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恢复国民经济的比较研究
2010-09-25郭华
郭 华
(武汉外国语学校,湖北武汉 430070)
中西方恢复国民经济的比较研究
郭 华
(武汉外国语学校,湖北武汉 430070)
二战后的西欧与刚成立的新中国都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的重任,它们采取了很多相似的措施,如抑制通货膨胀;不失时机地进行若干重点建设;对经济的高度干预等等。但是相似的恢复手段背后却存在着深层次的差异:原本实力的不同、国际外部环境的差异、经济政策的差异以及科教发展程度的差异等。这些因素值得我们深思,同时对我国现今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中西方;恢复国民经济;比较研究
二战后西欧国家到处都是残砖断瓦,需要在废墟上重建,经济的恢复困难重重。据资料记载,英国战争夺去41万人口,全国1/4财富毁于战火之中,战争期间出口贸易减少近70%,工业技术装备更加陈旧。1938~1948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0.8%,1946年,工业产量为 1937年的94%。法国在法西斯占领摧残下,工业体系残缺不全,生产处于瘫痪状态。1944年,工业生产总指数只相当1938年的40%。1938~1948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4%,1946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73%。德国战争夺去700万人口,工业生产如以1938年为100,1945年生产资料生产指数下降到30~44,消费品生产指数下降到18~28。1946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34%。有人站在德国首都柏林街头,望着满目废墟的城市,哀叹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花去二十多年的时间,要想复兴简直比登天还难。二战后的西欧各国面临的经济恢复任务异常艰巨。
在同一时期的亚洲,1949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也面临着经济恢复的重任。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在全国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社会经济已是千疮百孔、破败不堪:1949年钢产量为15.8万吨,原煤3 200万吨,粮食1.13亿吨,棉花为44万吨;同历史上最高年份相比,工业产值下降了50%,粮食产量下降了25%,棉花产量下降了48%;从抗日战争起到国民党崩溃的12年当中,通货增长了一千四百多亿倍,物价上涨了八万五千多亿倍,人民生活极端贫困;1949年,城市失业工人达400万,农村灾民达四千多万人。旧中国留给人民的是一份异常衰败,近乎崩溃的经济。新中国的经济恢复任重道远。无论是刚刚结束二战的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他们所面临的首要任务都是要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一、问题的提出:相似的恢复措施
(一)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是中外恢复国民经济的共同措施
1.中外抑制通货膨胀的方式相似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经受了持续通货膨胀的影响。笔者认为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二战以后的工会力量普遍增强,形成所谓名义工资的增长刚性,而雇主对付工资增长的办法便是提高产品价格,从而形成工资与物价螺旋上涨的成本推动型长期通货膨胀趋势。其二,长期战争积累了强大的购买力,而消费品的供应能力却因战争破坏下降了。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在1949年-1953年价格都出现飞涨,比如奥地利、法国、日本的市场价格指数最高分别达到 114.28、111.30和109.08。其三,各国因其国际收支失衡而引发政府严重赤字的通货膨胀问题。(以法国战后初期的通货膨胀率为例,马歇尔计划经济援助前的通货膨胀率每年平均高达34.1%。参阅下表战后初期法国每年的通货膨胀率概况。)
战后初期法国每年的通货膨胀率概况
战后的西欧抑制通货膨胀的方式主要有通过国家的力量进行物资的整体调动,打击投机,欧洲16个国家于1948年的4月16日共同创立“欧洲经济合作组织”,以全体的力量共同对抗通货膨胀,由这个组织统一负责分配援助资金的工作。他们还采用了计划方式维护市场稳定,如战后联邦德国进行了币制改革 ,并在以后始终注意控制货币总量,稳定通货,稳定物价等。
建国前后,由于受国民党长期剧烈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和人民币币值因财政困难过量发行,曾产生了四次物价大波动。从1949年4月到1950年2月,不法资本家利用国家和人民的暂时困难先后掀起了四次物价涨风。第一次涨风,华中物价上涨近四倍,山东、苏北物价上升了半倍,党和政府对付这次物价波动的主要措施,首先是对带动物价波动的“两白一黑”商品,即粮食、棉纱、煤炭,实行大量抛售;其次是对职工实行低价供应日用必需品政策;第三是恢复交通,使东北的粮食进关;第四是实行“折实存款”,回笼货币。这些措施有效地平抑了物价上涨风潮。第二次涨风从上海开始,影响到各解放区,使粮食价上涨了四倍,一般物价上涨了两倍。党和政府组织大量抛售和折实存款外,还采取了严厉打击金融投机、引导游资转向生产等办法,取缔了上海证券交易大楼的违法金融活动,组织企业和商人到农村收购棉花。第三次涨风以上海为中心波及全国,上海市场物价每天上涨10%~30%。中央财经委员会统一领导,主要实行有计划的集中抛售,以打击投机资本、控制物价。与此同时,还采取了惩治违法投机商,整顿税收、紧缩投放和加强折实存款。第四次涨风,仍然开始于上海,影响到全国15个大中城市的25种主要商品,价格上升了两倍多。中央政府除继续采取行之有效的抛售外,还双管齐下,一是迅速恢复生产,增加供给;二是压缩需求,物价逐渐趋向稳定。战后的西欧与新成立的中国,抑制通货膨胀的方式都是极其相似的。
2.中外都不失时机地进行了若干重点建设
欧洲因是二战的主战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各国政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时,都对本国进行了重点的建设。德国使用马歇尔计划资金开展重建,德国政府按照市场原则,规范经济宏观秩序,通过直接投资支持重点项目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建设等。其中基础设施中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和房地产领域,例如汉莎航空公司,法兰克福机场,德铁股份公司,路易斯堡港等。政府直接投资的重点产业包括:汽车、化工、电子等支柱工业和金融、农业领域。法国在恢复工业的同时,大胆进行了农村改革,将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在农村的改造上,包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在西部、西南部和中央高原等落后区域,大力发展交通和通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英国在铁路运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进行重点地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财政极度困难,但新兴的政府依旧领导全国人民有重点地进行经济建设。在建国的头三年里,重点进行了水利、交通运输和以煤、电、钢铁为主的工业建设。我们旨在通过“建立和扩建电力工业、煤矿工业和石油工业;建立和扩建现代化的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和基础化学工业;建立制造大型金属切削机床、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采矿设备和汽车、拖拉机、飞机的机器制造工业”,从而“使我国能够在社会主义大工业的物质基础上改造我国国民经济的原来面貌”。到1957年为止,新中国的重点建设有“军事工业企业44个,其中航空工业12个、电子工业10个、兵器工业16个、航天工业2个、船舶工业4个;冶金工业企业20个,其中钢铁企业7个、有色金属工业13个;化学工业企业7个;机械加工企业24个;能源工业企业52个,其中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各25个、石油工业2个;轻工业和医药工业3个。”这些项目建设为我国建立了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中外都对经济实行高度干预
战后的西欧把对经济生活的调节作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内容,对经济生活的全面调节成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内在要素。西欧各资本主义国家参与了战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对国民经济恢复实行了高度的干预,笔者认为“高度的干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国有企业的出现与发展。二战后开始着手恢复国民经济的英国的核心措施之一就是实行国有化:1945年底,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将全国800家公司收归国有,并建立煤炭工业管理局统筹经营;1947年8月以后,政府先后依据一系列国有化法令,在铁路运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西欧其他国家也相继推行了国有化政策,至1977年欧洲各国的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详情参看下表)。第二,国家财政开支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升高,也就是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作用加强:很多国家的政府财政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直接支配了国内的大部分财富,国家用这些钱进行国防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加强社会福利,调节社会收入等等,充分发挥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第三,实行中央银行国有化,加强中央银行对国家金融的干预和调节作用。
1977年国有经济所占比重
新中国在恢复国民经济时期,国家在经济的发展同样也是高度的调控与参与。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规定,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国家将在一定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实施直接计划管理和间接计划管理。笔者认为新中国的计划经济的“高度干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占资本主义经济80%以上的资本,控制了轻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和贸易,与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就开始着手没收官僚资本。到1949年底,全国共没收官僚资本的企业2858个,拥有职工129万,还接收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接着人民政府又对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使这些企业成为新型的社会主义国有企业。这样,人民政府就掌握了新中国的经济命脉。第二,全国主要财经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全国货物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这些决定和措施使国家集中掌握了主要的收入、资金和重要物资。
二、中外国民经济相似恢复手段下的深层次差异
通过中西方的不懈努力,国民经济的恢复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而在众多相似恢复手段以及成功的背后却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追寻差异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西欧内生性的优势,即西欧战前就是工业发达国家 ,虽经战争但工业基础还在,物质基础比较雄厚,人力资源丰厚等,所以在面对国民经济的恢复时,它会恢复得更快更好。除了这个因素外,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差异的存在。
(一)外部条件的迥异:西方有美援,中国主要依靠自力更生。
战后西欧经济的成功恢复离不开美国在经济上的大力援助。从当时的世界局势发展变化来看,美国外交战略的主要着眼点是在欧洲与苏联争夺势力范围、稳定资本主义阵营。因此,这一时期美国对外经济援助的核心内容是官方发展援助中的政府间的双边援助,重点是对遭受战争打击的盟友进行援助使其迅速恢复力量发展国民经济,表现方式除了战时的军事援助还在继续以外,战后美国开始了以经济援助为主的发展援助。从1948年4月3日到1952年6月底,马歇尔计划共拨款131.5亿美元,其中90%为赠予,10%为贷款。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48-1952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10%,钢产量从1947年3100万吨增加到1951年6000万吨,汽车月产量5.4万辆增加到14.5万辆①。贝文是这样评价欧洲复兴计划的:“就像是给落水者投下一条救生圈”。笔者认为尽管这一时期美国的对外经济援助不是无私的人道主义救援,有着其政治目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没有美国的援助就不会有西欧经济的恢复和贸易的活跃。
新中国成立后,繁重的经济恢复任务需要积极开展对外经济贸易。但是美国及西方国家为了从经济上扼杀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对中国实行了经济封锁和禁运政策。美国在“二战”后发展成为综合国力高居世界之首的头号强国,其既定战略目标是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包围、封锁、遏制。在美国一手策划下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威胁、经济上的全面封锁的政策 ,企图把新中国扼杀于摇篮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对新中国实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给新中国的经济恢复造成严重的困难。第一,使中国与一些国家的贸易中断或大幅削减。中国自古以来与欧洲各国及周边国家都有着长久的贸易关系,但由于受“封锁”、“禁运”政策的影响,这种传统的贸易关系被大大地缩小了:如中英贸易在数量上减少90%以上;中法减少了95%;中德贸易完全中断;中日贸易也处于几乎完全停顿状态②。第二,引起中国市场物价波动。一方面,“禁运”使进口原料器材价格上涨。据统计:1950年底到1951年7月,上海市场上进口原料器材上涨了1—4倍。另一方面,“禁运”使部分过去出口西方的土产品滞销。第三,造成中国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由于财产冻结,中国在美、日的2700万美元的公私订货被扣留禁运,中国国家银行在美国的500万美元未到期汇票被冻结。中国在欧洲经日本、菲律宾运回的订货在美控海岸被扣③。从整体上来看,新中国与二战后的西方比较而言,新中国经济恢复所面临的外部条件极其不利,中国只能依靠自己自力更生。
(二)经济体制与相关政策的不同
战后,西欧国家都对经济体制和社会政策的调整,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利用国家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针对二战后出现的科技进步,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危机出现新特点等新情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动摇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其一,调整经济政策,寻求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点。战后,西方国家战后普遍奉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学说,主张国家应干预和调节经济,利用国家财政政策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以刺激经济的发展。其主要措施是增加国有企业,利用财政手段干预经济,利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实行充分就业,政府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并占据支配地位,制定各种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来规范市场活动,等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有利干预和调节,促进了基础工业的恢复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抑制了通货膨胀和增强市场经济活力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其二,资本所有关系更加多样,经济结构不断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在私有制为主导的基础上,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集团所有制、国有所有制、法人所有制、社团所有制以及资本家个人所有制等多种形式并存。第二,大小企业并存,形成优势互补。小企业蓬勃兴起,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不过,大型企业垄断地位一直在加强。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经济体制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很大,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具有高度的内部化倾向。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对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稳定物价、巩固新生政权起了重要作用。正如最早提出计划经济思想的张闻天所说的那样:“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正是在于它能以明确的经济计划去适当地布置我们的人力和物力,去动员千百万人民为这一计划的实现而奋斗”。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也就越来越暴露和明显。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总结过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两个特征。第一,计划经济体制把企业、个人都置于行政部门附属物的地位。企业既不能自主经营,又不能自负盈亏。企业的生产数量、生产品种、价格以及企业的生产要素供给与生产成果的销售都处于政府计划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机构的控制之下,企业如果稍稍违背一下行政主管机构的意愿,就会受到制裁。行政权力支撑着整个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转。同样的道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个人作为劳动者,作为消费者,乃至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接受计划的安排,如果违背就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困难。第二,计划经济体制是由若干个次一级的体制组成的,事无巨细地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计划的企业体制、计划的财税体制、计划的金融体制、计划的价格体制、计划的劳动用工体制与人事体制等等。它们彼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盘根错节,难解难分,此存则彼存,此损则彼损,整个计划经济规模宏大,安排着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笔者认为,虽然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与刚成立的新中国都对本国的经济进行了高度的调控与参与,但是在这个相似的表象之后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即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同时,强调经济按市场规律进行。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并不是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而是为市场经济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坏境。国家的主要作用是制订市场竞争规则 ,监督经济主体遵守法律;通过调整政策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直接投资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服务,并以参股的方式控制那些对国民经济至关重要的企业;以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的财政手段校正竞争的偏差等。而当中国的计划经济发展成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它已经完全忽视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了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出现了政治压倒经济的怪圈。
(三)科技和教育的发展程度不同
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在西欧经济恢复重建时期,正值第三次科技革命,西欧各国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成为西欧经济迅速恢复的强大杠杆。战后发生的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的直接结果,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巨大发展,对传统的工业部门,如钢铁、汽车制造等进行了固定资本的投资和技术改造,对农业部门也注意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程度。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技术后,几十倍 、上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极大地促进了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采用,工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产品和新的生产部门纷纷涌现,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工业的比重由上升转为下降 ,而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70年代初占了国民收入的60%左右 。科技革命又使生产力的内部结构和组成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飞速发展,科技的贡献是相当关键的。
当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后,教育就上升到极其重要的位置。新技术的大量涌现需要有一批懂得新技术的人员,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笔者认为教育是西欧创造奇迹背后的隐形作用力,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教育的重视与投资,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和专门人才,为经济的恢复与起飞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重视发展教育 。他们在花费大量经费发展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同时 ,还发挥国家干预职能,主动克服私人垄断资本的缺点,组织领导大型的科学技术研究。各国还采取措施广揽世界各国的人才,在国外设立科研机构,向国外大学投资,努力引进、借用、吸收外国的智力资源。而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无论是科技,还是教育,均处于极端落后的状态。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国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6年。
三、启示
中西方在恢复时期,尽管各自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但是在管理体制上却存在很多相似点。资本主义并不是不能搞集中管理,社会主义也不是不能搞市场经济,关键在于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适宜的管理措施,建立能促进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笔者认为中外这两段恢复国民经济的历史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以下两点启示。
(一)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1.善于抓住机遇,为经济发展打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20世纪50年代,全球化浪潮在世界兴起,到了80年代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全球化的时代,离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的。1978年以前,受意识形态和外交政策的影响,中国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境地,让我们离世界越来越远。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和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吸引国外资本,吸取人类文明中一切于我国发展有益的东西。当时国际环境对我国发展是有利的,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从此 ,中国决心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不是闭关锁国、固守传统。借助于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学习效应和国际资源重组效应 ,中国不仅明确了改革的目标、获得了改革的动力,而且还打破了经济增长的市场瓶颈和资源瓶颈,从而造就了中国经济奇迹。
2.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政策,为经济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内部环境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30多年里,我国社会在经济上存在着许多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观念和制度:在经济领域,把计划经济绝对化,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分配领域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等,严重妨碍了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在开放基础上的经济改革,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拓出了发展的新局面。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地表述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观点,“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从此打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一个教条,即把计划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等同资本主义。邓小平这一谈话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把市场机制引入经济生活,给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对加快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我国国民经济连续30年以近10%的速度高速增长,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
中国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走上了伟大复兴的道路,但中国今天的改革开放似乎只是刚刚开了个头,要想完成复兴伟业,我们一定要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保证发展的持续性。
(二)矢志不渝地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④。”二战后的西欧,重新成为经济工业大国,这与各国政府一向重视科学,尊重人才,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它们在科技、教育上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很重要的启示: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我们要矢志不渝地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⑤。我国的科技和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上仍处在较低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笔者认为,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其一,要加大教育、科技投入。我国政府历来很重视教育与科技的发展,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严重落后,基础条件差,从而严重制约了科教的发展,所以我们依旧要加大投入。其二,注重科技创新和教育改革。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技与教育水平相差很远。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但是这不是解决事情的根本对策,中国发展唯一的选择就是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创造、发明、发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的发展,尽快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笔者认为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是科教兴国的关键所在。其三,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注释
①刘绪贻:《战后美国史(1945-1986)》,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9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1949—1952)对外贸易卷,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第461—462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1949—1952)对外贸易卷,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第461页。
④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 88 页。
⑤秋石:《科教兴国论》,《求是》2004年第7期。
责任编辑平乐
201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