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发育趋势
2010-09-18韩用顺朱颖彦孔亚平曾思美
韩用顺,朱颖彦,孔亚平,韩 军,薛 蛟,曾思美
(1.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2.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3.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 成都 610642;4.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交通环保与安全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
四川省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发育趋势
韩用顺1,3,朱颖彦2,孔亚平4,韩 军1,薛 蛟1,曾思美1
(1.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2.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3.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 成都 610642;4.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交通环保与安全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
通过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次生山地灾害的实地考察、遥感调查和综合分析,阐述了次生山地灾害类型与特征,分析了次生山地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并结合灾害活动特性,探讨了次生山地灾害的发育趋势,提出了灾区防灾减灾和恢复重建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在极重灾区诱发次生山地灾害逾万处,其分布具有点多面广、类型多样、成灾迅速、危害严重、监测预报困难等特点;(2)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受地震烈度、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的制约,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延续性;(3)利用GIS和遥感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动态监测与灾情评估,从而为防灾减灾管理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参考。
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极重灾区;四川省
0 引言
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山地灾害因其巨大的致灾力而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5],仅20世纪,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已经造成了数万人丧生和数十亿美元的损失[6]。中国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多且异常严重的国家之一,因地震而导致的次生山地灾害十分严重[7,8]。自 1990a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已明显进入地震活动高峰期,强震引发的次生山地灾害具有巨大而持久的危害性,在山岳地区,其危害甚至远远超过地震本身。5.12汶川大地震对此给予了充分显示:最大烈度达11度,灾区面积约50×104km2,死亡和失踪87 149人,直接经济损失8 451.4×108元,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山地灾害举世罕见。通过遥感调查和国土部门排查,灾区84个受灾县(市)的主要崩塌、滑坡、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等灾害隐患点有16 644处,估计直接造成2万以上人员死亡[9],其中北川老县城的城西滑坡造成1 600多人死亡,山体松动形成的潜在斜坡变形隐患区达15×104km2。大量的崩塌滑坡活动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灾后如遇高强度降水,还将引发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随着灾后恢复重建力度加大和人类活动增强,次生山地灾害将日益频繁和严重,已成为当前防灾减灾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灾后重建的主要限制因素,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了全面认识并有效防御地震次生山地灾害,亟需在震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成灾环境特性不断改变的条件下,加强次生山地灾害发育特点、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本文以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及其次生山地灾害为研究对象,应用遥感和GIS等技术,结合调查资料,研究了地震次生灾害的类型、特征与危害,分析了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规律与发育趋势,研究结果可以为灾区防灾减灾管理、灾后恢复重建和保障公共安全提供必要的借鉴和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本文以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为研究区,包括汶川县、北川县、绵竹市、什邡市、青川县、茂县、安县、都江堰市、平武县、彭州市等10个县(市)、212个乡镇,总面积约26 123km2、耕地面积283 700ha(图1)。该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在川西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地貌复杂,高山、高原、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和盆地均有分布,海拔大于1200m的山地和高原面积约占62%;新构造运动强烈,断裂发育,构造背景复杂,主要有灌县一江油断裂(又称前山断裂)、映秀一北川断裂(又称中央断裂)和茂汶断裂(又称后山断裂)三大断裂带,也是发生5.12汶川地震的主断裂带、呈北东—南西方向斜穿而过;地层出漏齐全,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岩系均有发育,其中主要以碳酸盐岩、碎屑岩、松散堆积物等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该区西南部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东北部为干旱河谷气候、西北部为高原山地气候,全区地势梯度变化显著,气候垂直分带明显,各地气候差异大,也是暴雨、冰冻、暴雪等气象灾害及引发的次生山地灾害多发区,气候灾害对灾区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影响严重。大部分区域位于岷江上游,河流纵横,河谷深切,水流湍急,河床平均坡降8‰,地下水赋存条件良好、水量丰富、径流通畅[10]。研究区内植被和土壤伴随气候的垂直分带也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是土壤侵蚀强烈区和水土流失严重区。灾区人口367.54×104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前平原、盆地和低山丘陵区;人类工程活动相对集中且较强烈,主要包括城镇和道路工程建设、泥石流堆积扇附近的农耕和房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和水利水电开发等。
图1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及其次生山地灾害分布图Fig.1 Distribution of most-severely-afflicted areas and mountain hazards trigger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由于研究区地理环境复杂,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多变,新构造运动活跃,加之地震、暴雨和人类活动日益频繁的影响,该区域已成为山地灾害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震前,该区山地灾害活动范围有限,规模不大,呈点状分布,时断时续,且间歇期长短不一,随着该区矿产资源开发、水利水电开发和道路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加剧,该区环境条件日益恶化,灾害活动明显加剧。汶川地震不仅激活了部分老崩塌滑坡点,还产生大量新的次生山地灾害,且次生山地灾害不但具有即时的巨大破坏性,还具有长期的隐伏性和延续性,严重影响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进程,危害着灾区重大工程建设和公共安全。
2 次生山地灾害类型与特征
2.1 灾害调查
汶川地震后,国家迅速组织了中国测绘局、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总参测绘局和部分高校等部门和单位对灾区进行航空摄影和实地调查。本研究采用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先后组织了9次较大规模的野外考察和现场调查工作,并结合国土资源部门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的数据资料,进行研究区内的次生山地灾害综合调查。遥感调查的数据资料包括中国科学院2m分辨率的ADS40航空影像和5m分辨率的雷达数据、国家测绘局1∶2.5万遥感影像和1∶5万DEM;此外还收集了震前 TM影像、SPOT影像和震后 IKNOS影像、ASTER影像、福卫影像、SPOT5影像,以及灾区地质、地形、气候、土地利用等基础数据资料。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震区遥感数据,处理研究区的相关环境背景、社会经济和灾害损失等数据,建立计算分析模型,自动提取部分震害信息,进行灾害遥感调查,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研究区的次生山地灾害综合调查。结果表明,本次地震在研究区内诱发了12700多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山地灾害,其中大型的崩塌滑坡5725处、泥石流沟228条;仅都汶高速公路沿线两侧2.5km区域内,有大小崩塌3863处、滑坡18处、泥石流沟74条[10]。
2.2 次生山地灾害类型与特征
2.2.1 崩塌滑坡
根据遥感监测与实地调查,地震诱发的大型崩塌滑坡5725处、分布的平均面密度约为0.219处/km2。该区内次生崩塌滑坡的类型与规模既源于地震的高强度破坏,又与斜坡岩土体的类型与结构密切相关,并呈现出与重力、降雨和人类扰动作用下的崩塌滑坡有明显区别的特征:
(1)类型多样、机理不明,汶川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除“倒石堆”崩塌、坡积物风化层滑坡、顺层滑坡等常规类型外,还出现了高速抛射崩岩、超大规模滑坡(安县大光包黄洞子沟滑坡)、高速远程滑坡(青川东河口滑坡)等新类型,其形成机制和演化机理仍不清楚;
(2)分布广泛,崩塌滑坡在极重灾区内广泛发育、密集分布;
(3)成片群发,崩塌滑坡在研究区内常成片相连地大规模群发,并集中在距主断裂带15km的区域内;
(4)区域性强,沿龙门山主断裂带崩塌滑坡活动集中而频发,而离之较远则活动相对减弱。
2.2.2 泥石流
汶川地震极大地改变了震区地质地貌环境和岩土体条件,引发大量滚石、崩塌、滑坡,导致大量固体松散堆积物堆积在坡体和沟道,灾后强降雨作用下,导致了大量的大规模、群发性泥石流灾害,并呈现将发泥石流的趋势。遥感调查发现,研究区内有大型泥石流沟228条,分布的平均面密度约为0.009条/km2。都汶公路沿线两侧2.5km范围内有大小泥石流沟71条,其中活动泥石流沟24条、潜在泥石流沟50条。震后泥石流灾害具有明显的潜伏性、滞后性、群发性等特征,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灾区防灾减灾的重点。
2.2.3 堰塞湖
汶川地震诱发大规模崩塌、滑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其数量和规模世界罕见,除了回水淹没上游的道路交通、村庄和农田之外,还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溃决,将形成严重的洪水灾害[11]。通过遥感调查,发现研究区内存活期超过15d的堰塞湖共235座,其中库容超过10×104m3的大型堰塞湖有34座,尤以唐家山堰塞湖和老虎嘴堰塞湖最为典型。堰塞湖主要沿地震断裂带呈带状分布和沿河流呈串珠状分布,且与地震断裂带距离之间的关系符合对数衰减规律、负相关系数达到0.97。
3 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
3.1 点多面广、类型齐全、沿河谷两岸密集分布
通过遥感调查和野外考察,次生山地灾害在10个极重灾县广泛分布,类型包括滚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共有大型灾害点5953处,具有沿河谷两岸发育的特点,主要沿岷江河谷、北川湔江河谷、青川河谷、安县茶坪河上游等河谷两岸发育,且86.2%的次生山地灾害分布在距主要水系河谷两岸的4km区域范围内、其分布密度达0.28处/km2,63.4%的次生山地灾害分布在主要水系河谷两岸2km范围内、其分布密度达0.34处/km2。
3.2 次生灾害分布与地震烈度
据野外考察、遥感调查和统计分析,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密度和规模受地震烈度影响,具有随地震烈度增高而逐渐密度增大、规模增强的规律(表1)。群发性、大规模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主要集中于烈度Ⅷ、Ⅸ和X区,其分布的面密度0.146处/km2、0.211处/km2和 0.693处/km2,分布数量百分比分别为25%、22.2%和41%。烈度IX区主要以规模较少的浅表剥落式崩塌为主,深度1~4m,俗称“山扒皮”,强风化层一般在陡坡顶部被剥落,露出新鲜基岩面。
表1 研究区次生山地灾害随地震烈度变化表Table 1 Relation of seismic intensity and secondary mountain hazards in the study area
3.3 沿活动断裂带集中分布
汶川地震三大发震活动断裂带均斜穿研究区,构造活动强烈、地震应力大,控制了次生山地灾害分布区域、密度和规模。强震作用下的次生山地灾害分布与龙门山活动断裂带的关系极为密切(图2):在距断裂带0~5km、5~10km、10~15km、15~20km、20~25km、25~30km、30~35km、35~40km 和 >40km 的范围内,次生山地灾害分布的点密度依次为0.438处/km2、0.134 处/km2、0.064 处/km2、0.015 处/km2、0.006 处/km2、0.005 处/km2、0.003 处/km2、0.003处/km2和0.005处/km2,相应的数量百分比分别为45.91% 、25.45% 、16.33% 、4.64% 、1.88% 、1.66% 、1.18%、1.09%和1.86%。由此可知,地震次生山地灾害主要沿断裂带集中而频繁分布、且87.7%的次生山地灾害均分布在距离断裂带15km范围的区域内,而离之越远,则分布与活动相对减弱,并呈负幂指数规律递减、其相关系数达0.904。
3.4 多发生在中低山区的坡度在15°~50°的中陡坡地带
研究区山高谷深,切割强烈,地形陡峻,相对高差达1000~2000m,坡度多在25°~70°,固体物质丰富,利于山地灾害发育。通过遥感综合调查,结合GIS空间叠置分析,初步查明:(1)地貌上,59.35%的次生山地灾害分布在海拔为1500~4000m的中山地带、其点密度达0.244处/km2,35.75%的次生山地灾害分布在海拔为800~1500m的低山地带、其点密度达0.329处/km2,即95.1%的次生山地灾害分布在海拔为800~4000m的中低山地带;(2)坡度上(图3),81%的次生山地灾害发生在坡度在15°~50°的中陡坡地带,其中在坡度35°~50°的陡坡地带,以崩塌为主的次生山地灾害约占36.3%、点密度达0.353处/km2,在坡度 25°~35°的中坡地带,次生山地灾害约占 25%、点密度达 0.221处/km2,在坡度 15°~25°的中缓坡地带,次生山地灾害约占19.8%、点密度达0.188 处/km2。
图2 次生山地灾害分布与断裂带距离关系Fig.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ondary mountain hazards and their distance to main fault belts
3.5 次生灾害分布与地层岩性
图3 次生山地灾害分布与坡度之间的关系Fig.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ondary mountain hazards and slope
研究区为强烈上升的剥蚀区,地层软硬相间,河流阶地及新沉积物多不发育,出现次生山地灾害的方式较为复杂,但总体上控制着次生山地灾害的发育程度(图4)。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分布志留系的灰岩和白云岩、三叠系的砂岩、泥岩和灰岩、元古期的花岗岩、以及中元古界的白云岩、灰岩、板岩、千枚岩、砂岩和石英岩等岩性区域内,其次生灾害分布数量依次为1180处、1078处、1013处和731处,分别占研究区内次生灾害总量的 19.82%、18.11%、17.02%和12.27%;在上元古界震旦系的白云岩、灰岩、砂岩和页岩、上古生界、二叠系的基性火山岩、泥盆系的砂岩、页岩和灰岩、上太古界-下元古界的康定群、侏罗系的砂岩、泥岩夹砾岩和泥灰岩、以及石炭系的砂岩、页岩夹灰岩和中基性火山岩等岩性区域分布较多,其次生灾害分布的总数量为1803处、共占研究区内次生灾害总量的30.29%;在白垩系的砂岩和泥岩夹泥灰岩、寒武系的白云岩和灰岩、第四系、太古期-元古期的镁铁质岩类、印支期的花岗闪长岩、以及燕山期侏罗纪的花岗岩等岩性区域分布较少,其次生灾害分布的总数量为148处、共占研究区内次生灾害总量的2.49%。
3.6 具有山顶多发、河谷严重、右岸密集等特点
宏观上看,震后次生灾害点显著增加,其中,以崩塌体增加最为突出,远远超过其他灾种,反映出地震对山区高陡斜坡的影响差异性非常大,在山顶上的放大作用非常显著,导致了崩塌灾害的大量发生。以岷江河谷都汶公路段两侧2.5km的区域范围为例,该区山体中上部崩塌面积达38.61km2,占灾害总面积的53.64%,面分布密度达到15.98%。该区岷江河谷段为极不稳定工程地质区,两岸千枚岩、板岩、泥灰岩等变质岩系广布、透水性较弱,岸坡山体裂隙发育、坡陡深割、沟头跌水普遍,河流阶地及新沉积物多不发育,河床洪冲积层和残坡积层分布广泛、多裂点,强震的盆地效应导致河谷地带次生山地灾害异常严重,在占研究区面积34.07%的河谷地带,分布了占灾害总面积46.36%的次生山地灾害,面积达33.374 km2、面密度为26.73%。岷江河道多凸向右岸,其凸起部位也是地震应力集中部位[12],因此,强震作用下,岷江右岸的次生山地灾害比左岸的密集且多发,研究区内右岸区域面积198.508 km2,次生山地灾害分布面积达42.396 km2、占灾害总面积的58.9%、面密度为21.36%,而左岸区域面积168.091 km2,次生山地灾害分布面积达29.589 km2、占灾害总面积的41.1% 、面密度为 17.6%[10]。
3.7 时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延续性
汶川地震严重破坏了极震区的地质结构和地层,不仅激活了部分原已存在的崩塌滑坡点,还产生了大量新的次生山地灾害,而且山体崩塌滑坡不但具有即时的巨大破坏性,还具有长期隐伏性,震前该区山地灾害并不十分活跃,震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活跃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例如,松潘地震引起滑坡延续5~6年,察隅地震后泥石流活动出现约20年的活跃期,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也具有类似的时间分布规律。另外,在月份上,雨季山地灾害活动较强烈,旱季活动较弱。
4 次生山地灾害发育趋势
极重灾区山体遭受强烈破坏,诱发了近万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山地灾害。随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开展,重大工程建设和人类活动明显增强,在强降雨、地震和人类扰动下,该区次生山地灾害呈现加剧发展的趋势。
4.1 崩塌灾害发育趋势
汶川地震造成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是崩塌,仅在岷江及支流河谷地带就有数千处。强震作用下该区山体大面积开裂、松动,形成了裂而未松、松而未垮的状况,那些震裂岩土体尚未完全脱离母岩,一旦受外力作用,就会崩落,形成落石和崩塌。崩塌形成的倒石堆多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一旦坡脚被开挖或遭水流冲刷,就会形成新的崩塌;进入雨季,泥石流和山洪对岸坡的冲刷也会造成部分新的崩塌。另外,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许多山区重大工程都要大量开挖边坡和坡脚,也会造成再次崩塌。因此,灾后1~2年内崩塌发生的数量大,但规模不大;2~3年后,坍塌灾害将逐步减小,将变为零星发生。
图4 研究区次生山地灾害与地层岩性分布图Fig.4 The distribution of secondary mountain hazards and geological lithology in the study area
4.2 滑坡灾害发育趋势
研究区滑坡数量多、规模大、类型全、密集分布。强震造成斜坡岩土体结构破坏,山体松动,斜坡稳定性降低,从而形成不稳定斜坡或潜在滑坡;特别是雨季,地表水沿裂隙入渗进入坡体,降低了坡体的抗滑能力,诱发滑坡或使老滑坡复活。另外,强震使大量的崩塌滑坡体固体松散物质堆积在坡面或坡脚,加厚了斜坡堆积层,增加了斜坡的不稳定性,在雨季山洪发生或工程开挖过程中,极易诱发坡积层滑动或使已稳定的滑坡体复活。因此,在地震烈度≥7度的高烈度区,强震后的5~8年内,滑坡灾害将会十分严重,而雨季将是滑坡的高发时段。
4.3 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
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冲入河道,阻断江河,形成堰塞湖;另外,受地震动力作用和洪水强烈冲刷,堰塞湖区的一些斜坡坡脚被掏空,从而使斜坡滑动,造成已停歇的古滑坡和古泥石流复活。在余震和降雨等因素叠加作用下,堰塞湖水位上升、回水淹没城镇、乡村、农田、道路和重大水电工程,诱发新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并加重灾情,从而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在多灾种的相互作用和叠加影响下,危害加重、灾情放大。通常,地震后形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具有滞后性。据国内地震后次生山地灾害调查,在≥6级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进入雨季后地震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将大面积发生;在8级地震发生后,发生大规模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极大。在震后10年内,研究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链进入高度活跃期,成为灾后恢复重建中最严重的灾害,因此,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需要从灾害链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工作成效。
5 结论
(1)汶川地震诱发了大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山地灾害5953处、堰塞湖235座,其形成与分布受地震烈度、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的控制,点多面广、类型多样、沿河谷密集分布,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延续性。
(2)震区的次生山地灾害将进入新一轮的高发期,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延续性和危害性。崩塌震后1~2年内可能大量发生、但规模不大,在2~3年后,崩塌将逐步减少、将零星发生。震后5年内,滑坡灾害将十分严重,雨季是滑坡的高发时段。震后10年内,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将进入高活跃期,泥石流灾害将是制约灾区重大工程建设与公共安全的最大威胁。
(3)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山地灾害举世罕见,但目前对次生山地灾害形成机制、发育特征、演化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仍较少,因此,需要加强成灾环境条件变化下的次生山地灾害基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灾害预测预报和风险管理。
致谢: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交通部为本项研究提供了震后灾害调查资料,国家测绘局、中国科学院提供了部分遥感影像数据和基础地理信息支持,崔鹏研究员、钟敦伦研究员、谢洪研究员和刘洪江副教授给予了指导和帮助,张永祥、彭强、李强、胡康参加了数据处理,特此感谢。
[1]Keefer D V.Landslides caused by earthquakes[J].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1984,95(4):406-421.
[2]Rodriguez C E,Bommer J J,Chandler R J.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s:1980-1997[J].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1999,118(3):325-346.
[3]Tamura T.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eal distribution of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s and the earthquake magnitudes[J].Geological review of Japan,1978,662-672.
[4]康来迅,王建荣.昌马断裂带地震滑坡的展布特征[J]. 山地研究,1995,13(1):35-41.
[5]罗福忠,胡伟华,赵纯青,等.巴楚—伽师6.8级地震地质灾害及未来地震地质灾害[J].内陆地震,2006,20(1):33-39.
[6]李忠生.国内外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J].灾害学,2003,18(4):64-70.
[7]宋立胜.历史地震与滑坡灾害[J].山西地震,1994(2):55-57.
[8]鲍叶静.地震崩塌滑坡概率危险性分析及初步预测[D].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
[9]殷跃平.汶川八级地震地质灾害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8,16(4):433-444.
[10]韩用顺,崔鹏,朱颖彦,等.汶川地震危害道路交通及其遥感监测与评估[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41(3):273-283.
[11]Peng Cui,Ying-yan Zhu & Yong-shun Han,et al.The 12 May Wenchuan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 lakes:distribution and preliminary risk evaluation [J].Landslides,2009,6:209-223.
[12]潘玲.SH波入射时等腰梯形凸起结构的地震动[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6.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mountain hazards induced by the May 12,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in the ten most severely-afflicted counties
HAN Yong-shun1,3,ZHU Ying-yan2,KONG Ya-ping4,HAN Jun1,XUE Jiao1,ZENG Si-mei1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Hunan Univ.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 411201,China;2.Inst.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 610041,China;3.School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Sichuan Univ.,Chengdu 610642,China;4.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l and Safety of Transportation,China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remote-sensing investigation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econdary mountain hazards induc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the paper took the ten most severely-afflicted counties as a pilot site, discussed the types and features of secondary mountain hazards and explained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law of secondary hazards.In view of the above,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hazards was probed and the suggestions of disaster-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suggestion were given according to the disaster action features.The findings show that:a)Secondary mountain hazards triggered by Wenchuan Earthquake occur more than 10 000 sites and scatter widely in the study areas with the features of various types,rapid occurrence,large scale,serious damage and diffculties in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b)the distribution of secondary hazards is dominated by geologic structure,topography,physiognomy and lithology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hazards with significant lay and continuity;c)secondary mountain hazards can be effectively monitored and assessed by means of the technologies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and remote sensing(RS).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can be used a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venting and mitigating secondary mountain hazards and making reconstruction of the afflicted areas.
the May 12,2008 Wenchuan Earthquake;secondary mountain hazards;distribution;the ten most severely-afflicted counties;Sichuan Province
1003-8035(2010)04-0014-08
P642
A
2010-06-24;
2010-07-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1273);西部交通科技项目(2008-318-221-96);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Q03-5);973项目(2008CB425802)
韩用顺(1974—),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3S技术与数字减灾研究。
E-mail:hys_article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