明确细化了对信息员的考核标准,并举办了信息员培训班。

《团结》特约记者:民革安徽省委会机关是全省民革组织开展活动的载体、反映意见建议的窗口和工作运转的枢纽,发挥着联系全省民革各级组织与广大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请问民革安徽省委会机关是如何当好并继续当好这个“桥梁和纽带”的?

夏涛主委:在机关建设方面,省委会的着力点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和谐机关建设。从2008年起,围绕“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团结合作、作风优良”的目标,省委会机关坚持深入开展“树立五种意识、构建和谐机关”创建活动,大力强化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意识、合作意识、服务意识、效能意识和奉献意识,并利用开展培训考察、举办座谈研讨会、组织文体活动等途径,努力将五种意识融入机关日常工作。

省委会的主要做法有:第一,以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为根本,全面提高机关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在中共安徽省委统战部和组织部关心支持下,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机关各个部门,选派机关干部到地方政府挂职锻炼,调整人员岗位,加强机关学习,在作风建设上提出了“为领导服务、为组织服务、为党员服务”的要求。第二,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完善各项制度。注重制度设计的系统性和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确保各项制度“实用、管用、好用、可用”,同时大力强化制度的执行力。第三,以和谐机关文化建设为灵魂,不断增强机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育学习型组织,通过开展多种活动活跃机关气氛。

今后,省委会将继续把和谐机关创建活动作为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的重要载体,倾力打造和谐班子、和谐队伍、和谐单位,使机关人与人和睦相处、部室与部室相互配合、人与机关相互依存,有效提升省委会机关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夏涛主委 (左一)率民革安徽省委会调研组在芜湖调研“创意农业”。

《团结》特约记者:据了解,民革安徽省委会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实现政治交接、提高履职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请您介绍一下民革安徽省委会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和下一步打算?

夏涛主委:民革安徽省委会以2009年8月启动的全省各民主党派省市级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2009年9月,省委会通过 《民革安徽省委员会关于开展领导班子建设活动实施方案》。2009年12月,省委会专门召开了领导班子建设活动情况交流会。在今年3月召开的民革安徽省委会十一届十二次常委会上,省委会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述职,接受民主评议。6月底召开的民革安徽省委会十一届十三次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交流领导班子建设活动开展情况。

二是认真学习,深入调研。成立各级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采取集中学习、自学,以及请民革上级组织领导、有关专家作辅导讲座等多种学习形式,并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等重大活动,以及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等进行学习。此外,省、市级组织还成立了若干领导班子建设活动调研组,每个小组由主委或者一名副主委带队,分片联系,定点包干,并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成果。

三是检查分析,述职评议。按照新时期参政党建设的要求,省委会领导班子成员认真撰写剖析材料,全面查找自己近年来在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思想根源;以常委会或全委会的形式召开“领导班子建设”民主生活会,努力营造严肃认真、团结活泼的氛围;以常委或全委扩大会议的形式召开述职、评议会。

四是整改落实,总结交流。在加强学习上下功夫,坚持主委会议每会必学,坚持常委会学习中心发言制度,坚持班子成员深入所联系基层,带头学习统战理论、重大政策、民革党史章程;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清理、补充、完善领导班子建设工作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议事和会议制度,并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促进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在强化措施、多办实事上下功夫,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明确责任和时限;在总结交流上下功夫,先后4次召开班子建设专题会议。

下一步,省委会打算把领导班子建设与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和谐机关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领导班子建设促进全省民革组织自身建设水平的提升。

《团结》特约记者:灵璧县是民革安徽省委会的定点扶贫县。据报道,多年来,民革安徽省委会克服“一无项目、二无资金”的困难,多方创造条件,开展了积极有效的系列帮扶活动。请您就此展开谈谈省委会的社会服务工作?

夏涛主委:就近两年帮扶灵璧县来说。去年,得知中华慈善总会开展“慈善医疗济困行动”,免费资助贫困地区医疗设备的消息后,省委会第一时间与民革中央联系,经过积极争取,一台价值70万元的彩超监测仪落户灵璧县人民医院。今年,根据民革中央关于捐赠 《青少年科普图书馆 (百部优秀科普图书)》的通知要求,省委会通过灵璧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向县职业高级中学提供了捐赠,满足了贫困地区青少年对科普知识的渴求。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省委会社会服务工作所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绩。近年来,省委会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一是坚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省委会先后3次组织省直安医大总支党员医务工作者,送医送药到淮北市濉溪县、阜阳市颍东区和安庆市迎江区,赠送价值1.8万余元的药品,为800多人提供义诊服务,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二是全省民革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开展、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例如举办大型高考招生现场咨询会,长期资助贫困大学生和留守儿童,定期到福利院和敬老院慰问,经常送健康知识、法律知识进校园,等等。2008年,省委会牵线并促成了“顾嘉模——於超助学金”在凤阳县小溪河镇的设立,美籍华人顾炳云姐弟每年出资5万元,资助该镇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3年共有105名贫困学生得到了帮助。三是办学工作坚持正确方向,注重社会效益。四是安徽中山画院和各市级组织的书画院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通过组织画展、举办笔会等途径有效扩大民革的社会影响。

《团结》特约记者:民革是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为重点工作的参政党。请您谈谈民革安徽省委会在推动皖台交流合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夏涛主委:民革安徽省委会十分重视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工作。2008年6月,省委会召开十一届四次常委会,专题研究祖统工作,并明确了新形势下做好祖统工作的思路。

第一,加强对中共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的政治把握能力、理论研究水平、业务素质与处理涉台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加强祖统工作机制建设,确保祖统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可持续地开展。现阶段省委会把工作重心放在发掘、整合安徽特有祖统工作资源上,大力支持安徽刘铭传研究会开展工作;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与民革有历史渊源的纪念设施现状的调查,帮助开展维护和建设;主动上门与省政协、中共省委统战部、省台办、省侨联等涉台单位沟通交流,加强合作。第三,加强祖统工作的宣传,打造新的交流平台。办好刊物《台情与研究》,召开中秋茶话会,参加民革中央和兄弟省级组织间的交流学习会,并及时将涉台文件和稿件上传到省委会网站。第四,加强涉台参政议政工作,以创新的方式方法开拓涉台参政议政工作的新局面。省委会向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交的提案 《抓住机遇,加快我省对台招商引资步伐》被列为重点提案,得到副省长批示;提交的社情民意 《关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发行抗日将领纪念邮票的建议》,得到民革中央和省政协的重视并予以采用。最后,省委会十分重视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一支讲政治、懂政策、熟悉台情的祖统工作队伍。

《团结》特约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采访。

(王倩倩,民革安徽省委会参政议政部干部/责编 陶相宁)

猜你喜欢

安徽省委民革参政议政
关于开展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政治效能研究的若干思考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的决定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第一批民革示范支部的决定
小小书画廊
既要把握正确方向又要“接地气”
当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思考
时政类直播:如何更好搭建参政议政新平台
民革第十二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剪影
万鄂湘参加民革基层支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