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里的西医们
2010-10-29费菲季长亮
本刊记者◎费菲 季长亮
中医院里有没有西医?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每个中医院里都少不了西医,其强项是能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治疗,这为中医院聚拢了不少人气。于是,人们或多或少会有些好奇,中医院里的这些西医,是什么样的因缘际会让他们进了中医院?他们在中医院的发展空间究竟如何?有没有被边缘化的现象?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把目光投向了北京广安门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宣武中医院等几家中医院的西医师们,分别对他们进行了采访,试图管中窥豹,反映中医院里的西医生们的工作状态和心理感受。
中西医结合成为个人发展的最大本钱
56 岁的卢富是从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毕业的,一毕业就分配到广安门中医院。广安门中医院口腔科的六个大夫,没有一个是“纯”中医。凡是到广安门中医院工作的西医,都要拿出两年的时间来“西学中”,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主要走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疾病的道路,把现代的口腔医学技术与传统的中医药研究在临床上有机地结合,充分体现中医特色。在卢富看来,对于五官科疾病的诊疗,以西医药为主,再适当体现一下中医药的特色,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你看看,患者还是挺多的,一天到晚总有病人等着。”
卢富告诉记者,他现在还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兼职教授,也是中西医结合口腔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外国一些专家对中医疗法很感兴趣,多次过来参观学习。就口腔科而言,卢富一点也不羡慕那些西医院。卢富告诉记者,他早在十多年前就曾为中央领导人看过病。“一般来说,四十多岁的医生,是没有太多的机会为中央领导人诊疗的,通常都是一些老专家才有资格,但我就给他们看过病。那说明人家看重我们西医诊疗之外的中医特色。”
在失望时跳槽 在跳槽后继续失望
▲宣武中医院的西医杨大夫正在为患者看病
在大多数人看来,中医做手术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不务正业”。与西医院相比,这分明是在“以己之短、攻彼之长”。事实上,大多数中医院的外科也的确都不怎么景气,总共才七八名大夫,患者也不是很多。
刘凯(化名)是广安门中医院中医外科的一位主治医生,2008 年刚从一家西医院“跳”过来。他从北京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西医院外科。刘凯刚开始感觉不错,豪情万丈,准备大干一番,但很快他就发现,虽然这家西医院外科的水平很高,科室综合实力也很强,但真正属于他个人的机会却不多。“有那么多主任副主任医师,大手术哪能轮到我做啊?”
于是,刘凯开始考虑跳槽,几番权衡之后把目标锁定在中医院外科,他认为自己到了中医院毫无疑问会有更多的机会。
来到广安门医院后,刘凯又碰到了新问题:上台做手术的机会是多了,但都是一些小手术,因为高难度的大手术病人一般不会选择到中医院来。这并不是他原本所期望的,说到这里,刘凯微微摇头,叹了口气。但面对记者,他并不承认自己的“失望”,“挺好的,各有利弊吧”。
去中医院只为拓宽个人发展空间
在中、西医医院各呆过10 年的45岁的王彤是重庆人,从重庆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班上30 人就他一个进了京,分到北京胸科医院。
10 年前,东方医院刚开院时需要西医力量,当时还在北京胸科医院担任主治医生的33 岁的王彤认为这是一次机会。他所在的普胸科30 多岁的医生很多,大家排大队眼巴巴地等着晋职,“我不如索性走出来,也许比窝在那里好”。
“中医院也需要依托强大的西医来发挥中医的特色,如果我们要开一家完全彻底的中医院,你认为有必要盖这么高的大楼吗?传统的医馆,几个房间、几根银针、几个小枕头足够了,也不必弄什么化验室和大型的医疗检查设备。”王彤就是抱持这样的想法来的东方医院。
王彤来到东方医院后又等了5 年才评上副主任医师。职称晋升上是慢了点,但可做的事多了,个人发挥的空间大为扩展。从2002 年到2006 年,ICU、普胸、急诊三摊事,哪摊他都放不下,于是咬着牙一起干。这一时期他同时还读着在职研究生,真正把个人精力榨到了极致。在普胸外科干了7 年,他担任科主任,一手把胸外科建立起来。2002 年到2005 年,他在急诊领着一帮人无分昼夜地干了3 年,2003 年3 月,他又接手建立ICU,使之成为北京中医院系统里拔尖的ICU。后来,由于北京市各医院胸外科的整体萎缩和急诊队伍的不断壮大,王彤把这两摊事暂时放下了,2006 年,他全力投入ICU 科,现任ICU 主任。
王彤说:“人生就是这样,得到一些就会失去一些,就看个人怎么选择权衡了。”再过两年,45 岁的他终于能申评主任医师了,可王彤却自嘲地告诉记者:“现在我的同学,基本都是正高了。跟还留在西医院的大学同学相比,他们很多三四年前就评上了正高职称。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同学有的至今还没有行政职务,也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在东方医院,王彤感觉个人发挥的空间更大些,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独立做一些事情,“西医还是有所作为的”。
总是比别人晚一步的女西医
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院的谢培凤,今年46 岁。1985 年毕业后分到湖南一家医院,当时她的丈夫在北京工作,为解决两地分居问题,她调到了首钢总医院,一干就是七八年。然而让她头疼的是每天上班的路途太远,太辛苦。当时评上副主任医师刚一年的她,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2004 年,36 岁的谢培凤来到了东方医院。
到了中医院后,上班远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让谢培凤困惑的新问题又产生了:东方医院从副高到评上正高需要7年,而且因为来得晚,科室里评职称要论资排辈。这样一来,她的职称评定被耽误了5 年。谢培凤的同学评职称从副高到正高一般用5 年时间,而她却要用11 年。对于自己来中医院的选择,她不无遗憾地表示:“如果当时没有离开,自己在西医院的待遇条件和各方面发展应该比中医院更好更快一些,毕竟当时在首钢医院也干了有七八年了,各方面情况都比较熟悉。”
对于自己的选择,谢培凤有时也会发些感慨:“正高没评上,我现在都不敢出去跟同事聚会。别人早几年就是正高了,我还是副高。当年湖南湘雅医学院的同学,现在基本都出国了。”当记者问她为什么没有选择出国时,她笑着说:“别人来北京,我还在湖南,等我来了北京,别人就都出国了,我总是比别人晚一步。”
转战多处的博士军医
现年39 岁的武允(化名),1994 年从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后,因为各方面表现优秀,被分配到304 医院工作。可他不满足现状,想继续学习深造,就报考了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连读6 年把硕士和博士读完了。2003 年博士毕业后,武允去了宣武医院做博士后。2004 年,几经波折,武允来到了东方医院。
到东方医院后,武允先到神外做介入,2007 年转到神内。2008 年,39 岁的武允评上了副主任医师。武允告诉记者,总体来说,东方医院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比较好的平台。比如他所在的神经内科是作为医院的特色来抓的,所以发展得非常快。“有的病西医能诊断出来,但没有办法治,中医就可以大有作为。比如患运动神经炎病、神经变性等疾病的病人,有很多是从宣武医院神内科转过来的,用中药治疗能使病情稳定,这就是我们的优势了。”武允说自己现在主要是做神经介入,这是一种微创手术,不用缝针,只打个针眼,通过影像、X 光治疗。因为技术难度高,要经过培训,也存在风险,在中医院里能做的人不多。
某些科室西医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对急诊科室和ICU 科室来说,中医院与西医院都是中西医各占一半,西医被边缘化的程度不高。然而在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大多数中医内科,中医当仁不让唱起了主角,西医就难得一见了,被边缘化的情况比较严重。记者随机走访了这些科室,发现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大夫占大多数,只有极个别的西医主要采用西医手段对病人进行诊疗。广安门中医院消化内科一位医生告诉记者:“病人来到中医院,就是冲着你中医药来的,你不懂中医辨证施治、不会开中药怎么行呢?”
在宣武中医院,记者了解到整个医院只有3 个西医,都是内科医生。今年55 岁的杨大夫告诉记者,1978 年工农兵大学毕业后分到医院,工作了31 年,到今天还是主治医生,再过5 年就退休了,“反正也就是主治到头了,几十年这么一晃就过来了”。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往上评职称,他说自己的学历水分多,别人不承认。来了医院后每天就是上班看病,下班走人,医院没有给过任何机会,自己也觉得没有机会就算了,该干的工作干完就得了,也不想着非得弄个什么职称了。对于人际关系方面的处理,他说自己既不擅长也没兴趣,除了自己办公室里几个同事关系熟一点,自己从来也不去其他科室串门,对整个医院里有几个西医也不知道,当时一块来的西医,几十年下来也没打过交道。“来中医院看病的没有什么疑难病人,不少是老患者,都是需要长期调养的慢性病人,什么高血压、心脏病病人,看看有什么药物不良反应,指导用药而已。真得了疑难病的患者也不会上这来看,人家都去旁边的友谊医院看了。”他无奈地说,“如果自己年轻十岁,可能被形势逼着也得去学中医,我们医院年轻的医生纯西医很少,都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