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思考
2010-09-14张书义
张书义
(黄淮学院 社会科学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思考
张书义
(黄淮学院 社会科学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高等学校分类是高等学校定位和确定发展方向的前提。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借鉴《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分类,结合我国实际,我国的高校可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实用型技术院校三大类。引导全国高校科学定位、分类发展,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高等学校;分类;定位;思考
一、高等学校分类定位问题亟待解决
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迅速加快,无论在校生规模还是高校数量都迅猛发展。2007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321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908所,成人高等学校413所。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本科院校740所,高职(专科)院校 1168所;在本科高校中,有国家“2l1工程”大学(含38所“985工程”大学)108所[1]。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高等教育大国。面对如此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我们必须在结构上进行科学规划,对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分类,使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培养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多样化人才。
长期以来,人们对高等学校发展的理想追求是分类指导、分类发展、科学定位、分层竞争。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要区别不同的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直到目前,这种理想状态不仅没有实现,而且现实与我们的目标好像越来越远。由于理论研究滞后、政策引导不到位,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还是按照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出现了高等学校分类不清、定位不明、发展方向和办学模式趋同的现象。
对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分类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高等学校分类是高等学校定位的前提,也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任何一所高校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必须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而发展方向的确定依赖于学校的准确定位,定位的前提是科学的分类。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高等学校分类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现实的任务。
二、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分类体系
高等学校分类是高等教育结构和体系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高等学校类别的形成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体制及科技文化传统等多重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始终没有形成真正科学合理的、统一的高等学校分类标准,目前国内常用的几种分类标准都是为了适应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而形成的,虽然在特定历史时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时效性和较大的随意性。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分类方法,大家基本认同的一些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以“是否重点”为标准,将高等学校划分为重点和非重点两大类。这种分类方法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集中有限的教育资源、重点培养国家建设急需人才而出台的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延续至今。这种分类方法主观性较强,它既不能体现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目标等本质属性,也不能体现高等学校的规模、所属地域等特征,不利于调动学校办学的积极性。
2.以所拥有的“学科门类”为标准,将高等学校划分为综合大学、理工院校、农林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外语院校、体育院校和艺术院校等。按学科进行分类是我国官方和民间最常用的高等学校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没有体现学校的层次,不利于高等学校的分层发展、分层竞争。
3.以科研的规模和研究生的比例为标准,将高等学校划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专业型。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研制公布的“中国大学评价”中,确定研究型大学的标准是:将全国所有大学的科研得分,按学校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至得分累积超过全国大学科研总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到的大学就是研究型大学。除去已被确定为研究型的大学,对其余院校再次使用以上方法,确定出研究教学型大学,并以此类推,确定出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该分类法的主要依据是科研规模,对人才培养这个重要因素重视不够,易导致高校以学术为导向的负面作用。
除了以上这些分类方法之外,还有以“隶属关系”为标准,将高等学校划分为教育部直属院校、中央其他部委所属院校和地方院校等;以“办学形式”为标准,将高等学校划分为普通高等院校或成人教育院校;以“办学体制”为标准,将高等学校划分为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等。
近年来,许多学者根据我国国情,按人才类型与层次,提出了各自的分类框架,代表性的分类方法有:(1)潘懋元提出把我国高等学校分为三类,即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实用性职业技术型的高职高专[2]。这种分类方式简单明了,强调了我国高等学校在担任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职责上的分工,尤其是突出了进行实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高职高专的作用。(2)马陆亭提出从层次和类型两个维度分类。从层次上,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从类型上,可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3]。此分类方法从大学的职能和培养人才的性质方面进行划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分类既多且杂的状况,影响了高等学校合理有序的健康发展,导致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是目前国内高校办学模式趋同,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脱节,在相同类型与层次上的竞争严重制约了办学特色的形成,并造成有限资源的重复投资;二是部分高校办学定位趋高,不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盲目攀比,发展目标均定位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这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要求是相矛盾的;三是各高校之间职能不清晰,分工不明确,办学层次交叉,一些本科院校甚至重点大学与专科学校争抢生源,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很难做到各司其职、各就其位;四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缺乏客观的依据,对不同高校无法分类指导,不能有效地规范高校的设置、建设和管理。针对这种情况,许多学者提出,我国的高等学校应尽早确立一种科学的分类方法,使各高等学校在合理的类型和层次范围内确定自己的位置,并努力办出特色,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理性选择。
三、国际高等教育分类对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借鉴意义
为统计各国的教育情况,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存在着各种教育结构差异的国家提供教育政策分析和教育决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修订并颁布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高等教育分为第5级和第6级两个阶段,第5级相当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这一阶段又分为5A或5B两类,5A类是理论型的,5B类是实用技术型的。5A学习年限较长,一般为4年以上,5A又分为5Al和5A2两种类型,5Al是按学科分设专业,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的教育;5A2是按行业分设专业,适应高科技要求的专门教育。如果说,5Al是培养学术性研究型人才的教育,将其称为研究型教育的话,那么,5A2是培养高科技专门人才的教育,应该称为应用型教育。5B为实用型职业技术教育,学习年限较短,一般为2—3年,相当于我国目前高职高专教育的类型。归纳起来,第5级教育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实用型三种类型。第6级相当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其研究型的特征更为明显[4]。
图1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关于高等教育的分类
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分类方法,不仅可以使我国高等教育和学校的分类与国际接轨,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新问题。一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分类问题。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适应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速度快、规模大、数量多、地方特色明显、应用性强,培养的又都是应用性人才,仅把这类高校划分为“教学型大学”还不能突出其办学的特点。对这类学校的准确分类和定位,不仅关系到这类学校能否沿着正确方向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和学校结构层次的优化。《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高等教育第5级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实用型三种类型,结合我国实际,我国的高校可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实用型技术院校三大类。据此,“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可定位于“应用型大学”。二是办学类型结构的调整问题。我国很多高校同时举办几种类型的教育。前几年,不少研究型大学举办高职教育,升格的一些高职院校转向普通本科教育。对这类现象,教育部陆续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一方面要求重点院校的高职学院独立出去,另一方面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均设置重点建设校,即100所“211工程”院校、100所高职示范校、100所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各种类型的院校有不同的申报评价标准,不同类型的院校之间不能越位。教育部的这些措施,有利于促进各种类型高校的准确定位,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合理构建,有利于我国高等学校的分类建设与发展。《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对我国高校类型的划分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四、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分类发展
1.转变“重学轻术”观念,引导高校科学定位高校“重学轻术”传统观念形成于精英教育阶段,已不适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发展形势。由于某些政策导向,“重学轻术”观念不是有所淡化,而是不断强化。例如,重点大学都是学术性研究型大学;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研究型大学远高于一般高等学校;高等学校排名的依据也是根据研究型大学的标准制订的。培养拔尖创新的研究型人才固然重要,但培养各行各业的高技术专门人才更有现实的重要性。在许多发达国家,高技术专门人才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就业机会,往往比传统大学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更具优势。例如,法国的高等专业学校,它的生源、就业机会均优于综合大学,它的工程师证书和其他专业证书比博士学位证书更受重视。即使在美国,中学毕业生进大学的首选更多是应用性技术专业而不是基础理论专业。目前,我国高校应转变传统的“重学轻术”观念,科学定位,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优势,努力办出特色,争取在同类高校中争创一流。
2.构建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引导高校多元化发展
教育部应尽快确定不同类型高校的质量标准,研究制定多样化的评估体系,对不同高校进行分类评估。现行评估指标是根据学术性研究型大学的标准制订的,是按照学术水平来区分高校的地位,最为突出的是以科研规模的大小,论文与专著的数量,被SCI、El等收录数量与CSSCI引文数量,博士点与硕士点的多少作为评分与排名的主要依据。以单一的指标评估非学术性研究型大学显然是不公平的,它无助于激励竞争而且起着消极误导的作用。应当按不同类型高校制订不同的评估指标,至少应按三大类型制订三种分类评估指标,使各类高校各安其位,开展公平的竞争。
3.政府应科学规划,合理调控
政府应从政策上创造一种机制、一种氛围,引导高校合理定位。政府可通过转变资源配置的方式,从宏观上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科学设计与规划,优化高等教育系统。如在研究型、应用型和实用型高校中重点建设一批相应类型的高水平大学,使其在本类型中享有政策倾斜、财政支持,从而获得较快较好的发展,享有较高地位与荣誉;在必要时发挥政府调控能力,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保障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监管学科设置、规范高校升格。政府要明确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数量,明确各类高校的比例。目前,美国研究型与博士授予的大学数量不到7%,教学研究型、硕士学位授予大学数量在15%左右,教学型、学士学位授予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承担了普及高等教育的职能,占78%左右,显然是一个金字塔的体系[5]。而我国的现实是,大部分教学型大学想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想成为研究型大学,近几年新升本的地方本科高校也纷纷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许多高校盲目攀比,即使以招收本科生为主、研究经费很少的学校也在效仿名牌研究型大学的模式,结果是办学方向模糊了,研究水准降低了,教和学的质量都受到影响。因此政府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对研究型大学的数量要加以控制,对不同层次的学校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研究型大学,要求其必须承担国家战略层面的任务;而对于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任务的教学型大学,要使其从科研与学科建设中解放出来,安心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依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开展“教学学术”的研究,高效地传递有效知识,彰显专业特色,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本科教学质量做精、做强、做特,而不应大搞学科建设、申报科研项目、盲目上学位点。
引导高校分类发展,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有许多工作要做。同时,类型划分仅仅是一般定位及确定发展方向的前提,具体到一所高校,如何定位、如何确定发展方向,还必须根据其所处环境、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充分论证。
[1] 教育部.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2008-09-0l.
[2] 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
[3] 马陆亭,冯厚植,邱菀华.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分类问题的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6(6).
[4]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J].教育参考资料,1998(18).
[5] 宣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等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9(7).
〔责任编辑 赵贺〕
Reflection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olleges
ZHANG Shu-yi
(Huanghuai University,Zhumadian Henan 463000,China)
Colleges classification is a precondition to identify and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colleges. At present,China lacks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classification. Refer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 categories,combined with China's reality; China's colleg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research universities,applied universities and technical practical schools. Government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in guiding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college; class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reflection
G64
A
1006-5261(2010)04-0127-03
2010-04-15
张书义(1965―),男,河南泌阳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