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教学法
2010-09-27刘芬
刘芬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天津300222)
《模拟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教学法
刘芬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天津300222)
设疑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本文从《模拟电子技术》课堂教学导入,论述了在课堂开始、内容难点或重点以及课堂结尾三个教学环节中设疑提问的重要性,并给出具体的实例。研究实践证明,设疑教学法在《模拟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取得明显的教学实效。
模拟电子技术;课堂教学;设疑教学法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更新较快、应用广泛、实用性很强的电子技术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该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就要学会设疑导学的艺术。
在上课伊始设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头,设疑巧妙,会使学生兴趣陡增,思维闸门顿开。导入设疑可以根据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拓展设置问题,也可以根据课堂的主题设计问题,同时还可以从电子线路的提出、完善、创新等方面设疑。不论从哪一个角度设疑,都必须强调问题的“引起”作用,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反应,激起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即能获取解答,使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产生迫切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负反馈放大电路》这一章的第一节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1)什么是反馈?(2)为什么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然后,启发学生联想到“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一节中通过引入直流负反馈来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方法。再由此过渡到反馈类型及其判断、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等内容的讲解。这样,不但将前后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且还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和全面掌握。
于重点、难点处设疑,以解决主要矛盾
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内容上做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对教材中重点、难点问题的释疑,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可以从联系旧知识入手进行启发,可以增设同类对比启发,可以指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从直观进行启发,同时,仔细把握教材内在逻辑关系,逐步提问引导也是重要的一环。
例如,在讲“放大器输出电阻”时,首先引导学生将放大器的输出端等效为受控电压源或受控电流源,然后启发学生联想学过的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自己总结出求放大器输出电阻的三种方法。
又如,在讲“三极管放大电路中的波形失真”时,可依次提出三个问题:失真的现象是什么?造成失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克服失真?通过这三个问题,使得学生很好地把握这节课的重点,逐层突破,实现教学目标。
再如,“差分放大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教材中重要而难讲的一章。笔者认为,采用逐步提问引导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提出第一个问题: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T1和T2各组成一个共射放大电路,它们都没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措施,因此都有比较大的零点漂移u,但从电路的输出端来看,有没有零点漂移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图1电路由于采用特性相同的两管组成两半对称的电路,从而可利用互相补偿抑制零点漂移。
然后,提出第二个问题:实际中做到两半电路完全对称是不可能的;另外,若采用单端输出,电路对零点漂移毫无抑制能力。面对这些问题,又该怎么办呢?启发学生借鉴工作点稳定电路中采用的方法,即在管子的射极接上电阻,如图2所示。
图1 最基本的差分放大电路图
图2 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图
图3 带射极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图
最后,提出第三个问题:为了使图2电路的共模抑制比增大,应使射极电阻Re增大。但增大Re必须加大VEE,这在实际中是有困难的。那么,能不能找到一种器件或电路,它的直流电压不大,而动态电阻却很大?启发学生联想到电流源或恒流源具有这种特性,于是得到图3所示电路。
在结尾处设疑,启发学生进一步深究
一节课的结尾既是对教学过程的总结,又是对教学内容新的拓展。有效的结尾方式易于激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增强自学能力,拓展所学知识,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另外,教师针对本堂课所涉及的知识,在结尾处巧妙设疑,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问,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例如,在分析完“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后,学生还沉浸在其有效地提高了转换效率的喜悦中,教师可提出新的问题:由于乙类功放中没有直流偏置,这将会使得输出波形出现什么现象?又该如何克服这一现象?从而来拓展学生学习,延伸课堂内容。
又如,在讲完“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加/减运算”后,可增设一题目:设计一运算电路,要求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运算关系为:vo=10vi1-5vi2-4vi3。学生课后通过独立思考,完成电路设计,可有效地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并增强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产生疑问开始的。在《模拟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巧妙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课堂延伸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王丽,高燕梅,宋丽华.“模拟电路”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建议[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5):15-17.
[2]冯雪英.设疑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08,(122):28-29.
[3]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王远.模拟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姚富安.谈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方法[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1996,18(4):63-64.
G712
A
1672-5727(2010)07-0090-02
刘芬(1979—),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数字信号处理与电路与系统方面的教学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