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正常及安氏Ⅱ类1分类错不同生长型的颌骨旋转类型

2010-10-13吴浩周力周蕾黎佶王艳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安氏颌骨正常值

吴浩 周力 周蕾 黎佶 王艳民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正畸科,四川 成都 610041)

颌骨旋转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显著特征之一。由于生物多样性及代偿机制的存在,所以个体间颌骨旋转的方式不同。患者的面部生长型与错畸形的发生、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探讨不同生长型患者的颌骨旋转规律有利于指导临床工作。本研究通过分析正常面高指数(facial height index,FHI)与上下颌骨相关平面倾斜度的关系,建立浮动正常值表,以便对面部生长型不同的正常及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颌骨旋转类型及特征作初步探讨。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的采集

笔者于2004年9月至11月普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市区2 986名10~13岁的汉族学生,从中选择158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拍摄头影侧位片进行分析。于2007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2005—2007年就诊的患者中筛选出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246例,取其拍摄的头影侧位片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分型标准 以FHI为参考对面部生长型进行分型:垂直生长型FHI<62%,平均生长型62%≤FHI<65%,水平生长型FHI≥65%。正常组中垂直生长型33例,平均生长型73例,水平生长型5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组中垂直生长型65例,平均生长型102例,水平生长型79例。

1.2.2 标志点和测量项目 本研究选择的标志点和测量项目见图1。标志点共12个:S,蝶鞍点;N,鼻根点;Or,眶下点;Po,骨性耳点;PNS,后鼻棘点;ANS,前鼻棘点;U6,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点;L6,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点;U1,上颌中切牙切点;L1,下颌中切牙切点;Go,下颌角点;Me,颏下点。测量项目共7项:PP-SN,腭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OP-SN,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MP-SN,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ANS-Me,下前面高;S-Go,后面高;N-Me,前面高;FHI(S-Go/N-Me),后面高/前面高。

图1 头影测量标志点和参考平面Fig 1 Landmarks and planes of cephalometric measurements

1.2.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version 2003建立数据库,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正常组以FHI为自变量,分别对PP-SN、OP-SN、MP-SN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及浮动正常值表。以浮动正常值为标准,分析正常及安氏Ⅱ类1分类错不同生长型上下颌骨的旋转类型,并统计各型的百分比。

2 结果

2.1 线性回归方程和浮动正常值

表1 正常不同生长型以FHI为自变量的线性回归方程Tab 1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s of different growth patterns in normal occlusion using FHI as variable

表1 正常不同生长型以FHI为自变量的线性回归方程Tab 1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s of different growth patterns in normal occlusion using FHI as variable

垂直生长型 平均生长型测量项目水平生长型方程 SE 方程 SE 方程 SE PP-SN -1.00FHI+71.45 0.40 -0.54FHI+43.19 0.23 -0.11FHI+14.6 0.22 OP-SN -0.79FHI+69.14 0.44 -0.61FHI+56.41 0.24 -0.45FHI+45.81 0.07 MP-SN -1.48FHI+128.46 0.32 -0.97FHI+96.63 0.12 -1.12FHI+106.42 0.10

以线性回归方程为基础,建立PP-SN、OP-SN、MP-SN的头影测量浮动正常值表(表2),即与某一特定的FHI相对应的PP、OP、MP倾斜度的理想值。理想值±SE为其正常范围。

2.2 颌骨的旋转

本研究参考Lavergne等[1]提出的方法,对2组患者颌骨平面的旋转方式进行判定。具体方法如下:对于某个个体,先测量其FHI,然后根据浮动正常值表或线性回归方程得出PP和MP的正常范围;若其实际测量值在正常范围内,则判断为未发生旋转,若大于正常范围,则发生了后下旋转,若小于正常范围,则发生了前上旋转。Lavergne等[1]提出了4种颌骨旋转类型,简称为下旋型、上旋型、离散型和聚合型(图2)。本研究所选择的正常人及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大部分个体属于上述4种类型。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有其他变异类型,记为“其他”类型,其特点为PP和MP中有一个平面未发生旋转,另一个平面则发生了旋转,或2个平面均未发生旋转。

表2 浮动正常值表Tab 2 Floating norm diagram

图2 上下颌骨4种旋转类型Fig 2 Four 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rotation types

2.3 颌骨旋转类型在正常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不同生长型中的分布

表3 正常及安氏Ⅱ类1分类错不同生长型颌骨旋转类型的构成比/%Tab 3 Rotation types in normal occlusion andⅡ1 malocclusion with the different growth patterns/%

表3 正常及安氏Ⅱ类1分类错不同生长型颌骨旋转类型的构成比/%Tab 3 Rotation types in normal occlusion andⅡ1 malocclusion with the different growth patterns/%

生长型 颌骨旋转类型 正常 安氏Ⅱ类1分类错垂直 下旋型 24 53上旋型 21 5离散型 15 18聚合型 15 18其他类型 25 6平均 下旋型 22 28上旋型 22 15离散型 15 26聚合型 25 6其他类型 16 25水平 下旋型 19 11上旋型 19 20离散型 25 14聚合型 27 51其他类型 10 4

3 讨论

3.1 浮动正常值

头影测量技术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一般通过比较患者的测量值与正常人群的均值是否有差异来作出诊断,但该方法往往不能体现颅面不同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及代偿水平。事实上,对个体而言,颅面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协调较正常值更为重要,单纯依靠均值比较所获得的信息往往会有失偏差,目前国内外部分学者推荐应用浮动正常值来评价相关指标。

浮动正常值是应用线性回归理论研究头影测量指标间的相关关系,针对个体特点建立正常值参考范围。该值充分考虑了个体内部颅面结构的协调关系,为正畸医师提供了一种更可靠、更个性化的头影测量诊断方法。Hasund等[3]运用ANB角及N角(通过下齿槽座点与颏部相切的线与MP的夹角)来确定下颌切牙的正常位置。Tollaro等[4]以SNA、SNB角为自变量判断乳牙列期颅面的变异程度。Segner[5]以SNB为自变量,同时参考患者的PP-SN、MP-SN和鞍角的值建立常用指标的浮动正常值表,但是由于变量较多,在使用上较为繁琐。

多数学者[6-7]以种植钉及颌骨内部稳定结构作为参考来研究颌骨旋转,但这种方法临床应用较为困难,因为对于普通患者来说,医师不可能在患者第一次就诊时就获得侵入性及纵向的头影资料。1982年,Lavergne等[1]将浮动正常值的概念应用于颌骨旋转,以便在没有种植体且只有一张头影侧位片时能评价颌骨相关平面的旋转变异,本研究即采用这种方法。

相关研究证实,在众多测量指标中,垂直生长型对上下颌骨旋转的影响最大。Karlsen[8]发现,6~15岁高角和低角型青少年下颌骨向前总旋转的差异较大,分别为7°和11.2°。林新平等[9]对3种不同生长型的下颌骨总旋转、基质旋转及基质内旋转幅度进行了纵向研究,结果显示,高角型青少年下颌骨总旋转和基质旋转向前旋转的幅度最小,正常角型次之,低角型最大。纳入本研究的正常人的个体间矢状向关系没有明显差别,以FHI为自变量能较好地反映垂直生长型与上下颌骨旋转的关系。

3.2 正常及安氏Ⅱ类1分类错不同生长型中颌骨旋转的类型

本研究发现了Lavergne和Gasson提出的4种颌骨旋转类型之外的其他变异类型,对已发现的颌骨旋转类型进行了补充。这种“其他”类型的特点为生长发育过程中PP和MP中有一个平面未发生旋转,另一个平面发生了旋转,或2个平面均未发生旋转。笔者分析可能是由于机体具有强大的代偿机制所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颅底、上颌、下颌各部分间相互影响,各部分的旋转彼此抵消,使上下颌骨之一或两者最终未表现出旋转变化。按照“其他”类型的定义,该型又可以细分为5型,分别为仅上颌上旋、仅上颌下旋、仅下颌上旋、仅下颌下旋和上下颌皆未旋转。关于这5型在不同生长型中所占的比例及其意义,目前尚不清楚,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与此同时,本研究也发现在垂直生长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上旋型、聚合型,水平生长型中也存在一定比例的下旋型、离散型。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形成因素较复杂所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他头颅部结构(如颅底、头颈姿势、横向宽度等)可能发挥了更主要的作用。对这一现象,临床诊治工作中应加以考虑。

[1]Lavergne J,Gasson N.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rotational growth pattern without implants[J].Br J Orthod,1982,9(1):51-56.

[2]Gasson N,Lavergne J.Maxillary rotation during human growth:Annual variation and correlations with mandibular rotation.A metal implant study[J].Acta Odontol Scand,1977,35(1):13-21.

[3]Hasund A,Böe OE.Floating norms as guidance for the position of the lower incisors[J].Angle Orthod,1980,50(3):165-168.

[4]Tollaro I,Baccetti T,Franchi L.Floating norms for the assessment of craniofacial pattern in the deciduous dentition[J].Eur J Orthod,1996,18(4):359-365.

[5]Segner D.Floating norms as a means to describe individual skeletal patterns[J].Eur J Orthod,1989,11(3):214-220.

[6]Björk A.Facial growth in man,studied with the aid of metallic implants[J].Acta Odontol Scand,1955,13(1):9-34.

[7]Björk A,Skieller V.Facial development and tooth eruption.An implant study at the age of puberty[J].Am J Orthod,1972,62(4):339-383.

[8]Karlsen AT.Association between facial height development and mandibular growth rotation in low and high MP-SN angle faces:A longitudinal study[J].Angle Orthod,1997,67(2):103-110.

[9]林新平,Arild Stenvik.三种不同颅面型青少年下颌骨生长旋转的纵向比较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3,19(4):294-297.LIN Xin-ping,Arild Stenvik.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mandibular growth rotation in adolescent in three different facial types[J].J Oral Sci Res,2003,19(4):294-297.

猜你喜欢

安氏颌骨正常值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大块头安氏中兽
断层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估界定产后妇女肛提肌尿道间隙正常值的探讨
恒牙初期安氏Ⅱ1类错畸形颅底形态特征的分析
前、后张力差对钽箔材轧制过程稳定性的影响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
PHBV膜与珊瑚羟基磷灰石联合修复颌骨缺损的研究
生理体液法测定40例健康志愿者血浆游离氨基酸正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