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对鸭疫里氏杆菌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2010-10-24肖琛闻鲍国连季权安
肖琛闻,鲍国连,韦 强,刘 燕,季权安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杭州石桥路145号310021)
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该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过程,以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特征。1-8周龄鸭敏感,恶劣环境条件可以促发感染。发病率为5%一90%,病死率高达80%,慢性耐过鸭主要表现神经性症状,导致残鸭和僵鸭。RA血清型较多,全菌疫苗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该病的疫苗目前还没有获得国家批文。对于鸭传染性浆膜炎治疗现在多采用抗生素治疗,但效果不十分理想,容易产生耐药性,危害人类健康。
中药防治疾病作为动物疫病防治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和青睐。天然药物具有绿色,环保,无药物残留等优点。本研究室在前期已经研究发现中药对于防治鸭疫里氏杆菌病有较好效果。本研究将在此基础上研究中药对鸭疫里氏杆菌病的防治效果,同时对中药的抗菌机理作一些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药物
黄连、黄柏、甘草、白头翁、秦皮等中药,均购自杭州武林药店。
1.1.2 实验动物
10日龄樱桃谷非免疫鸭由浙江省桐乡市某鸭场提供,出生后至实验结束,饲喂不含抗生素的配合饲料。在本实验室动物房适应饲养
1天后用于实验。
1.1.3 菌种和培养基
鸭疫里氏杆菌II型菌种由本实验室保存,马丁琼脂和肉汤培养基由本实验室配制。
1.2 方法
1.2.1 实验一
1.2.1.1 中药方剂口服用药
由于鸭疫里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呈急性或慢性败血过程,以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特征。根据中医诊断判断其急性病程特征为热证特征,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方法,需以清热凉血药治疗。结合前期本实验室研究结果,拟出2个方剂,分别是黄连浆膜汤:黄连 1g,黄柏 1g,甘草 2g;白头翁汤:白头翁 2g,黄连 1g,黄柏 1g,秦皮 1g。各组方用100ml水煎制,共煎制两次,合并煎液为100m1。每羽鸭每次喝5m1药液,喝时掺水5ml。每天早晚各一次。
1.2.1.2 试管体外抑菌法及OD值测定
另外采用水煎法制备生药浓度为1g/ml的白头翁汤,过0.22μm滤膜待用。取试管8支,分别加入肉汤2m1TSB肉汤,50μl细菌菌液,200μ1白头翁原液或不同稀释倍数 (用TSB对倍稀释)的白头翁汤,摇床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并且在OD570nm下测吸光值。
1.2.1.3 动物分组与处理
将60只鸭子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具体分组情况见下表1。
表1 动物分组与处理
1.2.1.1 人工发病治疗试验
根据已有的试验结果,给各小组的小鸭注射II型RA细菌0.15ml/只,(II型RA含菌量均为 1.5×109cfu/ml,使用平板计数法)。各组鸭的临床症状和死亡情况连续观察6天。记录鸭健康变化情况。
1.2.2 实验二
1.2.2.1 中药方剂口服用药白头翁汤:白头翁2g,黄连1g,黄柏1g,秦皮1g。
表2 动物分组与处理
各组方用100ml水煎制,共煎制两次,合并煎液为100ml。每羽鸭每次喝5ml药液,喝时掺水5ml。每天早晚各一次。
1.2.2.2 动物分组与处理
将40只鸭子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具体分组情况见下表2。
1.2.2.3 人工发病治疗试验
根据已有的试验结果,给各小组的小鸭注射II型RA细菌0.15ml/只,(II型RA含菌量均为 1.5×109cfu/ml,使用平板计数法)。各组鸭的临床症状和死亡情况连续观察6天。记录鸭健康变化情况。
2 结果
2.1 白头翁汤体外最小抑菌浓度
白头翁汤体外最小抑菌浓度为0.125g/ml。见图1
2.2 中药方剂对于鸭疫里氏杆菌病治疗效果(实验一)
攻毒后鸭群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缩颈嗜睡,眼睑和鼻孔处附粘性分泌物,病死鸭剖检呈典型传染性浆膜炎症状,心脏,肝脏被膜,心包炎等症状。白头翁组鸭精神较好于其他组,存活率最高。经2d治疗,白头翁组病情得到控制,经卡方统计表明,白头翁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1)。
表3 中药方剂对于鸭疫里氏杆菌病治疗效果(一)
2.3白头翁汤对于鸭疫里氏杆菌病治疗效果 (实验二)
攻毒后鸭群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缩颈嗜睡,眼睑和鼻孔处附粘性分泌物,病死鸭剖检呈典型传染性浆膜炎症状,心脏、肝脏被膜,心包炎等症状。白头翁组鸭精神较好于其他组,存活率最高。经2d治疗,白头翁汤3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
表4 中药方剂对于鸭疫里氏杆菌病治疗效果(二)
3 讨论
随着规模养鸭业的不断扩大和区域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区内成片爆发鸭病时有发生。浙江省近年爆发的鸭疫里氏杆菌病主要以Ⅰ型和Ⅱ型居多,其中又以Ⅱ型更为急性。抗生素治疗虽然短期可以治愈该病,但长期使用会造成耐药菌株的出现,反而使疫病更难控制,另外抗生素治疗会造成鸭体内大量抗生素残留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环保绿色的方法控制该病。
中药治疗一些动物疫病已有成功案例[1-3]。本研究中使用黄连浆膜汤以及白头翁汤进行对于鸭疫里氏杆菌II型病的治疗研究。发现白头翁汤连用2天可以提高鸭群较好的抵抗RAII型攻击。
方中黄连、黄柏对大肠杆菌、金葡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皆有较强的抗菌作用[4]。白头翁鲜汁、煎剂及乙醇提取物,体外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杆菌等都有明显抑制作用[5]。曹景花等[6]研究发现,100%白头翁水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等均有明显抑菌作用。白头翁及其复方对皮肤真菌、酵母菌、锥虫、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白头翁素还具有很强的杀真菌作用[7]。此外,白头翁对小白鼠流感病毒有轻微抑制作用[7]。本研究中的白头翁汤可以使患病鸭群死亡率降低至50%。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为鸭疫里氏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1]姚林宇.中药治疗鸭病毒性肝炎[J].畜牧与兽医,2004,6:45.
[2]陈功义,何志生.自拟清瘟解毒饮治疗鸭病毒性肝炎[J].中兽医学杂志,2005,(04):19.
[3]季权安,韦强,鲍国连,张先福,蔡翼虎,俞坚群,俞乾挺.中药防治野鸭大肠杆菌病的临床效果试验[J].浙江畜牧兽医,2007,(02):5-6.
[4]鲁华柏,陈坤.中药治疗鸭出败[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4,5:38.
[5]韩进庭.白头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7,14(23):2123-2124.
[6]曹景花,李玉兰,邱世翠.白头翁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9):528.
[7]王本祥.新编中药学辞典[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p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