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伪中产”的自白

2010-10-20李明达

新广角 2010年10期
关键词:房子妻子

李明达

积极消费,消极理财

星期六的早上,发现家里停了水,一问小区物业,才知道要停一天,妻子提议干脆去北京逛逛。最近家里打算重新装修,自从将风格定位成现代中式,妻子就一直想去潘家园古玩市场转转,今天正是个机会,于是驾车直奔京津唐高速。

为了早就提上日程的“潘家园之旅”,妻子做足了功课,一到目的地,她便开始在那满眼斑驳古朴的摊位之间游刃有余地挑选。没多久,便花了不到100块钱,淘到了一个仿钧窑的青花花瓶。虽然花瓶生的似模似样,我却故意奚落妻子看中的尽是仿冒品。为了证明自己的眼光,一通挑拣之后,她硬是在一堆落满灰尘的旧木器中挑出一扇隐约带有民族风情的木窗,爱不释手地把玩,老板出价上千,她也没过多的理论便成交。我问她这块“烂木头”有什么讲究,她肯定地说那绝对是清代瑶族民居木窗,窗户上雕刻鬼脸和夜叉只有在那个时代的瑶族民居中才会出现……

我很庆幸自己娶了一个会玩的妻子,她会不停地在你身边制造各种各样的惊喜,陪你一起去领略五花八门的风情,熟识的朋友,都用“玩伴儿”来形容我俩;我也庆幸自己有足够的金钱挥洒在自己钟爱的玩乐中,虽然我俩分别在不同的跨国公司任职,有各自的事业,却都不是那种苦行僧似的工作狂,在工作中付出了劳动和时间之余,我的玩性也越来越大。

两年前,妻子加入了一个越野车俱乐部,把我们的“天籁”换成了一辆四驱的“牧马人”,还爱上了自己改装汽车,换车轮,换悬挂,强化底盘……统统亲历亲为。不仅仅自己玩,她还拉上我一起。一开始,我只是站在场地旁看她驾车娴熟地在木桩、沟渠、弯道中扭曲行进。后来,我坐到了副驾驶位上,竟然明白了什么叫全时四驱、分时四驱。最后,换成她坐在副驾驶位上,看我帅气地驱车碾石了。

2008年秋天,我们开着自己改装的“牧马人”参加了入藏自驾车队。绵延数千公里的旅途,爆胎成了家常便饭,而在阿里那次爆胎,我永远难忘。记得当时,高原的气压让我感到呼吸困难,一边顶着高原反应,一边不得不满手污泥地摇动千斤顶,使上浑身的力气卸下一个个螺丝。还有那不知趣的备胎仿佛比平日里重上好几倍,让我更显得笨手笨脚起来。而妻子,当时正坐在如毡的草地上,满脸幸福地说,只有我才会陪她一起“遭”这花钱买来的“罪”。

越野归来后,我们一起去澳洲爬过雪山、到泰国潜过水……很多人,尤其是父辈们都怀疑我们是否能撑得住这花钱如流水的生活。这句话问到了点子上,我们规规矩矩打工,不偷不抢,凭身体和脑子赚钱,乐不得地听别人叫我们“中产”。“中产”就要有中产的态度,尤其在生活方式上不能落于人后。我们也很容易满足:只要每个月几万块钱的工资放在银行里,满足了自我标榜的高消费之后,还能留个万把块钱。

几万块看不上,几百万才有感觉

虽然,我长期以“中产”自居,但自从我贷款在南开投资了一套130平方米的房子之后,便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定位——“伪中产”。

发生在我身上的买房投资,是一个十分老套的故事。一次,原本没有什么理财想法的我充当司机被朋友拉着去看房,这位朋友原本也是我们圈子里一同吃喝的玩伴儿,如今“浪子回头”开始为投资打算。房子他已经看的八九不离十,只是为价钱犯难。

“你也来一套吧,这位置多好,我都彻底考察过了。你跟我不一样,买套房子,对你来说根本不是负担。”朋友撺掇我道。

朋友说的也不是没道理。30出头的我月薪4万多,截至当时(2008年),我的薪水每年都是以30%递增,在2009年拿到50万年薪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这样一套房总价大约200万,我还有80多万的积蓄,最多贷款140万,心想,也就是再奋斗4年,运气好3年就能全部还清了。况且,每月1万多的月供对我而言并不构成太大压力。以往,几万块的小本创业我压根看不上,这几百万的买房大计还多少有点感觉。最终,朋友的房子没买成,我的名下却多出一处房产。

可万没想到的是,金融危机来了,股市由6000点急转直下,至今都一直徘徊在2000多点,而楼市也不景气。尽管楼市的资产缩水不如股市那么直观,但也会有一条清晰的分界线,就是当房子的市值低于银行的房贷时,房子便沦为负资产。对于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而言,最好的选择可能是放弃,但是在中国,如果断供,意味着放弃数额不菲的首付款,放到我自己身上,还有高额的装修费和已经支付的还款。于是,我不得不痛苦地生活在负资产的阴影之下。

这时情况还没有演变到最坏的程度。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我负责项目的上游公司垮了,我也跟着失业。突然间,我一下子从“中产”变成“无产”,每月却仍旧要背负万元的月供。好在,不到两个月我又重新找到了工作,只是薪水只有原来的一半,勉强够还月供。无奈,在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也只好屈从了。只希望在新环境里能够稳定下来,争取早日加薪!希望这轮金融危机快点儿过去,房价也快点儿涨起来!

眼高手低,积聚财富

或许是我的祷告起了作用,随着金融危机的缓和,中国房市也渐渐有了回暖的起色。可是这时的我,已经是“一朝被蛇咬”,几乎体会到了房市崩盘的危机。说到这儿,可能很多人会笑——房价不再翻番就不错了,还能崩盘?中国的房价哪次不是在泡沫论和政府调控政策中扶摇直上的?真真是“狼来了”听得太多,大家都麻木了,直到有一天狼真的来了。

虽然这次,我只是侥幸被敲了敲警钟,却也意识到,楼市的资产在我家庭资产中占据的比例太多了,一旦大幅缩水,就意味着我必将从“中产”的队伍中退出来。从前,我眼高,手也高,总想着几百万钱生钱的资产增值方式来的过瘾,现在才知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而我又输不起。所谓“中产”,其实和普通老百姓在财富积累的方式上没有本质区别,也要依靠薪水度日,只是能力大小、机遇不同而已。因此,我发现,理财比投资更适合我脆弱的资本。

在找寻理财产品的过程中,我浏览了大量数据和案例。很多实例都证明,如果一个中产家庭坚持10年长期性的小投资,10年之后,他们发现自己不再中产了,而是跻身富人的行列。但是,很可惜,很多中产有着和我一样的通病,他们不喜欢做长期性小投资。在基金队伍中,大约只有30%的中产,而50%以上是收入中下的普通投资者,还有20%左右的大富大贵之流。日益边缘化的股民队伍中,中产更是少得可怜。不过,我们的中产无一例外对房地产投资非常热情,但这种一次性巨额投资对中产家庭来说,风险是非常大的,一旦投资不当,可能对整个家庭财务造成打击。我自己就曾经是很好的例证。

现在,我坚定了信心,每个月都投资一两万块钱买基金、国债、外汇等行情处于上涨的投资品种,几个月下来,竟发现自己的“闲钱”增值不少。美国学者保罗·福塞尔曾说过,人的生活品位和格调决定了人们所属的社会阶层。如今我和妻子的生活品位还是没能降下来,而增值的“闲钱”却为我们的高消费减压了。

说实话,即便我的理财态度实际多了,但仍旧巴望着富人的生活。不过,眼高手低倒也不是什么坏事,眼高,让我实实在在地计划好每个投资理财阶段的目标;手低,让我有多少钱就拿多少钱投资,使家庭财务状况更安全。

猜你喜欢

房子妻子
我胖吗
怀才不遇
怀才不遇
房子
孤独的房子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一百分等
浪漫到底
妻子的发型
第二个妻子,第二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