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分钟,990万元巨款不翼而飞记全国首例以委托验资为诱饵的诈骗大案

2010-10-29金昕

检察风云 2010年1期
关键词:侦查员李伟李先生

文/金昕

两分钟,990万元巨款不翼而飞记全国首例以委托验资为诱饵的诈骗大案

文/金昕

噩梦:990万元瞬间“蒸发”

年近不惑,身材发福,长着一副充满“财运”脸相的李先生,是上海一家投资公司的总经理,经过数年的全力打拼,他早已身价不菲。这不,眼下又有一笔不花吹灰之力,就可稳赚大钱的好生意落在了他的头上,使得他颇为“心花怒放”。可由于这笔生意需要调动的资金实在巨大,为了防止上当受骗,他不放心让手下的员工操办,决定自己亲自出马到银行跑一趟。

这天是2008年8月12日的上午9点不到,李先生已经兴冲冲拎着皮包站在市区的一家银行的门口,等着银行开门。今天他是特地赶早到银行来办理一笔990万元的转账业务的。经过一番排队等候,银行的工作人员终于在9点50分告知李先生,那笔990万元的资金已经汇到了他的账户里。于是,李先生马上在柜面上填写凭证,准备开具银行本票,办理汇款手续。

谁知,大约5分钟后,当李先生将本票递给银行工作人员时,那名工作人员在电脑上一查,对李先生说:“对不起,先生,你的账户里没有一分钱。”一听这话,李先生大吃一惊,当即就急得跳了起来:“不可能的,你们刚才还告诉我说钱已到账,990万元啊!怎么一眨眼就会没了呢?肯定是你这个小姑娘搞错了。”

李先生的惊呼立即惊动了银行的值班经理,他马上赶过来,问明了事情的经过后,亲自在电脑上再次查询了李先生的账户后,十分明确地对李先生说道:“你的账户里确实是分文没有,那990万元已经在到账后的两分钟后又转到了另外一个账户里了。”

这下李先生彻底厥倒了,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样一笔巨款一瞬间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蒸发”掉。经过银行方面的查证,是划到奉贤区的一家银行账户中,并且建议他立即向当地警方报警。

此时,李先生头脑开始冷静下来,他看了看手表,时间正好是上午10点,他决定马上驱车赶往奉贤区的那家银行,向银行方面申请冻结那个账户。他想,凭自己的经验,990万元不是990元,将现金摞起来有厚厚几大沓,如果真的有人想全部提现,绝不是一时三刻能够办到的。只要银行把账户冻结了,990万元就会“安然无恙”。

中午12点不到,李先生赶到了奉贤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报案,侦查员立即带着他赶往那家银行。然而,那家银行告之,990万元已经全部被人提走了。

天啊,下手竟然会这么快啊!听完后李先生犹如五雷轰顶,顿时就瘫坐在地上:“完了,我这辈子彻底完了!”他擂胸蹬足,万念俱灰,甚至准备自杀,一死了之。

诱惑:帮忙验资两天净赚4万元

经过侦查员的一番耐心劝阻和开导,李先生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他说,他是将990万元打入一家名叫“鹏全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的账户里的,此账户并非李先生本人,可他却持有“鹏全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的账户资料和财务印章,而他又为什么如此放心地将这么一笔巨款汇入别的公司账户里呢?

面对侦查员的疑问,李先生将记忆拉回到了7月上旬的一天。那天下午,一个自称是“鹏全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的姓王的业务员找到李先生,说是该公司为了进一步扩大发展和体现公司的实力,准备把注册资金从原有的1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这样就有参加重大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资格了。为此,特地慕名而来请李先生帮忙融资990万元。他十分诚恳地说道:“李总,这个忙请你无论如何也要帮。当然,大家都是生意场上的人,规矩还是懂的,我们也不会让你白帮的,你只要把990万元在我们公司的账户里存放个一两天,等验资通过后,立即就将990万元划汇到你的账户中,同时还给你4万元作为酬谢。”

李先生心动了,但他毕竟是个生意场上的“老糨糊”了,各类尔虞我诈的骗子也看得多了。所以,尽管已决定揽下这笔生意,可表面上却不露声色,因为他要既能成功做成这笔生意,又要能确保自己990万元资金的安全。而如何来保证资金的万无一失,他自有一整套核查流程与措施。

为此,李先生对王姓业务员说:“你先把你们公司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法人代表的印鉴、公司的财务专用章等全套资料统统拿来给我验看,并且存放在我这里保管,等你们验资结束把资金汇还给我后,我也马上还给你们。”

王姓业务员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上午就把李先生所要的全套资料拿给了他。为防对方作假,李先生立即亲自出马,到工商局、税务局、银行等部门,一一查验了它们的真实性,当确认了这些资料是“货真价实”后,李先生便决定“放款”了。

在正式到银行汇款时,为确保万无一失,李先生还是不让对方一同前往银行,汇款的具体日期和时间也是秘而不宣。

谁知,虽然机关算尽的李先生为了确保自己资金的安全,把防范措施设置得可谓“固若金汤”,但最终990万元还是在两分钟之内,在自己眼皮底下不翼而飞了。

“警察同志,我实在想不通,我又没有告诉对方转账的具体时间,那对方究竟采取了什么魔法将我的资金转走和提现的呢?求求你们一定要替我把骗子抓到啊!现在我的一切都毁掉了,活在这个世上也没有意思了。”坐在经侦支队的办公室里,李先生痛不欲生地哭诉道。

魔法:利用网银划巨款预约提现

奉贤经侦支队接到李先生报案后,迅速向分局领导和市局经侦总队汇报,并且当即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

在银行方面的大力配合下,侦查员了解到,李先生汇出的990万元的确是在9点50分到达“鹏全建筑装饰有限公司”账户里的,但仅仅过了两分钟,就被人通过网上银行转走了。这也就是说,犯罪嫌疑人其实一直坐在电脑前,通过网上银行实时监控着990万元的到账情况。一旦资金到账,他就迅速利用网上银行的转账功能,轻点鼠标在短短的几秒之间,就把990万元在第一时间划到了另外一个账户,并且同步实施了提现。那么,嫌疑人为何能在两分钟之内就把巨额现金提走?而根据制度,提取大额现金有着严格的规定。对此,银行方面给出的说法是,早在案发的前一天,嫌疑人就向银行预约第二天要来提取大额现金。

至此,嫌疑人的作案手法也就初露端倪,即他们事先开通好网上银行的转账功能,然后由一名嫌疑人登录网上银行实时监控990万元的到账情况,一旦到账就在第一时间把资金划入他们的账户。与此同时,另一名嫌疑人则同步到银行提现。根据银行的监控录像显示,8月12日这天,9点58分和10点13分,也就是990万元被划到他们账户的20分钟之内,一名身穿白色短袖衬衫的中年男子,在附近的两家银行分别提取了共400万元现金。随后,此人又在浦东的一家银行提取了590万元现金。手脚之快,令人瞠目。李先生为确保自己990万元资金的安全,精心打造的一系列“坚固”防线,顷刻之间就被彻底摧毁。

线索:办公桌上台历数字藏玄机

为了进一步摸清嫌疑人的行踪,侦查员调阅了银行内部和周边道路的监控录像。当侦查员把在银行提现的嫌疑人的截屏照片给李先生辨认时,他看了半天后表示不认识此人。同时,从监控录像中看到,提现的嫌疑人从银行出来后,穿过马路钻进了一辆等候在路边的桑塔纳2000型轿车。遗憾的是,由于图像模糊,无法看清车辆的牌照号码,这一线索中断。

让侦查员欣慰的是,嫌疑人在银行提现时,曾出示过一张身份证。经查,身份证的主人是一个安徽籍的男子。侦查员迅即赶往安徽,在当地警方配合下,侦查员顺利地找到了和那张身份证上信息相符的这名男子。但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此人近期没有到过上海,最近的一次来上海的时间是2007年,而就在这一年他到上海出差时,在公交车上遗失了公文包,包内有皮夹、身份证等。为此,侦查员当即排除了此人的作案嫌疑。

这时,另一路侦查员根据“鹏全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的工商注册信息,来到该公司的办公地点奉贤的某经济园区内。打开办公室的房门,里面空无一人,只有一张破旧的办公桌和几把椅子。甚至连起码的电话、电脑等办公用品都没有。经验丰富的侦查员一看就明白,这就是一个专门用来诈骗的空壳公司,这间办公室也就是嫌疑人用来实施诈骗的道具而已。

尽管如此,站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侦查员依然不死心,他们仔细打量着室内的每一个角落,把办公桌的抽屉一一拉开查看,连垃圾桶也不放过,力图查找嫌疑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可是,狡猾的嫌疑人把一切都做得十分“干净”,就连一张碎纸片都没有。

就在失望之时,办公桌上一本翻开的台历引起了侦查员的注意,台历上的日期正巧是8月12日案发的这一天,按常理,这天嫌疑人是不应该在这间办公室出现的。当侦查员拿起台历继续翻看时,发现8月11日的那张台历纸被人撕掉了,这就说明案发的前一天,嫌疑人曾经到这里来过。再仔细查看,侦查员发现在8月12日的台历上写有一串潦草、凌乱的阿拉伯数字。

“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侦查员琢磨了半晌,突然顿悟:“这会不会是电话号码?”于是,将这些数字进行排列组合后发现,那些数字果然是电话号码。经过逐一试着拨打,终于有一个号码引起了侦查员的兴趣。那是一家机票订票公司的号码。

“嫌疑人是否会作案后,立即乘坐飞机逃离上海?”一个灵感瞬间在侦查员的脑海闪过,他们连忙驱车赶到那家订票公司查阅8月12日前后的订票记录。可是让侦查员犯难的是,每天拨打这个电话咨询的人有上千个,订机票的乘客也有数百人,分别飞往全国的几十个城市,要想从中甄别出嫌疑人无疑是大海捞针。于是,侦查员便将搜寻的范围圈定在订票人是中年男子,机票时间是8月12日中午以后的航班上,结果在这个范围之内,也还有几十个电话。针对这些电话,侦查员耐心地启发负责接听订票电话的业务员回忆有无特别之处。其中有个业务员反映说,她曾经接到过一个男子打来的订票电话,话语中显得非常焦急、爽快,对她说不管什么航空公司、不管机型、不管头等舱还是经济舱、不管打不打折扣,只要有当天下午飞往哈尔滨的机票,就立即替他订一张。

此人有重大嫌疑!侦查员立即赶到虹桥机场,调取了那天下午飞往哈尔滨航班的乘客登记资料。经过反复的比较鉴定,侦查员最终确定这名乘客就是在银行提现的嫌疑人,并且查明了他的身份:李伟,41岁,家住黑龙江绥棱县。

追踪:踩点途中的交通事故

至此,案情有了重大的突破。侦查员马不停蹄飞往黑龙江。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将李伟抓获,并在其家中搜出了97万元现金。据李伟交代,他们一起实施作案的有三个人,根据分工,他只是负责到银行提现,另一个叫张红峰的同伙扮演“鹏全公司”的业务员和李先生洽谈生意。而真正的主谋则是一直躲在幕后指挥他和张红峰,被他们唤做老大的一个老乡。当他成功地从银行提取到990万元现金,并分得100万元后,他们三人就立即分道扬镳,再也没有联系过。至于那个指挥他们的老大,其真实姓名,现在躲藏在哪里?还有那近900万元的现金又在谁的手里?李伟表示他不知道。

经过进一步的审讯,李伟在交代中无意透露了一个细节。他说,在到银行提现的前几天,老大曾经驾车带着他和张红峰到那几家银行一一观察、踩点。在离开浦东的那家银行时,老大的车子不慎和一辆车子发生碰擦事故。当时,对方拨打了110报警电话,交警到了现场进行处理。

听得李伟这么一说,侦查员心中不由一喜:当交警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必定要让他们出示身份证件。而当时他们还没有实施作案,为不引起交警的怀疑,尽快把事故处理完离开现场,没必要出示假证件。因此,极有可能向交警提供的是真实身份证件。通过调阅事故处理记录,证实了侦查员的判断,躲在幕后的老大真面目终于浮出了水面。此人名叫李赫迪,38岁,黑龙江绥棱县人,目前正暂住上海。侦查员连夜赶到李赫迪的暂住地,当场将他抓获,并在他家的地下车库里面搜查出720万元赃款。

“我交代,我交代,你们上海的警察太厉害了!”看到警察犹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自己眼前,还沉浸在“一夜暴富”的幸福之中的李赫迪一下子就瘫坐在地上。根据李的交代,另一组侦查员迅速出击,将张红峰抓获归案。至此,案件成功告破。

真相:巧设圈套联手诈骗

根据李赫迪、李伟、张红峰的交代,侦查员清晰地还原了他们联手设下圈套,诱骗李先生990万元巨款的戏法,即主角李赫迪先在奉贤某经济园区注册成立空壳公司“鹏全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并租借了一间简陋的办公室作为“道具”,然后就让张红峰冒充业务员四处引诱投资客上钩。一旦有人上钩,他就立即冒用他人的身份证件在银行开立账户,同时申请开通网上银行,并让李伟到银行预约提现。而他则躲在幕后,通过电脑实时监控账户内的资金流程,当资金汇入后,他立即将资金划转到另一个账户,再转到自己的银行卡里。整个过程只需两分钟,敲几下电脑键盘就完成了。

其实,对于他们能够如此顺利地得手990万元巨款,李赫迪自己也是惊喜得不敢相信,他说:“当时,只要李先生提出到他们租借的办公室实地考察一下,这场戏很可能就演不下去了。”

遗憾的是,自诩为资深职业投资人的李先生,在自以为核对的“鹏全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是真实的后,就是没想到要到该公司去实地考察一次。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被害人李先生的损失,经过侦查员的多方努力,最终追回了817万元赃款。其余的赃款中,有3万元被李伟挥霍掉,张红峰分得的23万元也被其挥霍一空,还有147万元则被李赫迪全部输在了赌桌上。他对侦查员说:“一下子成为百万富翁后,我都不知道怎么花钱了,几乎天天都扑在赌桌上,一个晚上就要输掉二三十万元,那一张张人民币在我的眼里都变成了不值钱的花纸头。”

应该说,作为受害者的李先生是幸运的,在警方的努力下,毕竟还是追回了817万元。但如果李先生没有上当受骗,而是真的和“鹏全公司”做成了这笔生意,帮助该公司虚假增资到1000万元的话,那么李先生和“鹏全公司”的行为,就涉嫌构成虚假出资罪和抽逃出资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编辑:靳伟华 jinweihua1014@sohu.com

猜你喜欢

侦查员李伟李先生
“田”野里的乐趣
“制造”年兽
主办侦查员的侦查资源管理权配置研究
孟母三迁
主办侦查员制度的运行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
相亲男跪守门口数月“求爱”
判定逃跑方向
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下的主办侦查员制度研究
她从来只等人追
注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