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江西百业教育的兴起及其历史价值

2010-10-19汪光华

职教论坛 2010年34期
关键词:百业职业教育

□汪光华

民国江西百业教育的兴起及其历史价值

□汪光华

民国江西百业教育是由政府主导、教育界与职业界参与,面向全民开展的职业普及教育运动,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谋划之精细堪称是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史上的一次创举。它首开地方政府全民普及职业教育之先河,在教育与职业的融合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贯穿始终的以人为本与科学办学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江西;百业教育;历史价值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职业教育改革风起云涌,不少地方纷纷推出多种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其中,江西百业教育是最值得提及的一次创举。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谋划之精细堪称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史上一大奇迹,曾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意义特殊,所以应当叙述。”①所谓百业教育,是“运用教育方法,灌输知识,培养技能,以改进百业职工(包括店员)之工作效能,使有业者精业,同时进而乐业,同时注意公民训练以养成健全之公民。”②

一、百业教育兴起的背景

民初以来,经济社会的振兴与激烈的中外经济竞争迫切需要各种职业技术人才,但学校教育内容与生产劳动相脱节,学校不仅未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生产,反沦为社会消费的场所。为资补救,生产教育提倡声渐起,并受到不少政府官员的重视,熊式辉就是其中一位。

1931年底,熊式辉就任江西省政府主席,次年九月,他即以“劳动生产”训示各级学校,饬由省立一中、二中做起,指派教育厅高级职员分往督导,课其成绩。学校是培养未来的生产者,与学龄青少年相比,在百业萧条、经济衰落的江西,已从事生产劳动的广大群众更迫切需要接受生产教育。这些生产人员大多数为失学之文盲,只能墨守成规,不求进步,即生产与教育亦复脱节。有见及此,熊式辉于1936年提出“百业教育”,诏示各业领袖,努力本业职工之补习教育,通过教育的方法,来增进百业职工的知识与技术,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使于“教育生产化”之呼声中,同时达到“生产教育化”。③

二、百业教育的实施过程

(一)百业教育实施前的准备过程

自熊氏提出百业教育后,江西省政府即给予了高度重视。同年十月,省政府组织成立了江西省实施百业教育委员会,委员会由当然委员与聘任委员组成,当然委员为教育厅厅长、建设厅厅长、工商管理处处长、南昌市政委员会主任委员、省会公安局局长、南昌商会主席委员;聘任委员由省政府延聘有关系之各机关主管人员暨热心百业教育人士若干人充任之。委员会主要负责拟定百业教育实施计划,调查百业状况,举办百业教师登记,选定教材及其他训练材料,考核实施成绩,举办归业辅导及其他关于实施百业教育事项。④

百业教育无成规可援,且范围广大,内容复杂。因此,在实施之前,江西省实施百业教育委员会对于调查研究工作十分重视。在南昌市,委员会曾制就南昌市各业概况与职业团体调查表实行调查,截至1936年12月止,南昌市共有行业224种,分9174户,职工总数为38026人,其中男职工居绝大多数,为28497人,女职工为1529人。南昌市职业团体总数为110个,其中,同业工会72个,职业工会38个。⑤此外,委员会还制有《江西省××县职业概况调查表》,分发各县依表式查填,截止到1941年12月,委员会已查完52县,调查行业20种。⑥

在调查统计基础上,委员会研究制订了《江西省推行百业教育计划纲要》,《纲要》决定以行业为单位,以各行业雇员职工为对象推广百业教育,先举办已组织有公会的职业、易于改进的职业以及设备和师资不成问题的职业。整体实施推广计划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省立各职校各民教机关,均先行设立百业补习班,以为提倡兼示范;第二步,各省立工厂普设百业补习班;第三步,各业公会普设百业补习班,并相应制订《江西省各县推行百业教育办法》、《江西省生产机关推行百业教育办法》、《江西省职业学校实施百业教育办法》、《民生手工纺织社各工厂举办百业教育办法》等多种实施计划。在第一阶段,实施计划规定,百业教育以百业补习班为主要推广方式,由各店厂分配派遣店员职工入班补习,课程分公民常识与职业训练两种,补习时间与时数,视各业情形而定,补习期间自一个月至六个月不等,补习时间,以利用闲暇为原则,每周授课时数自6小时至12小时不等,期满经百业教育委员会考查成绩及格者发给补习期满证明书。⑦在具体推广原则明确之后,委员会从南昌市诸多行业中,选取了建筑业、制革业、染色业、石印业、绘瓷业、缝纫业、藤器业等作为试点行业,依托省立工业专科学校、省立工业职业学校、省立女子职校、妇女生活改进会、省立民众教育馆等机关,拟具详细的教学实施计划。

(二)百业教育实施情况

百业教育的实施分训练、研究与推行指导三方面,主要概况如下。

1.训练方面

(1)举办百业补习班。根据调查结果,南昌市,依原定原则和步骤,截止到1941年12月,先后举办百业补习班15班,计共14行业,受训人数1751人。

表1南昌市举办百业补习班概括表⑧

各县先后举办之百业补习班共42班,共计10行业,受训人数1681人,在这些县市中,以吉安、泰和两地最为突出。

表2各县举办百业补习班概况表⑨

(2)创办难民工学所。抗战发生后,难民问题日益严重,为养成难民生产之能力并激发其抗战情绪,江西省实施百业教育委员会于1938年12月在吉安创办难民工学所一所,因经费不多,只招收难民35名,聘请实际职业技师给以实际的生产工作训练,为期两年又五月,先后训练难民108名。工学所分设缝纫、编织两科,科目分普通及职业两项,普通科目有国语、算术、精神讲话、战时公民须知、时事报告、音乐六种。职业科目有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两种。训练期限,缝纫科一年,编织科六个月。训练方法,普通科目及职业知识以讲演、团体谈话、个别谈话为主,实物、标本、模型、图表为辅。职业技能注重实习指导,实地工作。关于日常生活之训练,则另订行事历,以便实施。受训期间,难民膳食概由本所供给,实习材料,由本所购备,制作品所得售价,全数用作津贴工作努力成绩优良之难民,受训期满,由本所给费雇用和代为介绍职业,1940年该所迁设泰和文江附近戴村办理,并改名缝织工学所,所收学生不以难民为限。⑩

2.研究方面

(1)研究百业教育理论与实施方法。为阐述百业教育之理论,使各界人士对于此项教育之内涵有深切认识,同时使一般办理百业教育者有所准则起见,百业教育委员会编印出版了百业教育丛刊,截止到1941年,已编印发行者,计有《百业教育之理论与实施》、《百业教育教学法》、《百业教育教材编辑法》、《江西百业教育》等四种。⑪

(2)编印百业教育实施教材。为应实际需要,对于百业教育实施教材,于创办时即行着手编印,经先后编印出版并分发各县市应用者有33种。

表3百业教育实施教材一览表⑫

3.推行与指导方面

推行方面主要表现为:(1)健全职业团体之组织。联合各机关分别督促各行业从速组织公会,遵章组织成立者,共有30余行业,之前虽成立数十个,但本身不健全,不能发挥作用;(2)召集南昌市各职业团体谈话,在各县,召集吉安县、赣县七鲤镇士绅代表谈话。⑬

指导方面主要表现为:(1)经常派员辅导各工厂补习,并指示各项具体办法,俾资依据改进;(2)举办通函研究,分函各县政府第三科与职业学校及生产机关,提出有关百业教育的各项问题及推行办法,按题研究或代为答辩。⑭

百业教育实施推广几年来,为社会训练培养有一批职业技术人才,传播了职业技术知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例如“江西吉安曾发生牛瘟一次,受传染之牛达3800头,本省即由农学院与乡村小学合作,宣传防止牛瘟之方法,利用电影宣传,使农民知道用最新方法扑减牛瘟,成绩甚佳。”⑮但在抗战时期,因人力与经费不足未能继续扩展,“五年以来,虽竭尽全力,但终以人才与经费(本年度全年经费仅10112元,其中,难民工学所占3552元)之关系,尚未能充分发挥百业教育之效能。”⑯

三、百业教育的历史价值

百业教育是由地方政府主导、教育界与职业界参与、面向区域社会推广的一次成人职业普及教育运动,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谋划之精细堪称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史上一大创举,经历时间的洗礼,仍散发出耀眼的历史光芒,值得后人铭记深思。

(一)首开地方政府全民普及职业教育之先河

在传统中国,职业教育一向是社会底层、劳动人民获取社会生存能力的主要依托,但随着西方学校教育制度的引进,职业教育便堂而皇之地进入到官方正规学校教育体系之中,在读书做官的传统思想影响下,职业教育在获得官方认可并大力推进的同时,与民间尤其是社会底层人民的联系渐行渐远。随着职业学校教育弊端的不断显现,人们在批评职业教育脱离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逐渐把职业教育的对象由适龄学生扩展为成人与职业人士,这种回归使得职业教育长期保有的与劳动人民天然联系的历史传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在百业教育推行前后,一些地方也面向社会成人与在职者陆陆续续推出一些职业教育活动,但真正把全民普及职业教育落得实处并取得成效的地方,还得首推江西百业教育。百业教育虽然真正开展活动的职业不是很多,但它的规划设计在启动阶段就是面向江西社会的所有行业与职员,其划分之细、范围之广远远突破了传统的以农工商为主的大类划分模式,开启了地方政府全民普及职业教育的先河,这种勇气与魄力即使在现代社会仍不失其光芒。

(二)教育与职业结合的典范

职业教育只有与职业实践连在一起才能凸显它的价值,“舍沟通教育与职业,无所为计”,⑰然而糟糕的是,随着教育近代化的发展,职业教育与职业实践相脱离日益成为职业教育面对的重大问题,“我国教育界与职业界中间向划鸿沟,联络联络之声,而按之实际,依然此疆彼界,不可逾越。”⑱为了推动教育与职业的融合,教育界与职业界都进行过积极的实验与努力,实践证明,单纯从教育界或职业界出发开展职业教育都不能实现教育与职业的有机融合,教育界与职业界的自发联合在实际运行中也难以取得双方满意的效果。在百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由地方行政首脑倡导,通过行政手段整合政府资源、行业资源与教育资源,统一部署,集中协调,既重视考核与监督,又注意加强指导与帮助,较好地实现了教育与职业的沟通与融合,值得现代人学习与借鉴。

(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办学的教育精神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人们已经从对欧美先进教育制度的盲目引进与推崇中转变过来,开始致力于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建设,并在民主与科学精神的指引下,日益重视对人性化与科学化教育的追求与构建。在这种形势下,虽然百业教育是由官方发动,但实施者并没有采取简单的官僚主义做法。在实施之前,江西省实施百业教育委员会认真开展了细致、持续、大范围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依据江西省情、教育资源状况、行业情况与职员情况,有步骤有重点分批次的开展百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注重训练、研究与推行指导三者并举,互补互促,相辅相成,系统化推进以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在培训过程中,依据行业职业的不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教育内容上,既注重公民意识与职业道德的培养,塑造合格的现代公民,同时,又密切结合行业职业实际,以须知、常识等形式普及职业技术知识,规范行业职业行为,培养优秀的从业者等,这些做法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办学的教育精神。

注释:

①何清儒:《职业教育讲话》,世界书局,1944年。

②③程时奎:《十年来之江西教育》,《赣政十年——熊主席治赣十周年纪念特刊》,1941年12月,第40页。

④《江西省实施百业教育委员会组织章程》,《教育与职业》,第181期,1937年1月1日。

⑤程时奎:《十年来之江西教育》,《赣政十年——熊主席治赣十周年纪念特刊》,1941年12月,第47页。

⑥《江西省实施百业教育概况》,《教育与职业》,第194期,1941年4月1日。

⑦⑪⑬⑯周峻:《五年来之江西百业教育》,《教育与职业》,第196期,1941年12月1日。

⑧⑨⑩⑫程时奎:《十年来之江西教育》,《赣政十年——熊主席治赣十周年纪念特刊》,1941年12月,第48页。

⑭《江西省实施百业教育概况》,《教育与职业》,第194期,1941年4月1日。

⑮《本社专家评议联席会议记录》,《教育与职业》,第183期,1937年3月1日。

⑰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黄炎培教育文选》,第56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⑱杨卫玉《职业补习教育》,商务印书馆,1937年。

责任编辑 王春桂

汪光华(1975-),男,江西彭泽人,江西财经大学高教研究所副所长、创业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副主任,教育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史。

G719.29

A

1001-7518(2010)34-0091-03

猜你喜欢

百业职业教育
核酸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春节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职业写作
新疆行赠秦全晋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