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好梧桐引凤栖
——稷山县纪委监察局创优发展环境纪实
2010-10-09梁建国
■ 梁建国
栽好梧桐引凤栖
——稷山县纪委监察局创优发展环境纪实
■ 梁建国
初冬时节,虽寒意袭人,但广袤的后稷故里项目建设工地上却一派热火朝天:山西丰海纳米公司投资3.06亿元的3万吨纳米氧化锌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6000万元;永祥、希尧煤焦两家公司投资10亿元以上的120万吨焦化企业已开工……一个个项目如一朵朵奇葩,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稷山县的项目建设何以能够“热火朝天”?来自安徽的客商李昌斌对此颇有感慨:在稷山,有县委、县政府服务企业的亲商观,有纪委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纪律保障,我们都愿意来这儿投资!
问计于民——找准创优发展环境的发力点
今年以来,稷山县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将2010年确定为环境建设年。为了做到环境创优工作有的放矢,县委书记乔登州、县长李亚丽把创新整治发展环境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转型发展的支撑点来抓,责成县纪委监察局牵头组织调查工作,负责组织协调、工作督查和调查结果的分析运用。
始于今年5月,历时1个月的大规模走访调查,由专业人士设计调查方案和问卷,重点围绕“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问题;办事拖拉、推诿扯皮问题;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生硬问题”等7个方面展开调查。经过调查,清晰地显示出稷山软环境建设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个别部门和极少数人身上依然存在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服务意识不强、作风简单粗暴等问题,公路“三乱”现象有所反弹等。
为畅通诉求渠道,稷山县纪委还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信访网络。同时,向社会公布了投诉热线,24小时接听群众来电,一个小时内答复群众的反映。他们还在稷山电视台开辟了专栏,在稷山政府公众信息网设置了网上投诉专栏……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100余条,意见和建议80余条。
重拳出击——抓住创优发展环境的关键点
今年5月6日,该县纪委监察局在明查暗访中发现,县直3个单位的6名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在电脑上玩游戏、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对此,县纪委监察局给予行政警告1人、书面告诫3人、辞退临时工2人,并采取文件形式和媒体报道通报全县,这一作法在全县引起很大反响。
窥一斑可见全豹。今年以来,为了转变干部作风,创优发展环境,稷山县相继出台了《关于集中整治影响和损害全县经济发展环境突出问题的实施方案》、《稷山县创优发展环境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
该县纪委监察局以此为切入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动硬招、用实招,用硬措施治理软环境,对全县92个单位和部门进行了10余次明察暗访,在整治中发现了执法不公、擅自增加审批环节和条件、违规收费、干部作风等5方面问题,涉及5个部门总计21起案件。对此,该县纪委对5个单位给予了通报批评,处分了36名违纪人员,促进了各部门高效运转。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县把创优发展环境工作列入年终考核,凡发生严重影响和破坏发展环境问题的单位和部门,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随着这项制度的出台,软环境建设的“软指标”成为一种“硬约束”。
服务企业——抓住创优发展环境的金钥匙
“工业强县”是今年稷山县委、县政府强力实施“733”产业升级战略的目标之一。该县纪委更是把这个目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整治发展环境就是为了给企业搞好服务,我们纪委监察局所有干部都是服务员,为企业提供保姆式、保安式、保镖式服务,让企业安安心心抓发展。”稷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尚国桦如是说。
近日,稷山县山西永恒工贸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东保十分高兴,他的企业被定为稷山优化发展环境的企业监测联系点,他可以直接向县纪委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软环境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政府及时纠正和规范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与永恒工贸一样在全县还有38家规模以上企业也被定为企业监测联系点,这是该县纪委创优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
实施中,各联系点对进企业执法部门、执法人员姓名、工作作风等情况记录在案,每月把信息反馈到县纪委监察局。该县纪委通过反馈回的情况,先后协助解决了晋徽纸品、贯通石业、山西精细环保工业用布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新兴企业在生产用地、项目引进、人才吸纳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不仅如此,稷山县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单位对职责范围内的审批事项实行“七公开”,即公开项目名称、政策依据、办事流程、办结时限、收费标准、责任科室、责任人及联系电话等内容,严格落实“行政审批月报制度”。重点解决行政许可服务不到位问题,在部门内部向一个科室集中,在部门之间,能联则联,推行联合收费、联合年检等措施。该县纪委监察局还派专人进驻相关单位监督检查,受到了企业家的高度好评。
“环境好似梧桐树,不引凤凰自然来。”稷山县纪委监察局为创优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纪律保障,极大地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良好的发展环境营造出明显的“洼地效应”,截至10月底,该县招商引资签约项目8个,项目总投资16.31亿元,到位资金5.61亿元;翟建华、韩建华等5位稷山籍成功人士纷纷回乡投资,投资额达1.2亿元。
贪污腐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国家为此采取了各种反腐败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一些主要国家反腐败斗争中,我们可以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日本:检察厅设立特别搜查部
为了制止腐败事件的发生,日本一度在反腐问题上狠下功夫。如今,日本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廉洁的政府治理体系。
《国家公务员法》是日本对官僚系统进行规定的基本法律,它与其他相关法律一道,形成一套完整的公务员管理体系和制度,对公务员从录用到退休的所有细节进行约束,并规定了相关处罚细则,构成预防腐败的第一道防线。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日本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一般两年一换。经常轮岗的目的,是防止官员与特定业务对象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消除官员与业务对象进行相互勾结的萌芽。
日本法院的独立性使其在审理腐败案件时能排除来自官僚机构和政界的影响。检察机构虽然受法务省领导,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政府如干涉检方办案也会遭到舆论猛烈批评。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等城市的地方检察厅,还设有特别搜查部,专门负责对政治家渎职、重大经济案件等进行单独调查。东京特别搜查部曾对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的政治献金问题进行过调查。
日本媒体的舆论监督机制在反腐斗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战后的日本媒体以从国民角度对政府进行监督为己任。媒体对腐败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和严厉批判性对腐败分子形成极大的震慑力。可以说,整个日本社会普遍形成了一种严厉对待政治家和公务员的氛围。
美国:联邦调查局“钓鱼”上钩
美国在建国之初就在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建立了三级廉政机构,作为防止贪污腐败的根本,以后这些机构不断完善。立法、司法和行政也设有专门机构处理本部门的廉政问题。
为了保证能对包括总统在内的高级官员进行监督,美国设立了特别检察官制度,特别检察官可以不受约束地对总统、国会参众两院议长等人的违法行为展开调查;联邦检察官也可以对地方政府官员和议会议员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
1972年发生“水门事件”丑闻以后,美国政坛掀起了一股反腐倡廉风潮,针对尼克松执政时期出现的大量腐败滥权现象,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应运而生。从此,凡担任公职的人员(包括候选人)必须接受各种严格审查,包括申报财产状况。1978年,在1965年通过的《政府官员及雇员道德准则》基础上,美国国会颁布了《政府行为道德法》,正式确立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要求各类高级官员和配偶以及子女如实申报自己的财产和收入情况。
作为打击腐败的重要机构,美国联邦调查局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联邦调查局专职调查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行为,不受行政管辖和地域的限制,有权对包括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在内的200多种犯罪活动进行调查。联邦调查局常用的一个绝招就是采用模拟犯罪的方式考验和诱惑有腐败嫌疑的政府官员。
印尼:诚信小商店从小抓起
印尼长期以来的腐败现象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上至国会议员,下至普通警察。为此,印尼政府推出了一些反腐新措施,“诚信小商店”就是其中之一。所谓“诚信小商店”,就是商店里没有售货员,顾客来到店里可以自选商品,然后按照明码标价付钱,把钱放入一个透明的玻璃罐子,顾客也是自己找零。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