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A125与子宫内膜异位抗体测定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诊断价值
2010-09-12李仁花金正一
李仁花 金正一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病,今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临床症状差异很大,并有约30%患者无症状,因而易于漏诊[1]。目前临床上以腹腔镜检查为确诊本病的手段,但因有创伤性,不可能作常规检查。为此,我们测定了75例患者血清CA125及子宫内膜异位抗体水平,以探讨它们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以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经手术治疗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45例,非子宫内膜异位在30例。将子宫内膜异位症45例按美国生育学会分期标准分成2组。轻度组:美国生育学会评分为1~15分的I,II期患者14例;重度组:美国生育学会评分15~52分的III~IV期患者31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子宫肌瘤15例,良性卵巢瘤1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年龄为30~42岁,平均36岁,对照组年龄为28~50岁,平均39岁,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1.2 CA125的测定 各组患者均术前采静脉血,立即经离心、分离得血清,在低温冰箱中保存。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A125。药盒由美国SYNTRON公司生产,以血清CA125大于35U/ml为阳性判断标准。
1.3 子宫内膜异位抗体测定 各组患者均术前采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的子宫内膜异位抗体。子宫内膜抗原试剂盒由南京军区总医院生产操作步骤按说明书进行。以酶联检测仪测定492 nm光密度值,以p/n大于2.1为阳性判断标准(P为待测血清光密度值,N为阴性对光照光密度值)。
1.4 统计学方法 各组间CA125水平采用样本均数比较检测,子宫内膜异位抗体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测。
2 结果
2.1 血清CA125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血清CA125检测结果(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组血清CA125阳性率及均值较非子宫内膜异位症组高(P<0.01)。而重度组CA125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显著性。
2.2 血清子宫内膜异位抗体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血清子宫内膜异位抗体阳性率(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子宫内膜异位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非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0.05),但各期之间无显著性(P>0.05)。
2.3 血清CA125、子宫内膜异位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测定CA125水平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83%;测定血清子宫内膜异位抗体水平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为56%,特异性为90%;若两者均异常时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为49%,但特异性达100%,若两者之一异常时,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73%。
3 讨论
3.1 CA125测定在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价值 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主要存在于子宫内膜、子宫颈上皮、输卵管上皮、腹膜等处,这些组织细胞表面的CA125抗原脱落后进入人体的生物体腔,在血液、宫颈粘液、乳汁、腹腔液等体液内均有较高浓度的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A125浓度升高的机制为,子宫内膜细胞反流至腹腔,刺激腹膜体腔内皮细胞发生在生物化学改变,产生较多的CA125;子宫内膜异位症伴随着炎症反应,促进CA125从病变部位脱落,从而导致体液中的CA125浓度升高。本研究结果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并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增加;测定CA125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83%,窦蓉等[2]报道的低。
3.2 子宫内膜异位抗体测定在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价值 子宫内膜异位抗体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标志抗体,其产生与异位子宫内膜的刺激及机体免疫内环境失调有关。本研究结果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子宫内膜异位抗体水平比对照组升高,且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90%,窦蓉等[2]报道的敏感性低,但特异性高。
3.3 CA125和子宫内膜异位抗体联合测定在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价值 本研究表明,血清CA125及子宫内膜异位抗体联合测定的诊断价值更高。如两者均异常时,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为49%,特异性为100%;如两者之一异常时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73%.由此可见血清CA125及子宫内膜异位抗体均阳性时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基本成立;若血清CA125及子宫内膜异位抗体均阴性时诊断基本不成立[3]。血清CA125和子宫内膜异位抗体检测提高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率,减少了漏诊率。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65.
[2]窦蓉,孙晨光,刘瑛,等.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及CA125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应用探讨.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3,18(6):51.
[3]攀枝花.子宫腺肌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抗子宫内膜抗体及CA125的测定比较.华西医学,2008,23(3):502.