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河北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的试验
2010-09-23袁万哲陈立功朱玉涛张竞乾岳春阳魏苗苗黄海琼孙继国
袁万哲,陈立功,朱玉涛,张竞乾,景 翠,岳春阳,魏苗苗,黄海琼,吕 爽,孙继国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保定071001)
猪链球菌病是由C、D、F群及L群等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在临床上可呈现不同的症状,如败血症、脑膜脑炎、心内膜炎、肺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关节炎等,还常常与其他疾病合并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该病分布范围极广,世界各地均有发生。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链球菌病也屡有发生,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失。本工作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猪链球菌河北分离株的形态、生化特性、溶血特性、药物敏感及其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试验,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 对河北省保定和承德等地区猪场疑似链球菌病的病死猪及时剖检,无菌采取猪的肺脏、肝脏、脾脏、肾脏、淋巴结、脑组织和关节腔液。
1.2 试剂 微量生化发酵管,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氟苯尼考等药物原料由保定市冀农动物药业公司提供;注射用硫酸链霉素和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为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药敏纸片参考文献[3]自制。
1.3 实验动物 体重20~25 g健康昆明系小鼠购自河北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
1.4 直接涂片镜检 无菌采取病猪的肺脏、肝脏、脾脏、肾脏、淋巴结、脑组织和关节腔液涂片,经革兰染色后直接镜检。
1.5 培养特性及形态观察 将涂片镜检中发现有革兰阳性成双或短链状球菌的病料划线接种鲜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 h,挑取平板上单个可疑菌落涂片染色镜检,确定为链状球菌后,置 4℃冰箱备用。
1.6 溶血试验 以平板法测定6株链球菌的溶血特性。将链球菌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 h后观察,根据菌落周围出现溶血圈的情况进行判断。
1.7 生化特性鉴定 上述纯化的6株分离菌分别用叠氮钠血平板,纯培养24 h后,选用微量生化发酵管进行糖发酵及其他生化试验。
1.8 动物致病性试验 取6株猪链球菌纯培养物,经平板计数后浓度调至 1×109CFU/mL,按0.2 mL、0.5 mL腹腔各接种3只小鼠,另设3只作空白对照。隔离饲养,观察发病及死亡情况。对死亡的小鼠剖检,观察病理变化,采集脏器染色镜检,并于鲜血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培养。
1.9 药物敏感性测定 按常规纸片法进行6株分离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抑菌圈直径大小判定分离株对药物的敏感性。20 mm以上为极敏;15~20 mm为高敏;10~14 mm 为低敏;10 mm以下为耐药。
2 结果
2.1 培养特性及形态观察 病料直接涂片镜检观察到的细菌以短链状革兰染色阳性球菌为主。经鲜血琼脂平板培养,分离到6株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分离菌在高盐培养基中培养48h不见生长,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多数形成淡灰白色、半透明、圆形、湿润、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小菌落,菌落直径约1~2 mm,且大多为α溶血或β溶血,其中CD1株呈β型溶血。鲜血琼脂平板中以5~8个菌形成的链为主。
2.2 生化特性 6株菌均可发酵葡萄糖、菊糖、蕈糖、马尿酸钠,均不发酵山梨醇、棉籽糖、卫矛醇、淀粉、吲哚、枸橼酸钠。M.R.、V-P试验均为阴性。大部分菌株发酵乳糖、麦芽糖、果糖,不发酵阿拉伯糖、甘露醇、水杨苷,不液化明胶。
2.3 动物致病性 攻毒组小鼠均100%发病,并于40 h内全部死亡,而对照鼠未见发病、死亡。死亡小鼠主要表现为血凝不良,脑膜充血,肺脏淤血、水肿,脾脏肿大。从死亡小鼠脾脏均可分离到与注射菌一致的链球菌。结果表明,6株细菌对小鼠均有一定的致病性。
2.4 药物敏感性 6株链球菌分离物对2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所用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在0~36 mm之间。其中以头孢哌酮钠(先锋必)、先锋霉素Ⅴ、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氟嗪酸的抑菌效果较好,6株菌对这4种抗生素的高敏率分别是100%、100%、100%、83.3%、83.3%,而分离菌对其他抗生素则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尤其是对四环素和杆菌肽的耐药率为100%。所有菌株都耐10种以上药物,表现出多重耐药性(表1)。
表1 链球菌分离株的多重耐药
3 结语
3.1 从河北保定、承德地区部分发病猪场病死猪体内分离到6株细菌,通过染色、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等结果,鉴定其为猪链球菌。
3.2 6株猪链球菌分离物均对3种抗菌药物(先锋必、先锋Ⅴ、阿莫西林)极其敏感。所有菌株都对10种以上药物产生耐药性,表现出多重耐药性。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