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构建

2010-10-10陈闻君高志刚

唐山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能力

陈闻君,高志刚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乌鲁木齐 830012)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构建

陈闻君,高志刚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乌鲁木齐 830012)

针对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如何构建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形成自身的特色问题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适合本校办学条件,符合新疆地方特色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2+4”双轨制模式定位、过五关的人才素质要求及双导师制的专业强化引导等培养目标和创新点,提出了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 经济学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也对经济学专业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求经济学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深化改革,尽快与国际接轨。同时市场经济转轨使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客观上也要求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革。教学改革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适应社会需求的针对性,而人才培养模式又内在的反映了经济学专业人才需求的质量并能够推动教学质量和效果,二者存在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关系。人才的质量取决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与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取决于专业教学目标与课程体系。故如何构建适应社会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经济学专业教学改革,切入点应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科学的课程体系与合理的专业布局。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于1978年正式设置并开始招收专科生,自1981年招收本科生。1999年1月,根据国家专业目录调整和发展需要组建了经济系,2007年9月在原基础上成立了经济学院。经过多年建设,已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体系,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应用型经济类专门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学专业已成为包括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多门课程在内的具有一定特色的专业。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来看经济学专业不仅理论性和综合性强,在学科发展上呈现出复合性特点,出现了如数学、管理学、信息科学与经济学等复合型课程和专业,而且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出现多元化定位及国际化趋势,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学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新的变化对经济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客观上要求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课程与教育形式的创新。

2 经济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路

经济学专业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首先是需要按照专业的总体规划,结合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搭建更加科学合理并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其次是现行的经济类本科专业教育尚未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强调继承式、应试型学习,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创造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专业知识面的拓宽。最后的问题在于学风管理和加强学业、就业方向目标的引导上。故进行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科学调整课程结构、体系、培养目标与计划

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定位明确的培养目标、富有创造性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来实现。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既要遵循学科经典、前沿与特色三个层面进行设计与实现,避免低水平内容重复和简单拼凑,还要处理好课程布局在4年教学中的前后连贯性、系统性及不同学年的侧重点问题。目前阶段(大一、大二)的通识课程与后阶段(大三、大四)的专业课程在体系和内容上还需要整合和衔接,调整的方向是使不同学科知识体系横向融合与同类学科知识体系纵向衔接。使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教育。强调厚、宽,着重培养理论素养,使学生达到博的要求。二是经济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突出精、深,着重培养专业思维方式,使学生达到专的要求。三是综合性科学文化素质课和创新训练、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培养学生学习与创新能力。克服口径窄、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轻就业前期准备的做法。

2.2 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教育具有培养创新精神和压抑创新精神的双重力量。课堂教学重在引导创新与培养学习能力。首先是改革教学内容。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使任何一本教科书都不可能囊括所有的相关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在教学中应力求站在经济学的发展前沿,跟踪经济学的最新趋势及最新研究成果。自学能力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首要能力,仅靠教师课堂介绍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关注本学科的进展情况,培养他们经常阅读的习惯,包括各种学术期刊、学术专著、经济新闻报道以及经济学家的随笔等以提高自学能力及独立研究能力。故教学中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自主获取知识能力、培养不断学习和善于学习的意识和本领。在新的课程设计开发和特色课程的建设上本校还需要填补空白,即根据教师自己的特长、兴趣、科研的最新进展,开设新课程和根据教学大纲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增加课程供给量。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要逐步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教学,变单一式为多样式教学。引入发现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立体式教学法、程序式教学法,并且任课教师应该把自己科研实践与相关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独立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民族学生还可以提高汉语表达水平和汉语写作水平,对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亦有很大的帮助。

2.3 加强实践教学,突出专业比较优势

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都是学生学习知识、拓宽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认识、了解社会、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达到培养多种能力的目的。在学生寒暑假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多种渠道上需要更加系统规范的实践课程教学安排,使学生通过社会大课堂更好地提升专业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任何一项科研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都要系统地涉及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最新成果,这会促使学生主动去了解本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相关领域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涉猎其它学科领域的主动性。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应该积极创造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机会,营造科研氛围,最终实现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2.4 按照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评价具有导向、激励、调节等多方面功能。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重科研轻教学,或者正相反。鉴于此,学校在评价教师时应增加教学或者科研的比重,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的内容,促使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教学质量的提高,用于探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时,不能仅看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强、讲得精彩、学生听得懂就评为好课,还要看老师是否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了最佳的教学方法,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与知识运用的能力及自学能力。对学生的评价要改变传统的重知识考核,轻能力考核的方法,采用更多评价方法应是改革考试评价模式的方向。追求考试评价要既能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检测学生的创新能力,使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同时还在评价过程中通过反馈的信息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时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

3 适合新疆财经大学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符合社会需求成为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指针”。在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培育出来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是否为用人单位乐于接受是检验人才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最主要标准。而社会需求的差异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市场的可细分性,要求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扬长避短”与“扬长补短”的策略。“补短”指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弥补和完善目前还不完全具备但又为人才培养所必须的一些办学条件。“避短”就是要避开通过自身努力也难以克服的劣势。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上,一些综合性大学由于办学层次较高、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和生源较好,往往突出对学生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地方性院校层次和条件不能与之比拟,必须避开不足,以为地方政府、学校、企业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3.2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框架

3.2.1 综合能力与素质教育目标

高校经济学教育应建立起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提高素质为核心,培养能力为重点,拓宽基础为手段,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结构、团队合作精神及综合能力。为此,对经济学专业本科学生拟实施五关综合能力与素质教育目标尝试,具体内容为过五关:第一,过语言关,即过汉语和英语关。在普通话和外语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向演讲、辩论等深层次发展,锻炼言谈举止和反应能力。第二,过操作关,熟练计算机操作技术,适应无纸化办公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第三,过专业关,每周至少阅读一篇经济类专业的文章,并查阅相关资料,熟悉和掌握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坚持积累。长期阅读,有利于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和认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过综合学习能力关,每学期利用假期写一篇社会调查报告。大学生在寒暑假期间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或者社会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结合所学专业,撰写调查报告,是对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考查与提高。第五、过举止行为礼仪关。从入校开始即要对学生的举止言谈,着装、礼貌修为进行强调和教育,从行为语言等交往细节上要求学生提升个人素质和形象。

3.2.2 “2+4”的培养目标定位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经济学理论,熟练掌握数学、计算机和外语等工具,具有良好的品质和文明教养以及实事求是的踏实作风;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宽的知识面,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和学习方法,熟悉我国经济政策、法规,了解我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国情、商情动态,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具有强健的体魄,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据此借鉴西北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方案,把本校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概括为“2+4”模式,如图1所示。“2”即将人才培养定位于两个方向,考研深造型和双证就业型;“+4”即素质、能力、方法和氛围。素质和能力是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核心,通过方法和手段,营造开放、宽松、公平、竞争的氛围。从考研深造和就业资格证获取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目的是在培养中加强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的引领,强化目标和动力,创建良好学风。

3.2.3 强化实践教学与技能训练的目标

经济学专业理论性强但应用性、操作性偏弱,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是为适应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复合的趋势。安排足够的社会实践学时,能够保证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与企业,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相比于其它管理类专业,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优势应该是具有较强的表达、思维、写作能力,以满足教学、科研、综合分析的需要。据此专业指定选修课应突出学生专业技能,严格实施学年社会实践论文制度和毕业论文制度。

图1 “2+4”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

3.3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突破方向

3.3.1 打造教学科研团队,强化师资培养

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着眼于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首先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与国内外经济学界逐步建立对话与合作关系,有计划派遣经济学专业教师出疆出国深造,开阔视野,把握学科动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同时引进优秀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模式,建立校际、校企之间合作关系和双向培训教师机制,推动教师教育理念转变和知识、技能结构的升级,打造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第二,制定中长期规划打造教师科研团队,实施滚动式有组织有计划有方向的科研组合,发挥团队优势,提升科研层次与水平,在重大课题与重要研究方向上要有质的突破。

3.3.2 实行双轨制培养,强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品牌特色

就当前的就业形势而言,培养目标应该围绕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理论性强的专业继续提高学历层次具有优势,但对于大部分直接就业的学生来说如何扬长避短、增强就业能力应该是探索的方向。借鉴一些内地名校实施的基地班模式,经济学院应采取双轨制培养方式,发挥本专业厚基础宽口径、知识面宽和综合素质强的特点,打造考研与就业品牌的特色。为此拓宽专业口径、优化培养方案,在同一个专业框架内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优化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与未来发展的复合应是改革重点。

3.3.3 实施双导师制,强化本科生培养质量

双导师制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政治导师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学术导师共同负责学生工作的人才培养制度。政治导师(即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学术导师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领域的指导。与传统模式相比,双导师制强调的是由两名教师共同负责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核心是实现素质教育。选配优秀的政治导师和学术导师,作为一种强化人才培养力度的新模式,是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一项制度创新。其作用在于这项制度把高校教师推到了学生培养、管理的第一线,充分发挥了专家、教授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从制度上保证了这些专家学者能从学术知识结构、思维体系、资料收集、语言文字表达等各个方面对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研究领域有计划、有目的的带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加快学生成长的速度,将“育人”环节具体化、制度化。实践证明,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思想品质、整体素质与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学生一入校就有专职教师从不同层面对其进行具体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为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3.3.4 狠抓考风、学风建设,改革考试制度

考试对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也是评价和改进教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科学合理的、富有活力的考试方式与考试制度,目的在于改变考试制约学习、考试误导学习、考试型学习局面,构建考试促进学习、考试引导学习、学习型考试格局,从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公平竞争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推动建立适应素质与能力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考风和学风并有力地促进学风、考风建设。学风是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综合体现,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考试制度与考风建设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学风建设是考风建设的根本,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考试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进一步改革、完善考试方式与制度,对于良好学风形成、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教育教学效果提高必将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校:赵树文)

Inno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 for Economics Undergraduate in Xin 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 Wen-jun,GAO Zhi-ga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Urumchi 830012,China)

The paper mainly focuseson how to construct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ade for Economics Spe-cialty undergraduates for high-quality economics professionals and how to form its ow n features,clarif-ying the suitable conditions,training objectives and innovations for personnel training,and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ing scheme for training mode of Economics Specialty personnel.

Economics Specialty;personnel training;mode;innovation

G642.0

A

1672-349X(2010)05-0105-04

2010-03-20

新疆财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07JG0205)

陈闻君(1969-),女,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经济学专业能力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简明经济学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