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创造新黔剧而奋斗

2010-09-19刘斯奇

电影评介 2010年19期
关键词:剧团贵州省艺术

1959年以前,在中华民族的舞台艺术词典中,没有黔剧这个词汇,当然也就没有黔剧这个剧种。

但从人类艺术文明的足迹中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种舞台艺术样式的问世,都将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借鉴到融合,从生涩到成熟的渐变发展历程。

回望家乡的文化艺术史,一幅关于黔剧艺术发展的时间表便清晰的展现在眼前:

清 •嘉 庆 年 间(1796-1820),扬琴流布到贵阳;

1883年,(清•光绪九年),扬琴“三友社”在贵阳成立,并在“文音茶社”进行演唱;

1952年,以扬琴为主奏乐器的文琴戏在贵州省黔西县诞生;

1954年,第一个业余文琴剧团在贵州省黔西县成立;

1956年,第一个专业文琴剧团在贵州省黔西县成立;

1958年,贵阳市黔剧团成立;

1959年,贵州省举行了第一次文琴戏会演;

1960年1月,贵州省举行了第二次文琴戏会演;

1960年2月,贵州省委将文琴戏定名为黔剧。

从 清 •嘉 庆 年 间(1796-1820)到1960年,经过约150余年的孕育,黔剧终于诞生。

中华民族的舞台艺术词典中,从此有了黔剧及其条目。

就在黔剧得以命名的同时,贵州省委从参加文琴戏会演的团体中,以贵阳市黔剧团为主体,从黔西县文琴剧团、遵义地区代表团、安顺地区代表团、盘县文琴剧团、织金县文琴剧团……抽调300余名演职人员,组建了黔剧演出团,其中包括来自贵阳市黔剧团的刘玉珍、崔燕鹏、余重骏、马飞天、袁家俊……黔西县文琴剧团的王章兰、苏文才、李剑青、胡曼霞……遵义地区代表团的李克礼、陈代英、陈实、李朝虎……安顺地区代表团的熊国华……盘县文琴剧团的李卓琴……织金县文琴剧团的邹秀钟……等。

在黔剧刚诞生的那个时期,贵州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现贵州大学艺术学院)56级川剧班的在读生杨永黔、张之巧、赵子强、祝嘉丽……等便在1958年被调入贵阳市黔剧团;1960年,这批56级川剧班的全体在读生被提前毕业并全部调入黔剧演出团,其中包括余佩兰、袁德兴、蒋金龙、顾筑龙、徐德森……这批受过专业训练的川剧班学生的加入,大大的增强了黔剧演出团的实力。

为了大力扶持刚诞生的黔剧,在贵州省委推出的众多举措中,其中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重大举措,就是根据黔剧演出团的需要,从当时处于兴旺时期的京剧、川剧、评剧、越剧、话剧等各种戏剧团体中,无条件的抽调各类高端艺术人才到黔剧演出团作为指导与培训的师资,抽调人才的范围包括导演、演员、音乐、舞美、创作等所有舞台艺术门类,其中包括贵阳市川剧团的黄耀庭……贵州省京剧团的雪又琴、朱云鹏……贵阳市京剧团的赵师华、朱美琴、周少轩……贵阳市评剧团的楚月楼、陈燕珠……贵阳市越剧团的鲁广新……贵州省话剧团的罗军、范里、刘学文……著名电影导演翟强……等。

一时间,黔剧演出团成了贵州戏剧艺术界高端人才荟萃的大观园。

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是这些来自不同艺术品种、不同艺术专业的高端人才的通力合作与奉献,为黔剧即将到来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基础。

黔剧诞生的1960年,就中国的经济社会状况而言,是处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但对黔剧而言,却是充满着骄傲与自豪的幸福时光。

1960年5月2日,黔剧演出团在贵州省委礼堂为周恩来总理演出《卓文君•闺怨》、《西厢记•佳期拷红》,演出结束后,周总理走上舞台与大家合影留念。

1960年5月3日,在黔剧的历史上,是一个值得每一位黔剧人永远铭记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为刚刚诞生近百日的黔剧留下了极其宝贵的墨宝:

“黔剧演出团的同志们:希望你们在党的领导下,高举总路线的旗帜,坚持毛主席的文艺方针,发扬黔剧自己的风格,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融会贯通,推陈出新,为创造新黔剧而奋斗。”

是周恩来总理为黔剧的题词,给黔剧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周恩来总理为黔剧的题词,成为贵州人创造新黔剧的无穷动力;是周恩来总理为黔剧的题词,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黔剧人在黔剧舞台上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才华;是周恩来总理为黔剧的题词,伴随着黔剧从艰难中一路走来,直到今天。

就在周恩来总理为黔剧题词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1960年6月2日,黔剧演出团带着《秦娘美》、《张秀眉》、《女矿工排》、《红旗食堂》、《搬窑》、《葬花》、《佳期拷红》等剧目从贵州奔赴北京,向首都的观众、向首都的文艺界同行及专家、向新中国的缔造者们汇报贵州文艺界的最新成果——刚刚诞生4个月的贵州新兴地方剧种——黔剧。

从6月11日到7月16日,黔剧演出团在北京共演出了35场。

1960年7月1日,《秦娘美》走进了中南海,走进了怀仁堂,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陈毅等观看了《秦娘美》后上台接见全体演职人员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秦娘美》剧照

在北京演出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习仲勋、叶剑英、罗瑞卿、周扬、林默涵、齐燕铭、张际春、张子亿、郭沫若、赛福鼎、鲍尔汉、邵子力、苏振华、杨勇、袁水柏、艾思奇、刘春及文化艺术界的大师、名人、专家:梅兰芳、荀慧生、常香玉、红线女、欧阳予倩、袁雪芬、周贻白、吴冷西、杨翰笙、马少波、伊兵等观看了黔剧演出团的演出;

叶剑英、郭沫若、赛福鼎、艾思奇、梅兰芳为黔剧演出团题词;

中国戏剧家协会为黔剧演出团召开了“黔剧工作座谈会”;

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在紫光阁宴请黔剧演出团……。

1960年,黔剧,以她独有的风姿与魅力,在首都的舞台上创造了她生命中的第一次辉煌。

7月17日,黔剧演出团带着北京演出获得的赞誉和贵州人民的嘱托,踏上了南下巡演的征途。7月18日上午,在上海东站,黔剧演出团受到上海市文化局、上海市京剧团、上海市越剧团、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等单位代表的热烈欢迎。之后,《秦娘美》在上海演出了9场。

8月7日至16日,《秦娘美》在杭州演出了7场。

8月17日,黔剧演出团结束了这次北京、上海、杭州的汇报演出之旅,载誉离开杭州返回贵阳。

黔剧演出团的历史使命也随着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演出结束而结束。

1960年8月31日,贵州省黔剧团宣告成立,黔剧的发展史,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通过北京、上海、杭州三地的演出,在把黔剧介绍给了全国观众的同时,《秦娘美》作为黔剧代表性剧目的地位也因此而得到确立。

为了进一步扩大黔剧的影响力,为了在更广的范围内宣传贵州的民族文化,宣传贵州,贵州省委决定将《秦娘美》搬上银幕。

10月24日,贵州省黔剧团《秦娘美》剧组一行49人从贵阳启程,开赴上海,走进了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的摄影棚,开创了贵州戏曲艺术走上银幕的先河。

《秦娘美》电影海报

1960年,新生的黔剧以她独具个性的历程,在贵州的戏剧舞台、在中国的戏剧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回首追溯历史,便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个奇迹形成的清晰脉络:

童耄依依晋祝厘,人情敦厚邂何之。

姑除庭草延宾客,可笑名花照鬂髭。

一部歌伶将进酒,两行宫烛夜弹词。

更阑别度新翻曲,呖呖莺声在柳枝。

这首存于《望眉草堂诗集》中的诗是贵州贵筑人颜嗣微在清•嘉庆年间作于贵阳,是目前贵州见诸文字记载的职业性弹词最早的诗文。[1]如果我们把颜嗣微诗作的模糊时间概念(清•嘉庆年间——1796-1820)设定为清• 嘉庆年间的一个中间值——1808年,那么,从1808年到1883年扬琴“三友社”在贵阳成立并在“文音茶社”进行演唱,以扬琴为主奏乐器、以座唱为艺术形式的贵州琴书经过75年的岁月才得以问世;之后,又经过了69年的孕育,当历史的指针指向1952年时,以座唱为艺术形式的贵州琴书才演变为戏曲的表演形式,第一次从百姓人家的书房庭院走上舞台——文琴戏得以诞生。

以1808年为计时起点,以1952年为计时终点,文琴戏从无到有在孕育了144年之后,终于诞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怀抱中。

从历史留下的脚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黔剧的诞生及随即展现的辉煌,应该说是得益于新生的共和国这个大环境,得益于国家行政力量的介入。正是借助于这个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前后仅仅才8年的时间,便创造了贵州扬琴从第一次搬上舞台到发展为黔剧并随之走进北京、走进中南海、走上大银幕这样一个戏曲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个深深打上了时代印记的奇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具有价值的启示,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空间。

在完成电影《秦娘美》的拍摄后,1961年1月,《秦娘美》第二次在上海与观众见面,周信芳、盖叫天、俞振飞、秦怡、上官云珠等艺术大师观看了演出,并在演出结束后上台与演员们亲切交谈,合影留念。随后,《新民晚报》便发表了周信芳、盖叫天两位大师有关《秦娘美》的评论文章。

同年,电影戏曲艺术片《秦娘美》在国内外发行,借助电影的翅膀,黔剧艺术由此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就在《秦娘美》红红火火的同时,贵州省黔剧团趁热打铁,相继排练了《珍珠塔》、《秦香莲》、《陈三两爬堂》、《望江亭》、《三难新郎》、《罢宴》、《卖水》、《秦琼起解》、《洪湖赤卫队》、《翠岭红花》、《陆大用》……等剧目在人民剧场、河滨剧场公演。

新生的黔剧,以她轻柔婉转的艺术风貌给贵阳市、给贵州省的老百姓送来了动人、美丽的乡情,送来了亲切、熟悉的乡音。

1962年,对黔剧表演艺术来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为了把黔剧的表演艺术推向更为规范的层面,在省委发出的“学南昆,打基础”的艺术思想指导下,8月,贵州省黔剧团派出17人的学习队伍,分赴上海戏曲学校、浙江昆苏剧团、南京戏曲学校、江苏昆苏剧团学习南昆的表演艺术和演奏艺术。在四个月的学习期间,大家对艺术的执着与投入得到了前辈艺术大师们的首肯。

通过这次宝贵的学习,通过对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的了解,在让黔剧的工作者们积累了艺术财富,增长了艺术见识的同时,也让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了黔剧与成熟的老大哥剧种之间的差距。新生的黔剧要发展,要提高,就必须不断的吸纳与借鉴其他兄弟剧种的艺术养分,不断的充实提高黔剧的艺术修养,进而在实践中加快黔剧艺术个性的创立与完善进程。为此,在1963年10月,贵州省黔剧团再次派出了一支29人的学习队伍,分赴南京戏曲学校和浙江昆苏剧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

在这两次向南昆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昆曲“传字辈”老师们的倾囊相授,还得到昆曲“世字辈”、“继字辈”众多老师的热情指教,先后学习了《游园惊梦》、《思凡》、《百花赠剑》、《断桥》、《拾画叫画》、《埋玉》、《千里送京娘》、《西园记》、《三关排宴》、《痴梦》、《琴挑》、《双下山》、《蜈蚣岭》、《单刀赴会》……等昆曲大小剧目约二十余出。返回贵阳后,这些学回来的部分昆曲剧目被移植为黔剧搬上舞台,成为了黔剧保留剧目的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对这两次学习实践的总结和梳理,对新生的黔剧而言,统一、规范、完善黔剧表演艺术风格的意识从之前的朦胧逐步走向了清晰,从不自觉逐步走向了自觉,黔剧也因此进入到一个黄金的发展时期。

1963年初,俞百巍创作的表现黔西北古代水西彝族历史的新编历史剧《奢香夫人》得到了北京专家的首肯,随即,贵州省黔剧团便组织力量全力以赴投入到《奢香夫人》的排练中。为了在舞台上更好的表现彝族同胞的精神气质和民族风貌,贵州省黔剧团组织了二十多位主创人员深入到黔西北大方县的彝族聚居区体验生活。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排练,终于把《奢香夫人》搬上了舞台。年底,作为祝贺贵州省人大、省政协代表大会的开幕庆典,在代表和观众们的热烈掌声中,《奢香夫人》在贵州省政府礼堂举行了隆重的首场演出。

1963年,是贵州省黔剧团创作、演出双丰收的一年。这一年不仅完成了《奢香夫人》的创作、排练、演出,同时,还把向其他老大哥剧种学习及移植的《窦娥冤》、《武则天》、《半把剪刀》、《昭君出塞》、《失子惊疯》、《百花赠剑》、《三关排宴》、《鲁达除霸》、《空印盒》、《风筝误》、《痴梦》、《断桥》……众多优秀剧目搬上了黔剧的舞台,献给了贵州城乡的广大观众。

1964年,是全国开始大演现代戏的一年,也是党中央提倡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相结合、深入生活的一年。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贵州省黔剧团组织全团演职人员深入到贵定县盘江公社和沿山公社,与贫下中农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有事同群众商量。同时,还演出了《东风解冻》、《送肥记》、《怎么谈不拢》、《山村姐妹》……等剧目。经过几个月的劳动锻炼,缩短了大家与贫下中农之间的距离,亲身体会到了底层农民的情感与生活,这种收获,为现代戏的演出奠定了坚实的生活与情感基础。

深入生活结束后,贵州省黔剧团便全力投入到对现代戏的排练与演出中,《朝阳沟》、《小足球队》、《儿女奇志》、《虹山儿女》、《花生种》、《审椅子》、《游乡》、《亮眼哥》、《金菜籽》、《搭船》……等剧目先后搬上了黔剧的舞台与广大观众见面。

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元帅在贵阳观看了贵州省黔剧团演出的《朝阳沟》选场,朱德委员长对《朝阳沟》的赞许,是对黔剧的支持与鼓励,从而也更加坚定了大家对演好现代戏的信心与决心。

5月,《灭虫记》参加全省现代戏调演。

乘着这股大演现代戏的东风,1965年,贵州省黔剧团先后排练演出了《山高水长》、《人民办案》、《血披毡》、《山乡风云》、《白衣红心》、《考幺女》、《贫农代表》、《假日》、《开锁》、《把关》、《水晶洞》、《桑榆红心》、《一百个放心》、《喜事重重》、《小保管上任》、《两个队长》、《槟榔山下》、《纸老虎现形记》、《大路凌云》、《卖椰子的老大娘》、《羊的风波》、《胡伯伯的孩子》、《一台粉碎机》、《天天向上》、《一家兵》、《在炉火旁》、《风雷激战》、《借牛》、《今朝风流》……等现代戏。同年9月,《山高水长》、《假日》、《开锁》、《把关》、《一家兵》、《考幺女》参加西南地区话剧、地方戏观摩演出,从以上列举的剧目及其数量就可以看出,现代戏,已经成为贵州省黔剧团当时的演出重心,从另一个侧面看,这也是那个时代精神与文化面貌的客观记录。

也在这一年,贵州省黔剧团根据省文化局的安排和指示,全团演职人员下到金沙县参加“面上四清”。

一年之后,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展开,贵州省黔剧团也随之进入到运动状态。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一方面,贵州省黔剧团与全国的所有剧团一样卷入到轰轰烈烈的运动之中,但另一方面,团里的部分演职人员并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基本职责,在那特殊的历史时刻,贵州省黔剧团的一批热血青年,以自己所从事的艺术形式为武器,表达了对时势的认同与参与:他们把毛主席诗词及歌曲《学习雷锋》、《北京有个金太阳》、《东方升起红太阳》、《赞歌》、《乌苏里船歌》、《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等革命歌曲和创作的活报剧《选代表》组合成一台晚会,定名为《大海航行》,这台晚会的演出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1967年,虽然文化大革命风起云涌,但黔剧的舞台上依然洋溢着艺术的氛围:先是四川创作的《收租院》被移植为黔剧搬上舞台;紧接着,在黔剧团的排练厅里,北京战友歌舞团创作演出的《长征组歌》正在与戏曲的表演、武打、跟斗等艺术形式进行嫁接与融合,当这个具有戏曲风格的《长征组歌》与广大观众见面时,大家都有一种自豪感——在当时,贵州省黔剧团也许是全国第一个运用戏曲与歌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将《长征组歌》搬上舞台的艺术表演团体。年底,根据贵阳棉纺厂两大派在“抓革命、促生产”的号召下联合起来把生产搞得红红火火的事迹创作的黔剧《万里长征第一步》在贵阳与观众见面。

从1968年到1975年间,贵州省黔剧团在参加宣传(69)71号文件和“斗批改”等运动的同时,还先后排演了《农奴戟》、《军民一家》、《半蓝花生》、《海岛女民兵》、《杜鹃山》、《磐石湾》……等剧目。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举国共襄的文化复兴大业中,1978年12月,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定为大毒草《奢香夫人》得以恢复名誉,两年之后的1979年,《奢香夫人》晋京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文化部颁发的演出一等奖,创作一等奖。

《奢香夫人》剧照

在京演出期间,首都戏剧界为《奢香夫人》组织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肖甲、郭汉城、吴祖光、侣朋、曲六乙,范钧宏、杨毓琅、任虹、肖晴、何为等老一辈艺术家,李庆成、李大柯、付雪琦、简慧、杜清源、吴玉华、徐沛及全国各省、市驻调演大会评论员等五十余人。

9月23日,《奢香夫人》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事务委员会演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兰夫、邓颖超、阿沛•阿旺晋美、胡厥文;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以及白寿彝、王静如、陈再道、李贵、云白峰、武新宇等观看了演出,并与演职人员合影留念。乌兰夫对《奢香夫人》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指示贵州省黔剧团到内蒙等少数民族地区演出《奢香夫人》。

11月,《奢香夫人》西北五省(区)六市的访问演出启动。

11月17日,贵州省黔剧团带着《奢香夫人》抵达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党政领导、民委、文联、文化局和各文艺团体负责人、知名人士及文艺界冒着零下低温,举着横标,敲锣打鼓到机场迎接。

从1979年11月20日《奢香夫人》在呼和浩特举行首场访问演出开始,至1980年1月24日返回贵阳,《奢香夫人》先后在内蒙呼和浩特、包头、宁夏银川、甘肃兰州、青海西宁、新疆乌鲁木齐等地演出共41场,历时七十余天,行程三万余公里,观众约6万人次。《奢香夫人》的这次西北访问演出,创造了黔剧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行程最长的一次演出壮举。

乘着《奢香夫人》这股东风,贵州省黔剧团的创作演出迎来了一个新高潮:年底,新创作的《汉宫女皇》获贵州省剧本创作二等奖,《雁来归》获贵州省剧本创作三等奖;紧接着之后的1981年,《瓦窑案》、《阿双》又在贵州省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中获演出奖、创作奖。

当又一个收获季节到来的时候,在贵州省文化出版厅举办的“贵州省创作剧目汇报演出”中,《中秋月》获得的“1983年全省戏剧创作演出奖”和《蹉跎岁月》获得的“1983年全省戏剧创作演出鼓励奖”,为黔剧团的1983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1983年对贵州省黔剧团来说,在剧种建设上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年份。因为贵州省黔剧团从1960年建团到1983年,已经过去了23年,当年开创黔剧的一代已经人到中年,黔剧要发展,就必须培养下一代的接班人。为此,在有关领导部门的关怀与支持下,贵州省黔剧团与贵州省戏曲学校(现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开办黔剧班,学制四年。9月,从贵阳、毕节、黔西、金沙、大方录取的45名十二、三岁的少男少女们怀揣着第二代黔剧人的懵懂理想,在贵州省戏曲学校(现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迈出了他们艺术人生的第一步。

随着四年的花开花谢,当历史的脚步迈进1987年时,贵州省戏曲学校(现贵州大学艺术学院)黔剧班的学员们在完成了四年的专业学习与训练之后,将告别对他们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与母校,带着老师们的期望,肩负着黔剧未来的重托,走出学校,走进黔剧,用自己的青春与抱负,续写黔剧的新篇章。

1987年6月3日,是83级黔剧班进行毕业汇报演出的日子,汇报演出地点在贵州省黔剧团的小剧场。那天,先后共演出了《搬窑》、《别洞观景》、《挂画》、《赶马》等十一个剧目。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顾委主任申云浦,副省长龚贤永,省文化出版厅厅长李明、副厅长俞百巍,省戏曲学校(现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校长涂尘野,书记朱石麟等观看了演出。

7月,朱宏、陈琳、赵小勇、窦宇、角红、姜雪梅、周涛、李咏梅……等33名83级黔剧班毕业生怀着青春的梦想走进了贵州省黔剧团,黔剧的明天因这批生力军的到来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在黔剧诞生30周年的1990年,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剧协联合主办了“纪念周总理为黔剧题词三十周年”的演出活动。在这次演出活动中,贵州省黔剧团演出了创作剧目《神寨》,毕节地区黔剧团、遵义地区文工团、遵义市业余黔剧团、凤岗县业余黔剧团、正安县业余黔剧团也带着自己的看家剧目参加了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隆重聚会。

就在贵州的黔剧人热热闹闹的庆祝黔剧30岁生日的时刻,远在北京的戏剧大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薛若琳、著名戏曲理论家张庚、郭汉城送来了祝贺黔剧诞辰的题词:

数曲争来三十立

一支引得满庭芳——薛若琳

山花烂漫,黔剧风流——张庚

艺苑新花艳似火——郭汉城

黔剧虽然远离京城千里之遥,但自黔剧诞生以来,每在艺术上取得一点成绩,都会得到首都戏剧大家们的祝福与鼓励,仅此,便可以看出首都的艺术大家们对黔剧那份浓浓的关心、关爱与关注之情。

1999年,文化部主办的庆祝建国50周年优秀剧(节)目献礼演出,是世纪之交的一次艺术盛会,它既是全国广大艺术工作者为共和国50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同时也将成为20世纪中国舞台艺术的圆满句号,并且为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中国舞台艺术的发展谱写动听的序曲。贵州省黔剧团的《姊妹崖》有幸进入献礼演出行列,这是贵州省黔剧团继1979年《奢香夫人》晋京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时隔20年之后的再次晋京参加建国庆典。贵州省黔剧团的这两次晋京参加国庆庆典的演出,给黔剧的演出史、给贵州的演出史增添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当历史老人的脚步迈入21世纪之后,第二代黔剧人从黔剧开山的第一代手中接过了行政管理与艺术创造的接力棒,在大大有别于前辈们当年所处的历史条件下,用他们的双肩,挑起了黔剧——这一副沉甸甸的历史重担。

这副担子之所以沉重,是因为当第二代黔剧人离开学校进入贵州省黔剧团之时,中国的戏剧状况较之于第一代黔剧人所处的六十年代已不可同日而语——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当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不复存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电视、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的传播媒介的高度普及,文化市场的开放……所形成的新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导致了戏剧观众的大量流失,中国的戏剧整体陷入到一种深刻的危机之中。作为黔剧和刚告别校门的黔剧第二代们也自然不能例外与幸免。因此,就在他们进入贵州省黔剧团之后,客观环境带来的残酷现实,便把这一批黔剧接班人艺术实践的主体推向了时下的流行艺术——轻音乐、舞蹈、小品、独唱、哑剧……作为一个舞台表演艺术工作者,舞台就是第二生命,只要能在舞台上保持艺术实践,只要社会需要,只要能给观众演出,非黔剧以外的一些艺术形式便都纳入了第二代黔剧人的视线与实践之内,而专业黔剧的演出,就量而言,迫不得已的退到了较为次要的地位。这种由历史造成而又迫于无奈的现实,较为突出的实例,便体现在每年100场的演出任务的完成之中,以及自1995年至2000年那六年间那充满着激情与感动的文化下乡。

《姊妹崖》剧照

1995年末,中宣部、文化部、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向全国发出“开展组织文化下乡活动”的通知;两年之后的1997年,中宣部、文化部、农业部、卫生部等十部委再次联合发出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通知。作为对中央文化下乡战略部署的落实,贵州省文化厅党组决定成立“贵州省文化下乡艺术团”,艺术团成员的主体来自贵州省黔剧团,而贵州省黔剧团抽调的主体,就是第二代黔剧人。

在文化下乡的那些岁月里,舞蹈、小品、独唱、哑剧……是演出的基本艺术样式。在那六年间,贵州省黔剧团的第二代黔剧人,不论刮风下雨,不管冰雪凝冻,把他们所学到的艺术,把他们所为之献身的艺术,连同他们的青春与激情,一起送到了贵州偏远山乡的校园场坝、田间地头、农家院舍。艰苦的条件,磨炼了他们的意志,边远山村文化生活极度缺乏的现实,让他们体悟到了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历史使命的光荣与责任,而农民观众挂在脸上的笑容,则是他们心中最幸福的收获。

通过那些年几许苦涩、几许甜蜜的艺术实践,第二代黔剧人的视线更开阔了,人生更成熟了,理想也更实际了。

尽管自第二代黔剧人接班以来所取得的这些不易的成绩让他们的脸上多了许些的笑容,心中多了许些的自豪,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无视黔剧当下所面临的窘境——五十年前贵州二十多个黔剧(文琴)演出团体集聚一堂的盛况与今天贵州省黔剧团独身孤影的惨淡现实,从另一个层面警示着他们肩上的责任与分量。为了让黔剧的血脉能够延续,为了给黔剧的这种延续争取更多、更好的条件,从2006年年底开始,把黔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便开始启动。此后的两年里,根据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要求,申报小组的成员们翻阅史料、查找佐证、对历史再一次进行梳理、对现状进行再一次的普查等相关工作便逐步有序的展开……

2008年6月7日,在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中,黔剧榜上有名:序号:732/编号:Ⅳ-131/项目名称:黔剧/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黔剧团。

面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黔剧”匾牌,人们的心情大概应是难以言说的忧喜参半。因为根据国务院的规定,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必备条件是:“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黔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事实,证明今天的黔剧面临消失的危险已是上下的共识。今天,当年开创黔剧的第一代依然建在,而他们亲手缔造的黔剧已从五十年前的辉煌演变为面临消失的危险,这个残酷的现实给我们的黔剧人,同时也给我们的管理者们敲响了一个警钟。

就当下的现实而言,如何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这副重担,远不是贵州省黔剧团独家所能承担、所能完成的,这个带有系统性质的工作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则需要领导层的支持,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需要整个社会的关心与关爱,同时也需要我们黔剧人的努力与争取。

从操作层面来看,随着第一代黔剧人的年事渐高,从他们那里尽快的把黔剧的表演、音乐、舞美及代表性剧目继承下来和培养新一代的黔剧接班人,可以说这是当下迫在眉睫、时不待我的头等要事,一旦错过时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传”与“承”便有可能陷入无法弥补的永久遗憾之中。

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确立与启动中可以看出,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种新的时代眼光对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在进行新的定位与评价,在这种有利于文化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中,黔剧本体艺术形式的被关注也成为一种必然。就在把黔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过程中的2007年,第二代黔剧人迎来了他们艺术生命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时刻——在这一年中,贵州省黔剧团应中央电视台11频道《名段欣赏》栏目的邀请,录制了《奢香夫人•明决策》、《珍珠塔•赠塔》、《秦娘美•寻尸辨骨》、《秦娘美•破钱•宿洞》、《珍珠塔•跌雪》、《贞女•迎亲》、《搬窑》、《团圆之后•上路》等12个黔剧的优秀片段在中央电视台11频道滚动播出。中央电视台的这次播出,是第二代黔剧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借助于新的传播媒介,对黔剧艺术的一次大发扬,一次大传播,同时,也是对他们的艺术积累一次厚积薄发的成功展现。

2008年3月, 2008年,中央电视台11频道《九州大戏台》栏目摄制组到贵阳,给黔剧影片《秦娘美》、舞台剧《贞女》做了两期节目,并对当年参加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黔剧舞台艺术片《秦娘美》的主要演员刘玉珍、余重骏、吴家林和鼓司鲁广新进行采访,回忆当年排练和拍摄《秦娘美》时的一些难忘的经历,采访节目于当年及2009年多次播放。

《大学生村官》剧照

紧接之后的2009年,新创作的黔剧《大学生村官》在“向祖国汇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南北片)展演”中,获文化部颁发的剧目奖,同年,获第四届贵州省政府文艺奖一等奖,贵州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在2010年举行的“多彩贵州小品大赛”中,黔剧《春擂顶云》获职业组戏曲类银瀑奖。

中央电视台11频道《名段欣赏》对黔剧优秀片段的录播和《大学生村官》及《春擂顶云》的获奖,不论从对促进当下黔剧的传承与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对黔剧人心情与心态的激励与振奋角度审视,其意义都是难以估量的。借助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努力再努力,奋进再奋进,将是黔剧人对贵州省黔剧团成立五十周年的最好纪念。

春秋五十度,弹指一挥间,日时不待我,壮志莫等闲。

在纪念贵州省黔剧团成立五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衷心祈望并祝福黔剧人上下一心,把握好天时地利人和,把生命中的热血,把希冀中的执着,把追求中的坚韧,融化在周恩来总理的嘱托中:为创造新黔剧而奋斗。

[1]粟艺:《贵州扬琴声腔的孕育与发展》

猜你喜欢

剧团贵州省艺术
贵州省种公牛站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纸的艺术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