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变化模式的资源经济学分析*
2010-09-25吴永娇董锁成
吴永娇董锁成
(1.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以虚拟变量引入政策因素到函数(式7),同时,假设
中国耕地变化模式的资源经济学分析*
吴永娇1董锁成2
(1.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本研究旨在引入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和高等计量经济学建模思想,结合经济学和土地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从资源经济学的角度揭示我国耕地动态变化过程,促进我国耕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的完善与发展。结果表明:①在中、短时间尺度内社会经济发展因子对耕地变化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主驱动因子有GDP、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和国家宏观政策;②耕地面积与GDP、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与人均GDP呈正相关;③我国耕地制度安排存在缺陷,是造成我国城市化蔓延占耕地的最直接原因;④我国应不断完善土地制度安排,同时,应不断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加强政府导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减少社会经济发展对耕地的非科学侵占。
耕地;资源经济;变化模式;经济制度
应对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农业与农业用地矛盾日益突出。1978-1993年的15年期间里,我国耕地表观面积共减少428.8万hm2,且大部分是良田[1]。作为农业生产投入要素不可替代性的耕地,耕地变化直接影响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产品增产潜力、粮食安全问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资源经济学角度,分析评价我国耕地变化的历史和现状,提取中短时期内驱动耕地变化主因子,模拟耕地变化的动态变化过程,依此为我国耕地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涉及的社会经济因子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农业年鉴,以及相关的网站,数据比较可靠。首先,对相关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如:对GDP和人均GDP价格因素进行标准化预处理以剔除价格波动因素,并对原始数据进行矢量或标准化预处理等;并对1992-2006期间的耕地面积进行标准化换算,以剔除土壤质量空间差异。
1.2 研究方法
基于耕地质量空间差异性,耕地表观面积变化不能如实地反映耕地动态变化实质,本研究直接借鉴郑海霞和封志明[2]的研究观点和成果,采用标准系数法以校正耕地表观统计面积,剔除耕地质量空间差异性。我们选取1992,1996,2000,2004年各年各区域的标准系数,之后采用他们的平均标准系数作为本研究期间的标准系数,计算得到全国1992-2006年期间各年内的耕地标准系数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判断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和次要因素[12]。
2 研究内容
2.1 计划时期的耕地动态变化(1980-1991年)
在实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耕地变化主要取决于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耕地与其它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问题,主要是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期间,我国耕地整体上是不断减少,耕地面积从1980年的99 305.3× 103hm2,减少到1991年的95 653.3×103hm2,究其原因在于国家宏观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等因素。
首先,国家政策影响耕地变化。如,1983年内耕地净减值有所下降(见表1),源于国家宏观调控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等措施,抑制建设占用耕地;1985年内耕地净减值最大,达100.74万hm2,主源于《土地管理法》实施前(1986年前)各地政府为了彼此的利益,突击批地,耕地资源急速流失;此后几年,耕地资源流失缓解,源于《土地管理法》正式颁布后,城乡土地管理开始进入依法、全面和科学管理的轨道。
表1 1980-1991耕地变化(单位:104hm2)
其次,农地产权制度安排存在缺陷,耕地易被征为它用。我国农地产权属集体所有,耕地使用中有三方主体,即国家、村集体和农户。当地政府(代理国家行使土地所有权)在现行的农地制度安排中居于主导地位,有权征用集体农地为国有,而对农村集体来说,农地所有权并不完整,没有转让权和改变农地用途的权利,这种农村土地制度安排,易存在代理风险,导致耕地非理性征为国有土地,转为它用。
同时,土地存在级差效益,耕地不断向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非农用地转移。此阶段,我国农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农业用地的经济效益一般低于商业或工业等其它用地,而人口持续增长拉动人居用地和空间需求不断增加,政府主导型的城市扩张引起城市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等更是加大了耕地与其它非农用地之间的利差,耕地进一步转为它用。
2.2 市场经济时期的耕地动态变化(1992年后)
此阶段,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但是,耕地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其它非农用地需求增长;另一方面在于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拉动的耕地需求增长,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农产品需求增长,在既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需要更多的耕地投入农业生产。
首先,由表2可知:1996年,全国各地耕地表观面积都有所增加,除了耕地比较肥沃的北京市外,增加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干旱缺水,低于全国平均耕地质量水平的内蒙古、新疆、宁夏和低洼易涝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等沿海滩涂地。
其次,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见表2)。减少的耕地主要是用于基础建设、居民建房占地和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在1998至2006年的9年期间,我国建设用地占耕地面积达1 585.20万hm2,仅在2003一年的时间里,建设用地占耕地面积就达229.1万hm2。
综合分析可知:市场经济时期,市场机制对我国耕地资源配置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国家政策对耕地投入影响依然显著。
综合以上不同阶段我国耕地动态变化分析可知:①从1980-2006年以来,我国年内耕地面积整体上处于净减少状态;②国家宏观政策对耕地影响显著;③1992年前,耕地主要由国家宏观政策所控,1992年后,市场机制对我国耕地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市场机制并不完善;④社会经济发展因子对耕地变化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⑤我国农地制度安排存在缺陷,导致耕地易被征为它用。
2.3 我国耕地动态变化模型构建
2.3.1 耕地动态变化模型构建
影响耕地变化的社会经济因子复杂多样。本文选取了衡量经济发展水平GDP、产业结构(三类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比重)、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和代表人民生活水平的人均GDP、人口、耕地政策和整个居民消费物价水平几个指标作为驱动耕地变化潜在的社会经济因素。
表2 1980-2006耕地变化(单位:104hm2)
首先,以虚拟变量引入政策变化因素。[14]由表2可知,耕地突发性的变化时点是在1996年,则有,
式中:t,时间序列变量;D,国家宏观的耕地政策。
其次,我们运用DPS软件分析我国耕地变化与上述7个社会经济因子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度。
由关联得到的矩阵结果可知:政策因素对于标准耕地面积变化影响最大,关联度达0.83,其次分别为GDP (0.62)、城市化水平(0.62)人均GDP(0.61)、人口数(0.54)、居民价格消费指数(0.46)、三大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的比重(0.33)。据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可知:当P取0.5时,其关联度值小于0.6时,表示其驱动力并不是主因子,在模型自变量因子选取时,可剔除。从而,为简化分析和模拟耕地变化对主驱动因子的响应模型,本研究选取了政策、城市化水平,GDP,人均GDP作为标准耕地变化的主驱动因子。
最后,基于以上Gujarati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得到的主驱动因子,利用1992-2006年期间的样本数据(如表3)模拟我国耕地变化对主因子的响应模型。
表3 标准耕地面积相关数据(1992-2006年)
式中:L,标准耕地面积;X1,GDP指数;X2,城市化水平;X3,人均GDP;D为国家实施的农业耕地政策因素等。模拟结果如下:2006年后,我国耕地宏观政策因素不变,得到1992-1995和1996年后函数如下:
以虚拟变量引入政策因素到函数(式7),同时,假设
从模型模拟结果来看(式8:R2=0.96)可知:模型模拟的比较好。
2.3.2 模型分析
模型模拟得到函数(式8)、(式9)和(式10),模型模拟的比较好(R2=0.96,模拟值与实际值比较吻合)。
函数(式8)揭示了国家宏观政策对耕地变化影响显著。
函数(式9)和函数(式10)表明:
(1)GDP与耕地存在负相关。表明,在一定技术资源条件下,我国过去一二十年的经济增长,是较粗放的外延式增长,技术水平含量不高,部分是以转移农业耕地资源为代价。期间我国发展第二、三产业生产,部分是以侵占耕地资源,特别是在1992-1994年,属于第二、三产业的高新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导致耕地大量被侵占。
(2)城市化水平(本研究是从人口学出发,用城市人口比重来表示城市化水平)跟耕地呈负相关。可知在此阶段,在既定的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城市化水平提高,会拉动更多的耕地向基础建设等其他土地利用方式转变。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需要更多的人均居住空间、基础建设等,从而必然会导致更多的耕地向城市用地转移。
(3)人均GDP跟耕地呈正相关。此阶段,我国人均生活水平还处于小康不断调整阶段,人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需求增加,在既定的条件下,需投入更多的耕地以增加农作物产量,以支撑人们因收入水平提高而增长的农产品需求。
综合以上分析和模型分析可知:
(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是目前我国耕地减少的一个主要且重要的因素(弹性系数绝对值=0.511),大于人均收入(0.02)和GDP(0.001),源于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和城市人口居住空间需求增加,从而,在非农用地资源供给有限的条件下和市场机制的驱动下,拉动耕地转为它用。
(2)耕地制度安排存在缺陷,是造成我国城市化蔓延占地的最直接原因。我国城市蔓延是耕地非农化最直接的原因,由于受利益驱动和各地区以GDP作为地方政府官员征集考核的指标,和部分地方政府、领导片面理解和追求城市化导致的非科学行为,造成大量耕地抛荒等现象。即使我国在2004年公布实施了《土地管理法》,但并未使耕地归集体所有存在的弊端得到解决。
3 结论和建议
①耕地动态变化过程:历史时期总趋势减少,短暂增加,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点,东部减少,西部增加。②耕地动态变化驱动因素:是自然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中短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因子活跃,对耕地变化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GDP、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国家宏观政策)。③模拟结果分析:模型模拟精度高(R2=0.96),模拟结果有效、可靠;国家宏观政策对耕地变化影响显著;GDP指数、城市化水平与耕地呈负相关,耕地与人均GDP为正相关;城市化是我国耕地减少的重要因素,其弹性绝对值(0.511)大于人均GDP(0.02)和GDP(0.001);耕地制度安排缺陷是造成我国城市化蔓延占地的最直接的原因。
综合以上研究分析可知:我国应不断改善土地制度安排,得以消除或缓解非科学的耕地占用现象。同时,应不断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加强政策导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促进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编辑:李琪)
[1]朱希刚.中国粮食问题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50-158.
[2]郑海霞,封志明.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数量和质量分析[J],资源科学,2003,25(5):33-39.
[3]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1996,51(6):553-557.
[4]蔺卿,罗格平,陈曦.LUCC驱动力模型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5):79-87.
[5]摆万奇,赵士洞.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J].资源科学,2001,23(3):39-41.
[6]Lambin E F,Geist H J.Global Land-use/land-cover Changes: What Have We Learned so for?[R].IGBP Global Change Newsletter,2001,46:27-30.
[7]Tulloch D,Myers J,Hasse J,et al.,Integrating GIS into Farmland Preservation Policy and Decision Making.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3,63:33–48.
[8]李景刚,何春阳,史培军等.近20年中国北方13省的耕地变化与驱动力[J].地理学报,2004,59(2):247-282.
[9]Hasse J,Lathrop R,Land Resource Impact Indicators of Urban Sprawl[J].Applied Geography,2003,23:159–175.
[10]刘旭华,王劲峰,刘纪远,等.国家尺度耕地变化驱动力的定量分析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4):56-60.
[11]储燕涛.中国饲料粮市场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博士论文:10-50.
[12]邓聚龙.灰色系统-社会.经济[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130-136.
[1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46-548.
[14]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32-42.
AbstractCombined with economics model and land sciences theory,this study aims to disclose the dynamic change of farmland in China from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economics by introducing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model and higher econometrics theory.Results show that:①social-economic factors are key contributor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process of farmland change,and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are GDP,GDP per capita,urbanization and macro-policy of short-term and medium-term effects;②nega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farmland area and urbanization/GDP,and 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farmland area and GDP per capita;③incomplete farmland institution arrangement directly leads to irrational loss of farmland in urbanization,and further protection of farmland relys on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perfect institution arrangement,improvement of technology and enforcement of government restrictions,and chang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Key wordsfarmland;dynamic patterns;natural resources economics;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Dynamic Change Patterns of Farmland in China from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Economics
WU Yong-jiao1DONG Suo-cheng2
(1.Guilin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Guilin Guangxi 541004,China; 2.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 100101,China)
F323.211
A
1002-2104(2010)05专-0005-04
2010-06-16
吴永娇,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管理与资源经济。
*该文受桂林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编号:200899)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