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南漳县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2010-10-10陈明学李光牛邓丽华
陈明学 李光牛 赵 华 邓丽华
(湖北省南漳县植保站,南漳 441500)
2009年,南漳县水稻共发生稻飞虱 2.93万 hm2次,防治 3.6万 hm2次,挽回损失 1.44万 t,实际损失 400t,仅次于 2006年,重于 2007年和 2008年。其中 3代白背飞虱发生 2.27万 hm2,占全县水稻面积 2.28万 hm2的 99.4%,达到特大发生水平;第 4代褐飞虱发生 1万 hm2,达到中等偏重发生水平。
2009年稻飞虱的发生具有第 3代重于第 4代、前期上升慢、后期上升快,发生期推迟明显,山区及冲槽田重于丘陵等特点;造成稻飞虱大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前期外迁虫源属正常年份,四(2)代外地虫源迁入量大;二是气象特别适宜第 3代飞虱暴发,对第 4代飞虱前期孵化不利;2009年水稻生育期同常年相比推迟 7~10d,稻飞虱为害期也相应推迟;防治得力,人工干预明显,对稻飞虱特别是第 4代稻飞虱影响较大,压前控后作用显现。具体情况如下:
1 发生特点
1.1 第 3代重于第 4代
第 3代白背飞虱发生 2.27万 hm2,占全县水稻面积 2.28万 hm2的 99.4%,达到特大发生水平;第4代褐飞虱发生 1万 hm2,占水稻面积的 43.8%,为中等偏重发生水平。7月31日~8月1日,调查了城关 、武镇 、清河 、九集 、肖堰 、东巩 、巡检 、长坪等地22个村 45块稻田的稻飞虱,百丛虫量 90~10810头,平均 2539头,高于 2008年同期调查的 1759头和 2007年的 646.7头,仅次于 2006年同期。1200头以上的占 55.6%,2000头以上占 36.4%,5000头以上占 13.6%。8月21日调查了城关、武镇、九集、清河等地 11个村 22块稻田,飞虱百丛虫量 10~4070头,平均 656头。定点调查,7月29日(第 3代为主)百丛虫量为 3680头,8月31日(第 4代)调查百丛虫量为 1670头,无论定点调查或普查,第3代均重于第 4代(图1)。
1.2 前期上升慢、后期上升快,发生期相对于常年推迟
图1 定点调查虫量折线图
通过定点调查可以看出,自6月30日开始定点,到 7月20日,百丛虫量由 220头上升到 770头,上升 3.2倍,但 7月25日虫量即达 3470头,5d即上升 4.5倍。2009年稻飞虱高峰期在 7月25~8月10日,常年同期定点调查,2008年和 2007年高峰期均在 7月10~25日,特大发生的 2006年高峰期在 7月5~25日。近年同期比较,2009年发生期推迟半个月。
1.3 山区及冲槽田重于丘陵田畈
7月17日在西北山区的李庙镇即已发现大发生田块,百丛虫量高达 3990~4850头,7月20日在丘陵四个镇(区)普查 20块稻田,百丛虫量平均为 1453头,定点调查仅为 770头;7月31日~8月1日普查丘陵田畈区 30块稻田,百丛虫量 90~10810头,平均 2311头,无穿顶田块,普查山区、冲槽田 15块,百丛虫量 710~10600头,平均 3647头,在城关的张林村、肖堰的陈家榜村、曲阳岗村等地均出现了“冒穿”黄塘田块。
1.4 河边、沟边、树荫下明显偏重
7月30日在九集调查 12块稻田,其中河边 2块,沟边 2块,树荫下 2块,田畈中 4块,百丛虫量平均分别为 2220头、2905头、3785头、785头,河边、沟边、树荫下的稻飞虱虫量明显重于田畈中的稻田。
1.5 第 4代飞虱短翅型成虫量大,但若虫数量不高
定点调查,2009年第 4代稻飞虱短翅型成虫高峰出现在 8月10日~20日,最高出现在 8月20日,褐飞虱短翅型成虫百丛虫量达 170头,大田普查,8月16日百丛短翅型成虫平均 63.3头,8月21日平均 67.3头,但定点调查,8月31日百丛虫量仅为 1 670头,9月1日大田普查百丛虫量平均为 1449头。均未大量出现的低龄若虫。
2 原因分析
2.1 前期外迁虫源属正常年份,第 2代外地虫源迁入量大
2009年自5月3日开灯,截止5月19日灯下白背飞虱共 24头,5月20日~6月19日灯下共诱白背飞虱 29头,属于正常偏少年份。6月20日~7月19日灯下共诱白背飞虱 2663头,2008年同期灯下白背飞虱虫量为1892头,2009年比 2008年上升40.8%。对第 3代稻飞虱影响最大的 7月5~19日虫量,2009年为 2573头,是 2008年同期 1038头的2.48倍。7月20日~8月19日共诱白背飞虱 1746头,只有 2008年同期 3418头的 51.1%,表明水稻有利于白背飞虱为害,迁出量比常年减少。迁入多,迁出少,加长了为害期,加重了第 3代稻飞虱的为害。2009年第 3代褐飞虱(7月20日~8月20日)灯下共见成虫 359头,是 2008年同期灯下成虫 113头的 3.2倍。
2.2 气候因素是形成 2009年稻飞虱暴发特点的主要原因
2009年7月上旬平均气温 26.4℃,比 2006年28.4℃低 2℃,略低于历年平均值 26.7℃;中旬气温28.4℃,低于 2006年的 29.7℃,略高于历年平均值27.6℃;下旬平均气温 26.5℃,略低于 06年的26.6℃,比历年平均值 28.1℃低 1.6℃。8月上旬气温 24.9℃,比 2006年平均气温 27.2℃低 2.3℃,比历年平均值 28.1℃低 3.2℃。7月上旬气温的偏低造成了稻飞虱发育进度的推迟,是前期虫量上升慢、为害高峰期迟于常年的最主要因素。中旬气温正常略偏高,有利于稻飞虱发生,7月~8月上旬气温严重偏低,减少了高温对稻飞虱的抑制作用,有利于稻飞虱成活和为害,加重了第 3代白背飞虱的为害,延长了第 3代稻飞虱为害期。
2009年8月20日~9月10日平均气温24.6℃,比 2006年平均值 25.9℃低 1.3℃,比历年平均值 26.9℃低 2.3℃,气温的明显偏低,加上补治第 3代稻飞虱的药剂控制作用,第 4代褐飞虱的前期发生受到了抑制,田间虫量不高。2009年第 4代飞虱虫量高峰在 9月下旬,是近 20年来最迟的一年,正常年份 9月中旬水稻已经开始收获。
7月下旬~8月上旬的阴雨天气严重影响了第3代飞虱的防治也是形成 2009年稻飞虱发生态势的重要因子。根据常年情况及螟虫发育进度,水稻以防治“三虫三病”(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为主的第 2防治战役时间确定在 7月25日~8月10日。7月22日日全食后,长期阴雨,7月25~8月10日雨日达 11d,加上多雨多雾的山区气候条件,有利于防治的时间不到3d,影响了防效,也挫伤了农民防治的积极性,前期防治不力也是第 3代稻飞虱暴发的有利条件之一。
2.3 水稻生育期同常年相比推迟 7~10d,稻飞虱为害期也相应推迟
2.4 防治得力,人工干预明显
特别对第 4代稻飞虱影响较大,压前控后作用显现。虽然 7月中旬前已制定了第 2战役总的作战方针,7月下旬开展第 1次全面防治,但受 7月下旬特殊的气候影响,防治行动开展得并不顺利,存在大量的漏防田块,有的田块甚至“穿顶”黄塘。针对第3代稻飞虱暴发的特殊虫情,加大了防治督办力度,于 8月上旬对全县稻田再次进行全面防治。
3 问题与思考
3.1 人力监测仍然是准确掌握稻飞虱发生动态的关键手段
迁飞性害虫的外来迁入量非常重要,但防治面积大,迁入虫量的荧光灯监测,技术含量高,大面积的普查是目前明确稻飞虱发生动态的关键手段。
3.2 连续几年的稻飞虱防治均大量动员行政力量参与
在 2007年、2008年两年相对较轻的态势下,农民有一定的麻痹思想,在 2009年第 3代稻飞虱第 1次防治时,加上天气不好,造成漏防面积较大,7月底普查,过万头和“穿顶”黄塘田块均是7月下旬未防田块。8月上旬组织强大行政力量督办,虽然把大发生的态势压下去了,但前期为害已经造成了损失。
怎样进一步调动农民防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行政参与的必要性,是今后植保工作中的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