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融入 促提升 求创新 抓凝聚

2010-09-19王志国

中国石油企业 2010年8期
关键词:站队基层思想

□ 文/王志国

重融入 促提升 求创新 抓凝聚

□ 文/王志国

新形势下企业基层党委如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我们认为,应该做好“融入、提升、创新、凝聚”4篇大文章,通过改进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落实,切实发挥好党委在企业发展中的保障促进作用。

立足发展重“融入”

企业党委要找准位置,发挥作用,关键是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融入中心。我们感到,企业党委只围绕中心开展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进入中心,融入中心,才能掌握实情,在企业经营方针以及“三重一大”等方面发挥“决策上把关定向、实施上保证监督、工作上合力推动”的作用,做到参与决策与落实决策相统一、履行政治责任与经济责任相统一。

科学定位。工作定位是融入中心的前提和保障。我厂党委对基层党支部明确了“四个定位”,即:思想引领,骨干支撑,保驾护航,夯实基础。找准了基层党支部融入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收到了较好效果。

为保障工作定位与融入中心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厂在基层单位实施了“党政交叉任职”机制,所有的站队长全部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党支部书记全部担任行政副职。这样双方都能以“合法”身份融入其中,实现了党群工作与行政工作的两融合、两促进、两提高。

求真务实促“提升”

提升企业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必须有求真务实的作风。

做实载体,提升党组织活力。基层党支部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厂党委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为党支部和党员量身定制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积分制党建”活动。把党支部和党员日常工作的各项要求,通过“积分卡”的形式进行量化,实现了对党支部、党员的360°考评,建立起了上级部门、党支部、党员、群众之间广泛参与的精细量化评价体系,形成了集考核、评比、激励、提升为一体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达到了党组织和党员形象群众评的目的。全厂“四好班子”和“六个一”党支部建设,均实现双百达标,涌现星级党员331人,嘉奖津贴5.86万元。

做优环节,提升基层基础管理水平。基层基础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我厂党委紧紧抓住夯实专业基础管理和综合考核评比两条主线,将全厂专业系统整合为八大板块,精细评价、分步推进,通过做实现场查看、基层走访、全面检查和月度检查反馈机制,保证了日常检查的环环相扣和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对专业部门和基层实行责任连带、业绩挂钩、考核捆绑的管理方式,增强了专业部门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变检查为指导、变处罚为激励、变被动为主动,营造了上下联动、责任共担、整体提高的良好局面。提前两年实现公司“六好站队”和“五型班组”双百目标,2个站队荣获公司标杆站队、8个站队荣获公司示范站队。

做足特色,提升文化影响力。特色的理念是指导员工行为的核心价值观。我厂精心构建了采油、作业、生产辅助、后勤保障四大板块互为支撑、协调共进的文化理念体系建设格局,通过“内涵引导、故事感染、活动提高”等有效手段,促进了企业文化在基层的落地生根。我厂的先进站队与大庆油田、新木采油厂、新立采油厂等单位的行业标杆队结起了联谊互动对子,通过现场观摩、信息交流,派员实地跟班工作等互动形式,双方优秀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企业文化碰撞出了火花,结出了丰硕成果,我厂4个联谊队全部荣获公司基层建设标杆队。

与时俱进求“创新”

只有创新,才能把工作中的难点做成亮点,彰显党委的核心作用。

推进机制创新。有一个好机制就能够创造出一个好局面。如我厂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在所有的基层党支部中,都增设了一名由一线骨干工人担任的“党风建设监督委员”,奖金系数增加0.2,纳入支部班子,与其他成员同考核同奖罚。选拔出来的党风建设监督委员大都是一线的骨干班组长,既能监督党员干部履职情况,又能及时将上级的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到一线班组,并将基层一线员工的意见和呼声及时反馈到支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注重方法创新。工作中采取有效方法、对症下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油厂与综服实施一体化管理后,员工队伍在管理理念、工作标准、文化素养上都急需融合和对接。我厂利用特车队、准备队、作业四队、作业五队四家单位共处一院办公的地域优势,针对日常管理存在“自扫门前雪”的狭隘观念,厂党委提出创建“四合大院”和谐文化示范区的构想。通过组织四家单位干部员工开展“讲大院故事,树大院新风”座谈会、携手构建“治安共治、环境共建、思想共育、资源共享、基层建设共促”五项公约的方式,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大院理念,大院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2009年,四家单位携手迈入“六好”站队,作业五队被公司评为示范站队,实现了基层基础管理的“三级跳”。

力求载体创新。鲜活的载体是推动工作的有效平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到网络媒体对员工思想的影响作用,为此厂党委集中精力创建了“新民采油树文化网”,搭建起员工学习交流的平台,专门开辟的“员工心声”栏目,每周定期答复员工意见,受到了普遍欢迎。创新了“安全文化长廊”、操作规程口诀、岗位家人行等安全教育形式,组织开展“节能大夫进班组问诊”、“讲我身边节能故事”等活动,深入员工中收集并编印出版了《习惯性违章行为手册》、《节约金点子》等员工教育系列丛书,强化了员工的点滴做起与习惯养成。这些新鲜载体喜闻乐见、易于被广大员工接受,为我厂实现安全环保模范单位“两连冠”、节能节水先进单位提供了有力保障。

助推群众性创新。员工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潜力,一旦创新潜能被激发出来,就会使企业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每年我厂都召开“技术革新成果表彰”和“创新成果推介”大会,采取成果冠名制,对创新工作表现突出的个人,优先提供关键岗位任用、评先选优、外培学习疗养等机会,切实让“立足岗位搞创新、围绕生产搞发明”的员工有名誉、有地位、有待遇。几年来,我厂员工自主创新成果达到百余项,其中获国家专利八项,国家级管理创新奖一项,省部级创新奖26项,创效达千万元;一大批群众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极大地推动了企业进步。

以人为本抓“凝聚”

凝聚力,是企业的生命力。我厂党委通过抓好“三个基点”凝聚,形成了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

抓思想教育凝聚。解决好员工的思想问题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厂坚持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思想教育的主线,自行编印了《走进大庆、学习大庆、弘扬大庆》员工教育系列丛书,构筑起员工队伍的共同思想基础;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立足新民、塑造新民、发展新民”形势、任务、目标、责任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油井靠我管理、我靠油井生存”的主人翁意识。

抓心理疏导凝聚。在做员工思想工作时,顺应员工心理感受,因势利导化解思想矛盾,做到换位思考,不断消除内心的不和谐因素,达到消除误会、团结共融的目的。我厂党委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探索了“五个转变”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即:变事后教育型为事前预防型、变浅尝辄止型为深挖根源型、变谈话型为座谈型、变被动处理型为总结成果型,变传统说教型为文化感染型,收到了明显效果。

抓人文关怀凝聚。感情是联系群众、凝聚人心的桥梁纽带。近年来,我厂大力实施“暖人心工程”,投入2000多万元,持续改善了一线员工的饮水、就餐、办公条件、井组环境;开展“爱心进病房工程”,始终坚持所有住院员工都能得到及时的病房看望;在帮扶工作上,始终坚持做到“四必谈”、“五必访”、“六清楚”;坚持开展“班车文化”在身边活动,营造出了浓厚的大家庭的和谐氛围。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新民采油厂

猜你喜欢

站队基层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思想与“剑”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配偶被父母轻视,要不要选边站队?(一)
站队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