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金融运行情况及对策建议
2010-09-29胡宇慧
胡宇慧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 200003)
2009年上海金融运行情况及对策建议
胡宇慧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 200003)
2009年上海金融业发展稳健,货币信贷“量增质稳”,银行业务稳健发展;保费收支平衡发展,保险市场逐步健全;证券市场逐步回暖,发展态势良好。当前,为了抓住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契机,特建议采取加强国际金融机构的聚集度和金融人才的培养;稳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进一步促进金融业稳定发展等措施,加强上海金融市场、机构和业务体系建设。
金融业;发展形势;对策
2009年,上海积极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各项存贷款快速增长。证券业创新力度加大,保险业持续平稳发展,金融市场交易活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稳步推进。金融业的良好发展为经济趋稳向好提供了宽松的金融环境。全年上海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817.85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增速同比提高12.9个百分点;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2.2%,比重比上年上升2.1个百分点。金融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9.2%,比上年提高17.2个百分点,金融业对上海经济的支持作用进一步增强。
一、2009年上海金融发展概况和分析
(一)货币信贷“量增质稳”,银行业务稳健发展
2009年,上海积极发挥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货币信贷运行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信贷投向结构基本稳定,较好地满足了上海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见图1)。
图12009 年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银行业在上海金融业中处于主体地位。2009年,银行业经营效益虽然有所回落,但总体稳健发展。
1.各项存款大幅增长,存款活期化特征明显。2009年末,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4620.2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5.4%;比年初增加9010.88亿元,同比多增3758.56亿元。中外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和外汇存款余额分别增长25.7%和19.8%。各项存款余额增速较快(见图2)。
图22009 年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月末同比增速
人民币储蓄存款增长减缓,分流明显。2009年末,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3707.3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4%。其中,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存款余额分别增长31.8%和14.2%。人民币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2222.44亿元,同比少增515.03亿元。由于上海投资市场的持续活跃,尤其是IPO网上申购方式改革后,散户中签率有所提高,极大鼓舞了“打新”热情,储蓄资金呈现活期化苗头。同时,房地产市场回暖,交易量放大,也促进储蓄分流。储蓄存款尤其是定期储蓄存款余额同比增速逐月下降明显,存款流动性偏好增强。
人民币企业存款增长较快。2009年末,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人民币企业存款余额21614.5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8.6%。其中,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存款余额分别增长24.1%和35.7%。人民币企业存款比年初增加4919.9亿元,为2008年全年增量的2.6倍。企业存款增长较快,表明企业经营资金充裕,企业支付能力明显增强,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有所改善。
外汇存款年末突增。2009年末,全市外汇存款余额341.0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19.8%。全年外汇存款冲高后逐月回落至年末突增,12月份新增外汇存款24.8亿美元,占全年外汇存款增量的43%,主要是受境内保险公司境外募股资金划转等因素的影响。从存款种类看,企业外汇存款比年初增加8.85亿美元,储蓄存款增加6.94亿美元。从存款机构看,中资企业外汇存款比年初增加8.3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外汇存款增加2.61亿美元。
2.各项贷款快速增长,住房贷款增势尤为强劲。2009年末,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9684.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8%;比年初增加5371.55亿元,同比多增2826亿元(见图3)。
图32009 年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月度投放情况
个人消费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住房贷款增势尤为强劲。2009年末,中资商业银行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比年初增加1116.29亿元,同比多增1042.77亿元。在扩大内需政策推动下,住房、汽车等个人消费贷款快速增长。全年中资商业银行新增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分别达到996.07亿元和40.26亿元,是上年的18倍和1.7倍。
短期贷款减少较多,中长期贷款投放集中,票据融资波动较大。2009年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人民币短期贷款比年初减少375.54亿元;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4027.08亿元,为上年的2.7倍,占全部贷款增量的83.7%。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有利于投资较快增长。票据融资比年初增加908.71亿元,同比多增675.09亿元。票据融资业务的发展对弥补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融资不足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有助于这些企业以低于贷款利率的成本获得资金。受贷款总量调节、票据利率走势和票据到期等因素影响,票据融资各季度增量呈“倒V”字形走势。
外汇贷款增速回升。2009年上半年,受到进出口增长放缓导致的企业外汇信贷需求下滑的影响,外汇贷款持续下跌;下半年,受外币贷款利率相对较低、人民币升值预期和进出口贸易逐渐回暖等因素影响,企业对外汇贷款需求较为旺盛。年末,全市外汇贷款比年初增加82.07亿美元,主要是进出口贸易融资增加61.99亿美元,这有力地支持了外贸形势的企稳回升。2009年5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稳定外需的6项政策措施出台后,为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出口企业融资。进出口贸易融资大幅增多,有力地支持了上海市进出口企业的业务发展。
3.中资金融机构现金投放增长较快。2009年末,上海中资金融机构现金收支轧抵净投放现金954.14亿元,剔除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上年调整因素,实际同比多投放101.16亿元。占现金收入七成的储蓄存款收入同比增长4.1%(上年是下降9.6%);占现金支出七成的储蓄存款支出同比增长6.1%(上年是下降10.3%)。
4.银行业资产总量适度增长。2009年末,上海辖区内(注:为上海银监局统计口径,下同)银行类金融机构总资产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6%。分机构类型看,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2.99万亿元,增长21.4%;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1.3万亿元,增长29.1%;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0.52万亿元,增长34.8%;外资银行资产总额0.73万亿元,下降4.1%。
5.银行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双双下降。2009年末,上海辖区内银行类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341.5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比上年末双双下降。而外资银行类金融机构因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较多。
6.利差收窄影响盈利能力,金融机构业绩增长趋降。2009年,上海辖区内金融机构净利润598.79亿元,比上年下降14.9%。主要原因:一是存贷利差比上年有所缩小。二是自2008年9月起,1年期人民币贷款利率累计下降幅度高于同期存款利率0.27个百分点;自2008年10月22日起,住房按揭贷款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30%。这些调整直接对商业银行利差产生不利影响。三是贷款拨备覆盖率明显提高,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拨备覆盖率为149.2%,同比上升31.2个百分点。
(二)保费收支平衡发展,保险市场逐步健全
1.保费收入平稳增长。2009年,全市原保险保费收入66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8.9亿元,增长15%;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06.13亿元,增长9.6%。产、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比例为24∶76。中、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比例为83∶17。
2.保费支出微降。2009年,全市保险赔付支出176.74亿元,比上年下降4%。其中,财产险赔款78.5亿元,下降1.3%;寿险给付76.27亿元,下降14.3%;健康险赔款给付19.46亿元,增长45.7%;意外险赔款支出2.51亿元,增长14.6%。
3.保险机构数进一步扩大。2009年末,全市共有100家保险公司、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201家保险中介机构(不含分支机构)。上海保险市场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保险渠道、产品和期限结构均不同程度得到改善。上海地区个人代理业务和银邮代理业务并驾齐驱。寿险业务新单期缴业务同比增长较快,而新单趸缴业务同比减少。财产险方面,责任保险发展态势喜人。社区保险已覆盖全部中心城区街道(镇)。
(三)证券市场逐步回暖,发展态势良好
2009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证券市场仍保持稳步上行格局,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都进一步得到提高。
1.股票市场:股指振荡攀升,成交活跃。2009年,伴随着股指振荡攀升,证券成交量有效放大,市场逐步回暖。年初上证综合指数以1849.02点开盘,年末报收于3277.14点,上涨77.2%。上证综指最高升至3478.01点,最低跌至1844.09点,振幅达1633.92点。全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总额44.1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2.5%。其中股票累计成交34.65万亿元,增长92.2%(图4)。
图4 有价证券、股票成交总额同比增速与上证综合指数比较
上市公司资上海场筹资良好,总市值增长较快。2009年末,上海证券市场上市股票914只,比上年末增加6只。全年本地的上市公司资上海场直接融资980.8亿元(含H股再融资214.2亿元),仅次于2007年的1166亿元,居历史第二位。其中,IPO融资158.8亿元,股票再融资717.5亿元,债券融资104.5亿元。年末,沪市总市值18.47万亿元,比上年末大涨89.9%。
证券投资者热情增长,开户数上升。全年上交所新开投资账户862.77万户。全年股市大盘振荡上行,投资者信心提振,入市热情高涨。至2009年末,上海证券交易所累计开设投资账户8965.43万户,其中,股票账户占82.6%,基金账户占17.4%。
证券创业板适时推出刺激了市场持续走强。2009年10月30日,酝酿多时的创业板正式开市,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的集中上市交易又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投资渠道。
基金规模持续扩大。2009年,沪市基金累计成交额6549亿元,比上年增长78%。增速高出深市30个百分点,主要是新上市交易3只交易所交易基金(ETF)。2009年,上海的基金管理公司共发行55只开放式基金,占全国发行数的近一半;总规模1070亿元,占全国发行数的30%。截至年底,共管理基金238只;管理基金份额8083亿份,占全国的33%,比年初提高0.5个百分点;基金净值8500亿元,比年初增长37%,占全国的32%。
2.期货市场:主要成交品种量价齐升。2009年,受国际市场价格有所企稳和国内经济刺激措施效应的带动,上海期货市场主要成交品种量价齐升。其中,铜期货价格涨幅居前,全年涨幅超过1.3倍。上海期交所成交额73.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倍,占全国的56.5%;成交量8.7亿手,增长2.1倍,占全国的40%。
3.债券市场:国债、企债指数小幅上涨。2009年,上证国债指数开盘121.35点,年末收盘122.35点;上证企债指数开盘132.69点,年末收盘133.55点。全年,沪市债券成交额3.7140亿元,比上年增长41%。
二、上海金融业稳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这是中央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上海发展的关心和重视。上海要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这一历史契机,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体系建设,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方式,全面做好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
1.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积极鼓励创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具和金融产品。大力发展多层次直接融资体系,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稳步推进和创新资产证券化。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加快推进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并结合上海“国际金融、航运中心”建设的契机,开发推出服务于当前对外贸易、航运和船舶保险的新产品市场。
2.加强金融机构和业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重点发展投资银行、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货币经纪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有利于增强市场功能的机构。健全金融服务方式和手段,大力发展电子交易,促进各类金融信息系统、市场交易系统互联互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改善金融发展环境,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3.加强国际金融机构的聚集度和金融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努力吸引法人总部和投资银行、信用卡中心、资金中心等集聚上海,形成结构合理、辐射全球的金融主体,打造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金融体系;将陆家嘴和外滩通过黄浦江隧道连成一体,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机构聚集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改善金融人才的建设环境,利用国内教育资源,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应努力改善城市的整体生活环境,政府应出台吸引国际金融人才的服务举措,如建造国际人才公寓等,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化人才。
4.稳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上海金融界期盼许久的首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花落”上海,这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实质性突破,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开始。但其最大的挑战在于市场是否会主动选择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因而,上海要加快确定建立一个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中心,不断改善人民币支付结算环境,不断提高金融体系结算效率。
(责任编辑:姜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