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之三:文明生于财富
2010-10-19翁礼华
翁礼华,1945年生,毕业于原杭州大学化学系,“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批省劳模。20世纪80年代从政后历任奉化、鄞县县长,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浙江省财政厅厅长兼省地方税务局局长及国资办主任。2003年从财政厅卸任后,改任浙江省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中国财税博物馆馆长,浙江大学特聘教授、财经文史研究中心主任。
徽州是“程朱桑梓之邦”,曾有过“东南邹鲁”的美誉,所以徽州人多好儒学,从这里走出来的徽商也是一支有文化的商帮。
“贾而好儒”正是明清时期的徽商区别于晋商等其他商帮的一个重要特征。明代著名学者、徽州人汪道昆曾经指出:“夫贾为厚利,儒为名高。夫人毕事儒不效,则弛儒而张贾;既侧身飨其利矣,及为子孙计,宁弛贾而张儒,一弛一张,迭相为用。”做生意是为了赚取巨额利润,读书则是为了追求功名,而徽商却把这两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他们经商之余,手不释卷,亦贾亦儒,亦商亦仕,全方位发展,名利双收。
徽州人尽管是迫于生计才走上经商的道路,但在致富以后,他们大量投资于科教文化事业,建书院,办义学,为本地和他们寄居的地方做了大量的义举善事。
在“官本位”文化传统中生活的徽商致富以后,为子孙、家族的荣耀和前途,他们积极鼓励其兄弟子侄业儒,一旦有机会,就让他们参加科考,跻身于仕途。如婺源人李大昕,生于明嘉靖年间,早年学习诗文,后弃儒从商,经营盐业,往返于淮、扬、荆、楚之间,资财日益雄厚,然“每以幼志未酬,属其子,乃筑环翠书屋于坞中,日各督之一经”,后终于次第蔚起,高中进士。
明代徽州府出进士444名,相对于当地人口基数而言,徽州在全国堪称文人渊薮、科举繁荣,而其中高中者又多为徽商子弟。清代乾隆年间,任两淮盐业总商十年、名垂淮扬的鲍志道以其雄厚的财力培养子弟读书,均学有所成。他让长子鲍淑芳继承己业,而让次子鲍勋茂业儒。鲍勋茂先作为徽州府学廪膳生员(生活费由财政供给的府学正式学生),后由举人、内阁中书,历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官阶正三品,相当于今中央信访局局长),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入军机处学习行走,终于成为棠樾鲍氏中最为显赫之人。
明代科举制度规定参加考试的士子必须回原籍应试。由于徽商职业流动性大,且长年居于外地,子弟参加科考,必须返回原籍,不仅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影响了录取率。为此,明万历年间徽人叶永盛上书朝廷,要求设立“商籍”,允许商人子弟于所在州县占籍应试,这一要求很快获得朝廷“恩准”,于是“歙之程、汪、方、吴诸大姓累世居扬(州)而终贯本籍者,尤不可胜数”。万历《歙志?货殖》称,“九州四海皆歙客,即寄籍者十之五六”。朝廷同意设立“商籍”,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散居全国各地的徽商,而且也反映了明万历以降朝廷对商业的重视。
到清康熙年间,歙县盐商吴从殷为了有利考生复习迎考,提高录取率,还动脑筋在扬州创建了与今日之“高复班”相似的模拟考场——存园,“仿闱中号舍数十楹,每乡举之年,联同人日遴课题,以闲习之”,大大提高了科举录取率。据统计,明代200多年两淮盐商子弟中出进士106人、举人133人。清顺治三年至嘉庆七年(公元1646-1802年)仅160年,两淮盐商子弟中产生进士达139名、举人达208名,录取绝对数大大超过了明代,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世居淮扬的徽州盐商子弟。
如果不是徽州人深受儒学影响,在家乡建造了无数巍峨精美的祠堂、牌坊、书院和宅第,今天任何在崇山峻岭间穿越徽州一府六县的考察者都难以相信,在交通闭塞、经济如此落后的皖东山区,明、清两代曾经有过几百年举世闻名的辉煌,产生过无数名震九州的富商巨贾,创造了秀美的扬州园林、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和融徽调(二簧调)、汉调、秦腔、昆腔为一体的京剧。
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游览了扬州17座园林,其中徽州盐商所建造的园林竟达13座之多。可见,有人说,文明产生于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和相对集中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