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一切都在前进

2010-10-13石杏茹

中国石油石化 2010年11期
关键词:苏丹石油报告

■文/本刊记者 石杏茹

2009,一切都在前进

■文/本刊记者 石杏茹

在能源供应、服务客户、培养员工、保护环境、社会公益等方面,两大集团恪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并在很多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丁零零,丁零零……”辽河油田的心理帮助热线电话响了起来。

“我家孩子今年初二了,怎么就那么让人不省心!他爸爸出差几个月没有回来,他都要把我气死了……”话筒里传来女人压抑的哭声。电话这边,训练有素的心理咨询师开始慢慢安抚她的情绪。

直到对方舒缓下来,心理咨询师才轻轻放下话筒,开始做本次心理干预的简要记录和回顾。在刚才的对话中,他有意回避了对方的身份、岗位、住所等话题。也许刚才那个人就是他的同事或邻居,也许他们有着共同的朋友和熟人。因为,在此轮流值班的255名心理咨询师,都是从辽河油田的普通员工中选拔并培训出来的。

关注心理健康,是辽河油田工会设立的员工帮助计划(EAP)项目组的重要内容。油田工作条件艰苦,一些常年在海外工作的员工无法照顾家庭日常生活,必要的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压力。针对科研人员、女员工、单身员工、高考学生家长等特定群体,他们专题开展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00多份,以实施有效的差别性EAP服务。除心理咨询服务之外,他们还针对油田生活困难的各种群体分类进行帮扶,并对病残困资料库及时准确地加以更新。因此,辽河油田的员工心里特别踏实,他们说:“生老病死,在别处也许只靠老天爷照应的事情,我们油田工会全部都管。”

这个案例出现在《中国石油200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在这花香四溢的5月,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分别召开了有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200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将自己所尽的社会责任向公众热情绽放。

履责之道,各有异同。中国石油200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从“能源供应”、“生产运营”、“员工发展”、“社会公益”等方面,报告了2009年公司以“奉献能源、创造和谐”为宗旨,履行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的情况。中国石化2009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则按照“能源供应”、“服务客户”、“HSE行动”、“气候变化”、“员工发展”、“社会公益”等六大部分展开,披露了主要利益相关方关注的相关信息。

开源保供

“能源企业和一般企业不一样。社会责任不仅是做慈善,保障能源持续供应是它最根本的责任。”《中国石油200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主编李文表示。这也是两大公司社会责任报告首先强调的内容。

“对于中石化来说,我们的每一滴油都是承诺,保障供应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中国石化负责社会责任报告编写的相关人员表示。

这种责任不仅体现在要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上,还体现在不断加大投资和技术创新,实现油气田高效开发,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推动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参与国际油气合作以获得持续发展上。

2009年,中国石油的勘探成绩比较理想,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完成计划的122%,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完成计划的110%,国内新增探明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6.3亿吨和4616亿立方米,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5个储量增长高峰年。中国石化也在努力。在国内,他们加大勘探开发投入和力度,生产原油4242万吨,天然气84.7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

加强国内勘探开发的同时,石油企业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2009年,在互利共赢、友好合作的理念指引下,我国在能源外交领域频频出击,先后与多个能源出口大国签订了实质性的能源合作合同,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石油油气战略通道和骨干管网建设取得突破,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的陆上能源大动脉——中亚天然气管道一期工程建成投运,西气东输二线西段投运、东段开工,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全线贯通,中俄原油管道开工建设,为深化我国与中亚各国及俄罗斯的油气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石化境外权益石油产量达到了1279万吨,累计权益石油产量3645万吨。成功完成收购瑞士Addax公司等5个项目。境外油气勘探获得多项突破和成果。在非洲、俄罗斯和南美州等地区的油气生产基地也初具规模,已将勘探开发扩展至全球21个国家。

两大石油公司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2009年中国石油实现营业收入1.22万亿元、利润1286亿元、缴纳税费2348亿元,中国石化营业收入1.39亿元、利润816.9 亿元、缴纳税费2302.15 亿元。这个数字与2008年相差不多,但考虑到全球金融危机拖的“后腿”,企业业绩已经相当突出了。

节能低碳

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前夕,山东省及济南市环保部门再次公布环境监测结果。该项结果表明,与全运会主场馆毗邻、作为重点监测对象的中国石化济南炼化,废气、废水排放合格率持续保持100%,各项环保指标均达到规定数值,对保障全运会举办地尤其是主会场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举办地的石化企业,济南炼化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以最高水准,尽最大努力搞好“三废”治理,加强环境综合整治,让济南天更蓝、水更清,充分展示出中国石化对全运会负责、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良好形象。

石油企业既是产能大户,又是耗能大户。无论是节能、降耗、减排还是低碳,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潜力以及必要。2009年,中国石油全年实现节能182万吨标煤、节水4160万立方米。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与2005年比分别下降33.4%和12.9%,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超额完成考核指标25.4和5.2个百分点。中国石化工业取水量同比下降3.3%,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比减少2.0%,外排废水中COD量同比减少3.6%,外排废水达标率保持在96%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削减13.9%。全年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与2005 年相比,2009年中国石化COD排放量下降16.3%,二氧化硫下降31.0%。两大石油公司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

哥本哈根大会后,人人谈低碳。不过谈低碳不能停留在概念性的务虚层面,还要有实实在在的落实措施。对这一问题,锦州石化公司总经理裴宏斌说:“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有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减排。”河南油田石油管理局局长李联五则说:“目前在国内强调低碳意义远不如提倡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石油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李联五告诉记者,中国石化多年来一直关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有人曾做过一个调查统计,在相同产值、相同GDP收入情况下,老牌工业国家英国在环保、科技方面的综合投入远不及中石化。可以说,中国比大多数国家更重视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环保。

以人为本

金融风暴来临,企业纷纷压缩人力成本,国外许多大的石油公司也未能幸免。2009年,人们听说最多的词可能就是“裁员”。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艘巨轮上承载着超过260万人的重量,在暴风骤雨中,压力可想而知。但是两大石油公司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员工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没有进行任何经济性裁员。为了给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2009年,中国石化引进毕业生6093人,较2008年还增加了628人。

两大石油公司通过培训、开展劳动竞赛为260多万名员工的成长搭建了通道。2009年中国石化重点实施了三项培训工程:“万名重点人才培训工程”,培训各类重点人才3471人;“关键岗位人才能力提升工程”,梳理形成123个关键岗位人才培训项目,培训6000多人;“全员素质提高工程”,总部有关部门、培训基地举办各类短期适应性培训班200多个。中国石油总部共组织了180多期重点培训项目,培训1.15万人次;各所属企业累计举办各类专业培训1750期次,培训员工53万人次,高级技能人员和关键操作岗位员工培训率达到98%以上。公司还委托清华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等高等院校培训中青年管理骨干。

为了保障260多万人健康无忧地工作,两大石油公司推进各项薪酬、福利和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石油石化是一个艰苦的行业,许多作业区分布在盐碱荒滩、大漠戈壁,自然环境恶劣,许多员工长年累月地远离城市,在海外、边远地区工作。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土库曼斯坦分公司总经理陈意深曾经在苏丹待过一段时间。他告诉记者,苏丹季候条件非常恶劣。为了保护员工健康,公司向员工全面普及疾病防治知识。同时,加强流行性传染病的监测、预防和治疗,储备应对药物,提高医疗保障,并邀请中国驻苏丹医疗队、国际SOS救援中心医生到生产一线对职工进行野外医护培训。

在保障这些员工安全健康工作的同时,两大石油公司高度重视对困难员工和困难群体的帮扶和救助。中国石化坚持生活帮扶与政策帮扶相结合、临时帮扶与长效帮扶相衔接,构建了逐级帮扶救助体系,对确有困难的困难家庭、困难人员,有针对性地提供生活、医疗、子女上学就业等帮扶救助措施,2009年共帮扶救助242632人(次)。中国石油则承诺不让一户困难员工家庭生活得不到保障、不让一户困难员工看不起病、不让一户困难员工子女上不起学。

中国石油炼化企业的一位负责人曾经对记者说:“石油工人是很自豪,但是10年前,新毕业的大学生很少有愿意来我们单位的。毕业生待不了几天就跳槽了。如今,大学生甚至更高学历的人都以进入我们企业为荣……”

这是对两大石油公司持续不断促进员工发展的最好回报。

社会公益

在全世界海拔最高、氧气最稀少、生存条件最恶劣的藏北双湖区,当地民众实现了从游牧生活到安居小康,从祖祖辈辈使用酥油灯到使用清洁环保灯、太阳能灯照明,从传统牧业逐步迈向集约化牧业生产的重大转变。双湖的市政基础设施也从泥泞不堪、坎坷不平的土路变成了水泥马路,基层公共服务设施从几乎没有变为乡乡有卫生院、村村规范化。“8年来,中国石油实施援助项目59个,投入资金1.66亿元,使双湖区的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西藏双湖特别区区委书记贡嘎动情地说,“双湖人民感激中国石油!”

2009年,中国石油促成新疆广汇集团与哈萨克斯坦TBM公司合作引进斋桑油气资源,该项目被列为国家能源局和新疆重点能源项目。中国石油援建的养殖中心、优质奶牛繁育基地、牲畜养殖等项目,成为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造血”工程。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特地发来感谢信,感谢中国石油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扶贫开发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中国石油在定点扶贫工作中成绩突出,发挥了表率和示范作用,尤其是在产业扶贫方面,工作富于创新。

中国石化也帮助自己的帮扶贫苦地区进行产业开发。其中,在泸溪县开发了万亩柑基地,预计进入盛果期可增收5000多万元,帮助2000多户群众脱贫。在岳西县建成了千亩瓜蒌基地,大幅提高了农民收入,使近400户农民的户均年纯收入增加到6000多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两大石油公司参与社会公益回馈社会方面做的不仅仅是捐款,在这方面他们做到了社会责任实践创新。”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钟宏武如是评价。

配文

报告编制水平大幅提高

在详细研读了手上的两份社会责任报告后,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钟宏武如是评价:“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水平都比较高。”在他看来,评价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水平有5个标准:完整性、实质性、可比性、平衡性、可读性。

完整性指的是两份报告比较系统地披露了公司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领域的责任实践。实质性指的是两份报告披露了安全生产、环境管理、客户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等内容。平衡性是指《报告》并没有一味介绍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的方面,而是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也多有暴露,很真实。如中国石油社会责任报告就正面披露了2009年12月30日凌晨发生的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线发生柴油泄漏,引发了一起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

该代码将data.isConnected()的值输出到Android Studio的调试信息框中,通过查看data.isConnected()的值是true还是false来判断服务器连接是否成功,运行效果见图4。输出的信息表明昆虫生境移动监测软件已经成功连接到了Bmob后端云。

“社会责任是大环境下的产物,有些企业认识还停留在表面阶段,社会责任报告只是工作报告,谈自己的工作成绩,变成了宣传了。对负面事件中国石油不回避,这是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时的一个进步。”钟宏武说。

可比性指的是两份《报告》系统披露了企业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年度绩效数据,纵向可比性较强。“有些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去年上一年有60页,下一年就变成10页了,甚至不发。”钟宏武认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这两份报告的系统性和框架还是比较完整和稳定的。”

可读性则指《报告》逻辑清晰,图片精美、文字简洁,表达方式自然,可读性强。

另外,两大石油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方式越来越开放、透明。今年两大公司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多方聆听利益相关方对自己的评价,不断听取对方的诉求。这也是一个进步。

中国石油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写人员认为:“社会责任是做出来的,不是编出来的。”钟宏武认为:“就社会责任来说,中国石油企业做得比编得好。可以说是做得多,说得少。”其实这也是社会对石油企业诸多误解的原因之一,两大石油企业正在有意识地改变。

社会责任国际化

就在报告发布前几天,陈意深经历了一次感动。那天上午,陈意深受邀参加当地人的婚礼。但是半路上吉普车就陷在沼泽淤泥里,任凭他怎么折腾也出不来。就在陈意深陷入沮丧和绝望之时,三四个放牧的少年路过这里,二话没说合力帮他把吉普车推出沼泽地。

“我无法用语言和他们交流,但是看到对方真诚的眼神,我觉得语言其实苍白无力。” 陈意深说。作为最尊贵的客人,陈意深按时赶到了婚礼现场。虽然不属于同一个文化体系,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通,但是在苏丹乃至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陈意深并没有多少孤独感,这都源于中国石油和当地人的和谐关系。

中国和苏丹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这使苏丹人民对中国石油企业有天生的好感,也加剧了国外石油公司进入这个非洲第二大国的难度。所以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媒体近年极力攻击中国石油和苏丹的合作。今年5月,中国石油首次发布了《中国石油在苏丹》国别报告。这是中国石油继2009年发布哈萨克斯坦可持续发展报告后,第二次发布国别报告。

在报告中,中石油详述了进入苏丹15年的历程。它帮助苏丹建立了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使苏丹成为非洲少数几个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国家之一。此外,中石油在安全管理方面、环境保护方面都付诸了积极行动,在苏丹的公益事业方面更是大量投资,为苏丹人民建医院、盖学校、打水井、铺道路,直接受益人数超过200万。

对于西方媒体对中国石油的歪曲,陈意深非常气愤。据他回忆,1998年来到苏丹时驻地还是一片原始丛林,最好的建筑是茅草屋和泥巴墙。当地人对他说:“除了中国人,没有任何一家跨国公司会有这种吃苦精神,在我们这种环境下作业。”尽管极端不适应当地气候,陈意深和他的团队到那里后,仍然在工作之余义务帮助当地人打井、修路,很快就改变了当地的面貌。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副局长楚序平认为,无论以何种标准来衡量,中国石油在苏丹,都堪称世界优秀企业公民的楷模。

过去5年,中石油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建立了自己的海外五大合作区,已经在29个国家进行了投资。中石油的社会责任已经不限于本土本乡,而是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中国石油作为我国最早发布国别报告的公司,用实际行动向社会公众和世界各地的利益相关方表明了自己坚持统一的社会责任理念及行为准则、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信念。

探索责任新标准

就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同时,中国石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建立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基地正式成立。中国石化集团副总经理李春光高度评价了这一项目,认为它是中国石化创新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重要举措。该基地是我国第一家院企合作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基地。

对于基地的职能,中国石化相关负责人说:“该基地主要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方面的合作。不同企业担当的主要社会责任虽有共性的东西,但是并不相同。油气行业产业链条长,且自成体系。我们希望能够借助社科院的力量,针对我们行业的特点,建立起石油石化行业的社会责任体系。”

不同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重点不同,有些企业应该偏重于非经济的目标,有些企业应该偏重于经济的目标。如果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有点削足适履。只有为企业分类,为不同行业的企业提出相应的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考核才有针对性。这就是中国石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建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基地的出发点和目的。

目前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许多都是参考国际跨国公司的标准。中国石油的报告是按照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并参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2006版)及国际石油行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和美国石油学会(API)联合发布的《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编写的。

钟宏武说:“中国石化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写参考了社科院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这本身也是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履行自己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对于我国在国际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取得话语权有重大意义。”

钟宏武告诉记者:“今后我们和中国石化将在社会责任报告的诊断和评级、社会责任专项培训、社会责任研究等方面展开合作。”

链接

众所周知,1995年苏丹开始与中国石油合作时,无论是国内、本地区和国际形势,都面临很多困难,苏丹和中国果断地做出石油合作的决定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合作过程中,中国石油已被证明是一位可靠的合作伙伴,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苏丹已能从一个石油进口国转变为石油出口国。这一历史性的成就给苏丹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发展。

石油勘探和出口极大地促进和提升了苏丹经济的发展,2008年GDP增长率达到8%,石油部门在公共预算中的份额占到了79%。苏丹政府将大部分石油资源直接用于发展国家的基础设施,如发电厂、公路、堤坝、铁路、港口、农业和农村项目,以及对学校和医院等公共设施的建立和恢复。

中国石油在苏丹的发展贡献并不仅仅局限于在石油勘探和开采方面。在维护开采周边环境方面,中国石油也做出了极大努力,证明了其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坚持。

而且,中国石油服务社会,为苏丹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显著而积极的变化,包括在苏丹各地,特别是苏丹南部和西部修路、建医院、建学校、挖水井、修发电厂等等。从数据来说,仅在2007年,中石油就捐赠了5477万美元用于支持苏丹的社会福利项目。这还不包括中石油对苏丹扶贫工作的宝贵贡献,以及扩大到对我们达尔富尔地区人民的援助。

与此同时,中国石油为本地人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它在苏丹和中国都提供了很多机会来培训苏丹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劳工。在石油行业的不同领域培养管理人员证明了中国石油在苏丹的运营也是以帮助苏丹建立自己的石油工业为目标的。

——苏丹驻中国大使米尔加尼·默罕默德·萨利赫

猜你喜欢

苏丹石油报告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再见,苏丹
苏丹总统被推翻惊世界
“苏丹”之死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报告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