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锄笔耕 新闻伴着庄稼长

2010-09-19张一鸣郑志军

记者观察 2010年2期
关键词:稿件

张一鸣 郑志军

他17岁因家中贫困辍学后从事新闻写作,至今已20个年头;他从一位农民成长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他用发表重要稿件6000多篇的骄人业绩站立业界前沿;他先后两次出版了自己的新闻专集和文学专号。他就是现年37岁的唐河县新闻工作者金少庚。

坎坷不平新闻路

“用农民话说农民事,用小视角反映大政策,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成功的经验。”他告诉记者。

捧着2007年3月份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金少庚丛书》,笔者感慨不已,这个仅仅初中毕业的农村青年,文集却高达100多万字。头版头条卷《庄稼地里出新闻》由唐河县委书记韩奎生题字,南阳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葛宏题字作序,社会新闻卷《天下奇缘,母女俩同一天嫁给父子俩》由知音集团《打工》杂志总编辑钱均作序:散文卷《消失的河流》由著名散文家周同宾作序。同时,河南日报副总编杜时国、王俊本、新闻爱好者总编辑孔祥科分别题字,共贺少庚新闻丛书出版发行。

面色微黄,中等个头,一双深隧的眼睛仿佛总在思考什么。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金少庚用自己的全部身心演绎着不平凡的“新闻故事”。

在他家里的书房内,记者看到,仅20年发表稿件的剪报本已堆积的有两尺多高。

17岁那年,金少庚初中毕业,但由于家境贫困,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成绩较好的姐姐,自己则辍学在家,帮父母侍弄家里二十几亩的责任田,这是真正农民生涯的开始。

1986年,夏收过后出现大旱,眼看秋种无望,金少庚便瞒着母亲和同村里的几个同伴外出打工,来到了河北省的蠡县。可是建筑队的工也不是好打的,老板变着法的让人加班加点,还随意克扣工钱,就连饭多吃一点,也会换来一顿臭骂。终于,在发现老板多次骚扰一位帮忙的女工时,他和几个同伴找个机会“见义勇为”了一下,最后连夜卷铺盖走人。

回到家里,他便寻思着用手中的笔出出胸中的闷气,熬了整整一个晚上,写了《我的打工经历》一文,并寄往《河南日报》编辑部,没多久,这篇饱含农民工痛苦心酸的稿件在《河南日报》二版头题位置加编者按发表。并获当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这应该是全国最早为农民工处境鼓与呼的新闻报道了。

从此,金少庚与新闻结缘。白天在地里侍弄庄稼,晚上就挑灯夜战,把身边的新鲜事、不平事用文字记录下来,及时寄往报社,他成了白天种地、晚上写稿的“两栖农民”。那期间,他的稿件就象庄稼地里的新苗,一天一个样,很快在各级媒体找到了发表空间。他写的《唐河农民玩广告》、《说说桐河乡科技互助组》等稿件成为60多家媒体的焦点,他写的《十七订婚十八嫁,十九就抱小娃娃》、《北京电价一毛八,唐河电价一块八》的稿件在《中国青年报》一版头题刊发,展示着“乡土记者”的责任和道义。

一篇篇报道不仅擦亮了各级媒体的版面,也使金少庚的名字响亮起来,引起了桐河乡政府的注意。1987年10月20日,他被乡政府招聘为新闻通讯员,月薪50元。上班后,随接触面越来越一知识面越学越宽,他开始把报道的重点放在社会热点透视上,并迅速在全国多家媒体掀起了透视热潮,他由此获取了全国最高新闻奖,中国新闻出版报在点评中说“中原出了个金少庚,让中国的报纸版面开始活跃起来……”

“他采写的稿件语言土得掉渣,这是专职新闻工作者写不来的东西,每篇新闻稿件透露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使人感觉到新苗出土的美感……”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艾丰是这样点评他的新闻稿件的。

业绩攀升带来的是身份置换。1991年金少庚成了南阳市唯一一名靠写新闻转为正式干部的青年农民,1992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苦练成钢,洗亮一双“新闻眼”

机遇随时都属于有准备的人。1996年,金少庚的新闻生涯再次迎来转机。刚任唐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的李建涛想加大全县新闻工作力度,在《南阳日报》社征求时任总编辑的刘少宇的意见,刘少宇告诉他:“唐河的新闻很好办,只要把桐河乡的金少庚调到新闻科,问题迎刃而解。”

回到县里,李建涛就通知乡里让金少庚报到,并给他直接加压:“你在宣传部干一年,干出成绩了留下,干不好了回家。”但他一听就有了底气,他的自信就源于自己日积月累洗亮的一双“新闻眼”。

在新闻科,金少庚迅速进入角色,他用最短的时间熟悉了全县的工作重心和工作安排,盘点了可圈可点的报道题材,并着手对准各级党报采写稿件。他采写的报道由于视角敏锐、亮点突出、平易朴实、贴近基层,具有雪亮的新闻眼光,很受媒体的欢迎和关注。这期间,他发表的《唐河院县合作改造传统农业》、《唐河泥腿子跨省执教鞭》等重要稿件抢占了《农民日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南阳日报》等各级报刊的一版头题。短短年中,金少庚发表的新闻稿件占全县总数的三分之二,仅三级党报刊发的一版头题就有20多篇。这年,他顺利调入县委宣传部。

金少庚用不一样的“新闻眼”把唐河推向全国。2000年,他采写的《科技魔力与传统观念的较量》在《农民日报》以整版位置推出,引起了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们的热议,不少代表委员直书中央,呼吁从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入手,解决“三农”问题。2001年,他采写的《唐河科技股份制破解农业发展难题》,刊发《农民日报》、《河南日报》一版头题,在全国率先叫响了这一经验和做法。根据这一线索,新华社记者写出了《唐河大规模引进专家改造传统农业》的内参,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一个月内作出三次批示,让唐河经验推广全国。在新闻的选材上,金少庚用独特的眼光引领着行业发展的潮流。而这种卓越的业务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勤奋探索的结果。1999年,他出版了第一部50万字的新闻作品集《荷锄笔耕十二秋》。

“新闻人物”成新闻

写新闻的人写得多了本身就成了新闻。

从《荷锄笔耕十二秋》到《金少庚作品选集》,他已经三次出书。先后摘取了国家、省、市最高新闻奖项,加入了南阳市作家协会,成为全国唯一一位由农民出身的新闻科长和文联副主席,先后被评为唐河县十大杰出青年、南阳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2000年,他被县委任命为新闻科长,2006年,他被县委任命为县文联副主席兼新闻科长,2007年6月份,他被县委任命为部长助理,仍主抓新闻工作。

南阳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葛宏称他的作品“攀登青山君行早、撷来风景大不同”;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杜时国称他为“庄稼地里走出来的业余记者”,著名作家周同宾、《知音》集团《打工》杂志总编辑钱钧、葛宏分别为他的新书作序题字。金少庚,正在以一种自然的方式被肯定着。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多少个春秋冬夏,多少次挑灯夜战,已经无从说起,但是对新闻的痴迷和热爱,对事业的执著和勤勉,在苦与乐的变奏中深烙于心,永不褪色。至今,他常常会想起在老家的日子,是怎样用普通的双手把一份一份草稿券写成字迹工整的样稿,想起在乡机关的日子,妻子常常陪自己熬红双眼用油墨推印文稿;想起為保证新闻的时效性,自己连夜骑自行车跑上百里路到报社送稿……这些年来,就是凭着这样的精神,金少庚才能始终站在新闻的第一线。他自己的座右铭是“多干活儿不吃亏”,土得掉渣的一句话恰恰是自己经历和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成为一种简洁实用的处事哲学。他从不为自己一步一个台阶的升迁而自豪,却常常为自己因事务多写稿少而深深自责。他总是说:“过去条件那么差我写了那么多稿子,现在有了电脑,有了数码相机,我更应该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在新闻的路上走得更坚实,更精彩。”

“从他的《庄稼地里出新闻》头版头条卷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县从农业大县迈向工业强县的坚实步履和取得的显著成效”(葛宏序语)。“从社会新闻卷中可以看出,金少庚用土得掉渣的语言显示出他的乡土灵气”(钱均语)。在他的《消失的河流卷里》,“即使当年的苦难也被岁月和酵母酿出了凄清的醇香……”消失的不仅是河流,还有更多的老祖宗传下的有形无形的东西正在渐渐澌灭”(周同宾语)。

如今,金少庚这个名字成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通讯员队伍中的“名片”,他常常在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上用亲自经历鼓励鞭策更多的新闻从业者,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新闻工作者用眼、用手、用心让新闻新起来,活起来,精彩起来。

“我喜欢新闻这个活,一天不写稿就着急,我会为新闻奉献自己的一生心血,让新闻伴随着我的一生。”采访结束时,金少庚告诉记者。“如果有新闻爱好者看到这篇报道后问我新闻的诀窍,记住3句话:学透政策、找准角度、不拘一格。

笔者不禁为他的这种奉献新闻事业的精神所感动。

猜你喜欢

稿件
第34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参赛稿件登记表
我的问题③
第33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参赛稿件登记表
第33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参赛稿件登记表
熊姓的猜想
声明
陈道明越俎代庖
郑重申明
郑重申明
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