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检测中的相关性

2010-09-14涂江虹刘瑞祥罗国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15期
关键词:白介素炎性细胞因子

涂江虹,刘瑞祥,罗国胜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医院,深圳,518000)

近年来,有关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炎症学说备受重视[1],各种促炎和抗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0、C-反应蛋白等所形成的炎性因子调节网络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主要作用。本项研究目的是探讨在不同类型冠心病间炎性细胞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及炎性细胞因子与冠心病病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探讨炎性标志物在不同类型冠心病疾病监测中应用的价值,特别是探讨对预测易损斑快破裂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6年4月~2008年12月间深圳市宝安区龙华医院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3例,男48例,女35例,平均(53.68±8.97)岁,依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将入选病例分为3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平均(48.72±7.98)岁;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6例,平均(52.77±7.48)岁;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平均(58.67±7.58)岁;健康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平均(47.38±9.67)岁。

诊断标准: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均有典型的性绞痛,临床表现在1~3个月内相对稳定,诱发疼痛的劳力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疼痛性质、部位相仿,经休息可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静息时或轻微劳力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20 min,24 h内发作≥1次,发作时伴有心电图至少相邻两个导联缺血型可逆性ST抬高或压低≥1 mm,疼痛缓解后心电图恢复至发作前状态。无心的Q波出现,心肌酶CK或CK-MB≤2倍正常上限。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根据典型心绞痛症状、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和特异性心肌酶学的变化,CK-MB升高达正常高限2倍以上,3项中符合任何2项即可诊断。排除标准:各种急、慢性感染,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

研究方法:对所有入选病例在入院后的不同时期,于清晨空腹时抽取肘静脉血2~4 mL,静置2 h后,使用高速离心机快速分离,将分离后的上清液样本置于低温冰箱保存直至检测,为避免批间误差和测量误差,待样本在所有标本收集完后一次性的成批检测,CRP的检测使用 Roche(罗市)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模块MODULARP系统及CRP分析试剂(美国Roche公司产品),以免疫浊度分析法定量测定血CRP浓度。FG的测定:使用Bechman-Coultera公司生产的ACL9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配套试剂以Clauss法测定血FG含量。TNF-α、IT-6、采用ELI-SA 检测试剂盒(采用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试剂盒),按试剂盒说明检测。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在计算机上用SPSS 10.0分析处理,其结果指标均以表示,采用 t检验和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标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SAP、UAP、AMI组 3组与正常对照组TNF-α、IT-6 、CRP 、FG 水平,见表 1。

表1 各组血清 TNF-α、IT-6、CRP、FG水平比较

UAP组和AMI组在常规抗凝、抗血小板、对症治疗 1周后复测血清TNF-α、IT-6、CRP、FG水平,其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表2 UAP、AMI治疗 1周后血清 TNF-α、IT-6、CRP、FG水平

3 讨 论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预后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2]。冠心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动脉硬化是由细胞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反应,病变始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或由此引起的内皮功能不良,炎症反应作为一种代偿性反应,最初是一种具有防御意义的保护性反应,当反应过度并逐渐演变为慢性时,则形成病理性斑快。各种促炎和抗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0、C-反应蛋白等所形成的炎性因子调节网络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主要作用[3]。即表明炎症反应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快的形成、生长到破裂的全过程。

TNF-α主要是由活化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可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的形成。它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炎性细胞因子,是炎症、免疫反应的重要介质,并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TNF-α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扩大、可刺激内皮细胞产生血小板激活因子,抑制内皮细胞合成血栓调节素(TM),破坏凝血-纤溶平衡使凝血酶不能与TM有效结合,抑制了有抗凝作用的蛋白质C的激活,导致血栓的形成[4-5]。本组资料显示,SAP组、UAP组、AMI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从表1中显示UAP组和AMI组血清TNF-α水平增高更加显著。

IT-6在体内可由多种细胞产生,TNF-α也可刺激IT-6的分泌,有研究发现,IT-6系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在应激反应、免疫调节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有意义。另CRP是一种典型的急性期反应物,CRP的升高也反应了炎症反应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快的形成、生长到破裂的全过程。并可由此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冠状动脉阻塞的危险性。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粥样斑块易损性的炎症机理可能是:①CRP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大量终末攻击复合物和终末蛋白C5b-9,造成血管内膜损伤。②CRP可与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受体结合,致淋巴细胞活化,促进淋巴因子形成,并抑制T细胞增生。CRP本身可以促进单核细胞释放组织因子[6],该因子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重要启动因子,其释放的增加势必加强局部血栓形成。本组研究资料显示,SAP组、UAP组、AMI组患者血清TNF-α、IT-6、CRP、FG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从表1中显示UAP组和AMI组血清 TNF-α、IT-6、CRP、FG 水平增高更加显著,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8],说明了血清TNF-α、IT-6、CRP、FG 这些细胞炎性因子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显示血清TNF-α、IT-6、CRP、FG 处于高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高度相关,它们均为非特异性的血清炎性反应标志物,水平增高提示炎性反应的存在及活跃。

本组资料显示,AMI、UAP组血清 TNF-α、IT-6、CRP、FG浓度呈现显著增高趋势,且统计学检验具有高度显著性,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血清TNF-α、IT-6、CRP、FG水平的变化提示血清 TNF-α、IT-6、CRP、FG 浓度与冠状动脉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也提示了血清 TNF-α、IT-6、CRP、FG不但与冠心病产生有关,而且与冠心病的进展及不良事件有关;证实了冠心病病理过程中炎性反应的发生,由此可见血清 TNF-α、IT-6、CRP、FG水平的测定可以作为冠心病不同类型的诊断指标及判断病情程度的指标。血清 TNF-α、IT-6、CRP、FG水平也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早期危险性分级的一个重要诊断性指标,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并可用来作为判断冠心病病人的预后。

[1]Ross R.Atherosclerosis?an?inflammatory?disease[J].N Engl J Med,1999,340(2):115.

[2]Fak E.Why do plques rupture[J].Circulation,1992,8616 Suppll:Ⅲ30.

[3]Ross R.M echanisns of disease atheiosis an inflamm a tory disease[J].N Engl J Med,1999,340(2):115.

[4]Valgin igliM,MerliE,M alaguttiP,el al.Hydroxy l radicd generation,levels of turm or necrosis factoralpha and prog ression to heat failure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Am Coll Cardiol,2004,43:2000.

[5]Kempf K,Haltem G,Futh R,el al.Increased TNF-alpha and decreased TGF-beta expression in peripheral blood leakocyte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Horm Metab Res,2006,38:346.

[6]Cermak J,Key NS,Bach RR,et al.C-reactive protein induces human peripheral biood monocytes to synthesize tissue factor[J].Blood,1993,82:513.

[7]杨胜利,何秉贤,何作云,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3):135.

[8]杨晓云,王琳,汪培华.冠状动脉综合征时血中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白细胞的变化[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0,16(11):500.

猜你喜欢

白介素炎性细胞因子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 、白介素23 mRNA 的表达及与病情相关性研究
淋巴瘤患者血液和瘤组织白介素-6、白介素-10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