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经济结构的失衡水平:测度和比较*

2010-09-28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3期
关键词:省域测度产业结构

魏 建 彭 涛 王 安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100)

山东省经济结构的失衡水平:测度和比较*

魏 建 彭 涛 王 安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100)

山东省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区之一,但随着经济增长的不断推进所积累的矛盾和失衡水平也逐渐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日趋降低。为考察山东省经济发展的现状,明确山东省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该文拟根据文献[1]的方法,构建省域经济结构失衡程度指标体系。考虑到省域经济的特殊性,确定了包括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省内经济结构和国际收支结构5大类共17个指标作为基本指标体系,对近10年以来山东省经济结构失衡程度进行了测试,并且利用相同的指标体系对广东、江苏、浙江等东部代表性省区以及全国的整体结构失衡水平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分析,明确了山东省经济结构失衡的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结果表明:山东省经济结构失衡现象较为突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日趋降低。本文建议山东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理顺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提高国民经济中消费所占比重,平衡省内各市际间经济发展水平才能真正缓解经济结构失衡状况,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经济结构;失衡;比较

所谓经济结构失衡是经济结构演进中的一种非正常状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是经济失衡的一种,但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呈现出不断加剧的态势[1]。改革开放30年来山东省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绩。山东省在1978年以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8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 DP)31 072.1亿元,名列全国第2位(位于广东之后)。但随着增长速度的不断提高,山东省经济结构所积累的矛盾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既有的以规模和速度为主导的增长方式呈现出越来越弱的可持续性。正值国家“十一五”规划与“十二五”规划交替之际,更有必要弄清经济结构中存在的失衡,对今后经济发展的方向做出修正,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对经济结构失衡研究的文献多见于世界经济领域,用以研究世界经济失衡的状态及背后的原因[2,3]。也有部分文献研究了国内经济失衡问题[1,4-5]。还未见对国内省域经济结构是否存在失衡以及对省域经济结构进行比较的研究。本文以文献[1]的方法为基础,构建测度省域经济结构失衡程度和表现的指标体系,对近十年以来山东省的经济结构失衡程度进行测度,并全国以及江苏、浙江、广东三省的经济结构失衡水平进行测度和比较,以明确山东省经济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1 省域经济结构失衡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省域经济结构失衡测度指标的选择,需要从所属省份的区域经济具体情况出发,充分考虑省域经济的特点和特殊性,因此以文献[1]对中国经济结构指标体系的划分为基础,同时将根据省域经济的特点进行修正。所谓省域经济的特殊性,对于山东来说,就是要求经济指标的选取要能充分反映省域经济结构的特点,从而能够准确地测度其经济结构是否存在失衡以及失衡水平。同时,所选指标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相对的独立性,指标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性,要有较强的说服力;二是横向可比性,要选择能与其他省份参照、比较的指标;三是在统计上需要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可获得性。据此,本文通过如下步骤体现指标选择的基本原则:

1.1 选取可用的测试指标

与文献[1]大致一致,选择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省内经济结构和国际收支结构5个总体指标作为省域经济结构测度指标的基本形式。

(1)产业结构:根据库兹涅茨对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分析,产业结构以及不同产业部门中劳动力的结构对现代经济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选择工业化率、三次产业产值比、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比较劳动生产率、能源消耗系数等作为描述产业结构总体指标的备选指标。

(2)投资消费结构:投资、消费始终是衡量宏观经济状况和经济活跃程度的总量指标。积累和消费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反映了整个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经济发展对社会福利的影响。选择全省固定资产增长率、投资率、消费率、增量资本产出率等备选指标作为对投资消费结构指标的具体描述。

(3)金融结构:经济中资金和资本的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整个经济中资金的充裕程度、融资渠道及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都对经济结构产生显著的影响。但由于省域经济中对于货币流动的指标无法统计,选取通货膨胀率、不良贷款率、市盈率、存贷款比率以及间接融资比重等指标。

(4)省内经济结构:由于各省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恰恰体现了省域经济的结构性和健康程度。选择省域内各地区人均G DP、城乡人均收入比、全省基尼系数、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系数等指标。

(5)国际收支结构:东部各省沿海贸易发达,外资投入也相对于内陆省份较为丰富,在全国外贸及外资引入中占有较高的比重,但省域经济中对国际收支指标的统计有一点的局限性,因此,选择省域对外贸易进出口差额/G DP、外贸依存度等指标。

1.2 评估比较并最终确定测试指标

备选测度指标为选择测试指标提供了一个范围,但这些指标比较庞杂,缺乏内在的逻辑和联系,并且有些指标的可获得性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对指标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筛选。参照文献[1]的思路,根据指标选择的代表性、独立生、横向可比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要求,确定了5大类共17个指标,如表1所示。这些指标都是具有较高代表性和可比性的指标。

1.3 制定参考值和指标评分等级

根据统计测试的基本原理,在确定测度指标体系之后,需要对测度指标值进行评估,而评估的方法通常采取打分的形式。

不同的测度指标具有不同的经济内涵,指标值之间是不可比的,但不同的指标通常能反映某一领域经济运行所处的状态,即是否超出了经济运行的正常区间。根据测度指标值与适度区间的偏离度,对经济结构失衡测度的评分采取五等分法,即指标值分成5个区间,分别对应1分、2分、3分、4分和5分。对应的经济结构类型分别是:正常(指标值在适度区间内,经济运行良好)、轻度失衡(指标值稍超出适度区间,需要引起关注)、中度失衡(指标值较大幅度超过适度区间,需要加强关注)、重度失衡(指标值大幅度超过适度区间,需要引起严重关注)及潜在危机(指标值严重超过适度区间,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即评分值越高,失衡程度越高。

1.4 制定测试区间临界值的确定标准

在五等级划分中,最重要的是正常区间和潜在危机区间的确定,这也是指标评分的上界和下界,需要依据基础理论和省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本文中大部分指标的评分等级都是依照文献[1]中所制定的标准,有少数指标是根据省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和长期趋势确定的。比如,存贷款比率就是根据近20年中每年山东省存贷款余额的长期趋势来划分评分区间的,详细评分标准见表1。

2 1998-2007年山东省经济结构失衡状况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2.1 对1998-2007年山东省经济结构指标进行评分

在确定测试指标的评分标准后,构建指数模型进行计算,得出5大因素失衡的分类指数和总体的失衡指数。按照上述测度指标的评分标准,根据《山东省统计年鉴》1998-2007的数据对山东省经济结构失衡指标体系5大因素17个指标进行评分,得到了不同年份各指标的评分值,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这些测度指标的评分呈现如下基本特征:

第一,从时间上看,最近几年处在正常区间的指标较少,而且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指标也长期处在失衡状态,只有部分指标处在正常区间。这说明山东省经济结构长期处在一种非均衡的状态。特别是市际间人均收入、消费率、投资率以及间接融资比重等在所统计的最近几年都处在潜在危机区间。

第二,各指标间的评分差异性较大。1998-2007年,17个指标中指标值平均在2分以下的指标没有,得分在[2,3]间的指标有7个,得分在[3,4]间的指标有6个,得分在4分以上的指标有4个。

第三,从指标评分的变化趋势看,1998-2007年间多数指标保持失衡趋势甚至趋向更高程度的失衡,特别是有部分指标失衡趋势呈逐年恶化的趋势。如消费率指标和城乡居民收入比指标的失衡状态都呈逐渐攀升的趋势。只有少数指标有轻微的改善迹象,如单位G DP能耗、农业财政支出与农业G DP之比。

表1 省域经济指标评分标准表Tab.1 The assessment criteria table of provincial economic indicators

表2 1998-2007年山东省经济结构失衡测度评分表Tab.2 The assessment table of imbalance of Shandong economy:1998-2007

2.2 1998-2007年山东省经济结构因素失衡水平

在各个测度指标评分的基础上,对五个因素的测度指标得分进行简单算术平均,得到五个因素的分类指数,然后再对五大领域结构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得到综合失衡水平,如表3所示。

表3显示了1998-2007年山东省经济结构中各因素失衡水平及变动趋势。

(1)省内经济结构处在重度失衡状态,失衡的绝对水平最高,表明山东省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处在严重的不平衡状态。特别是省内东西部的差距较大,沿海城市普遍较内陆要发达。但是自2006年以来有一定的改善迹象。这与近些年山东省实施的“突破菏泽”、“突破济南”等提高山东省西部地区发展水平的政策措施有关。

(2)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中度失衡水平但改善趋势明显。产业结构失衡水平由3.75逐渐下降到3,这与山东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造和升级第二产业,尤其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有密切关系。这也说明山东省目前实施的改善产业结构的政策是有效的,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

(3)投资消费结构因素呈现出迅速恶化的趋势,由最低的2.00一度上升到4.25的高水平,并且自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在4.00以上,这说明山东省的经济增长中对于投资的依赖较为严重且依赖程度在上升,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隐患。

表3 1998-2007年山东省经济结构因素失衡水平Tab.3 Imbalance in the level of economic structural factors in Shandong economy:1998-2007

(4)金融结构整体上处于中度失衡水平,且上下波动性较大。与全国的大趋势基本上一致,山东省的直接融资比重小,过度依赖于间接融资。同时也说明山东省本省的金融机构发育水平还很不足,不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金融支持、

(5)国际收支结构失衡水平总体较低,但呈上升趋势。山东省的经济体系一直较为完整和独立,外贸依存度相对较低。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山东省的外向水平大幅度上升,自2003年以后保持在中度失衡状态。

根据各因素失衡指标,用简单算术平均的方法可以得到山东省经济结构总体失衡水平,计算结果(见图1)表明:山东省经济结构整体上处于越来越严重的失衡状态中,不仅五个方面的结构构成指标都处于失衡状态,而且整体上失衡水平处于不断提高的趋势中。但同时经济增长一直在高位运行,出现了“失衡并增长”的现象,即在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风险可承受的范围内,经济结构失衡和经济快速增长在一定时期内并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显著降低。

3 与全国和代表性省区失衡水平的比较

3.1 与全国经济结构失衡水平的比较

3.1.1 经济结构总体失衡水平比较

如图1所示,将山东省经济结构失衡水平与项俊波对全国经济结构失衡水平的测度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2005年之前,山东省经济结构总体失衡水平与全国相当,二者交替上升并保持了基本一致的增长速度。到2005年,山东省经济结构总体失衡指数达到3.62,同期的全国水平为3.73,全国水平略高于山东。此后,随着山东省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强,整体失衡趋势有所缓和,显露出下降的趋势,而全国经济结构失衡继续加剧,全国经济结构失衡水平远远超过山东省。

3.1.2 五大经济结构因素失衡指数比较

在五大经济结构因素中,山东省的金融结构、省内经济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失衡状况与全国水平类似,变动趋势也基本一致。

产业结构方面,2002年之前山东省的产业结构失衡状况与全国相似,其中2000-2002年该指数一度完全相同。之后全国产业结构失衡突然提高,且持续在高位,而山东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造和升级第二产业的举措使产业结构失衡不断缓解。

国际收支失衡状况的比较显示,全国范围的国际收支结构在以更快的速度加剧失衡。以2004年为界,之前山东省在该因素的失衡指数始终大于全国水平,之后随着山东省国际收支结构进入平稳阶段,全国范围失衡状况超过山东省并出现越来越大的差距,到2007年二者之间的差距已达到2。

3.2 与代表性省区的比较

广东、江苏、浙江与山东同居东部沿海,经济实力均居全国前列,与山东具有很强的可比性。运用同样的指标与方法,对三省的经济结构失衡进行了测度,得到了三省的经济结构总体及五大结构因素的失衡水平。

(1)省际间经济结构总体失衡水平的比较。截取项俊波[3]测算的1998-2007年的全国经济结构总体失衡水平,与本文对四省失衡水平的测算,将各地及全国的结构失衡变化趋势共同添加到图1中可以看出:1998-2007年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的经济结构总体失衡水平比较稳定,指数曲线未出现过交叉。失衡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江苏、广东、浙江,其中江苏省与广东省有所下降,浙江省略微上升。而同时期山东省则经历了经济结构失衡水平持续恶化的阶段。1998、1999年山东省经济结构失衡水平比浙江分别低0.14、0.27,之后开始大幅提高,6年之内分别超越浙江、广东、江苏三省,到2005年达到3.62,超出江苏省0.04。06和07年虽有改善但不仅仍高于广东、浙江,而且有反弹趋势。从失衡水平最低到失衡水平最高、次高,说明山东省经济结构存在巨大的问题。

(2)省际间经济结构各因素失衡水平的比较。产业结构失衡的比较:1998-2007年,尽管在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努力下,失衡状况改善趋势明显,但失衡水平始终很高。这方面,浙江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举措值得学习。初期,浙江省的产业结构失衡水平与山东最为接近,但改善趋势明显优于山东,2004年后已成为产业结构失衡水平最低的省份。考虑影响产业结构的四个分指标,发现近年浙江省单位G DP能耗大幅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也在不断上升,而山东省能耗水平居高不下,第三产业也相对落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浙江省在产业结构上的优势和山东省的劣势。

图1 1998-2007年全国及四省经济结构总体失衡指数Fig.1 The imbalance index of economic structure of the nationwide and the four provinces:1998-2007

投资消费结构失衡的比较:1998-2001年,山东省投资消费结构失衡水平稳中有降,在四省中处于最低水平,但之后突然大幅提高,超越广东省后持续在高失衡水平运行。广东省的投资消费结构相比之下则平稳许多,并有下降的趋势。分指标对比发现,广东省的消费率和资本利用效率始终较高,投资率较低。相比之下,山东省在投资与消费上的失衡水平都大幅提高,严重影响了投资消费结构的优化。

金融结构失衡的比较:四省1998-2007年金融结构失衡水平波动幅度都较大,2004年之前基本处于全国水平之下。令人诧异的是在全国金融结构失衡状况改善的2004-2006年,四省却同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化,浙江省尤为明显。

省内经济结构失衡的比较:省内经济结构方面依旧是浙江省最具优势,失衡指数曲线与三省未出现交叉,失衡水平最低,并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山东、广东、江苏三省的失衡水平则严重很多。分因素考察发现,浙江的市际间人均G DP极值比始终处于正常水平,山东则长期存在危机,这进一步说明实现地区内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性。

国际收支结构失衡的比较:山东省的经济体系一直较为完整和独立,国际收支结构失衡水平较低,但优势有不断缩小的趋势。

(3)四省相比,浙江省在产业结构与省内经济结构方面的优秀表现,使其总体经济结构处于优势地位,失衡水平较低。而山东省尽管在国际收支结构方面存在优势但不明显,产业结构较大的劣势以及投资消费结构失衡的急速加剧,造成了总体经济结构失衡指数较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令人担忧。

4 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山东省经济结构失衡的绝对水平进行一个大致的总结:①山东省的经济结构总体上处于中度失衡水平之上,且近年来加剧趋势明显,改善趋势不显著;②工业先行、投资主导战略,尤其是粗放式的增长模式是导致失衡的主要原因;③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和省内经济结构有改善迹象,但能够稳定持续改善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通过与文献[1]对全国经济结构失衡测度的比较,发现2005年前山东省经济结构总体失衡状况与全国状况拟合度很高,之后开始脱离全国经济结构失衡的轨迹,这说明山东省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已经初见成效。

通过与广东、江苏、浙江等代表性省份的比较,对山东省经济结构失衡状况的相对水平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1998-2007年间,山东省的总体经济结构与广东、江苏、浙江等代表性省份相比,逐渐由优势变为劣势;②尽管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有明显的改善迹象,但与广东、江苏、浙江等代表性省份差距依旧很大,尤其是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及能耗因素的差距显著;③山东省投资消费结构失衡水平的大幅上升严重拖累了经济结构总体平衡发展,而消费不足将导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提升乏力;④省内经济结构失衡严重,市际间人均G DP极值比过大。

综上,由于山东省经济结构存在较高水平的失衡现象,从而导致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日趋降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理顺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提高国民经济中消费所占比重,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平衡省域内各市际间经济发展水平才能真正缓解经济结构的失衡状况,实现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编辑:李 琪)

References)

[1]项俊波.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测度与分析[J].管理世界,2008,(9):1-11.[Xiang Junbo.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Imbalance of China’s Economic Structure[J].Management World,2008,(9):1-11.]

[2]华民.世界经济失衡:概念、成因与中国的选择[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16.[HUA Min.World Economic Imbalances:Concept,Causes and China’s Choice[J].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7,(1):5-16.]

[3]刘钻石.从历史角度看世界经济失衡:文献综述[J].亚太经济,2007,(6):2-6.[Liu Zuanshi.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G lobal Imbalances:Literature Review[J].Asia-Pacific Economic Review,2007,(6):2-6.]

[4]李闽榕,黄茂兴,李军军.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预测模型的构建与精确度验证[J].管理世界,2009,(2):1-11.[Li Minrong,Huang Maoxing,Li Junjun.The Construction and Accurate Verificationof the Forecast Model of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in Provincial Economy[J].Management World,2009,(2):1-11.]

[5]庄佳强,徐长生.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9,(4):102-107.[Zhuang Jiaqiang,Xu Changsheng.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J].Economic Perspectives,2009,(4):102-107.]

AbstractAlthough Shandong is one of the most rapidly developing provinces in China,as the economy continuously grows,the imbalance structure and other potential problems accumulated.Those problems may threaten the sustainabi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In order to examine the current status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dentify the problems in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Shandong province,according to the methodology of Xiang(2008),the article constructs the indicator system to test the imbalance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Shandong province.Taking account of the special property of provincial economy,this article takes seventeen indicators as the basic indicator system,including industrial structure,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financial structure,inter-provinc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etc.Based on this basic indicator system,this article tests the extent of imbalance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Shandong province,and compares this with those of representative provinces in east China including Guangdong,Jiangsu,Zhejiang,etc.,as well as the whole country;therefore the article obtains both the absolute level and comparative level of the imbalance of economic structure of Shandong.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balance of economic structure in Shandong is much more serious,and the sustainability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refore decreasing.On the basis of these results,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Shandong shoul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ertiary industry,proporiate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increase the weight of consumption in national economy,and balance the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cross different cities in the province.Only through these solutions,can the imbalanced status of economic structure be alleviated,and the driving for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 enhanced.

Key wordseconomic structure;imbalance;comparison

The Imbalance Level of the Structure of Shandong Economy:Measurement and Comparison

WEI Jian PENG Tao WANG An
(Center of Economic Research,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014,China)

F326.22

A

1002-2104(2010)03-0038-06

10.3969/j.issn.1002-2104.2010.03.008

2009-10-30

魏建,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资本市场。

*该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2007年度招标课题(项目号:07JJD790132)和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前期论证课题“山东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和对策”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省域测度产业结构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平面上两个数字集生成的一类Moran测度的谱性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我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测度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省域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安全动态防御体系研究
省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
我国省域创新产出的空间特征和时空演化——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实证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