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0-09-17肖芝元
肖芝元
湖南省马王堆医院(410016)
急性胰腺炎是由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性反应,临床表现为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临床上常分为两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急性重症胰腺炎,前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后者常见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达20%~50%。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提出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应该保守治疗,有利于患者度过急性反应期,然后根据是否合并胰腺组织坏死确定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因此,早期保守治疗阶段的护理尤为重要,是生命支持和维护健康的重要保障[1]。本研究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在马王堆医院治疗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观察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马王堆医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住院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剧痛、腹膜刺激征、血白细胞升高、血尿淀粉酶增高;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96年贵阳会议制定的标准。临床治疗方案:胰腺休息疗法(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胃酸、抑制胰酶分泌);液体复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应用能透过血胰屏障的抗生素预防感染;镇静、解痉、止痛;营养支持等[2]。根据护理方案和措施,分为两组:普通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每组40例。普通护理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7~48岁,平均35.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h~2.5d。整体护理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5~51岁,平均34.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5h~3.2d。两组性别、年龄和入院时间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案
1.2.1 普通护理方案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保持输液通畅,静脉留置22号留置针,用输液泵控制液体滴速,保证将药物精确、持续、均匀地泵入体内,以保持一定的血药浓度;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防止胃管扭曲、受压、阻塞,告知患者胃管的重要性,以便保持胃管的通畅引流;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拔出胃管,注意饮食的过渡:流质-半流质-软食-普食,要清淡、低脂饮食,注意少量多餐;注意心理护理,取得患者配合[3]。
1.2.2 整体护理方案
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完整的护理计划,由专业护理人员负责的整体护理方案;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禁食,胃肠减压;生命体征、心电监护;血糖、血气、血尿淀粉酶监测均由专业护理人员完成,及时与医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建立各种有效通道,保证静脉、气道、尿道、引流管道等通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定时消毒、更换辅料;做好静脉营养护理和饮食指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3 讨 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以往传统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近年来,由于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病理生理机制的进一步了解和急重症监护水平的提高,对其采用内科综合治疗,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整体护理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实施身心两方面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以有效地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观察了不同护理方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整体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5.0±1.5)d短于普通护理组(9.5±2.2)d;整体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92.3%)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68.5%);整体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休克、ARDS、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5.9%、2.5%、0%)明显低于普通护理组(12.4%、9.0%、6.7%)。整体护理加强了一般护理措施;了解患者恐惧心理,消除不良情绪;注意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有出血现象时,给予安慰使其安静,绝对卧床休息[4];观察呕血、黑便情况,准确记录;给予健康教育,保持各引流管通畅;血压平稳后半卧位以利引流;病情好转以后,根据医嘱给予低脂、高碳水化合物、易消化饮食;给予心理护理,解释心理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影响,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给予出院指导,严格控制高脂食物,少量多餐、注意休息、情绪保持乐观。
[1]沈忱.重症胰腺炎外科治疗的整体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0):4253-4254.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1):727-729.
[3]罗永琼.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08,3(6):128.
[4]张玲莉.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整体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06,35(8):759-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