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监狱 心理矫治为服刑人员解“心结”
2010-09-19李仁涓张燕琴赖国才余朝晖
李仁涓 张燕琴 赖国才 余朝晖
近年以来,作为全国监狱系统十五家省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指导示范中心之一,福建省漳州监狱按照省委“四求先行”的工作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司法部《关于加强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首要标准”工作目标,积极探索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先行先试,着力推进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法治化、科学化、社会化、规范化、技术化、职业化进程,建立健全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全时段、全员性的复合型心理矫治工作体系,建立和完善心理矫治工作运行机制、服务机制、保障机制、安全机制、检查机制、考核机制、监督机制,着力将心理矫治工作向狱情防控延伸,向民警队伍建设延伸,向服刑人员个别化矫正延伸,倾力为服刑人员心理康复提供规范化服务、本土化服务、专业化服务、精细化服务、品牌化服务,兢兢业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教育改造工作,实现了服务“第一要务”,履行“第一责任”,落实“首要标准”的工作目标。
打造心理矫治工作战略平台
监狱历来重视对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将其作为维护监狱稳定、推动教育改造工作质量的前沿性、拓展性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心理矫治工作得到全面迅速发展。2005年,监狱就与漳州师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漳州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联手打造具有高端学术水平的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战略平台。尤其是2008年以来,监狱高度重视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建设和投入。中心现有使用面积1720平方米,设有心理档案室、心理咨询室、心理休憩室、心理宣泄室、心理展厅、心理放松室、箱庭治疗室、心理互动室、身心反馈修复室、心理减压室等10个心理矫治室。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监狱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全时段、全员性的复合型心理矫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服刑人员心理咨询工作程序规范,规范心理矫治相关制度。相继制定实施了《服刑人员心理咨询室职责》、《心理咨询室规定》、《咨询人员守则》、《心理咨询及心理矫治回访制度》、《关于开展服刑人员心理矫治“五项系统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工作制度。统一制作《服刑人员心理咨询申请单》和《服刑人员心理咨询通知单》,服刑人员如需咨询可填写《服刑人员心理咨询申请单》,监狱心理咨询室将根据申请单进行精心准备,填写《服刑人员心理咨询通知单》通知服刑人员本人,约定谈话时间,展开咨询。
如今,漳州监狱已形成全员测试、短期修复、亮点矫治和重点攻坚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根据这一模式,心理健康是全体服刑人员必修的一门课程,服刑人员通过系统的学习,学会心理调适技巧、掌握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在此基础上,民警每隔一段时问都要组织开展全员性心理普查和心理状态测试,如实记录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档案,逐个分析其个性特征,制定针对性的矫治方案。2009年,监狱组织编写汇集心理咨询课题成果、个案集锦、前沿动态等内容的专业心理期刊《心理咨询荟萃》,面向全省监狱系统公开发行。题为《漳州监狱建立复合型心理矫治体系促进监管教育改造质量有效提升》的心理矫治经验,在省局的增刊上发表,并在全省监狱系统转发。监狱还派员参加省局组织的《服刑人员心理自助手册》的编写。
构建四位一体心理矫治工作三级网络
经过几年的探索,监狱紧贴服刑人员改造实际,逐步建立了由师院专家、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大(中)队心理辅导站以及服刑人员心理互助员四位一体的服刑人员心理矫治三级网络。师院专家与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负责指导全监各中队开展日常心理矫治工作,协助监狱开展心理帮教活动和心理健康研究以及协助开展顽危犯的攻坚转化,定期为服刑人员上心理健康课,合作完成“漳州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咨询和辅导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分批为民警举办了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中队除民警外,还挑选2名改造表现好、文化程度高的服刑人员担任心理健康互助员,组成服刑人员心理互助组,配合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辅导站开展工作。
心理矫治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几年来,监狱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通过与漳州师院共建服刑人员心理娇治工作平台、联合办班以及邀请高校专家进监举办讲座等形式,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现在全监有134名民警取得國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17名民警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占押犯4%,计划培训占押犯5%。
培育复合型心理矫治多元文化
监狱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先后开展了普及性的心理教育、适应性心理教育、发展性心理辅导与训练、补救性心理教育以及自我教育和专题研究等。针对八监教育阶段服刑人员普遍存在对监管环境产生的抑郁心理和对陌生人际关系的戒备、多疑心理,通过开展以“寻找真善美,和谐你我他”团体心理辅导、行为训练、心理危机干预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增强入监服刑人员对集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树立改造信心,增强改造动力,明确改造目标,达到调适身心,和谐改造的活动目的,对于服刑中期的服刑人员,主要开展以“精彩人生,在下半场”、“沟通从心开始”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我的情绪我做主”心理沙龙以及“巧解千千结”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化解和疏导服刑人员在改造中期的心理障碍和矛盾情绪,引导服刑人员通过自我心理调适,学会与人相处,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面对改造生活,对出监教育阶段的服刑人员,主要开展以增强回归适应能力的团体心理咨询活动。
同时,监狱紧贴服刑人员改造生活实际,将心理矫治工作贯穿于服刑人员改造过程的方方面面,着力培育复合型心理矫治多元文化。通过“三级工作网络”的互动和心理健康巡诊制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咨询活动。通过“点警制”,由服刑人员约见民警进行个别面询,通过邀请高校心理专家进监,开展团体心理咨询,通过在各基层中队设立“心理倾诉箱”,对服刑人员开展信函咨询,通过设立“情绪晴雨表”,及时掌握服刑人员一日心理变化,组织编导心理情景剧《走出困惑超越自我》,通过演绎三个极具代表性的服刑人员从接受入监教育、下队服刑改造到即将刑满释放过的改造心路历程,剧中三人由于性格及心理上的缺陷,在服刑期间分别遇到了种种的彷徨和挫折,遭遇了服刑期间的迷茫和改造生活中的困惑,是政府的关怀、瞽官的关爱、亲情的感召和同改的真情以及自身的醒悟,使他们一次次逾越心灵的障碍,抚平心理上的创伤,最终携手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实现了超越自我、重塑新生的梦想,生动展现了一段破茧成蝶、浴火重生的美丽神话。节目演出后在服刑人员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产生了积极的效应。监狱还将该剧的脚本编写成《走出困惑,超越自我》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几年来,全监累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60余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330余场,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近2万份,成功举办3届心理文化周、心理健康图片展20余场次,开展“寻找真善美,和谐你我他”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和“我的情绪我做主”心理沙龙等创新活动20余场次。
几年来,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共干预行凶隐患10人次、自杀隐患3人次。如:十五中队服刑人员黎某对分队长嘉奖评比有看法,认为分队长针对他,改造情绪低落,精神恍惚,烦躁,生产效率明显下降,产生自卑、焦虑、烦躁心理问题,辅导日民警黄宁生及时采取心理疏导,利用转移法、换位思考法、放松疗法等手段给予干预:如服刑人员王明伟老婆要求离婚,心里接受不了,感情上接受不了,担心家里父母也接受不了:对于老婆到法院起诉不理解,接受不了。民警李全运用共情、认知疗法等心理方法帮助其分析心理原因及解决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心理矫治给监狱工作带来的影响,不少基层线民警说:“以前我们做服刑人员的思想工作,往往苦口婆心说上十几遍,都很难奏效。自从引入心理矫治,让我们做那些平时经常产生心理问题的服刑人员思想工作有了切入点、出发点和着力点,起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大的作用”。
位多次接受心理咨询的服刑人员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写到:“开展心理咨询与矫治,让我们扬超生命风帆:警官的循循善诱,阴霾,给心灵以阳光,塑健康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