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着童话和梦想第一次远行目击丹麦小美人鱼游进上海

2010-09-15王晶

博客天下 2010年9期
关键词:市政厅蒙克哥本哈根

■文/王晶

带着童话和梦想第一次远行目击丹麦小美人鱼游进上海

■文/王晶

小美人鱼铜像不远万里来到上海,其所坐着的四块巨型岩石也跟着一起运来。如何保持小美人鱼的坐姿跟在哥本哈根一样,岩石的摆放就成了一个难题。

>> 新闻提示

3月25日,小美人鱼铜像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启程远赴中国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4月15日,小美人鱼铜像成功入住“新家”丹麦馆,成为丹麦馆“镇馆之宝”。

“从1913年起,小美人鱼就坐在哥本哈根市长堤公园的岩石上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馆馆长白慕申说,“这是她第一次出门远行”。对中国人来说,“丹麦制造”的小美人鱼太熟悉不过了。

缘起

“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的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海底的人就住在这下面。”1836年,安徒生写下了《海的女儿》,小美人鱼的故事从此家喻户晓。

通过叶君健的翻译,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熟知安徒生笔下的《海的女儿》、《国王的新衣》、《丑小鸭》等故事。叶君健本人也因此于1988年获得丹麦马格利特二世女王颁发的“法国国旗勋章”。

即便没有读过叶君健翻译的童话原文,中国的孩子们也早就在迪士尼的动画片《小美人鱼》中了解到了她。这是一个关于难以开口、默默奉献又不求回报的爱情故事。在故事的结尾,小美人鱼被太阳光所照射,变成气泡。这个结局铭刻在无数中国孩子心里。

1910年,丹麦雕塑家爱德华・埃里克森受委托制作小美人鱼的铜像。整个制作过程花费了3年,仅安装过程就用了几乎1年时间。直到1913年8月23日,小美人鱼才正式安放完毕。次日,《贝林日报》写道:“安放雕像并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她安坐在那儿,就如同坐在自己家里一样。她那悲伤的面部表情表示的是一种答案,而她的鱼尾则又是另一种答案。但不管怎样,她坐在那里,好似刚刚从水中浮出,全身湿透,身体柔弱,令人同情。这样一个可爱的小生命,与坚硬的花岗岩巨石相比,更显示出她的温柔而又栩栩如生的形象。”

如今,这尊小美人鱼雕像已经成了丹麦的标志之一。她不仅被上百万的游客关注着,也是抗议者与破坏者的目标。由于不断地被损坏,哥本哈根市政厅一度考虑将她移到离海滩更远的地方,好让游客、破坏者难以接触,却受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抗议。

“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小美人鱼像”,白慕申说:“我们受到了来自香港、东京、纽约、上海、巴黎……全世界人的抗议。最后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把它留在原地。”

因此,当2010年世博会丹麦馆的建筑师提出创意,要将小美人鱼送去参展2010年世博会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他的创意中,本届世博会的丹麦馆要让游客们亲身体验到在哥本哈根市的港口边生活的感觉。

“他给市政厅提交创意的时候,整个市政厅都惊呆了”,哥本哈根市的代表蒙克告诉我:“没有人想到过要把小美人鱼送出国外进行展出”。

最终哥本哈根市政厅以压倒性的多数票决定将小美人鱼送展。“而且,市政厅最后决定要么不送展,要么就把小美人鱼和附属于她的周边环境全套送去展览”,蒙克告诉我。这意味着,要送到上海去的不仅仅是小美人鱼雕像本身,还有她所栖坐的四块礁石。

白慕申认为,安徒生会非常拥护哥本哈根市的决定:“安徒生自己就是一个科技迷。他曾经专门跑到巴黎去看1867年的巴黎世博会,还写过一篇叫做《树精》的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起航

市政厅做出这一决定只需投票表决,而对哥本哈根市文物保护代表蒙克来说,这意味着一年的可行性调查、各项准备、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计并预备好方案。

当项目组认为一切都万无一失之后,拆卸工作悄悄地开始进行了。所有预备工作,如测量、切割,必须在没有人的时候悄悄进行,以免引起反文化者的破坏,或者市民围观。

负责拆卸工作的佛莱明是一个健壮的丹麦人,他长期从事雕塑迁移工作,经手过几千座雕塑。“为了保证小美人鱼在上海的模样与在哥本哈根完全一致,我拍摄了250多张照片”,他用食指和拇指比划着,说:“每个角度的影像都拍了下来,以保证它的位置完全精确”。

而小美人鱼所端坐的四块花岗岩石,按照佛莱明的看法,就像四个巨大的土豆摞在一起:“这些岩石之间存在着力的平衡与支点,如果轻率地移动其中一个,那么整个石堆就会散开。”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他与同事在岩石之间用了9公斤胶水进行固定。除此以外,他还必须将小美人鱼与它的底座分离开,将岩石之间的缝隙切割开。这些工作花了几天时间。“小美人鱼能不能经受长途旅行?”佛莱明说:“当然,相比哥本哈根其他雕塑而言,她几乎是新秀。何况她是用青铜制作的,这样的雕塑往往能够经受长途旅行。”

3月25日,小美人鱼正式踏上旅途。丹麦国家电视台对欢送仪式进行了全程转播,居民自发前来庆祝。长堤公园里飘满了丹麦与中国国旗。丹麦人米克尔告诉我:“我们是一个小国家,能让小美人鱼代表丹麦出席展览,大家都很骄傲”。

负责运送小美人鱼的哥本哈根市文物保护代表蒙克带着6个巨大的木箱登上了新加坡航空的“空中客车”A380飞机。这6个箱子里分别装着四块花岗岩石、小美人鱼,以及一辆小型吊车。这些箱子都被紧密加固、用螺钉旋紧。

预定好的航线为哥本哈根至新加坡,再由新加坡转往上海。整个旅程大约23小时。运输过程中,一切都是保密的。新加坡机场的工作人员只知道这些箱子是来自丹麦的国宝。这些物品总共保价1千万丹麦克朗(约等于1 2 4 4万元人民币)。

蒙克一直悬着一颗心,直到他与6个木箱在4月2日抵达上海后才彻底放松。巧合的是,这一天恰好是安徒生205岁的生日。

而在他抵达的前一天,是4月1日愚人节。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与公众开了个玩笑,将一具由人骨、金枪鱼骨做成的小美人鱼骨架放在了原先的位置上。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用捏造的拉丁文名字声称这是一种“水生精灵鱼类,在17世纪初期灭绝”,并且宣布是在18世纪时获得了这一种族唯一的标本。两个小时的玩笑过后,博物馆收回了骨架。

“新家”

自从4月2日抵达后,6个箱子就被严密地保管起来,等待海关的检疫与拆封。谁也没想到,就在蒙克、佛莱明等人组成的工作组准备开始大干前,上海海关检疫人员在箱子里发现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只蜘蛛。

第二天,检疫人员又在其他箱子内发现了小小的蜘蛛网,以及另外两只已经死掉的蜘蛛。这意味着工作组必须等待海关检疫人员对包装箱再次消毒才能继续工作。这时蒙克意识到,这3只蜘蛛在哥本哈根就已经随着小美人鱼登上了飞机。

万幸的是,这个意外只把原计划拖延了一天半。4月5日,工作组开始动工。

要把小美人鱼按照原样重建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四块花岗岩石中,最轻的也有1.2吨,最重的达到3.5吨。每块花岗岩石都近似椭圆形,以下三上一的方式排列为锥形。

这对工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花岗岩的位置不对,小美人鱼的朝向就是错误的;要把花岗岩摆放好,不仅需要考虑方向,还必须考虑石块之间的应力与支点位置;假如需要微调某一块石头的位置,则吊车必须相应地前进、倒退、转向;假如某一块石头搭建不善,则所有石块有着全盘散落的危险。

佛莱明拍摄的250多张照片派上了用场。他从每一个角度仔细核对,以保证花岗岩的位置正确。混凝土与胶水也用来加固已经安置好的石块。第一天,工作组将6个箱子全部拆了箱;第二天,摆放好了3块岩石。两天下来,工作组又用掉了几公斤胶水。第三天,工作组用了4个小时来摆放最后一块3.5吨重的岩石。

4月15日,一切安放工程完成。水池也进行了放水试验。灯光、环境,终于就绪。佛莱明一回到宾馆就倒头大睡。整个摆放工程的完工,意味着丹麦馆可以如期于4月25日向全世界展示小美人鱼的“新家”。

联系编辑:(010)67148585-8005

邮箱:luanhui@blogweekly.com.cn

猜你喜欢

市政厅蒙克哥本哈根
蒙克与《呐喊》
基律纳市政厅瑞典基律纳市
树林里那看不见的稻田
挪威博德市政厅:真实版的“盗梦空间”
哥本哈根缘何争当首座碳中和城市
“口罩车间”
蒙克的《呐喊》
Zhejiang Publishes Chinese Edition of Edvard Munch: Complete Paintings
电动垃圾车
触感哥本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