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三江平原开发后湿地生态建设与保护

2010-10-16张烽龙杨湘奎祁福利杨国民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三江平原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张烽龙,杨湘奎,祁福利,初 禹,杨国民

(1.黑龙江省90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双城 150100;2.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哈尔滨 150036;3.辽宁省第四地质队,阜新 123000)

1971年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了著名的——湿地公约,它是第一份、也是目前唯一针对一种特定生态系统的全球性公约。关注的是受威胁最严重的一类环境,即湿地。可见作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1 湿地分布现状及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1.1 湿地分布现状

三江平原的湿地现有4 489 km2,仅存在于几个自然保护区及漫滩河流两岸。目前除保护区以外,大面积集中连片、自然性较好、比较完整的湿地已不存在[1]。三江平原湿地分布受地貌和地表组成物质的影响,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完达山以北的平原区,街律山——二龙山——乌尔虎力山——别拉音山至双山一线以西,地表组成物质较粗,坡度较大,所以湿地面积很小,并主要集中在水城子一带。该线以东,地势低洼,坡降小,粉质黏土层厚,湿地面积很大,占完达山以北湿地总面积的86.2%。

据2002年遥感解译与地面调查结合统计,三江平原现有湿地主要分布如下:

三江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539 km2;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218 km2;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200 km2;水城子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 500 km2;雁窝岛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119.16 km2;挠力河下游自然保护区628 km2;挠力河中游湿地面积600 km2;八岔岛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213 km2;鸭绿河流域湿地面积400 km2;别拉洪河流域湿地面积200 km2;浓江流域湿地约200 km2;同江青龙河湿地面积386 km2;梧桐河湿地面积200 km2;兴隆岗一带湿地面积约100 km2。

1.2 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保护湿地,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和水环境,是确保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做好这项工作。三江平原湿地在亚洲乃至全球有着重要的位置,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保护湿地:①要加强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健全湿地管理体制;②要强化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③加强对湿地的调查、监测、规划、设计工作,加强湿地与“三水”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全面掌握动态变化[2-3]。

我国早在1992年就加入《湿地公约》,并颁布和实施《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但盲目的农业开发却没能真正地保护住湿地,从建国以来到1999年,湿地开发高潮一年比一年炽热,并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使得湿地面积一年比一年缩小,已达到开发殆尽的边缘。当然,为保护三江平原湿地,有关部门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多次对其进行实地考察,从多学科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就保护问题提供了一系列措施,还同日、美、加、俄等许多国家在水资源、生态平衡、鸟类保护等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与合作,建立了三江平原湿地试验站。还划分了洪河、三江、七星河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垦区和地方政府每年投入百万元,相继建立了挠力河、长林岛、雁窝岛等14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但这些保护区面积仅占现有湿地总面积的1/3。

湿地是自然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其存在的价值,理应受到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很脆弱,一旦破坏,人类最终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因此,保护湿地不仅是保护水资源,而且是保护人类的生命线,是关系到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国计民生的大事,保护农业高产稳产的生态环境,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我们要树起全民族绿色环境意识,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拯救湿地资源,坚持以法整治湿地,严厉打击各种毁草开荒,围垦湿地等违法行为,全面实施湿地保护工程。

为了拯救尚存的湿地,1999年,中国政府决定停止持续半个世纪的垦荒,这一英明决策给新世纪的水资源和环境保护以良好的生态带来了曙光。

2 还湿目标

根据调查并结合遥感解译可以看出:三江平原目前现有连片大面积的湿地均分布在保护区及河谷漫滩内;上世纪80年代在古河道内开垦的沼泽湿地,因土壤层较薄,而失去耕种能力,现今大部分废弃、撂荒,无人管理,不仅白白地浪费了资源,而且也失去了原有的湿地生态功能,可以说损失是巨大的。

如前所述,三江平原不适宜农耕的土地有以下几种类型:即一级阶地或低平原面以下地面,高低漫滩、各级河流古河道(水城子古河道、大力加湖古河道、青龙山古河道等,面积约4 200 km2)及挠力河中游第四纪以来一直沉积地区以及积水湖泡。上述地区,大多数土壤薄,耕种后几年失去肥力,并导致沙化,且经常发生水患。所以我们提出以这些不适合耕种的地区作为还湿目标:同江松花江古河道,现有湿地面积386 km2,预计还湿面积1 200 km2;黑龙江古河道现有湿地面积500 km2,预计还湿面积1 200 km2;挠力河中下游地区现有湿地面积1 228 km2,预计还湿面积1 400 km2;总计还湿面积3 800 km2;其它保护区再向周边扩展,扩展总面积达1 000 km2。这样,还湿面积与保护区及现存面积近10 000 km2。

3 还湿回林及工程措施

在我国,对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开展较晚,十几年来,主要集中在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研究中。特别是对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如武汉东湖、洪湖、保安湖等)的研究与利用,相继开展起来的对江苏太湖、安徽巢湖、淮河和太湖流域以及沿海滩涂的研究,逐渐推动了我国湿地恢复研究的进程。中国政府1994年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已经把水污染控制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作为我国的长期奋斗目标。而开发后的三江平原,要想使湿地生态得以恢复,就要保证湿地生态用水,这是至关重要的,建议采取以下方法与措施[3]:

3.1 修引水渠

在大型古河道内(萝北水城子、同江青龙河)由于地表水已干枯,所以应引外来水来恢复这里的湿地。萝北水城子古河道引嘟噜河的水,同江青龙河古河道可引松花江的水。

3.2 修蓄水坝

在已划定为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和退耕还湿的区域内,存在过境河流、支流或低洼水线,可在综合考虑泄洪安全的情况下,修建一批小型蓄水坝,防止湿地地表水过分疏干,保证湿地生态用水。

3.3 平 沟

对退耕还湿区域内人工开挖的排水沟用机械填平,防止该区地表水疏干。

3.4 还 草

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种植途径,对退耕还湿区域内的耕地进行恢复草地植被,草种尽可能选择当地生存的物种,如大小叶樟、芦苇、蒲草、苔草等,采取随机撒种或移植草皮的办法。这两种方法可同时、同地交替搭配进行。

3.5 建保护区(地)

对相邻重点自然保护区的退耕还湿区域,应就近划入自然保护范围管辖;对其它退耕还湿区域可以从实际出发,就地建立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地。

3.6 搬迁村屯农场

退耕还湿区域内有村屯、农场,必须对他们进行搬迁,以防止人为小开荒等破坏行为。经调查研究,确定恢复建设内容见表1。

表1 还湿建设内容汇总表Table 1 Construction content of conversion of land to wetland

3.7 建立适合的资源环境生态水利体系

湿地水循环对湿地的发生、形成、衰退和消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湿地水循环与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十分密切。由于三江平原湿地全部镶嵌在大型现代化农场群的耕地之间,并且耕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稻治涝,大规模地发展水田,体现在强排强灌的农田水利设施的盲目上马,使得湿地地表水疏干和地下水位下降十分严重,有不少湿地有萎缩退化的现象。沼泡、草甸型湿地,由于受到坡岗地水土流失的冲淤和农田排水面源的污染,导致这类湿地退化现象也不容忽视。

目前,为了有效保障三江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以资源水利和环境水利为指导思想,兴建一些大型水利工程,拦蓄地表水资源;在确保防洪保安的前提下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水利工程,为保护湿地资源有效地利用洪水资源;开展涝渍耕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变水害为水利,利用土壤水库在调节作物生理需水与地下水资源量的关系,防止农田用水占据湿地生态用水;建立节水灌溉工程,采用低压管道输水,开展喷灌技术的研究;针对该区的实际情况,可推广田间工程条田化、稻田旱耙旱平,浅湿灌溉技术等,由此形成科学的资源与环境生态水利体系。

总之,黑龙江三江平原湿地生态恢复建设应在湿地生态结构上下功夫,以环境生态学的有关理论,保证湿地生态阈限的满足。通过退耕还湿(还林还草)、刹住毁湿(草、林)开荒、划入或组建保护区(地)、新建一批蓄水坝和平沟等措施,保持、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探索适合该区的湿地农业发展模式,是防止农业生产对湿地资源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构成威胁的有效途径。从资源水利和环境生态水利的战略高度,配置水利工程设施,在满足农田用水的同时,确保湿地生态用水安全。

4 结 论

本文在分析了三江平原湿地分布现状基础上,阐述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而确定了一级阶地或低平原面以下地面,高低漫滩、各级河流古河道为还湿目标。提出了修引水渠、修蓄水坝、平沟、还草、建保护区(地)等工程措施,确保湿地生态安全。

[1]杨湘奎,杨 文,张烽龙,等.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R].哈尔滨: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2002.

[2]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三江平原沼泽[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3]杜绍敏,孙晓明,王 颖.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水环境变化原因分析[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8,35(4):89-93.

[4]尹喜霖 ,张烽龙,单广杰.黑龙江省北三江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其防治对策[J].国土资源与环境,2002,(3):37-42.

[5]石月珍.湿地研究的热点问题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15(5):401-402.

猜你喜欢

三江平原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基于小波变换的三江平原旬降水量主周期识别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生态建设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水资源支撑探讨
涉及各类保护区的项目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