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认知与EFL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

2010-09-12张拥政于翠红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受试者

张拥政,于翠红

(11山东工商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烟台264005;21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教师认知与EFL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

张拥政1,于翠红2

(11山东工商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烟台264005;21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教师认知;学生认知;外语教学

从教师认知与EFL教学各个环节的联系出发,对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的教师认知因素作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调查。结果表明(1)教师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受先前语言学习经历的影响;(2)不同性别的外语学习者接受教师认知影响的程度有显著差异;(3)对教师认知的研究有助于EFL教学的顺利开展与外语教育人才的培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日益关注知识在大脑中的体现,语言及形象的理解以及推理、学习、记忆等的心理过程。从认知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英语作为外语(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简称EFL)的学习过程是主动的心理活动,需要人类思维、感知、情感及理解等的共同协作。因此外语教学中积极的思维决策者——教师的认知必然在学生的语言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EFL教学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对学生认知的调查和分析上,很少关注教师认知及对学习者和课堂教学的影响。然而,EFL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教师认知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EFL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在单一的环境下完成一般语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还要引领学生接触和认识另一种社会文化,增强学生对本族语和目标语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并通过创设适合语言学习的广大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帮助他们恰当理解并准确使用目标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旨在通过对教师认知和外语教学相关因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探讨有助于我国外语教学人才培养的合理途径以期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的设计,推动EFL教学顺利开展。

一 教师认知与EFL教学的理论研究

所谓教师认知,是指教师在教学行为中不易为人们所直接观察到的认知元素,即教师的所知、所信及所想[1]。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所掌握的知识对即将教授的内容进行分析、筛选和归纳,并按照自己认为有效的方式通过课堂讲授为学生构筑一套实用、逻辑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完成一定的语言认知。教师认知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教师认知与学生认知如何协调一致互为作用?教师认知与课堂教学有什么联系?图1为我们展示了教师认知和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图1 性格特征,学校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师认知和课堂教学的关系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感知是将刺激信息和感知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对象,在已贮存的认知经验参与下把握刺激的意义[2]。因此,感知与人的知识经验是密不可分的[3]。而且,人们早期形成的概念一般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外语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同其他艺术一样,不是能够偶然获得的,也决不是今天获得,明天又可能失去的东西。它是外语教师先前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4]。许多具体的教学实践表明: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知识体系、教学观念和课堂设计与他们学生时期的语言学习经历密切相关。

劳特[5]曾把教师早期学生阶段的学习称为教学“观察实习期”(app renticeship of observation),认为学生在课堂上是积极的思考者和摹仿者,他们对课堂信息的获取、贮存、加工和使用不仅仅限于知识层面,还包括对教师教学风格和思想意识的评价和吸收。孔子的“万世师表”就是对教师榜样作用的高度概括。虽然现代外语教育已经摆脱了“师徒”式的、“手把手”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小作坊模式,但不可否认,在某种程度上,“名师出高徒”的因果关系还不能断然否定。很难想象一位外语听说能力差,课堂组织杂乱的教师会培养出教学能力强,语音面貌好的外语老师。

其次,课程作为教和学的中介,是学生获得信息、增长知识的主要源泉,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认知的发展[6]。外语教学作为一个以培养语言能力为中心,情感、意志、文化等心理活动相伴随的过程,要求其课程设置体现目标语文化的基本要素和精华,符合当前社会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既要协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还要兼顾国内传统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围绕课程设置的特点,使用地道真实的语言,而非用矫揉造作的课堂对话来组织教学[7],从而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熟练的语言技能;另一方面,还要还原语言知识的真实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引导学生了解此目标语国家的风俗文化,促进其认知因素和社会性情意因素的协同发展。

此外,外语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师、学生及二者构成的学习共同体(community of learning)等因素构成,师生之间形成合作和互动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之间相互作用,每个人的思想和智慧都有可能被激发和共享。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学一定是教师面对学生讲解某种语言知识、技能,然后由学生进行掌握和操练。因此教师往往长于语言知识技能的讲解和演示,而短于对学生的引导和疏通,从而造成教师认知与学生认知相背离,影响了教学效果。事实上,一名优秀的外语教师应该首先明确学生是有着丰富感情和鲜明个性的人,教育教学只有顺应了他们的个性和认知特点,才能够得以顺利进行。

以Distefano[8]为首的研究者曾对师生认知方式的匹配2不匹配做过探讨,结果发现,当师生之间的认知方式相匹配时,他们倾向于用积极的语言相互描述;当师生之间的认知方式不匹配时,他们倾向于用消极的语言相互描述。事实证明,教师个性是学生改变对外语学习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热情、活泼、友善及博学多才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EFL教师结合课堂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及需要因势利导,使教师认知得到最大的展示和发挥,并与学生认知协调一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则可以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中陶冶、感染、激励学生,并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最后,教师认知还表现在其对所教授的目标语国家所持的态度。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对目标语文化持有好感,便会渴望了解其历史、文化及社会知识。那么对学习者来说学习该门外语是一个不断发现新事物的过程,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乐趣,一种探索。相反,轻蔑、仇恨或厌恶的态度毫无疑问会极大地影响学习效果。

总之,教师认知可被描述为教师教学的参考框架。从教学理论角度看,它一方面将教师的教学行动结构化,另一方面,又将教师各项教学行动有机地融为一体。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看,教师认知有助于更好地设计EFL课堂教学,便于教师更加有效地施教并引导学生积极配合顺利完成外语学习。为更好地探讨教师认知对EFL教学的影响以及学习者的性别、语言水平和语言学习经历之间的联系,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实践调查。

二 教师认知与EFL教学的实践调查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让受试者撰写自传式描述的方法,然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1 受试者

参加本项调查的是烟台地区三所高校的48位外语教师和120名外语专业的学生。受试者均采用随机抽样(random samp ling)的方式选取,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18份,其中包括教师问卷32份和学生问卷86份。受试者年龄跨度较大,从21到50岁不等。118名受试中共有47名男性和71名女性。

表1 对受试者的描述

2 调查工具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问卷之前向受试者详细解释教师认知的含义及包括的内容。问卷分三部分:一是个人情况调查,以填写表格的形式完成;二是对教师认知和个人认知发展观念的调查,采用四级量表,从“具有很大影响”,到“没有影响”。三是要求受试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围绕对外语教学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撰写自传式的描述,字数不限,可采用列举或叙事的形式表明自己的观点,也可针对当前我国EFL教学状况提出建议和期望。问卷全部采用中文进行,对问卷作答时间不作限制。

3 数据收集与分析

经过认真准备,历时两周,成功组织受试者完成问卷调查的填写工作并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了分类汇总。借助SPSS121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具体分三步完成:

(1)分别按受试者的性别和身份将所得数据归类;

(2)计算出所有变量的总体参数;

(3)用X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身份的受试者对语言学习经历和个人认知发展观念理解的差异性。

4 结果与讨论

表2 受试者对教师认知和个人认知发展观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3 不同性别受试者对教师认知和个人认知发展观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4 不同身份受试者对教师认知和个人认知发展观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5 受试总体及不同性别和身份受试者对教师认知和个人认知发展观念差异性卡方检验(P≤0105)

从表2可以看出,约6917%的受试者认为教师认知对他们自身认知的发展有很大或较大影响,认为没有影响的只占913%。这说明教师认知对于成功的外语教学来说绝不是可以忽略的,而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值得投入精力进行研究的。那么教师认知对不同性别的外语学习者的影响有无差异呢?从表3所显示的数据分析来看,女生接受教师认知的影响远远大于男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不同性别的思维方式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Bardwick[9]曾区分过两性不同的思维方式:认为男性思维倾向于分离、独立,而女性思维倾向于联系、相关;女性更喜欢同周围的环境相互合作以提高外语成绩,而男性则更多地强调自我的独立。这对于当前我国外语学习者中女性占多数的EFL教学状况有很好的启发。另外,对不同身份受试进行的调查数据分析(表4)显示绝大多数受试教师(7118%)和学生(6918%)认为教师认知对课堂外语教学有很大或较大影响,另外教师中只有1人(仅为311%)认为没有影响,与持有此观点的学生比例1116%相比,可见教师对师生关系给予更多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验证以上观点,笔者对调查所得的受试整体数据样本进行单向表的卡方检验,得到自由度(df)为3,显著性水平为0105时X2值为221407(p<0101)。由此,可拒绝无差别假设,认为受试者在教师认知对学生个人认知发展的观念上有显著性差别。为更好地分析哪些组的差异是显著的,哪些组的差异是不显著的,笔者对不同性别和不同身份之间的样本分别进行了2×4的双向表X2检验,结果发现自由度(df)为3,显著性水平为0105时X2值分别为171416(p <0101)和21392(p>0105)。证明男性和女性在看待教师认知对学生个人认知发展的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这一观念上教师和学生两种身份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尽管如此,受试中32名从事EFL教学的教师,其平均年龄为3417岁,比受试学生的平均年龄高出近12岁。另外,从课堂外语学习的历史来看,受试学生只有11213年,而受试老师大都有13216年。这些经历无疑会加深其对教师认知的理解。

另外,从受试者对自身外语学习经历自传式的描述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大都对教师认知和课堂外语教学及学生个体发展关系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比专门的教学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培训的影响还要大。从他们的描述中可以归纳出有6种教师认知因素会对课堂外语授课和学生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

表6 积极的教师认知因素归纳列表

可见,学生对教师认知的关注多集中在教学热情和教学能力方面,对教师的认知结构和情感系统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教师对职业所持的态度,针对学生个体差异使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等都会对课堂外语教学和学生个体认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三 结论

从问卷调查看,受试者对教师认知观念的评价持普遍肯定的态度。教师优良的教学素质是在后天的教育教学中逐渐形成的,是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认真的实践培育起来的。教师过去所经历的学校教育,所学习的专业课程及教师自身的性格特点决定着教师认知并内化为一系列的教学观念作用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10]。教师如何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如何处理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问题,如何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等等,都会受到这些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认知带着其学生时期所接受的学校教育的烙印,不仅包括教师的言语技能和知识水平,还包括教师的心理行为以及内在的性格特征。忽视教师认知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习者个性的和谐发展和高素质外语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外语教师的培养模式正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外语教师队伍将吸纳更多来自综合院校而不仅仅是师范院校的人才。因此,我国高等外语教育应增强对教师认知的研究和探讨,更好地发掘教师深层的教学动机和教育教学技能水平,以全面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培养更多合格的外语教育人才。

[1] Simon Borg,Teachercogni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A review of re2 search on whatlanguage teachers think,know,believe and do[J]1 Language Teaching,36(2),8121091

[2] 王苏,汪安圣1认知心理学[M]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1

[3] 张文新1高等教育心理学[M]1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

[4] HoltReynolds,D1Personal History2based Beliefs as Relevant Prior Knowledge in Course Work[J]1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9(2),1992:32523491

[5] Lortie,D1C1Schoolteacher:A sociological study[M]1Chicago,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1

[6] Woods,D1Teacher Cogni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Beliefs,Deci2 sion2making and Classroom Practices[M]1Cambridge:CUP1, 19961

[7] 束定芳,庄智象1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

[8] Distefano J1 Interpersonal Percep tions of Field Independent and Field DependentTeachers and Students[J]1Dissertation Abstracts Iternational,1970,31:46324641

[9] Bardwick,J1Psychology ofWomen:A Study ofBioculturalConflicts [M]1New York:Harper&Row,19711

[10] 刘润清,吴一安1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

An Emp ir ica l Research in to Teachers’Cogn ition and EFL In struction

ZHANG Yong2zheng1,YU Cu i2hong2
(11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epartment,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Yantai Shandong 264005,Chi2 na;21Foreign LanguagesDepartment,Shandong Institute ofBusiness and Technology,Yantai Shandong 264005,China)

teacher’s cognition;students’cognition;EFL instruction

Beginn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s between teacher’s cognition and different factors in EFL teaching,this paper sets a p reliminary research in both theory and p ractice on possible elements thatmay exert influences on teaching resultand studentdevelopment1The results show:1)p rior language learning experience has a great influ2 ence on teacher’s cognition;2)significant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learnersofdifferentgenders;3)the study of teacher’s cognition can better facilitate EFL teaching and EFL teachers cultivation1

H 64214

A

167322804(2010)0320117204

2009206204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