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2010-09-29黄美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20期
关键词:使用率心脑血管阿司匹林

黄美群

心肌梗死是心肌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现将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间于我院诊治的门诊及住院的冠心病应用阿司匹林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间住院部收治的94例及门诊部就诊的186例冠心病患者共计280例,其中男193例,女87例,年龄35~80岁,平均53.8岁。所有选取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1]。将全部280例患者根据收治前是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情况分为两组,第一组为阿司匹林组,78例(27.86%),其中男49例,女29例;第二组为无阿司匹林组,202例(72.14%),其中男133例,女69例。

1.2 方法 分别统计两组患者阿司匹林使用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死亡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肌梗死率和死亡率 阿司匹林组心梗发生率为16.67%,死亡率为10.26%;无阿司匹林组心梗发生率为33.17%,死亡率为27.22%,两组心梗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无阿司匹林组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肌梗死率和死亡率比较(例,%)

2.2 阿司匹林使用率 所有选取患者中,186例门诊患者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者仅36例,阿司匹林使用率约为19.35%,使用率较低;94例住院患者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者为25例,阿司匹林使用率约为26.6%。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位居全球死亡原因之首。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同样是死亡的首要原因。2005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心脑血管疾病占市县居民死亡原因第一位[2]。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匹林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可以降低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发病以及死亡的风险,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

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上的环氧合酶1(COX-1),阻断花生四烯酸裂解,而且过程是不可逆的,即被阻断的血小板将失去产生TXA2的能力,直至新的血小板出现。在众多抑制血小板的药物中,阿司匹林是唯一不可逆抑制TXA2生成的药物[3],ACCP7指南也同时显示,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用药。

本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二期防治中具有明显的作用和效果,可明显降低患者心肌梗死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需要重视的是,阿司匹林可能会造成胃黏膜损伤和胃肠道出血,减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剂量越大,副作用越大),所以严格的掌控适应人群和用药剂量至关重要,美国心脏学会在心血管病和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中指出,对高危患者,特别是10年内预期冠心病事件危险因素≥10%的患者,阿司匹林的推荐剂量为75~100 mg/d。所以,只要无使用阿司匹林的禁忌,长期使用适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有效的遏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1]陈国伟,郑宗鄂.现代心脏内科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41-950.

[2]罗婉莹,唐福明,吴筠,等.社区医院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使用情况.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126-129.

[3]陈国伟,郑宗鄂.现代心脏内科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369-1371.

猜你喜欢

使用率心脑血管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天天在吃,但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吃对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吓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