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肿瘤患者活化血小板的检测及临床评价

2010-10-15胡毅敏丁连举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4期
关键词:生长因子活化外周血

张 斌 胡毅敏 丁连举

1.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胸心外科;2.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血透室,广东 珠海 519000

恶性肿瘤患者常常存在局部或者全身的血液凝血异常,体现为血液呈高粘滞性[1]。近年来人们认为血小板活化是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异常的关键因素。我们对40例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及PAC-1的含量,現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共40例恶性肿瘤,其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35岁;食管癌20例,肺癌20例。均为我院胸心外科住院病人,均行手术治疗。都有明确的术后病理诊断,其中鳞癌27例,腺癌13例。排除有其他器官的严重疾病者,排除服用有直接影响凝血系统的药物如:华法令,阿斯匹林等;研究期间无其他的辅助治疗如放疗及化疗等。

1.2 对照组设立:选取志愿献血者血标本20例

1.3 实验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0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及PAC-1的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恶性肿瘤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及PAC-1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均<0.01。见表1

表1 恶性肿瘤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及PAC-1的含量

3 讨论

CD62p是颗粒性细胞膜蛋白,仅表达在活化的血小板表面,PAC-1(CD41/CD61)只识别活化血小板上的GPⅡb/Ⅲa复合物的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并且这一识别具有特异性,因此CD62p及PAC-1是良好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本组肿瘤患者,其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及PAC-1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均<0.01。揭示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其原因可能是:恶性肿瘤细胞可直接或间接激活凝血系统,促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激活血小板,使血液成为高凝状态;肿瘤细胞释放癌性促凝物,组织因子,纤溶酶激活物,使血小板聚集释放增加;肿瘤细胞侵润血管内皮[2]。有研究[3]揭示血小板数量的增加对肿瘤并无影响,但活化血小板可促进恶性肿瘤细胞扩散,增加肿瘤转移的潜在风险,其机制可能是:活化血小板可阻止自然细胞的抗肿瘤作用;血小板颗粒包含有许多细胞因子,如血小板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蛋白以及生长因子;血小板可使循环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吸附结合,促使肿瘤细胞迁移至血管外;局部血小板活化使炎性细胞渗出,有促肿瘤间质形成。

总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程度明显增高。因此,我们认为血小板活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抗血小板活化治疗应是肿瘤综合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生长因子活化外周血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如何积累小学生活化作文素材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