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语文教学
2010-09-17谢雪松
谢雪松
[摘要]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语文教学中将艺术与文学相结合,对于强调素质教育,以及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都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寓语文教学于美的欣赏之中,就是说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法很明显的问题。就是没有向学生展示出艺术的、也只有艺术才具的哪些宝藏。”因此,寓语文教学于美的欣赏之中,既符合教育学原理,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语文课缺乏真正生动形象的艺术和丰富的感情色彩,多为抽象的课文分析、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解、干巴巴的道德说教、画蛇添足地联系实际,其结果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无动于衷,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一种负担。
反之,如寓语文教学于美的欣赏之中,将学生带人艺术的境界,娱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触发其情思,一词一句能使其感受情趣,一章一篇能引起其感情共鸣,学生就会心往神驰,兴趣盎然,把语文学习当做艺术享受,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只要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乐于读书,不仅乐于课内,而且会乐于课外;不仅乐于欣赏美,更渴望创造美。这种渴望也会成为热爱语文,热爱写作的一种诱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感是创造力的源泉,是形象思维的动力,只有在爱语文、爱写作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钻研。只有具备感受美的能力,具备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的能力,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同时在美的欣赏中,陶冶性灵,修养道德,培养高尚的情操。画蛇添足地联系实际,只会“欲速不达”。由此看来,寓教语文教学于美的欣赏之中,可以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可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有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的想法也不是十分新鲜,不少职院教师已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笔者希望,能改变语文教学的环境与形式,让学生在一个富有文学艺术特色的环境里,通过阅读欣赏、分析鉴赏、练习表演的形式来学习语文。具体来说,就是建立语文阅读欣赏室,像物理、化学室验室那样,特设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布置中外名画和著名作家肖像,也可陈列艺术雕像,配备各种辅助读物和各类报刊。添置多媒体设备及其具有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和种类的音像作品资料。最好能有钢琴、投影仪等教学设备。语文阅读欣赏室里的设备应像物理、化学实验室的仪器一样专业。特别是在多媒体的制作上,应由专业美术、音乐工作者,精选中外名画和课文插图制成课件,在教学中使用。
语文阅读欣赏室的上课形式,可采取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不能超过四人的方法。第一步是阅读欣赏阶段。凡学习文学作品或其它文质兼美的文章时,可先放朗读片,让学生边听边默读课文,随着音乐的旋律和抑扬顿挫有感情的朗读进入文章意境。也可放映电影或让学生欣赏有关图画。第二步是分析鉴赏阶段,它是第一步的深入。只有了解了文章,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欣赏它。教师可根据课文特点,向学生提问。但是,所提问题应力避“表现什么性格”、“体现了什么思想品质”一类的俗套,而是让学生透过语言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如:孙犁的《荷花淀》中的一节:“这女人编着席。不一会,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在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荷叶荷花香。”就此,如果仅仅问学生这一段话表现了水生妻什么性格,只是抽象的内容分析,是难以获得美感的。因为,作者要告诉读者的不仅是水生妻是怎样一个人,而且在塑造一个美好的艺术形象,借月光来描绘她的美丽,借荷叶荷花香来衬托她美的心灵,正因为作者寄寓了对劳动妇女的深厚的赞美之情,才能把一个编席的情景写得如此动人。这类优美的段落,可在教师指导下,反复朗读成诵,欣赏寻味,深入其意境,激发学生的情趣。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熟读诵读;或在观看多媒体课件时,边听边诵读。在一定意义上,诵读是对书面语言的再创造。悦耳的语音、起伏的语调、适宜的节奏,可以激起学生对美的内容的兴趣和追求,发挥出文学作品高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语言形象跃然纸上,使学生充分感受美。第三步,练习表演阶段。书面练习,应考虑多做词语辩析填空,名句摘抄。联词造句等,设计练习时,应考虑美感因素。也可以仿作、扩写,进行各种单项练习,如肖像描写、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对话速写、一事一议,等等,一般均应在课堂上完成。表演则可包括讲述课文、表情朗读、讲演论辩、口头作文等形式,也可以给诵读好的学生配乐录音,让同学再次欣赏文章。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应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思想教育,又要重视审美教育,要把“善”、“美”带到课堂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热爱美、追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