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中职学校联合办学的思考
2010-09-17张崇良
张崇良
[摘要]东西部中职学校联合办学,虽然促进了西部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实现转移就业,但是对于西部中职学校弊大于利。西部中职学校办学模式必须走出学校合作向校企合作转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西部中职学校联合办学校企合作
西部省份绝大部分县(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县域及周边企业少,规模小,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就业十分困难。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的意见》精神,甘肃省按照“开放、合作、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从2004年开始,部分中职学校与广州、山东、天津等省市中职学校进行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分段培养。通过合作,加强了职业教育在教育教学、师资、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交流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了西部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实现转移就业,满足了东部地区和城市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在短期内帮助西部中职学校走出了困境。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与实践,笔者认为东西部中职学校校校合作并非唯一正确模式,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则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西部中职教育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一、校校联办的利
1.新的办学模式可以吸引人们接受职业教育,使西部中职学校在短期内走出招生困境。
2.使西部学生通过在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上学并实现转移就业。
3.个别联办效果良好的学校可以实现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共享。
4.解决了东部中职学校生源不足的问题,满足了东部地区和城市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
二、学校联办的弊
1.不利于西部学校自身的发展。东西部联合办学的模式有“1.5+1.5”、“2+1”、“1+2”等模式,西部学招生时成本大,西部学校变相成为东部学校的招办,自身获利较少,学校无资金积累,不利于西部学校自身的发展。
2.西部学生大多家庭贫困,东部学校收费相对较高,如果没有政府扶持政策,学生去东部上学成本负担较重。
3.在一年的顶岗实习中,学生因年龄小,从学生身份转变为工人,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多。一旦出了问题,家长找到西部学校却无法及时解决,要解决问题弯的圈子比较远,家长意见大,社会影响不好。
4.不利于骨干专业的建设。每个中职学校都要有自己的骨干专业,以便形成特色。把学生送到联办学校就不能建设自己的骨干专业。
5.不利于实训基地的建设。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如果西部中职学校只在本校开设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国家就没有必要对实训基地进行投入和扶持。
6.不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西部中职学校如果没有自己的实训就业基地,把学生送到联办学校或实行传统的闭门造车的教育模式,学校领导和教师不进市场,不下企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会与市场无联系,与就业相脱节,学校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三、校企合作。前途光明
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把“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思想落实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向上来,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好形式,是实现上述教育目标和克服校校联办种种弊端的好方法。它既是促进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又是职业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好举措,更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西部中职学校只有紧紧围绕市场、企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办学思路、转变发展模式,主动与企业合作,构建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实习就业相结合的教育新模式,把学校办成面向市场和企业的学校,才能真正摆脱“招生难、教学难、就业难、发展难”的困境。
民乐县职教中心从2005年开始实施教学模式的转型,先后与江苏(昆山)佳百裕集团、好孩子集团、无锡松下能源有限公司等一些长三角知名企业成功合作。五年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学校和企业做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取得了“多赢”的效果:一是通过校企合作,使培养的人才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既缩短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劳动成本,又稳定了企业员工队伍,为企业储备优秀的可用之才,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二是学校得到长足的发展。不仅规模进一步扩大,扩建了新校园,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及生活设施,学校发展结束了校校合作办时期徘徊不前的局面。还推动了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2005年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2007年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职业技术中等学校”,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两个专业被省厅评定为省级骨干专业。三是推动了课程改革,创新了师资培训模式,提高了教师队素质,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完善了实践教学的条件,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四是稳定了教师队伍,扩充了生源,教师教学有了信心,学生学习有了目标,师生不仅克服了自卑心理,增强了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也大大提高了职业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感。除此之外,由于这种“订单式”的培养模式解决了上学和就业两大难题,为农村家庭特别是弱势群体分忧解难,促进了社会稳定与和谐,实现了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目标,真正达到了企业满意、学校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目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西部中职学校要立足实际,不断探索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