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以渝东南土家族A幼儿园为个案
2010-09-18王善安杨晓萍
王善安 杨晓萍
(西南大学 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
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以渝东南土家族A幼儿园为个案
王善安 杨晓萍
(西南大学 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
多元文化课程是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应然路向。通过对渝东南土家族A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个案调查发现:A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目标模糊,开发内容缺乏系统性,开发途径较为单一。为此,研究者提出了明确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丰富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拓展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等建议。
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土家族文化;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加快了全球化进程。新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把世界许多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地球村”的论断。但是全球化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技术方面,探索全球化在社会和民族等方面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问题。所以,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文化多样性的延续和更新,面临着新的挑战。多元文化教育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脱胎于西方各国的社会民族复兴运动,随后演变成一场欧洲大陆各国和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加拿大的国际教育运动。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持续不断的课程改革和其他教育改革途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使他们获得适应本民族文化、主流文化以及全球化社会所必需的知识、态度、技能,消除在种族、性别、宗教、民族、社会阶层等方面存在的歧视与偏见。[1](P97-125)这样的教育是全球文化的多样性与冲突的必然选择。英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创造了符号,这是人和动物分开的唯一标志。符号系统构成的特色就是文化。因此不同的区域生成的文化不同,一个文化不能够离开自己独特的文化系统。人在发展人性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通过符号来发展的,没有孤立的人在发展,这是教育的结果。[2]
因此,少数民族儿童的发展必须基于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系统。虞永平指出,“民族文化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幼儿园课程有“传递社会和民族文化的功能,以体现幼儿园课程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和意义”。[3](序)可见,多元文化课程对于少数民族儿童的健康发展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本研究以渝东南土家族A幼儿园为个案,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现场,考察其多元文化背景下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以期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实施提出相关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法,选择渝东南土家族一所市级示范幼儿园为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目的性抽样”是本研究的主要抽样策略,按照研究的目的抽样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由于本研究是个案研究,所以更进一步采取了“强度抽样”的具体方式,即抽取具有较高信息密度和强度的个案进行研究。A县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南岸、三峡库区腹心,是集少数民族自治县、三峡库区淹没县、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于一体的特殊县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县共有民族 29个(包括汉族),总人口484876人,其中土家族348790人(男 181757人、女167033人),占总人口的71.93%,是重庆市典型的土家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县。该县土家族文化深厚,原生态文化保存相对较好。
A幼儿园是A县唯一的一所公办幼儿园,也是唯一一所市级示范幼儿园,该幼儿园办园历史悠久,始创于上个世纪50年代。该园教职工中少数民族占70%(基本为土家族),幼儿中少数民族占65%以上(基本为土家族),办学条件相比A县其他幼儿园较为优越,其多元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在该县具有一定代表性。
(二)收集资料的方式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收集法等多种方法收集研究资料。
1、访谈法。这是本研究最主要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根据研究目的,笔者围绕的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选择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等问题,对A幼儿园的管理者、教师进行了非正式的和正式的的访谈,以促进对研究中相关问题的解释性理解。本研究所运用的访谈法主要是个体访谈,并结合团体访谈。在征得受访者同意的情况下,研究者使用了录音笔收集访谈资料。最后,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和归档。
表1 主要受访者基本资料
2、观察法。主要用于了解A幼儿园的真实状况和应验访谈对象所谈到的相关问题。观察内容紧密结合研究问题,观察A幼儿园进行本民族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情况。
3、实物收集法。本研究收集的“实物”主要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文件,A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会议纪要、简报、教材、工作计划,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课程安排表和学生的作品等。
三、研究发现
(一)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
1、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
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主要是指幼儿园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课程以及课程资源开发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了解程度。通过对幼儿园教师的访谈,研究者发现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听过说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这些概念,但是认识较为模糊。
听说过,我觉得多元文化教育就是把很多方面都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文化教育吧。(教师A3)
对于这些概念,我基本上还是了解的,多元文化就是……比如说是……关于多媒体方面的,电教方面的东西就是多元文化,是吧?(教师A4)
2、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目标的价值倾向
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目标定位的价值倾向,指的是幼儿园对多元文化课程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价值和意义的倾向性认识。它是对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目标定位依据的理解和把握。虽然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等知识的了解不是很深入,但是对于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所要达成的目的都有自己的倾向性认识。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都倾向于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主要是满足当地少数民族幼儿的多元文化需求。
我认为多元文化课程的开发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现在我们政府也非常重视对于土家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持。因为我感觉自己身为少数民族,应该多让幼儿了解一些自己民族的传统的文化,这样才不至于让幼儿本身完全被汉族或者是西方所同化。(教师A3)
我觉得少数民族能够生存下来,说明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也是很有特色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文化都这么陌生,我总是觉得这对人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我认为很有必要将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让幼儿从小就接触本民族的文化,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园长B2)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选择
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内容的选择会直接关系到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目标的达成,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课程资源开发中具体的途径探索。调查发现,A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教材,另一个是地域性的文化资源。
1、教材的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
通过对A幼儿园教师的访谈和对教师教案、活动设计以及课程安排的了解,发现A幼儿园对于教材方面的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方式比较单一,当问及有关开发的情况时,大多数教师谈到的仅仅是教材上“认识我们的家乡”的主题活动。
我们有“认识我们的家乡”的主题活动,教材上就有这一课,通过这个主题活动,我们就向幼儿介绍了家乡的风俗、土特产这类的。(教师A5)
我们的教材里面有这样一个主题,所以我们就通过书籍、网络搜集有关我们这个县的风土人情,因为我们这个县是土家族自治县,所以在“我的家乡”这个主题活动中主要是让幼儿了解土家族的风土人情。(教师A6)
2、地域性文化资源的课程资源开发
通过对教师的访谈,以及对教师的教案、活动计划及活动记录等方面资料的收集和借阅发现,A幼儿园在教材之外选择的课程内容中有不少反映着当地土家族文化的内容。比如大二班的《端午节》和中二班的《摆手舞》,从活动名称来看便知其直接是反映土家族文化的内容。另外通过对不少班级活动的观察也能发现,A幼儿园的课程内容选择包含着不少体现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内容。
我们非常有特色的就是土家族摆手舞,在艺术活动中,我们就会教授幼儿学习摆手舞。此外在音乐活动中,我们会让幼儿欣赏一些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音乐,比如土家山歌、土家儿歌。此外,我们教研室还专门出了有关土家族传统民间游戏的小册子,发给老师,这样老师就可以较为系统地了解这些民间游戏。(教师A3)
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将民族特色的东西融入幼儿园。比如我们曾经将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西兰卡普融入幼儿园课程中,主要是在幼儿园教室的装饰上面,这也是一种园所文化。只是我们对这方面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效果不是很好,所以现在我们还在加强这些方面的知识,争取把幼儿园的教室环境装扮得更有土家族民族特色。(园长B1)
经笔者整理,A幼儿园地域性文化资源的课程资源开发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如表2所示。
表2 A幼儿园地域性文化课程资源与幼儿园各课程领域对照表
从以上对A幼儿园地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的考察发现,A幼儿园对地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较为丰富,基本涉及了土家族文化的大部分类型,并且渗入了幼儿园各课程领域。但是,A幼儿园教师对地域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片断性,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
(三)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是课程资源开发在定位课程开发目标和选择课程开发内容之后的最终落脚点,是课程资源开发落实程度的重要保证。A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开发园内课程资源
A幼儿园对于园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是指对于幼儿园教材的课程资源开发。当笔者问及A幼儿园课程资源的主要来源时,“教材”是大多数教师首先提及的一个来源。
我们选择的教材是重庆市活动发展课程,我们的教学基本上是围绕教材。只要是教材上的,我们都要上,都要根据教材来设计各种活动。(教师A2)
2、开发园外课程资源
A幼儿园对于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另外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开发园外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对于地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即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开发。
我们这里有民俗一条街,关于土家族的传统文化、传统民俗都比较丰富。所以我们会带领幼儿去民俗一条街参观、游览。这样幼儿才能够切身地体会到这些土家族文化,只有让幼儿切身体会,切身接触,幼儿才能真正吸收这些传统的土家族文化。(教师A4)
除了利用春游、秋游的机会带领幼儿外出参观以外,A幼儿园的教师还利用网络、图书等多种资源开发地域性的文化课程资源。
除了带领孩子们去外面参观,我们有时候也自制一些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具。但是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地去做,并没有挖空心思去考虑,大多数都是很随机的。(教师A3)
据B2园长介绍,A幼儿园最具土家族特色的活动就是A幼儿园的早操——土家族摆手操。经A幼儿园园长的允许,笔者参观了A幼儿园的早操活动,早操活动用的是土家族传统的音乐。在早操活动中,笔者发现A幼儿园的摆手操,基本动作以该县为了推广摆手舞所专门创编的一套摆手舞为主,但还有些动作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
四、讨论
基于A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笔者对A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
明确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首先,应该加强幼儿园教师对多元文化、多元文化课程以及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等理念的了解。一方面,幼儿园可以定期邀请相关研究者进行多元文化课程方面的讲座和培训,加深幼儿园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等方面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邀请相关研究者一起进行多元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活动,在研究实践中学习多元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园教师更加明确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而且可以增强幼儿园教师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
其次,应该明确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倾向。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倾向不仅仅是让幼儿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特色,从而达成对土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要考虑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提出的时代动因以及少数民族幼儿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其他需求。因此,A幼儿园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幼儿的文化需求,以此为基础来制定适合当地少数民族幼儿发展的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
(二)丰富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的选择,是对少数民族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挖掘和开发,并统整到整个课程体系中的过程,是一个将少数民族地区隐性文化提升为显性文化的过程。针对A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充分开发社区资源
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必须依靠幼儿园外部的支持。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比如可以邀请当地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或者民间艺人来到幼儿园进行讲座和表演。这样一方面加深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和当地文化资源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起幼儿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兴趣。
2、深入系统地开发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
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系统性表现为两个方面,即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系统性与课程资源开发内容的系统性。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系统性要求教育专家、课程开发专家以及普通教师的共同参与。开发内容的系统性是指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要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的时候需要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待这个开发过程。这要求幼儿园在开发多元文化课程资源时,首先,把所要开发的文化资源看做一个整体,进而对其进行分类;其次,组织相关开发人员进行“头脑风暴”,即对某一文化类型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形成开发的网络结构图。
(三)拓展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1、开发多元文化园本课程
根据A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开发土家族文化的园本课程更利于A幼儿园突出自己的特色。A幼儿园进行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是其拥有课程决策权,这首先要求上级相关部门能够适当放权,给予幼儿园充足的课程决策权。幼儿园在开发多元文化园本课程时,一定要注意考虑园长、教师、多元文化课程专家、少数民族幼儿及家长等多方面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在开发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尊重儿童的天性为本,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建立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多元文化园本课程体系。幼儿教育是一种具有高度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情境性的特殊实践活动,必须有实践智慧的支持,实践智慧构成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条件。幼儿教师实践智慧的培养渗透于各个方面,其中,园本教研是提升幼儿教师实践智慧的一种有效途径。[4]多元文化园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有利于A幼儿园特点的不断彰显,而且通过园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推动幼儿教师实践智慧的发展。
2、建立多元文化课程资源数据库
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所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每位教师、每一阶段所开发的多元文化课程资源不尽相同。因此,为了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必须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多元文化课程资源数据库。建立该数据库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登记表》,把课程资源的类型、资源名称、主要开发人、获取方式、资源优势的分析、开发动态和使用事项等一一登记造表,分类存档,归口管理。
[1]黄政杰.多元课程取向[M].台北:师大书苑出版公司,1998.
[2]张诗亚,腾星.多元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发展[DB/OL].http://learning.sohu.com/20050406/n225043796.shtml,2009-03-06.
[3]赵玉兰.走进民间艺术世界——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设计[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张文娟.在园本教研中提升幼儿教师的实践智慧[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1).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Resources——Take A Kindergarten of Tujia’s Nationality in Southeast of Chong qing as Example
WANG Shan’an,YANG Xiaoping
(College of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inevitably a choice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in the minority areas of our country.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resources in the minority areas,research finds that:the ori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exploitation goals is unclear;the curriculum exploitation contents lack systematization and exploitation approaches are unitary.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researchers suggest to set clear goals of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exploitation,enrich curriculum exploitation contents and expand approaches of curriculum exploitation and so on.
minority region;kindergarten;the culture of Tujia Nationality;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10.3969/j.issn.1007-3698.2010.05.016
G610
A
1007-3698(2010)05-0086-05
责任编辑:董力婕
2010-07-28
王善安,男,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方向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基本原理;杨晓萍,女,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