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2010-09-17龙巧红钟宇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11期
关键词:训练组体位肢体

龙巧红 钟宇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脑卒中患者,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并经 CT或MRI确诊,无严重心肺肾并发症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早期功能训练组,两组在年龄、性别、智力、职业、家庭收入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无进行性脑卒中患者。

1.2 选择患者标准 初发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生命体征稳定,GCS评分>8分,有肢体功能障碍,偏瘫肢体肌力Ⅰ ~Ⅱ级,肢体瘫痪为驰缓期,有良好的认知功能,能理解指令配合训练者。

1.3 方法 两组均按康复医学科常规治疗给予药物、针炙、肌电兴奋治疗仪。早期功能训练组同时早期进行功能训练。康复治疗技术采用运动再学习方法,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治疗,1次 /d,40min/次,持续 1个月。①环境准备:早期功能训练组患者放置于同一病室,且偏瘫侧应置于门口侧。单侧空间忽略是一些患者中持续存在的,要让患者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给予解决方法,在护理上要使患者的瘫痪侧置门口侧,保证每天都有刺激传入,以吸引患者注意其患侧;②床上体位:良肢位的摆放应持续康复治疗的整个过程。采用对抗痉挛的体位,体位变换十分重要,不仅对保持关节活动度、保持良好肢位、防止关节挛缩十分有利,且对防止压疮、改善循环、预防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等不可缺少[3];③神经肌肉易化技术:综合采用Bobath技术和运动再学习方案,肢体运动由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环渐进;④体位转换:患者翻身,健侧翻身,患侧翻身,床→轮椅,轮椅→床,从床边坐起;⑤早期坐位训练:开始坐起角度为 30°,持续 5m in以后逐渐增加角度和时间,训练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止意外发生,最终达到 90°。持续半小时,可坐 3~4次 /d,则可进行坐位平衡训练。目的在于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坠积性肺炎及改善全身状况,增强腰部肌力平衡,为站立创造条件;⑥立位及站立平衡的训练:起立时双下肢分开同肩宽,膝关节超过踝关节,肩关节超过膝关节,抬头挺胸,双眼平视;⑦步行的训练:当下肢达到Ⅱ级、Ⅱ+级时即可进行步行的训练。

1.4 评定标准 运动功能的评定采用Brunnstrom六级评定法[4],均在入院开始治疗时和治疗后1个月进行评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

1.5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 1个月,早期功能训练组肢体运动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 1 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例)

3 结论

综上所述两组 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训练后、训练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功能训练其有效性是任何药物所不能代替的,特别是没有专门的康复技师及器械即可进行早期进行功能训练。

大脑具有可塑性及重组性,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能减少脑卒中患者的误用,废用和异常运动模式[5],早期康复目的在于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效调动脑的残余细胞功能,进而使脑机能重建,减少患者残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大大减少社会和家庭负担[6]。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可较好的挖掘损伤的修复潜力,促使末端突触再生,据观察,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恢复性的突触比反应性的突触增生更为明显。所以,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可降低致残率,促进康复全面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对远期的功能恢复更为重要。

[1]张帆,曹红,李华高,等.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脑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中国康复,2004,19(4):214-215.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种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杂志,1996,26(6):379-380.

[3]朱庸连.神经康复科.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329.

[4]南登崑.康复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

[5]Rodgers H,MaCkintosh J,Price C,et al.Doesan early increased-intensity interdisciplinary upper limb therapy programme following acute stroke improve outcome.ClinRehabil,2003,17(6):579-589.

[6]周俊山.姜建东.卒中的早期康复.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5:358.

猜你喜欢

训练组体位肢体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新型抗阻力训练模式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跑台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达的影响
线上自主训练与线下指导训练表面肌电差异分析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运动可延缓衰老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