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色彩构成(二)

2010-09-20朱光武

演艺科技 2010年7期
关键词:色光基调色相

朱光武

(上海戏剧学院 舞台美术系,上海 200040)

(接第五期)

3 色彩的对比

实现色彩对比,应具备三个条件:(1)色彩必须有两种以上,因为只有在两种以上的色彩之间,才具有色彩间的可比性;(2)色彩之间要有差别,差别是对比的关键;(3)色彩对比必须在同一个人的视觉中进行,在同一视场内进行。

生活中的色彩多种多样、千差万别,色彩对比也有很多种:以明度差别为主的明暗对比、以色相差别为主的色相对比、以纯度差别为主的纯度对比、以冷暖差别为主的冷暖对比、以色彩面积大小差别为主的面积对比。以上种种对比都会因差别大小而决定对比的强弱性关系,差别大的形成强性对比,差别小的形成弱性对比。各种不同的对比关系可以同时出现,构成一个完整的对比关系网,因此,在同一视场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颜色所比较出的明显差异称之为色彩的对比。

3.1 色彩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

总体来说,色彩的对比可分为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

(1)同时对比

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的条件下,两种不同颜色并置时所发生的对比现象叫做同时对比。如:我们在公园里看见有红花盛开在绿叶中,会明显地感觉到这时的红花显得更红,而绿叶则显得更绿了;如果在一片红花中有朵黄色的花,我们会发现黄色的花变得带绿味了。这是同时对比的最显著特征,并置的双方都会把对方推向各自的补色。例如:中国有用红纸写对联的风俗,在红纸上写黑字,黑字在红色刺激下显现出黑绿色。在红纸上写灰字,灰字则在红色刺激下显现出灰绿色。

同时对比有以下特征:两色彩为互补关系时,两色彩的纯度会增高,色彩更艳丽;两色彩为相邻关系时,两色彩会分别把各自的补色残像(生理补色)强加给对方。两色彩的面积、纯度相差太大时,面积小的、纯度低的色彩将处于被诱导的地位。有色彩和无色彩(黑、白、灰)对比时,有色彩的色相不受影响,而无色彩的向有色彩的补色变化。

(2)连续对比

在同一视场、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条件下,发生的两种颜色的对比现象,叫做连续对比。连续对比与同时对比的区别是时间的差别,同时对比发生在一同时间内,连续对比则是发生在时间前后非常接近的情况下。舞台灯光常会运用这种对比原理去刺激观众的感观。舞台艺术有“织在时间上的艺术”之美称,而灯光能在瞬间改变舞台色彩,灯光是创造舞台和谐色彩的指挥者。比如,当我们看到舞台是黄色调时,如果周围有个白色的物体,我们会感觉这个白色的物体带有一些紫色,如果我们按生理补色的规律,在瞬间将舞台改变成紫色,便会发现这时的紫色特别的艳。同样的道理,当舞台原本呈现红色调,瞬间改色为绿色(或者是淡绿)时,受生理补色残像因素的推动,我们会感到红色之后的绿色更绿了。

连续对比有以下特征:把先看到色彩产生的残像加到后看到的色彩上面时,纯度越高,色彩的影响力越强;如果在瞬时间看到的色彩恰好是互补色时,则会增加后看到的色彩的纯度,使人感觉更艳丽。

3.2 色彩对比构成法

色彩对比构成实质上是一种对色彩结构的整体把握,就是我们常说的色彩基调的构成。色彩对比构成可分为:明度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三种不同性质的对比关系可独立进行,但更多情况下是融合一体同时进行。

(1)明度对比

因明度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关系称之为色彩明度对比。明度对比在色彩构成中占有重要位置。初学绘画一般都从素描开始,其原因之一就是素描是用黑、白、灰来表现画面,好的素描作品能够呈现丰富的色彩质感。

明度可分为三个大的等级:高明度、中明度、低明度。黑白摄影作品所说的高调、中调、低调等也源之于此。为了方便学习,我们在这里选择由12色明度级构成明度标尺(见图6)。高明度区域由白色12以及逐个递减的浅白灰11、10、9等四色阶明度;中明度区域由逐个递减的中灰8、7、6、5等四个色阶明度;低明度区域由逐个递减的深灰4、3、2以及黑色1等四个色阶明度。

画面中70%左右面积以高明度色彩为主构成的基调称为高明度基调;画面中70%左右面积以中明度色彩为主构成的基调称为中明度基调;画面中70%左右面积以低明度色彩为主构成的基调称为低明度基调。

(2)色相对比

因色彩相貌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关系称之为色彩色相对比。

根据色彩混合原理构成的色相环能清楚地表明色相对比的强弱关系。当两种颜色在色相环上相差的距离角度在45°左右以内时,它们的对比关系可称为弱对比,弱对比的两种颜色中应该同时含有50%以上同一色相成分;当两种颜色在色相环上相差的距离在角度100°以外时,它们的对比关系可称为强对比。原色与原色之间、一种颜色与另一种颜色相处于互补关系的,都是强对比关系,互补色对比是最强的对比关系。

(3)纯度对比

因色彩纯度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关系称为色彩纯度对比。任何一种纯色与它同明度的灰色相混,可得到与该纯色同明度而不同纯色的排列。任何一种纯色与不同明度的灰色相混,可得到与该纯色不同明度以及不同纯色的排列。

纯度可分为三个大的等级:高纯度、中纯度、低纯度。纯度对比排列与明度对比排列相似。同样,我们选择由12纯度级构成纯度标尺(见图7)。

高纯度区域由本色12以及纯度逐个递减的高纯度色彩11、10、9等四个色阶度;中纯度区域由纯度逐个递减的中纯度色彩8、7、6、5等四个色阶度;低纯度区域由纯度逐个递减的低纯度色彩4、3、2以及与本色同明度的灰色1等四个色阶度。由于纯度对比中,各阶度色彩的明度相同,所以,纯度对比中的视觉作用要低于明度对比中的视觉作用。

画面中70%左右面积以高纯度色彩为主构成的基调称为高纯度基调,或鲜调;画面中70%左右面积以中纯度色彩为主构成的基调称为中纯度基调,或中调;画面中70%左右面积以低纯度色彩为主构成的基调称为低纯度基调,或浊调。

4 滤色片

光线因透过彩色透明体而形成另一种颜色光的过程称为滤色。所有可见光都可以通过滤色而改变成另一种颜色光。一般而言,任何不同颜色的白光都是由多种不同波长的色光混合而成,滤色是把白色光先分解成各种不同波长的色光后,有选择地阻止有些波长的色光通行,允许另外一些波长的色光通过而重新组合成一种新的带有某种色相的光。舞台灯光界一般使用聚酯薄膜色片来获得舞台照明所需要的色光,这种滤色片透光性能好、耐高温,使用寿命长。

4.1 灯光滤色片解读

灯光滤色片的种类很多,根据我们的国情,主要使用国产滤色片,以下以国产灯光滤色片为主要分析对象。

灯光滤色片在改变光色的同时,会使投射光的光通量发生变化。打开滤色片色样本,可以看到每一张滤色片都附有一个光谱透射率曲线图;曲线图的纵坐标为透射率,横坐标为光的波长。每一个光谱透射率曲线图表明该滤色片产生的新色光由图中所示的各种不同波长的色光构成,并且各种波长色光的数量级也不同;曲线图中波段曲线分布越窄,产生的光色越纯,饱和度越高,入射光能的损失越大,透射光的亮度也就越弱。

例如N o.1 0 1特深大红滤色片,它允许波长为650 nm~800 nm的光透过率将近90%,而对其他波长的光透过率基本为0。该滤色片透过的光的主波长为656.8 nm,整体光通量为26.4%。其光谱透射率曲线图见图8。而No.106淡红滤色片,除了对波长650 nm~800 nm的光允许透过将近90%以外,对波长为400 nm左右的可见光也有近30%的透过率。该滤色片透过的光的主波长为623.1 nm,整体光通量为34.9%,其光谱透射率曲线图见图9。两者对比,No.101滤色片的光谱透射率曲线的波段分布比No.106窄,产生的光色更纯,饱和度更高,但是,其入射光能的损失更大,透射光的强度更弱。

4.2 灯光滤色片叠加

有时,现有的滤色片无法产生所需要的特定色光,可以通过滤色片叠加混合后获得所需的色光。一般情况下,现有的国产滤色片基本能够满足灯光设计者的需求,对某些要求较为特殊的色彩效果,用滤色片叠加方法去实现是行之有效的。滤色片的叠加混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性质,即同类色叠加与非同类色叠加。

(1)同类色滤色片叠加

同类色滤色片是指同一色相、不同纯度差别的滤色片。国内滤色片大致分为十一个系列,每个系列都按同一色相、不同纯度排列。以编码601~611为例,11张滤色片全为绿色相,它们之间有深绿到浅绿的差别。又如编码301~308,8张滤色片全为橙红色相,它们之间有特深橙红到浅橙红的差别。同类色滤色片叠加是指同一色相的滤色片两层或两层以上叠加在一起,使光线在透过滤色片后得到与这几层滤色片不同的光色。同类色滤色片叠加后,所获得新的色光其色相不会改变,纯度有所提高,但亮度减弱。

(2)非同类色滤色片叠加

非同类色滤色片是指不同色相的滤色片。非同类色滤色片叠加是用不同色相的滤色片两层或两层以上叠加在一起,使光线在透过这些滤色片后得到一个新的色光。非同类色滤色片叠加后产生的光的颜色近似颜料色的减色混合原理,不同的是颜料色在减色混合中所产生的新色彩明度是原两色彩明度的中间值,而将两层滤色片叠加后,光通过每一层滤色片时都被吸收了一部分光通量。颜料色的互补结果是灰黑色,滤色片叠加互补的结果是黑色(无光)。在滤色片实际使用中,非同类色滤色片叠加一般选择以邻近色为主,而且其中的一个色相纯度应该高一些。纯度高的滤色片在叠加后构成新色彩色相的主要成分。经验不足的使用者可以直接通过眼睛观察滤色片叠加后的色彩成分。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色光基调色相
中央定基调 明年经济工作这么干
苏联八色相环由来考述
——兼论八色相环的内涵
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色相、心相与舞台造型——民国京剧批评中的“扮相”品评
俏丽基调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总基调: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