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海归 新机遇 新使命

2010-10-18王辉耀

中国新时代 2010年10期
关键词:留学人员海归人才

| 文 · 王辉耀

新海归 新机遇 新使命

| 文 · 王辉耀

这是中国一个继往开来、亟需转型突破的时代——中国在全球化产业链中需从“制造中心”转为“创造、创新、创意中心”;这也是一个中国的核心竞争力需从“人口”转向“人才”的时代。对于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期海归来说,这还是一个“新人才、新机遇、新发展”的时代。

新海归

“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当年中国的“留学第一人”容闳曾如此表达自己留学的目的。

中国留学大潮自清代官派“留学幼童”以来,先后涌现出孙中山、黄兴、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邓小平等历经数代的杰出人物。这些留学人员改变了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新中国建立后,与旧中国主要从事“拯救中国”的事业相比,大多数留学生步入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领域,贡献于“建设中国”的事业。改革开放,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经济确立,大批归国留学生又投身体制外掀起了“创业中国”的大潮,并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新海归区别于传统留学人员的最鲜明特征。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新海归依然延续了传统留学人员在教、科、文、卫领域“创新中国”方面贡献突出的传统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时期的留学与海归潮在这30年里逐渐发生了变化:

1、留学逐渐从精英化成为大众化。截止2009年,中国内地计送出162万留学人员,归国留学人员近50万。而截至2000年,中国内地总共送出34万留学人员,相比之下,目前中国一年就送出超过20万的留学生,未来大概两年,中国留学人员总数会超过200万。

2、留学逐渐从体制内走向体制外,由“国家行为”变为“社会行为”。上世纪80年代大部分人是公费留学,而本世纪自费留学已成为主流,占全部留学人数95%左右。但出去是个体行为,回来则是国家行为,大部分留学人员的回归主要取决于国家整体的因素。

3、留学日渐低龄化,如2007年上海出国的留学生当中,15到19岁的人约占27%。低龄的海归今后还会越来越多。

4、留学目的地日渐广泛。改革开放初期,留学生大多选择美、加、英、法、德等欧美发达国家,如今,中国留学人员已分布超过世界109个国家,人称:“有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有中国留学生”。

5、留学专业选择日渐多元化。最早大多数人出国留学都选择理工科。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选择经济、法律、工商管理以及人文社会学科。

6、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倾向于继续海外深造。过去深造取决于是否获得了国内部门与国外大学的资助,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可以承担留学费用。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2000年以前,拥有学士学位但仍继续学习的中国人比例为11.5%,而在2000年以后的5年中,这一比例平均达到44.1%。

7、海归日渐集中在一线城市和二线省会城市及新兴城市。据《人民日报》2007年的调查,只有2%的海归在中西部地区就业,这也是市场经济下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结果。

8、海归过去大部分集中在国企和事业单位就业,90年代以来,大多数在体制外就业。笔者在2007年的调查中发现,目前海归在跨国公司和三资企业就业的比例最高,而在国企工作的不到10%,在政府部门的仅有3.4%。

9、人才环流现象日益突出。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机制日益灵活,跨国流动从事贸易、文化等的“海鸥”群体正日渐庞大。

10、高端人才回归比例与上世纪相比处于下降趋势,即使留学生总回归比例也是如此。在2000年,总回归比例约为38%,高于现在。不过,在金融危机以及中央出台“千人计划”等政策加大引才力度的背景下,高端人才的回归比例开始有所提升。

新机遇

中国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过去多年来集中在“请进来”(短期引进外国专家)和“派出去”(派人出国学习),以及逐渐重视人才国际竞争力的培养。策略是在局部上采取政策的渐进改革,在整体战略上有所不足,一直到《国家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的出台才改变了这一局面。

在改革开放初期,留学政策的日渐开放主要是靠国家领导人来推动。例如恢复留学生派遣政策是1978年 6月23日邓小平作了著名的扩大派遣留学生的讲话之后才出台的。中国新时期开始引进外国智力,则是1983年邓小平发表了“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讲话之后的举措。而自费留学的逐渐放开以及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的最大信号,是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南巡讲话”后,由此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

本世纪之初,与引进留学人才有关的各类“计划”和“意见”逐渐地制度化,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2000年7月,人事部印发了《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的意见》。2001年5月,国家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出《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意见》。2006年,人事部出台了《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十一五”规划》,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科技部发布了《“十一五”国际科技合作实施纲要》。2007年2月,国家提出了《关于建立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明确界定了高层次人才的范畴,并就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的报酬、申报项目、职称和职业资格评定、知识产权保护、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以及入出境及居留便利等方面,分别做出了相应规定。与之相配套的针对高层次人才的各类人才引进计划相继出台,如 “百人计划”(1994)、“春晖计划”(1996)、“985计划”(1998)以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998)等。与此同时,还大量创办“留学人员创业园”,为留学归国人员提供用武之地。

而2008年12月出台的“千人计划”以及今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颁布的《国家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堪称新中国第一个人才规划纲要。这才是中国针对包括海外留学人才在内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的重大突破。这一突破的意义在于出发点从局部走向了整体,从政策改革走向了战略改革。“千人计划”分创新与创业两类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各项配套完善,对于有志回国的留学人员来说,意义非凡。但千人计划与人才规划纲要,在整体战略上的意义以及对全国各地的示范性意义,其实比出台任何一个人才计划都更为重要。

无论国家的人才培养还是人才引进,绝不只是教育或人事部门的事情。人才建设涉及到国家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只是在教育部建立留学生服务中心,在人事部建立外国专家局,以及出台局部政策与计划,或者只强调教育体系进行改革,都还不够。美国能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建立具备全球开放型、具备中长期以及整体规划的国家人才战略是重要原因,美国教育领域建设了全世界最优秀的大学(排名世界前40的大学美国占了一半以上),并吸纳全世界最优秀的青年去美深造(美国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超过1/3给了外国留学生),美移民部门为避免这些最优秀人才成为竞争对手,争取他们获得绿卡以及入籍成为本土人才(每年美国接纳14万职业移民),美其他政府部门以及整个社会还向这些人才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平台(全世界科研经费40%由美国提供)。其人才战略引导了教育、移民、科技等各部政策,而且是全球开放型的,并深具中长期的全局规划。

孙子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也是“千人计划”和《纲要(2010-2020)》的根本性意义所在。从整体战略高度出发,长期性、根本性、制度性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立整体与自身国情相符合的国家人才战略,通过有长远规划的纲要和有示范意义的千人计划,把人才强国战略落到实处,制度化、常态化、长期化,以求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的人才培养、引进、选拔、使用、激励等人才机制,形成良好的人才环境与土壤。只有如此,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人才强国。这对于广大的海归来说,才是真正巨大的机遇。

新时期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转型时期。受惠于全球化,出口导向型经济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每个角落,与低工资劳动力相结合使中国成为低成本制造业的世界工厂。外国直接投资也给中国带来低端高科技产业和大量的出口,最终促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对外贸易国以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范围内许多研究因此将之概括为“中国模式”。但“中国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日益严峻,中国需要面对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各领域的转型发展。

其一,投资导向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中国经济长期依赖政府调控,经常用“全民运动”的形式进行经济建设,导致了重投资、轻消费,重硬件设施建设、轻软件建设的发展模式,政府投资过于注重铁路、公路、基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民间投资偏重于房地产等硬件建设。然而,靠投资基建拉动经济而不注重消费驱动,就可能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同时,中国还需要释放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的活力。

其二,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转型。源源不断的外资投入和开放繁荣的外部市场,是东亚发展模式包括中国模式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金融危机后,各国经济复苏势头缓慢,并且日益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形成了挑战。中国需要向内需型经济转型。

其三,劳动密集型经济向知识密集型经济转型。目前,遍及全世界的“中国制造”大多是相对低端的产品,无论是制造业还是科技业,中国都处于低端环节。中国在全球化经济体系中的角色更偏向于“加工厂”,而缺乏“中国创造”的名牌。

其四,高科技经济从仿制跟风型向原创引导型转型。引进技术让中国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能轻易仿造高新科技产品,但大多数企业却缺乏自主创新、创意能力,未来,中国需要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

其五,从高能耗污染的增长模式向低碳增长模式转型,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率。 “中国模式”中低技术水平、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已使环境的承受力达到极限。中国GDP还不足美国的1/3,但很快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国际舆论是一种挑战,但更重要的是目前世界的资源总量不足以支撑目前模式的中国成为全球第一经济体。未来,中国需要转变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以及实施传统产业的节能减排。

其六,从只重视实体经济到同时重视知识服务经济和创意产业的转型。中国知识经济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不能只重视实体而不重视虚拟经济以及知识服务经济,不注意发展第三产业。就像计算机产业一样,不只有集成电路的制造,同时还有软件产业。中国还需要重视法律、审计、咨询、文化等知识服务领域。

其七,发展模式从偏向“效率”向偏向“公平”转型,中国需要平衡经济投资与社会投资的关系,兼顾社会公平。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分配是重国家和集体,轻个人和居民;资本主导下的分配偏好是重企业和资本而轻个人。过去,中国发展在处理公平和效率上一直偏向效率,积累了一些社会问题。这也是和谐社会提出的现实基础。在要求机会均等、社会公正、实现个人价值的多元化的社会需求面前,加大对社会创新和政策开发的投资,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投资,将是“中国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其八,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过去30年中,中国依靠人口红利优势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数量庞大的人口城市化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以及包括铁路、公路在内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诉求,也是手机、互联网、电子通讯等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基础,进而推动了中国部分普及型知识产业的发展。然而,未来10年到30年之间,中国将彻底进入老龄化社会,年轻人的整体负担只会日益加重;同时,内需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提高国民的购买力和收入。中国将不得不慢慢失去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劳动力廉价因素。未来,工厂会从中国东南沿海迁到中西部,接着迁移到越南、墨西哥、印度甚至非洲、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只有形成人才红利,才能在经济发展与维持国民高收入中获得平衡性发展。

其九,从硬件建设向软件建设转型。在过去30年,从三峡大坝到高速铁路,从奥体赛场到世博场馆,中国建设了大量地标式的基础设施。然而,中国在看不见的教育、文化等软件投资方面却略显不足。未来,政府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尤其需要将投资方向转向教育、研发、公共卫生发展、节能与环保、体制建设、社会福利以及其它相关的能平衡中国发展的领域。

其十,从只重视科技创新向与社会创新并重转型。创新不只是由科技创新构成,仅就经济发展本身来说,有商业文化、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整个国家的发展来说,还有社会和政策的创新。在瑞士洛桑管理学院2007年的研究中,中国R&D(科研)人员总量第1,R&D经费总额第6,企业R&D经费总额第6。科研资金与人力投入总量都不小,但专利产出率却是第23名,基础研究增强、长期经济发展的排名是第17名,可见人才选拔、使用机制以及经费分配机制同样重要。而要加强社会创新,推动社会公共政策、制度的发展与创新,重视智库与NGO等公共组织的发展非常必要。

新使命

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拥有国际视野与素质,掌握世界前沿技术与理念的海归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以低端产业结构、低附加价值、低价劳动力、高能源消耗为特征的“人口经济”向依托创新、创意、知识科技的“人才经济”的转型中,其作用将日益显著。并且,海归自身也应该意识到这是一种使命。

1、要有成为教科文卫领域创新栋梁的使命感。教科文卫是传统海归贡献集中的领域,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和理念的海归,目前已成为中国建设创新国家的一线主力,未来还应继续发挥这一作用,努力创造新的成果,提升中国在国际科技界、学术界的地位。

2、要更积极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利用自身的国际视野为政府决策的科学、社会公共政策的完善、某些政策与国际接轨做出更大的贡献。

3、要更积极地参与民间外交,提升中国软实力。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如何让中国和平崛起,民间外交显得格外重要。熟悉西方规则、具有海外工作经验与人脉的海归,应具有当仁不让的使命感。

4、要更积极地建立社团,发挥公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和谐社会的形成,越来越需要政府、社团、公民发挥各自的作用。在这方面,留学人员社团组织是凝聚、发挥海内外学人力量的有效载体,是实现留学人员与国内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5、要在高新技术与新经济领域发挥推动产业升级的作用。海归创办企业大多属高技术和高端服务领域,许多海归回国创业还带回了先进的技术,拥有专利。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科技企业,大部分是由海归创建与管理的。未来,海归还应继续发挥这一主力军的作用。

6、要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国际化的重要推手。不只是利用自己国际化的经验和优势创业,还包括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在银行、咨询、会计、法律等服务领域帮助本土国有或私有企业走出去。

7、要成为引进外资、外商以及跨国公司中国化的主力军。外来跨国企业的中国公司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跨国公司在华的高管相当一部分是海归精英。未来,海归还应继续推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加速中国和国际经济的接轨。

8、要成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力量。大量具有国际商务与服务意识的海归精英活跃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领域,成为中国第三产业的领跑者。未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海归还应继续发挥对中国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9、要为中国传统产业的优化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并带来国际化的创业理念、商业模式、社会文化。海归有及时跟踪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优势,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在国外也有企业,未来还应该继续发挥国际化方面的作用,同时在对外开放中,应更积极地引入新的融资方式、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管理理念以及新的社会文化。

10、要为中国的招才纳智与国际人才竞争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人才竞争的背景下,熟悉海外的海归不只是自己回来报效祖国,还应帮助国家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发挥自己以及海归人才更大的作用。

作者为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CCG)主任,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中组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国际人才战略研究专家组组长,人保部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经济组召集人。

猜你喜欢

留学人员海归人才
人才云
“逐梦青春 创赢未来”——扬中市首次举办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经验分享会
江苏省归国留学人员实践创新基地
为新征程汇聚海归磅礴力量
徒步看家乡活动 看亮留学人员双眼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海归”返乡当“猪倌”
新海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