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人不正之风综合症”

2010-10-28严州夫

检察风云 2010年14期
关键词:脓包跑官用人

文/严州夫

“用人不正之风综合症”

文/严州夫

“官场造假”丑闻屡现,令人震惊。然而细加分析,这不过是当前用人不正之风的一种表现,而且是综合性的表现,称得上是“用人不正之风综合症”。

如果说,“官场造假”是一只“脓包”,那么,隐藏在这只“脓包”下面的是各种用人不正之风的病毒。正因为这些可怕的病毒共同作用,才会在组织人事的肌体上集聚性地暴发出这么一个又臭又烂的毒“脓包”。

那么,导致这只“脓包”滋生和溃烂的病毒,究竟有哪些?

人情关系胜过原则

用人上的一大不正之风便是“任人唯亲”、“关系至上”,个人能力品德则往往被放到次要位置。就拿骗官案例来说,王亚丽为什么能够“造假骗官”?关键在于她以身相许投靠干爹王破盘,然后凭借王破盘开拓一系列的社会关系。在这些重要的关系面前,王亚丽有没有文凭、有没有能力并不重要,这些社会关系都能够替她搞定。即便她不能提供,搞些假的手续也行。大骗子周叶为什么能够骗取诸多重要头衔?关键在于他蒙混上了“首长外甥”的名号,并以此到处唬人。一些主管人事的领导,一听说他有这么重要的社会关系,首先考虑的不是去认真核实,而是极力为其大开绿灯,以图自己也能沾光。由此,使周叶一骗再骗,畅通无阻。如果不是因为经济问题被查,这些骗官者都会一直逍遥下去,这些都是组织人事工作原则被人情关系打败的黑色幽默。

人情关系在用人上的影响,致使当前跑官风愈演愈烈。跑官要官之所以在有些地方和单位形成风气,关键是“跑”出了人情关系,然后有人给官。时下跑官者不乏其人,他们抱着“不跑白不跑,跑了不白跑”、“只要敢于跑,乌纱保证有”的决心,“跑官不止”,每能如愿;而那些以伸手要官为耻的人,尽管政绩突出,却因为没有过硬的关系,“不跑不送,原地不动。”而近年来发生的造假骗官案,其实是一种畸形的跑官方式,而且是急功近利的无赖式跑官。

在人情关系的影响下,一些人笃信关系大于德才,热衷于跑官买官,制造出了一起又一起的官场丑闻。如,江苏省镇江市委原副书记陈耀南,为图升迁,居然托人跑官买官,先后将132万元人民币、4万美金送给了侯万清、孙德文、刘惠民等骗子。2000年12月下旬,有关部门领导打电话给陈耀南,告诉他将提任徐州市长,但陈并不满意,意识到可能被骗。12月25日省委正式找陈耀南谈话,他仔细听了省委领导的话,从头到尾都没有北京打招呼的意思,他才感到真的是被骗了。后来中央纪委在查处安徽某省级领导的经济问题时,这些骗子相继落网。担任徐州市长5个月的陈耀南也因此案发落马。

“一把手”玩弄原则

“造假跑官”之所以能够成功,另一个关键在于现行体制下,干部的选任权仍然握在少数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手中,且这种“少数人选人”和“个别人说了算”的权力不受制约或难以实施制约。这种不受制约的权力,为权力寻租和“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提供了空间。试想,如果没有时任广西南宁地委书记、省人事厅厅长莫军的帮助,凌宏笔这个煤矿小包工头就不可能会一路畅通地从农民变身为警察,而且还担任法制科副科长;如果没有时任湖北省荆门市委书记焦俊贤的一手操纵,“三陪女”陈丽绝不可能会混进干部队伍并且成为掇刀开发区的副局长;如果不是时任江西省吉安地委书记杨某的轻信误判,周昌平也不可能挂职担任吉安地区行署副专员……正是在这些“一把手”的干预甚至操纵下,正常的组织人事程序形同虚设。即便走一走程序,最终的用人结果都肯定成为“一把手”用人意图的一种贯彻执行而已。

尽管现在有许多限制“一把手”用人权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往往会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或者“讲政治”的旗号下,仍然是“一把手”说了算。在推荐干部时虽然也要听听群众意见,但“一把手”往往会对组织人事部门“钦点”自己的人选,在推荐程序上搞一些变通。在讨论干部时,“一把手”先表态,其他领导只得跟着附议。即便实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度,“一把手”也会把工作“做在会前”,私下定调,迫使其他人附和。于是,所谓的干部任免票决制度等民主用人制度,最终也都成为漂亮的摆设。正如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所说的——“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机制不够健全,少数人特别是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真实性还不够高,反映民意、尊重民意不够与民意失真现象同时存在。”

花钱买通人事推手

大部分的造假骗官案,可以说都是金钱在起作用,所以说是买官方式之一。

以王亚丽案为例,王亚丽骗官涉及钱色交易、权钱交易和权权交易,但归根结底,还是权钱交易。首先,王亚丽作为一个初中肄业的农村女孩,之所以要认王破盘为“干爹”,就是因为王破盘是个有钱的大老板,手里有大把钞票,“干爹”是因为看上了“干女”有几分姿色。其次,在完成钱色交易后,王亚丽为了谋官,又进一步推动王破盘为其进行权钱交易。一个县的交通局长拿着自己手中的权力做起了交易:我把你的“干女”造假调进交通局人事科并担任副科长,你把我的儿子列为你公司的“股东”。在他们看来是“互相帮助”,这其实就是一个赤裸裸的“钱权交易”。第三步,王亚丽为了进一步往上爬,便投靠一些领导,推动他们为她的仕途进行权权交易。正如鹿泉市市委书记张国亮所言:“张振江(石家庄市委原副书记)至少两次跟他说,王亚丽是个很有能力的后备干部,要找个机会重用,并推荐她主持开发区工作。”要不是张国亮当初轻信和迷信张振江的话错误提拔了王亚丽,哪有王亚丽后来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骗官”而又一路“绿灯”呢?

当然,在钱色交易、权钱交易、权权交易中,王亚丽之流还会凭借手中的金钱,买通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包括办事人员,让他们为其作假行为开道,甚至帮助其作假行为出主意、想办法。这些人,就是王亚丽“造假骗官”的幕后推手。甘当王亚丽“贵人”的官员,随着丑闻曝光终于付出代价了。

已经被执行死刑的“三假干部”曹忠武,个人档案中几乎所有的手续都是伪造的,难道组织人事部门真的那么“近视”?一点都察觉不了?未必。曹忠武也正是通过金钱收买,使一些人为其造假大开“绿灯”,然后一路升迁。

官场造假之气候

“造假骗官”背后的大环境、大氛围就是当前官场上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弄虚作假现象。主要是欺上瞒下,弄虚作假,骗官骗权。其表现主要有三种:

一是身份造假。在年龄、学历、民族、经历、特长,甚至政治面貌、家庭背景、奖惩情况等方面弄虚作假,企图得到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格外注意和关心,一旦目的达到,就会提出官职方面的要求。

二是政绩造假。为了达到仕途升迁的目的,有的人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急功近利,劳民伤财,大搞不得人心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迎合或者博取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欢心;有的人在汇报工作成绩的时候,制造数字、制造经验、制造典型,以此来谋求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提拔重用自己。举个典型的例子:2007年2月,云南省富民县勤劳乡梨华村老首山上刚被关停的采石场,数千平方米的裸露山体全部被人用绿色油漆喷刷了一遍。村民反映:“7名工人整整喷了45天,油漆桶都拉走一车。这些钱用来买树苗搞绿化,可以栽满几座山了!”组织实施此次“绿化”工程的富民县农林局,为山体“换新装”的行为被当地村民质疑为目光短视的“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

三是形象造假。有的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注重表面功夫,追求表面形象,最突出的是“贪官廉做”、“闲官忙做”、“懒官勤做”、“昏官能做”、“小官大做”、“俗官雅做”,以此来混淆视听,欺骗民意,投机取巧,一有机遇便对组织提出各种非分的要求。

在这样的氛围中,一些人通过造假来谋取官位也就不稀奇了。甚至可以说,目前已经查处的还只是少数。

总之,“造假骗官”集中反映了当前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属于众毒齐发造成的政治“脓包”,影响很坏。

当前,“跑官要官”风气较盛。为了达到目的,有时候是感情投资,有时候是物质贿赂,有时候是弄虚作假,有时候多种手段并用。这种大的气候环境,长期未得到有效整治,不仅腐蚀了大批党员干部,也引发了一些违法犯罪活动,而且污染人们的思想,带坏社会风气,败坏党的形象。

猜你喜欢

脓包跑官用人
牙龈长脓包是牙根发炎
索贿“跑官”的“博士书记”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严禁苍蝇乱飞
多与少
不让跑官要官者得利
用人还需讲原则
小脓包会惹大麻烦
成吉思汗的聚才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