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ACUM法的高职专业课程校本化开发
——以“外贸跟单实务”课程为例
2010-10-23□吴蕴
□吴 蕴
基于DACUM法的高职专业课程校本化开发
——以“外贸跟单实务”课程为例
□吴 蕴
随着高职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专业课程校本化开发日益成为高职课改瓶颈。国外高职课程实践研究已经证明任务模式是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划分及开发的最佳选择,关键在于工作任务分析,DACUM法就是国际上相对最成熟且最为行之有效的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秉承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方法创新理念,以高职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核心课程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校本化开发为案例,提出了基于DACUM法的高职专业课程开发流程模型。
可持续发展;课程开发流程模型;高职课程校本化开发;DACUM法;外贸跟单实务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其特殊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其职业性受到广泛热议。在课程实践中,作为高职本质特征的课程职业性日益彰显,高职课程模式逐渐剥离学科本位,日渐呈现多元化趋向。在课程研究中,基于历史原因,建国来一直存在理论研究与课程实践的人员分离现象,其中高职专业课程开发研究尤其薄弱,这直接促成课程改革损耗,敦促课程实践研究和课程理论研究互动交融,实现整合迫在眉睫,由于高职教育依托的产业经济具有地域特征,理性而言,高职专业课程开发客观上很难实现国家统一课程标准。另外,高职专业课程开发必需考虑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否则教师素质、教学环境、教学管理制度等等因素都会制约课程实施从而导致课程开发效能虚无化。因此,在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内涵建设阶段,以教师为主体的专业课程校本化开发研究既是高职课改瓶颈之一,也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道路上不可回避的研究领域。
一、高职专业课程DACUM法开发的内涵与价值
在提倡就业导向及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课程开发应当尽可能贴近行业与岗位的需要,那么就必须对岗位工作进行任务分析,这也是国际上CBE课程、MES课程、双元制课程开发中普遍使用的技术。国外高职课程研究实践已经证明任务模式是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划分及开发的最佳选择,工作任务分析是其课程开发基础。虽然在国外工作分析技术很多,但用途不一,针对工作过程分析,已有实践证明DACUM法最为行之有效。
(一)DACUM法的涵义
DACUM英文全文是 “Develop A Curriculum”,可以直译为“课程开发”,其涵义是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来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其主要程序和形式是:首先按照标准确定DACUM研讨委员会,即针对所分析的职业,从工作现场精心选聘10-12位优秀工作人员组成DACUM研讨委员会,在成员了解DACUM法后,用1-2天时间在DACUM主持人的协调下,集中运用头脑风暴法和DACUM表,分析相应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工作任务模块,进而对工作任务模块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分析[1]。
(二)DACUM法的优势
使用DACUM法进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具有以下优势:(1)使毕业生更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事实上提高了高职教育效能;(2)通过协同开发专业课程等,能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关系;(3)课程内容筛选贴近岗位实际需要,能为学生提供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4)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模式,利用了工作现场优秀工作人员和学校教学与管理人员的各自所长;(5)针对具体工作领域或者岗位工作需求开设课程,能经济、快速和高质量地确定学生培养目标,践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关于DACUM法的争议
国外高职课程研究实践已经证明任务模式是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划分及开发的最佳选择,DACUM法是最为行之有效的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但是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关于工作任务分析的价值还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认为DACUM法只适合中职或者职业培训课程的开发,但是三种职业能力观[2]的提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样的疑虑。事实上,工作任务分析仍是目前大多数国家职教课程开发的基础。因而也有学者认为DACUM法的课程开发价值丝毫没有逊色,它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充分重视。无论如何,只要我们希望学生按照工作结构来学习职业教育课程,那么DACUM法就有存在的应用价值。
二、高职专业课程校本化开发的流程建模
(一)针对跟单岗位开发的外贸跟单实务课程的性质与特征
外贸跟单实务作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范建设专业国际贸易实务的核心课程,也是经贸类相关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针对新兴的跟单员岗位需求而设立,是对就业导向及岗位能力本位等课程理念的具体化,其课程开发具备工作流程导向和岗位任务分析的刚性需求。从就业视野看,外贸跟单员岗位既是外贸领域供不应求的独立岗位,也是外贸员、部门经理的起点岗位,职业岗位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订单型经济的发展,岗位需求开始从外贸领域延伸到内贸领域。就课程开发视野而言,外贸跟单课程作为从国际贸易实务领域中细化出来的专业课程,存在跟单岗位工作内容本身比较复杂,岗位工作既有一般流程性又有并发即时性,课程内容跨多学科的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特点[3]。怎样实现跨多学科的以工作项目流程为导向,既适合高职院校教学需要又符合地方经济出口主导产品为特色的新型务实的外贸跟单实务课程开发,促使外贸跟单实务课程走上校本化开发道路,这也成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跟单员岗位供不应求的就业需求趋势,直接强化了外贸跟单实务课程开发内动力,紧扣合格的外贸全程跟单的岗位人才为培养目标,课题组设想:通过对企业家进行岗位能力主题访谈筛选出岗位核心能力,分析可教学性,分解子技能,设计课程项目内容构成,以任务驱动教学,以项目任务接轨岗位与教学,通过工学结合的深入细化来实现教学方法根本变革,选择地域主导产业和出口主导产品纺织品为主要案例展开跟单流程,旨在强化学生对于纺织品外贸跟单的核心技能,实现相应岗位的零距离就业。外贸跟单实务课程开发借助纺织品这一典型性、地域性的外贸产品跟单流程要领连接学生的生活世界、学习实践和岗位训练,并重外贸流程知识技能、产品特征与生产过程知识技能、高效的沟通技能这“一体两翼”的积累,培养奉行“订单中心,客户导向”的优秀外贸跟单员,并使其职业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树立学生“想要做经理,先做好跟单员;想要做业务员,先做好跟单员;想要做老板,先做好业务员”的职业发展信念。
(二)立足于岗位任务分析的专业课程开发流程建模
外贸跟单实务经过四轮课程实施,以DACUM法为原型的高职专业课程形成了校本化开发的流程模型。具体如下:
(三)基于反馈的DACUM法改进思考
在国际视野中,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DACUM法得到普遍认同,虽然关于工作任务分析的价值还存在争议,但仍是目前大多数国家职教课程开发的基础。在国内职教课程开发谋求课程职业性特征时,工作任务分析是构建富有工作流程及项目任务特征的职教课程设计的有效方法,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功能有待强化,而非因噎废食。关键在于如何形成相容于原有教育基础和适用于区域经济特色的本土化模式。即找寻并扎根于需要解决的课程开发的职业性特定问题,变通及完善DACUM法的具体操作策略,从DACUM法课程开发的一般性中生发出个别化的执行方案。
在具体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发现,对DACUM法的操作效能会受到东西方文化、民族性格及企业文化等差别影响,并且存在动态生成的校企互动特征。据此,本课题组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对DACUM法尝试了若干可行性改进。基于实践经验总结以及结合国外已有改造经验,归纳以下思路以供参考:
1.划分的工作领域的范围适当放宽,为工作任务和知识提供更宽接口。比如本课程对外贸跟单岗位采用全程跟单的范围,课程培养目标相应地从机械培养外贸跟单员提升到同时为晋升做业务员和管理人员做准备,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2.按照“适当模糊”的关系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对接,模糊性主要体现在对工作任务的理解而非工作任务的完成上。在课程内容选择,尤其是教学设计上,追求学与做的“神似”而非满足于“形式”。
3.当有些知识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或者量多时,可考虑综合成单独的课程模块。
4.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专业相关的思维技能课程模块,以利于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案例分析:外贸跟单实务课程开发透视
作为课程理念的重要物化,外贸跟单实务教材开发围绕一个典型纺织品订单跟单案例展开跟单一般流程规律,以岗位工作技能为教学核心,设计两个虚拟人物即资深跟单员全晓得师傅和新手跟单员方晓,通过师徒的对话和典型工作活动赋予课程以全息工作情境和丰富的生活气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力图实现教材向学材的转化。借助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内外企业基地保障实训质量,将课程定位为一个展现外贸纺织品跟单员具体岗位工作完整体例的系统项目,借助真实的外贸案例与人物活动来展开一个新手跟单员的工作过程,包含职业技能所需的硬技能与软能力[4]。借助本地域最具出口代表性的纺织品为例展开产品特点与生产流程的学习,在全程跟单过程中,基于岗位工作流程建构任务教学,岗位技能得以循序呈现,理论知识浸润在技能习得的目标中。
(一)以职业岗位职业素养为标准——确定课程能力目标
根据企业调研成果与职业资格考证要求,本课程基于特定行业的具体岗位而开发,紧扣以纺织品为主的外贸全程跟单岗位的工作核心能力需求以及优秀外贸跟单员的基本特征,设计本课程内隐的知识目标、凸显的技能目标和综合能力素质目标。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目标,参考职业资格考证要求,筛选出跟单岗位的核心能力为订单审核能力、打样跟单能力、大货生产跟单能力、交付结算跟单能力和工厂与客户管理服务跟单能力后,通过工学结合的程度递进来实现岗位能力目标的实现,从实训室小组研讨学习到实训室工作技能实训到校园内实际运作的纺织品出口公司实训到校外纺织品外贸公司和外贸生产企业定岗实习依次梯度细化。
(二)以跟单员岗位技能为基础——筛选课程教学内容
对企业资深专家以及毕业生的多年调研结果表明外贸跟单员岗位的重要性和普及型,对资深外贸跟单员和企业管理者的质性访谈结果表明:优秀跟单员的职业素养可以归纳为“三素养构筑工作能力平台”,即外贸流程知识技能、产品产业背景知识技能、有效沟通技能的均衡发展造就优秀跟单员。由此,以产品特征及生产流程知识技能为本体,以外贸流程知识技能和高效沟通技巧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三大职业素养构成教学内容主体。现有实践基本证实这样的教学内容能够很好地与跟单员岗位技能的实际需要相匹配,使得学生在职前就有效获得岗位基本技能[5]。
(三)以跟单实际工作流程为依据——组织课程项目进程
在协同企业专家分析并确定了外贸跟单员的核心岗位技能和工作流程的基础上,遵循外贸跟单员实际所经历一系列循环往复的工作流程,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内在有序的项目任务,即新手上岗基础、审单跟单、打样跟单、大货生产跟单、结算与交付跟单、工厂及客户的管理与服务跟单等,让学习者在潜移默化中轻松习得工作流程和核心技能。同时,不断精致化课程与教学设计,将岗位核心能力拆分为单个子技能所构成的知识技能群,在课程内容展现设计上采用总-分-细分-整合-归总的方式;复杂技能的教学设计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进展,遵循安德森的程序性知识即复杂技能的获得三阶段,认知规律,认知阶段(cognitive stage),联系阶段 (associative stage),自动化阶段(autonomous stage)来设计教学方法与训练方法,将理论学习与技能学习逐层推进[6]。
(四)以岗位典型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活动
外贸跟单员岗位本质上是项目经理,需要协调多个部门的工作完成订单工作。沟通能力是跟单员的工作特征所要求的,也是任何人可以学而普遍获利的,却是学校教育通常忽视的。沟通技能的训练在本课程中贯穿教学始终,不单设计主题单元“跟单员与有效沟通”来传授、体验和练习关于跟单工作沟通的典型技能,并且将沟通技能的运用与练习作为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手段,构成本课程独特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技能。岗位沟通技能主题列入教学是高职课程开发的突破,教学做一体化活动设计实现了高职教育与企业培训的对接,使得实际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直观体验,激发和维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以岗位任务评价为参照系——设计项目任务取代纸本考试
课程评价与课程性质的匹配设计是课程开发不能回避的。本课程在课程评价方式上,跳出纸笔考试框定,按照外贸纺织品全程跟单岗位工作任务的发生、应对和结果为参照系,结合具体企业业务需求,设计包含岗位工作实际特征要素的综合项目实考考核方案。以项目实务考核取代了书面理论考试,并且进一步根据跟单员的岗位工作特征要求学生整理收集自己的每周课业,包括电子稿和打印稿。电子稿按既定规范命名归档,期末时打包上交,打印稿批改后归档在期末时归整,并设计封面和目录页以及总结课程学习心得,然后装订成册,课业过程用于训练跟单员所需的单证收藏和归档能力,课业结果可以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实践证明,学生对自己课业的收集、保存和不断回顾促进了学生的反思,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企业主可以通过学生课业作品集来了解学生,有选择地加于培养。
结语
以DACUM法为原型开发的外贸跟单实务作为国际贸易实务核心专业课程及经贸类专业选修课程体现了就业导向,尤其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拓展和氛围浸润。在深入调研外贸企业的基础上,以岗位工作流程为逻辑线索来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岗位工作任务为准绳来筛选课程内容;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本位展开教学,注重学生当前所需的职业技能训练并兼顾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素养积累;着重过程性评价,弱化终结性评价,把评价作为提升再学习效能的反馈工具,并重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考评,并引入企业方反馈机制。由此,以高职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核心课程外贸跟单实务校本化开发为案例,提出了基于DACUM法的高职专业课程开发流程模型。由于该课程开发流程模型具有相当的概括力和一定的普适性,因此该模型不仅适用于高职专业课程校本化开发,而且适用于高职培养方案的建设与实施,在目前的高职专业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1]石伟平.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98.
[2]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98.
[3]Lavonen,J.M.,Meisalo,V.P.&Lattu,M.Problem Solving with an Icon Oriented Programming Tool:A Case Study in Technology Education.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VOL.12,No.2.2001.
[4]吴蕴.外贸跟单实务——以纺织品为例[Z].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校本教材:1.
[5]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32.
[6]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5.
吴蕴(1973-),女,浙江湖州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分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专业课程开发与外贸跟单实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课题“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方法创新”研究成果。
G71
A
1001-7518(2010)15-0043-04
责任编辑 葛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