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探究

2010-10-16孙健

中国现代中药 2010年10期
关键词:中药饮片精细化人力

孙健

(中国药材公司,北京 100195)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探究

孙健

(中国药材公司,北京 100195)

通过分析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及特点,提出精细化管理对策,并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探究。

中药饮片;精细化管理定

中药饮片在几千年的中药历史舞台上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主角,它延续了千年的历史,承载了中药文化的辉煌。随着医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中药理念的提出,精品饮片的成熟与发展,“家族式”、“作坊式”饮片企业的加剧竞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已经显露出从前管理粗放化的种种弊端,使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面对原有市场的萎缩及竞争的加剧,消费者观念的转变等一系列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变,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要生存发展,既要通过科学精细的内部管理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又必须在复杂的外部竞争中寻找到新的增长点,这两点是缺一不可的。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适用的先进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1]。它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种管理文化,通过提升改造员工素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企业整体效益。它可以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以其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及发展要求,对精细化管理的需求犹显迫切。

1 人力资源现状及特点

1.1 人力资源构成呈现多层次、多领域现象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人员需求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专业技术强、员工素质多层次上,主要归纳为如下几类。

1.1.1 专业技术与员工素质难于并举 一方面由于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多采取“师带徒”的方式,真正技术精湛的药工基本上都是来源于药材产地或是药材种植属地,或者是从业多年的“老药工”,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归纳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这部分人员的饮片生产技术精湛,学历、素质普遍不高。

随着药品管理的规范化,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需要适应现代医药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员承担如QC、QA等质量管理职能,目前这部分人员普遍为高等医药院校毕业的本科生,专业性强、综合素质较高,但其专业知识基本全部来源于学校和书本,缺乏实践经验,毕业后需要在基础岗位上经过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之后个人成长空间较大。但这部分专业人员从工作伊始的个人价值期望就比较高,强调个人发展,如果不能给予正确的职业引导,他们很难安于从基层岗位开始,即便开始,人才最终也会流失。

1.1.2 缺乏高端医药销售人才 在包含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同时,企业要生存必然需要吸纳医药销售人才,但是人才市场中由于销售人员从业门槛较低,本身水平就参差不齐,加之中药饮片企业的利润低、市场份额有限,很难吸纳到高端的医药销售人才。而且中药饮片销售不同于一般成药、西药的销售,要求对中药饮片炮制、规格等有很多了解,受行业规模所限,既懂专业、又精销售的人才本身就比较匮乏。

1.1.3 包装工流动性较大 为了适应现代中药发展理念,小包装饮片应运而生,在原有生产工序中,增加了包装等流水操作,也就聘用了一般的包装工人,这部分人员技术含量低,流动性较大,熟练工难于培养。往往是培养了很长时间,终于从初级操作人员成为熟练工,但由于如接近适婚年龄回乡结婚等因素,造成人员批量流失,需要企业反复培养。

1.1.4 人力资源管理呈粗放式管理模式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要规范经营必然需要如财务、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等管理人员,由于规模的限制,很多时候这样的职能合并于一个综合部门,管理粗放、职责混沌。发生问题时,难于界定责任,相互推诿,对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人力资源的复杂结构,多层次、多领域的人员的价值取向、职业需求、工作动机等都是不同的,如果不能区别引导,精细管理,很难与企业发展目标达成统一,反而容易造成企业内部管理的失衡。

1.2 专业主力与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矛盾

中药饮片生产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即便是医药高等院校专业的毕业生,没有实践的磨砺,很难满足一个饮片生产企业几千品种、上万规格的要求。专业强的人不懂管理、懂管理的人不懂专业,是很多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这就要求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培养符合企业实际的复合型人才。

很多企业都说:“刚来的本科生留不住”。关键是看我们用什么留,怎样留。举个例子来说,制定一个精细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让我们费心筛选出来的新员工,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让他们知道今天所谓的“下车间”、“管工艺”之类看似没有前途的工作,是为了使其尽快成长、努力积淀,比直接把他们安排在管理岗位更让他们踏实很多。当然不是象我们说说这样简单,而是要认真地去实现,通过对细节的控制,流程和环节的控制,有确实有效的体系去支撑。

1.3 “道地人才”与“科班人才”难于平衡

这可以说是中药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的观念上的差异,很多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现在普遍从安国、亳州等药材市场聘用专业饮片生产人员,一则是成本低,二则是熟练工,但由于这部分人员的技能是完全实践出来的,并不能满足现代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发展,但企业苦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仍然沿袭;还有部分企业从如山东菏泽等地的医药学校招用中专毕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虽然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是需要有技术过硬的师傅指点一段时间。现代中药的发展,工艺的改进需要更多更高素质的人员参与,但人工成本的巨大差异,只能让企业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要生存还是要发展,企业需要平衡。

2 精细化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与完善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自身复杂多层次的人员构成与现实中粗放式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矛盾,随着中药饮片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中药理念的发展而凸显。可以说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解决现有管理矛盾、提升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与基础。那么如何在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呢?首先是观念的转型。精细化管理与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普遍的粗放式管理的现状截然相反,只有从观念上彻底改变,才能有效地将精细化管理贯彻到企业运行的每一个环节。这就涉及到企业文化的建立,人力资源部需要积极地引导,然后配以完备的人员规划、激励体系、薪酬体系和培训体系等,在潜移默化中,让员工认同和接受。这是需要时间的,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2.1 针对各职能制定清晰准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首先将职能以“不遗漏,不重叠”为原则进行细分,再根据各个细化工作明确流程,使员工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将人力资源的日常工作按模块细分出一级流程,再依据实际工作将一级流程细分成若干个二级流程,并与实施部门以文字方式确认。见图1。

图1 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很多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认为自身规模不大,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往往是“随时发生,参照处理”。当然我们不是要每个企业都去做很复杂和繁琐的考评,之所以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将可以确定的事情提前确定下来,避免企业规模不大、人员匹配不足时的无序和混乱,这样才能更好地支持企业的发展。

2.2 构建多元化需求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正如上文提及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呈现多层次、多领域的现象,这就决定了他们的需求是多元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有助于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化,实现因需而异的人力资源管理。同时,由于需求是动态变化的,更要求对员工的诉求有妥善的收集及答复渠道,因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部分员工的层次不高,但地域集中,很容易形成小团体,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解决问题,小问题扩大化的事情屡见不鲜。

3 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探究

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针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人力资源构成的多层次、多领域现象,妥善处理专业主力与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矛盾,同时实现“道地人才”与“科班人才”平行发展的人才战略,从而有效地支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加速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规模化、科学化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切实实施可以从“三化”入手,即精细管理观念化、工作流程化、评价标准化。

3.1 有效传递精细化管理观念是实现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

任何一种文化和观念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要得到认同就更需要技巧和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与每一名员工都息息相关,如果要推行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势必要得到每个部门的配合,每位员工的支持,因此观念的建立是我们实现的前提。对于现阶段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由于一直处于粗放式的管理状态,如果不提前做好文化认同,直接去要求作流程、谈考核,反而会无形中加大工作的阻力。转而,由于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一直没有系统地固化出自己的文化或理念,往往是照搬或借鉴,这种混沌状态也为真正把精细化管理的文化有效植入预留了空间。

3.2 确实推行工作流程化是实现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对于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由于自身行业的特殊性,有很好的流程化管理基础,医药行业的GMP或GSP,各项产品工艺的SOP以及ISO 9001认证等一系列体系文件都是建立在经过验证的各项流程的基础上的,加之我们对文化观念的前期植入,推行管理工作的流程化是可以高效实现的。

3.3 评价标准化是实现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保证

很多管理体系都是开始时轰轰烈烈,执行时松松垮垮,考核时模棱两可,到最后无果而终。可以说确定合理有效的评价标准不仅是实现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保证,也是任何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的保证。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照搬和借鉴不能切实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它需要的是适合自己的有效评价标准,当然如果可以量化的标准,我们更建议量化管理,但是一味追求数字,对质量的要求更不可小觑。

虽然在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推行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很多的困难与阻力,但是这的确是有利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解决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人才需求矛盾、保证企业在外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的有效方法,我们应继续前行。

[1]汪中求.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中国药材GAP研究促进会南方培训中心招生简章

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加强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指示,满足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建立GAP基地的需求,中国药材GAP研究促进会南方培训中心定于2010年12月20号左右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举办第一期GAP培训班。培训班主要面向南方各省中药材产业负责人或GAP基地主管等,也欢迎其他省份学员报名参加。培训班由中国药材GAP研究促进会的专家教授授课,班期4天(含GAP基地实地考察),招生人数60人。

第一期GAP培训班教学内容

培训班提供食宿,费用自理,学费每人2800元。

联系人:

林荣锋老师:E-mail:gapsouth@163.com,电话:020-39358250(O) 13760853038

肖凤霞老师:E-mail:gapsouth2@163.com,电话:020-39358250(O) 13632397543

孙健,E-mail:sunjianhr@yahoo.cn

2010-07-28)

猜你喜欢

中药饮片精细化人力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