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林区大型经济真菌非褶菌目的种质资源*

2010-09-19张介驰戴肖东刘佳宁张丕奇韩增华孔祥辉马庆芳

食药用菌 2010年4期
关键词:红松林孔菌阔叶树

张介驰 戴肖东 刘佳宁 张丕奇 韩增华 孔祥辉 马庆芳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哈尔滨 150010)

黑龙江林区大型经济真菌非褶菌目的种质资源*

张介驰 戴肖东 刘佳宁 张丕奇 韩增华 孔祥辉 马庆芳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哈尔滨 150010)

黑龙江;大型经济真菌;种质资源;非褶菌目

黑龙江省有三大林区,一是大兴安岭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白桦、黑桦、蒙古柞、山杨等;二是小兴安岭、完达山温带针阔混交林区,主要树种有红松、鱼鳞松、红皮云杉、臭松、兴安落叶松、糠椴、紫椴、榆、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色木、白桦、柞、山杨等;三是长白山北坡温带南部针阔混交林,或称为张广才岭老爷岭山地,是东北东部山区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区。在这些林区的各种类型森林里汇聚了种类极其丰富、地理分布广泛、生态型多种的大型经济真菌资源。

黑龙江省有关科技人员,曾对全省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林区进行过大型经济真菌调查研究,重点调查种类的多样性及其分布;并以普查为基础,重点分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菌株,从中获得种质资源,建立野生真菌基因库。它对开发利用和保护野生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科学价值。

调查采集时间为2009年8~9月,正是大型真菌生长的繁盛时期,以塔河、带岭、尚志林区为代表进行。主要森林类型有大兴安岭 (塔河)天然落叶松混交林、杨桦混交林,小兴安岭林区 (温带岭国家凉水森林自然保护区)的阔叶红松林,及张广才岭西北部小岭余脉帽儿山林区 (尚志市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的杨桦次生林及人工落叶松、红松林。现已鉴定整理出食用菌、药用菌、外生菌根菌、木材腐朽菌、毒菌,计154种。其中隶属于担子菌门5目27科75属的145种,子囊菌门3目6科9属的9种。本文报道的是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4科25属44种,具体名录如下。

1 多孔菌科Polyporaceae

1.1 黑管菌Bjerkandera adusta(Willd.:Fr.)Kast.分布在林内外阔叶树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1.2 亚黑管菌 Bjerkandera fumosa(Pers.:Fr.)Karst. 分布在杨桦混交林内阔叶树倒木上,木材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1.3 一色齿毛菌 Cerrena unicolor(Bull.:Fr.)Murr. 分布在林内外阔叶树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1.4 粗毛革孔菌Coriolopsis gallica(Fr.)Ryv. 分布在林内阔叶树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1.5 茶色拟迷孔菌Daedaleopsis confragosa(Bort.:Fr.)Schroet. 分布在林内阔叶树上,白色腐朽。

1.6 日本拟迷孔菌Daddaleopsis nipponica Imaz. 分布在林内毛赤杨枯木上,白色腐朽。

1.7 褶拟迷孔菌Daedaleopsis tricolor(Bull.:Fr)Bond.et Sing. 分布在林内桦树枯干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1.8 木蹄层孔菌Fomes fomentarius(Fr.)Kickx.分布在林内桦树枯立木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1.9 粉肉拟层孔菌 Fomitopsis cajanderi(Karst.)Kotl.et Pouz. 分布在阔叶红松林针叶树上,褐色腐朽。

1.10 红缘拟层孔菌Fomitopsis pinicola(Snartz.:Fr)Karst. 分布在落叶松混交林内针叶树上,褐色腐朽,药用抗癌。

1.11 盘拟层孔菌Fomitopsis scutellata(Schrr.)Bond.et Sing. 分布在杨桦混交林毛赤杨枯枝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1.12 褐褶菌Gloeophyllum saepiarium(Fr.)Karst.分布在阔叶红松林红松枯立木,褐色腐朽,药用抗癌 (图1)。

图1 褐褶菌

1.13 岛生异担子菌Heterobasidion insulare(Murr.)Ryv. 分布在阔叶红松林针叶树枯木上,白色腐朽。

1.14 皱皮菌Ischnoderma resinosum(Fr.)Karst. 分布在杨桦混交林阔叶树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1.15 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Bull.:Fr.)Murr. 分布在阔叶红松林阔叶树,褐色腐朽,可食,药用抗癌。

1.16 桦褶孔菌Lenzites betulina(Fr.)Fr. 分布在杨桦林阔叶树枯枝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1.17 灰蓝褐腐干酪Oligoporus caesius(Schrad.:Fr.)Gilbn.Ryv. 分布在杨桦林阔叶树上,褐色腐朽,药用抗癌。

1.18 囊层酸味菌 Oxyporus populinus(Schum.:Fr.)Donk. 分布在阔叶红松林槭树活立木干基部,白色腐朽。

1.19 栗褐暗孔菌Phaeolus schweinitzii(Fr.)Pat.分布在阔叶红松林红松干基部,褐色腐朽。

1.20 桦剥管菌 Piptoporus betulinus(Bull.:Fr.)Karst. 分布在林内桦树枯立木上,褐色腐朽,药用抗癌 (图2)。

1.21 宽鳞多孔菌 Polyporus squamosus(Huds.:Fr.)Fr. 分布在杨桦林阔叶树上,白色腐朽,可食。

1.22 黑柄多孔菌Polyporus melanopus Fr. 分布在哈尔滨市植物园阔叶树伐根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图2 桦剥管菌

1.23 冬生多孔菌 Polyporus brumalis(Pers.:Fr.)Fr. 分布在杨桦混交林阔叶树上,白色腐朽。

1.24 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L.:Fr.)Pilat. 分布在林内阔叶树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图3)。

图3 云芝

1.25 毛栓菌 Trametes hirsuta(Wulf.:Fr.)Pilat.分布在林内阔叶树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1.26 香栓菌Trametes suaveolens(L.:Fr.)Fr.分布在林内阔叶树上,白色腐朽。

1.27 浅囊状栓菌Trametes gibbosa Pers.:Fr. 分布在林内阔叶树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1.28 囊孔附毛菌Trichaptum biforme(Fr.)Ryv.分布在林内桦树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图4)。

1.29 冷杉附毛菌Trichaptum abietinum(Dicks.:Fr.)Ryv. 分布在云冷杉林针叶树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1.30 褐紫附毛菌Trichoptumfusco-violaceum(Fr.)Ryv. 分布在阔叶红松林针叶树倒木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图4 囊孔附毛菌

1.31 薄皮干酪菌 Tyromyces chioneus(Fr.)Karst.分布在杨桦混交林阔叶树上,白色腐朽。

2 灵芝菌科Ganodermaceae

2.1 树舌灵芝 Ganoderma applanatum(Pers.)Pat.分布在林内阔叶树倒木、伐桩上,杂斑状白腐,药用抗癌。

2.2 松杉灵芝Ganoderma tsugae Murrill. 分布在林内落叶松伐根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3 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

3.1 斑点嗜蓝孢孔菌Fomitiporia punctata(P.Karst.)Murrill. 分布在林内阔叶树枯枝上,白色腐朽。

3.2 辐裂锈革菌Hymenochaete tabacina(Sowerby:Fr.)Lev. 分布在林内阔叶树枯枝上,白色腐朽。

3.3 粗毛针孔菌Inonotus hispidus(Bull.:Fr.)P.Kast. 分布在林内水曲柳活立干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图5)。

图5 粗毛针孔菌

3.4 薄皮针孔菌 Inonotus cuticularis(Bull.:Fr.)P.Kars. 分布在阔叶红松林毛赤杨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3.5 火木针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L.:Fr.)Quel. 分布在林内山杨活立木上,药用抗癌 (又名阔叶树桑黄)。

3.6 鲍氏针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 Pilat. 分布在阔叶红松林暴马子树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又名暴马子桑黄)(图6)。

图6 鲍氏针层孔菌

3.7 瓦尼针层孔菌Phellinus vaninii Ljub. 分布在林内杨树倒木上,白色腐朽,药用菌 (又名杨黄)。

3.8 落叶松针层孔菌Phellinus laricis(Jaczevrski in Pilat)Pilat. 分布在落叶松林落叶松活立木,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又名落叶松桑黄)。

3.9 松针层孔菌 Phellinus pini(Brot.:Fr.)A.Ames. 分布在阔叶红松林红松活立木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又名松树桑黄)。

3.10 亚玛针层孔菌Phellinus yamanoi(Imazeki)Parmasto. 分布在云冷杉林云杉活立木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又名云杉桑黄)。

4 裂褶菌科Schizophyllaceae

4.1 裂褶菌Schzophyllum commune Fr. 分布在林内针阔叶树上,白色腐朽,药用抗癌 (又名白参)。

致 谢:本文得到东北林业大学潘学仁教授悉心指导,在此谨致谢意!

[1]潘学仁.小兴安岭大型经济真菌志 [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5.

[2]刘旭东.中国野生大型真菌彩色图鉴 (小兴安岭)[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邓叔群.中国的真菌[M].科学出版社.1963.

[4]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 [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卯晓岚.中国蕈菌[M].科学出版社.2009.

[6]赵继鼎.中国真菌志第三卷.多孔菌科 [M].科学出版社.1998.

[7]张小青,等.中国真菌志第二十九卷.锈革孔菌科 [M].科学出版社.2005.

[8]赵继鼎,等.中国真菌志第十八卷.灵芝科 [M].科学出版社.2000.

[9]黄年来.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 [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0]邵力平,等.中国森林蘑菇 [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8.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财政自拟课题研究项目。

戴肖东。

猜你喜欢

红松林孔菌阔叶树
复方桦褐孔菌咀嚼片的制备及对高血脂症小鼠降血脂作用
杉木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生长效应分析
没有红松的红松林
桦褐孔菌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红松林采伐更新的确定方式
东折棱河枫桦红松林与柞树红松林结构特征对比分析
湖南速生、中生、慢生阔叶树组单株生长模型构建
福建省阔叶树二元材积方程修订
闽北山地不同肥料对四个阔叶树种生长的影响
高见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