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2010-10-26吴自平
吴自平
(甘肃银行学校,甘肃兰州 730100)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吴自平
(甘肃银行学校,甘肃兰州 730100)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都有其特殊性,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出现生源不足、师资流失、教育质量下降的严峻局面。处于这一特殊领域、特殊时期中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如何,值得关注与研究。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成因分析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职业学校的教师亦如此。数据或许是枯燥的,但数据往往又是最具说服力的。2000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学的2 292名教师进行的心理检测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而2.40%的教师已患心理疾病。2003年对杭州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抽样调查了2 000位中小学教师,调查结果显示,有3/4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大。据天津市有关专家调查统计,教师中患精神疾病的占10%以上,而在其他职业人群中平均为2%。不久前,使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选取天津、湖北共9所中等职业学校的459名教师为被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高于普通中学教师,其中54.03%的被试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衢州市曾就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2份,从总分来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异常者所占比例为23.3%;从阳性项目数来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异常者所占比例为25.6%;从10个因子的得分来看,59.3%的人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障碍,其中9.3%的人有中、重度心理障碍[1]。总的来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异常情况(n=172)
2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2.1 由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教师一直是最神圣的职业。长久以来,教师因“传道授业解惑”而被无限神化,因作为知识、技能等谋生手段的传授者而被敬畏。而在当今信息社会,教师开始扮演“学习服务者”的角色,社会角色认同的改变给教师的心理带来挑战。“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蜡烛”、“春蚕”等美誉,让广大教师承载着过多的舆论压力。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为人师表,教师常常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和教师实际社会地位之间的反差也让教师难以避免出现角色冲突。
2.2 由职业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深化决定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90年代进入了一个发展高潮,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与规模都达到了一个高峰。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普高热”的升温,中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严冬”。一方面,生源萎缩,生源的质量与数量严重下滑,中等职业学校的规模缩小、教师资源过剩。一些缺少实力与竞争力的中等职业学校与个人势必遭遇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与课程门类繁多、稳定性差,且平行班少,常会出现某些教师在一个学期需要承担2门或2门以上课程教学任务的状况,造成教师工作量大幅增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超负荷”运转情况比较严重,一般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双肩挑”甚至“多肩挑”是常有的事。
2.3 由中职教师面对的学生整体素质低下决定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较差。初中毕业的学生,只要愿意,就都有机会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以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明显下降。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其基础较差,逆反心理、厌学心理、惰性心理严重,纪律性较差,很难管理。教师的压力、负担很重,因为一方面是这样低素质的学生,另一方面是家长的过高要求和学校还把课堂管理能力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指标之一。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教学对象的文化基础与接受能力,而且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及行为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就像消防队员,时刻处在应激状态。
2.4 由教师个体的自我期望过高决定
自我期望过高导致有些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了影响。每个人都希望成功,使其在制订目标时往往忽略自己的能力。有不少教师,工作有热情,希望自己能够有显著的成绩,却忽略了与别人的合作[2]。一些教师极端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使其缺乏自信,对自身的优缺点缺乏正确认识,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有的教师在学校是好教师,可是回到家对自己的孩子就没有了耐心;有的教师不明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总觉得自己付出了学生就得学好,学生要是没学好,教师自己就会产生自责心理。
3 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3.1 社会的支持
社会各界对教师不要过于苛求,大众传媒和学生家长不要将教师无法承担的职责强加给他们。对教师应多一份信任,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从而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尊重教师的劳动,理解他们的苦衷,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特别要减轻他们过重的工作与心理负荷。学生要减负,教师更要减负,教师的心灵同样需要社会的呵护和慰藉,作为政府领导,应该启动“教师心理健康工程”,有条件的地区应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室”,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3.2 学校的关注
学校是教师最经常、最重要、最直接的工作与生活场所,教师的教育活动主要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学校环境不佳最容易引起教师的行为受挫。教师的心理困惑集中在“当今学生难教”、“工作压力过大”、“学校管理不当”等方面。学校领导应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以教师为本,进行民主管理。
(1)学校领导要发扬民主作风,尊重、信任教师,确立教师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为教师创造展现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条件。要加强与教师的情感交流,使其建立起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教师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3]。
(2)学校领导要完善学校内部的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教师。同时创设和谐、宽松的心理氛围,帮助教师将心理压力转化为激励性动力,增强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3.3 自身的心理调节
教师要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的保健工作,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学习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心理调控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要遵循尊重、理解、接纳的人际交往基本原则,处理好师生关系及与学校领导的关系和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3)教师在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时,应主动向他人或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依靠外在力量摆脱心理困惑,解除心理危机。
只有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才能成就学生健全的人格,才能呈现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构建和谐的校园。
[1]吴真,郑金香,马彦,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05,10:95~97.
[2]王丽君.变革社会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75.
[3]潘孝富.254名教师SCL-90评定与学校管理气氛的相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3:8.
G630
A
1671-1246(2010)08-0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